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於中醫和中國文化的保護:何 謂 西 化

[複製鏈接]

26

主題

186

帖子

11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oobnuncle 發表於 2006-2-9 06: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呂嘉戈

今天,西化這個名詞經常出現,但是西化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如今許多人是不清楚的,甚至認為西化是理所當然的。
何謂西化?簡而言之,是捨棄本民族的文化,全盤以西方文化為主的文化趨向。目前西化在中國的表現主要有兩個歷程:其一,自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的教育在全面教授西方的各個學科及西方的哲學方法,造成今天中國人只會用西方的哲學方法思考問題、用西方人的視角看待本民族的文化、用西方的哲學方法去研究和解釋中國的各個學科、用西方人的標準來衡量中國文化!其二,自15世紀以來西方在其發展的進程中,開始段大多數國家進行殖民主義統治,實現了其文化中一個不被人注意的目的,即以我獨尊,對自己民族以外民族的文化實行滅絕。在殖民主義盛行期間,西方人成功地將被他們殖民的國家與民族的文化消滅殆盡,以至於這些被他們殖民后的國家連自己民族的語言都被消滅了。
另則,中國之所以能被西化,還有自身的原因,即在中國文化中,沒有中國哲學方法的教科書,中國人對中國自身的哲學方法,只能靠悟。然而當代教育中卻取消了大量古漢語的教授,並先入為主毫不負責任地將《易經》說成是卜筮之書,意為迷信的書;將陰陽五行說成是「主觀臆斷的、牽強附會的、形而上學的、唯心主義的」學說;將中醫學說成是封建社會產生的封建醫學,是不科學的等等,使今人對古漢語是無知的,諸子百家的書連看都沒看過,怎能悟得出中國哲學方法來?(有關中國哲學方法教科書請看拙著《中國哲學方法》)
在新文化運動90餘年的今天,西化滅絕中國文化的目的只有一步之遙,中國文化在西化的道路上愈走愈遠,眼看著中國文化就要被西化吞沒!
現在的中國,要進行中華民族復興的前提應是實現中國文化復興,及實現中化。在中國本土搞中化,看似可笑,實為可悲。但是不搞,中國文化就會全面崩潰。
有一個歷史事實中國人必須清楚:中國文化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傳承至今沒有中斷的文化,它強大的生命力說明了指導它創立的哲學方法是完美的、可靠的。但是,現今中國走的西化道路,使得中國文化被人為的削弱乃至即將消亡,中國文化一旦中斷或被西化成功,將給中華民族帶來滅頂之災。所以,做為一個中國人,中華民族一份子,一定要起來保衛中國文化使之不被西化所吞沒,保衛中華民族的魂不被西化攝走!
如何保衛中國文化,如何將幾近魂不附體的中華民族的魂招回來?其主要方法是在國人中實行中國文化復興之大業,實行中化。
何謂中化?它是與西化相對的,實現中化目的不是要消滅西方文化,而是根據中國哲學方法的尚中合和原則,使二者達到平衡、平等的狀態;收復中國文化的失地,使中西方文化在中國的不平衡對稱的狀態回復到平衡對稱的狀態。
現今西化在各個方面都是咄咄逼人的:
1、在教育上,要實行雙語制。有些中小學連教中文時也要用英文,這對中華民族來說,是最危險、最具有致命的行為。學外語固然重要,但也用不著每一個人都要學,這是一種看似重要,實質是浪費生命和消滅中國文化最關鍵的手段。每個民族必須首先精通的是母語,而母語的教育是不能摻雜其他語言的。從小學就開始強迫學外語,使得小學生既學不好母語也學不好外語,這種將外語教育從小學就實行的規定,甚至一些幼兒園也在用雙語教育來吸引父母,無疑是我們中華民族在進行慢性自殺。漢語特別是漢字的產生,直接與中國哲學方法的指導有關,故漢語與漢字之中包含有中國哲學方法,中國人的思維就是在西化了的今天,與西方人還是有相當大的不同,這其中漢語和漢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中,西化的結果是徹底地將中國哲學方法指導創立的學科排斥在外。長期的西化教育和實施西方種種學科的教育路線,使以中國哲學方法指導下創建的學科沒有地位,這給人類科學留下了巨大的空白。當然這也是實行中化、實現中化的有利條件,因為以中國哲學方法為指導方法去建立和填補這個空白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3、在醫學上,中醫學已近滅頂,中醫的西醫化已經在中醫學的教育中和臨床中得以實現。許多學者甚至官員根本沒有真正了解中醫學便輕易否定中醫學,蔑視中醫學,對中醫學治療疾病的高療效低成本視而不見,這使得中醫學在醫學學術上喪失了應有的地位!中醫學是中國文化的脊樑,脊樑斷了,中國文化也將被徹底消滅。我們對大熊貓的保護可謂致極,可中醫學要比大熊貓更寶貴。如不給予特殊的政策使純正的中醫學得以發展,中醫學很快就會被西化滅絕;
