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農民15年花費30多萬贍養45位老人[圖]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6-3-17 0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年要提供近2萬斤大米,2000多斤豬肉,500多斤鹽巴,15年所掙收益30萬元全用在老人身上。他只是巫溪縣北部貧困山區的一個普通農民,15年來,為了贍養45名孤寡老人,他一邊經營小本生意,一邊開辦小作坊,把賺取的微薄利潤全部投入到老人們身上。15年來,為養活這45個無依無靠的老人,他先後耗費了30多萬元。3月12日,吳顯才(右二)和老人們在火堆前聊天,對他們噓寒問暖。

  3月12日,記者偶然遇到巫溪縣烏龍鄉的一名幹部,他對我說,你應該到烏龍去看看,那裡有一個農民,差不多就是一個聖人了。

  他說,這個叫吳顯才的農民,贍養了45名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15年了,他還在養這些老人。」

   「不想讓老人們受凍挨餓」

  頭天巫溪縣下了一場大雨,道路泥濘不堪。12日這天,氣溫突然急劇下降,我們深入到巫溪縣緊鄰陝西的北部山區時,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在坑窪泥濘的鄉村公路上顛簸了兩個多小時后,我們終於到達烏龍鄉。

  吳顯才家的大門前,懸挂著兩個大紅的燈籠,14日是女兒出閣的日子,52歲的吳顯才正跑前跑后地忙碌著。聽說我們是專程從重慶前來採訪他的,吳顯才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有啥值得採訪的啊?」

  記者說,聽說你養了45個老人,我想聽你說說這事。

  吳顯才說,真的沒啥值得說的,我看他們無依無靠的,就把他們收留了,我只是想讓他們有口飽飯吃,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不再挨凍受餓。

   家對面修建敬老院

  吳顯才修建的敬老院,就在他家對面,中間隔著一條小河(大寧河的源頭)。

  我決定去看看這座特殊的敬老院,看望一下他收養的這些老人。

  在敬老院的大門前,我遇到了吳顯才收養的一個老人,她叫譚傳賢,今年63歲,是個啞巴。

  譚傳賢身體胖胖的,面色紅潤,站在一棵大樹下,望著我們呵呵傻笑。雖然弱智,但她看見吳顯才,舞著雙手呵呵呵地笑得更歡了。吳顯才走過去,一陣比劃,大意是說外面很冷,快回屋裡去,譚傳賢就乖乖地呵呵大笑著,回到屋裡去了。

  譚傳賢由於智力極度低下,而且不能說話,一直靠她的哥哥養活。兩年前,哥哥去世,譚傳賢頓時失去了依靠,生活沒有了著落。吳顯才聽說后,收留了她。

  在敬老院的院壩里,一個殘疾人拄著雙拐,正在慢慢地挪動。他叫蔡傳軍,他一生下來,雙腿就嚴重殘疾。幾年前,蔡的母親全身癱瘓,父親也因貧困而絕望地上吊自殺,蔡失去了生活依靠。在經歷了一段吃完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后,他被吳顯才收留了。

   「不是他,我們早就死了」

  任國賢,女,81歲,老伴譚吉壽,86歲。二人育有一子譚顯才,今年60歲,譚顯才先天弱智。譚吉壽夫婦倆年輕的時候,還能拉扯著智殘兒子,在這貧瘠的土地上艱難活命。後來,他們漸漸地老了,再也干不動繁重的農活,連自己的生活都成了問題,何況還拉扯著一個也已進入老年的智殘兒子!

  一家三口陷入困頓。吳顯才收留了這一家三口,在這裡一養就是11年。

  吳顯才15年間收養的45名老人中,有半數是殘疾人。任國賢老人說,如果不是吳顯才的贍養,「我們可能早就死了!」

    15年花了30多萬元

  為了養活這些老人,吳顯才一年要提供「近2萬斤大米,2000多斤豬肉,近1000斤食用油,500多斤鹽巴」。

  加上修建敬老院,給老人們縫製衣服、添置被褥等費用,吳顯才15年來先後花費了30多萬元!

  在這極度貧困的山區里,吳顯才是怎樣籌措到這30多萬元的呢?

  在收養這些可憐老人的同時,吳顯才開辦了3個小型的加工作坊,加工在當地很受歡迎的棕器、木器以及水泥磚。加工一件棕繩能夠賺1角錢,而加工一塊水泥磚,只能賺2分錢。如果把這30多萬元換算成水泥磚的利潤,那就相當於1500萬塊水泥磚的全部利潤!

  15年來,吳顯才把這3個作坊的利潤,全部用在45名孤寡殘疾老人的身上,讓這些無依無靠的老人,生活無憂。

  15年來,先後有22位老人在吳顯才的關懷中安詳地走完生命歷程,6位老人回到了親人身邊。

   當地政府給予資助

  吳顯才的義舉除了得到妻子和兒女的支持外,也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多年來,當地民政部門都要給予常樂敬老院足夠的資助,當地一些社會人士也紛紛給予吳顯才一些幫助。

  從今年開始,17位依然在接受吳顯才贍養的老人(有6位老人先後被親人接走),每人每年能夠得到政府給予的600元五保戶補助,加上其他一些資助,使吳顯才肩頭的擔子一下輕鬆了許多,「以前每年我要花15000元以上,現在我只需要花費1萬元左右了。」

  「我無法保證讓老人們每天都有牛奶喝,但我要保證老人們每天都要吃飽飯,天冷的時候有火烤。」吳顯才說,15年來,他都在為這個目標而勤奮勞作。

  「因為我是一個共產黨人。」吳說。

  有一種愛叫奉獻播種不問收穫,付出不圖回報,他用生命詮釋真愛

    我要讓村子消滅貧困

  「我自己最終也將老去,到時候也可能無力再贍養陸續出現的其他貧困孤寡老人。」多年來,吳顯才一直在琢磨一件事:怎樣才能從根本上讓貧困老人不再挨凍受餓?

  2005年,吳顯才當選為大坡村黨支部書記。站在全新的高度上,吳顯才突然明白,只有消滅貧困,才能解決他心中的隱憂。

  他的計劃是,通過有組織的勞務輸出以及改變農村產業結構的方式,迅速提高村子里的整體經濟實力,在2010年前徹底消滅貧困。

  「我能做到這一點。」吳顯才信心十足,「我能養活這些貧苦老人,我就能讓整個村子不再貧困。」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06-3-17 12:21 | 只看該作者
誰說農民覺悟低?
養老院也沒法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12: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