4。中國文化的其他學科,大多已被改造或全部被西化了,如漢字學、歷史學、哲學等等學科,無一不是在西方哲學方法指導下建立的,而用中國哲學方法指導下的學科,除了中醫學,則是零。
認清西化對中國文化的危害,認清它的滅絕文化內涵的這個毒瘤已在中國蔓延的現實,要消除這個毒瘤,其猛葯就是實行中化,收復失地。
自新文化運動以來,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並不是壞事,但以其全盤否定中國文化,則是不可取的。自此以後,中國除了中醫學外,幾乎所以學科全是照搬西方的,由此,認為中國沒有科學,更認為中醫學不科學,是唯心主義的,甚至認為中醫學是封建社會產生的封建醫學。這種觀點和直接消滅中醫學的行為,說的好聽是由於西化和自卑感帶來的;說的難聽,就是要幫助西方在中國實現西化,就是自己消滅自己民族的優秀文化。
中國的西化,也有其自身的歷史根源。追溯到清初,滿清統治中國后首先就是壓制漢文化,尤其在對待自然科學上,不用漢人的科學家,不學中國的學科,反而請洋人來教授,實行了以洋壓漢的政策,康熙就親自帶頭學習西方的數學而把中國的棄之一邊,這樣經過260餘年的統治,雖然(滿清)最後被漢文化同化,但中國文化也遭到了消弱。如今除了中醫學,中國的各個學科幾乎被壓制殆盡。
而西方文藝復興開始的科學大發展,則是靠了大量中國的發明與發現實現的。但是,他們只是把純技術實用的方法學走了,而沒有學習中國的學說。在此基礎上,進行西方式的再研究,獲得了科學的大發展。加上西方國家科學技術剛剛發展起來,他們首先對外實行殖民主義,掠奪了大量財富為經濟發展解決了原始積累的困境。對其他民族和國家的殖民統治的勝利,在近代產生了歐洲中心論,殖民者根本就不平等看待其他民族文化。然而,當歐洲國家,首先是英國用卑鄙的手段--鴉片貿易進行對中國的掠奪,爾後是英法聯軍打進北京,終於用炮艦轟開了中國的大門,真正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隨後的八國聯軍瘋狂的掠奪,終於把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中國,掠奪瓜分成最貧困的、最讓人瞧不起的國家。在上海灘的公園門口,公然寫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污辱中國人,讓中國人產生自卑感。老牌殖民主義著很清楚,像中國這樣歷史悠久、文化深厚、人口眾多的古國,要想消滅她的文化是非常困難的事,只有培養中國人,讓他們學習西方文化與科學技術,使他們接受西方文化,強化他們的自卑感,否定自己的文化,進而讓他們自己來消滅自己民族的文化,才是最佳途徑。因此,將部分庚子賠款用來設立大學,先在中國培養學生,並以此賠款設立獎學金,為中國培養留學生,實現滅絕中國文化的目的。一個民族的文化沒有了,這個民族就成為魂不附體的民族,這時就很容易被征服。

9

主題

354

帖子

17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0
沙發
Raist 發表於 2006-2-9 07:00 | 只看該作者
斬斷與中國傳統文化是共產黨當時的政治需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主題

726

帖子

63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32
3
現代儒家 發表於 2006-2-10 17:58 | 只看該作者

開拓創新文化範式

西方文化- 這裡特指文藝復興之後,不只是消化吸收中國的技術,而且,消化中國的哲學-思想-文化-體制,筆者做了從科學-民主-宗教-哲學-藝術各領域的考察。即使,易經-其實是一種模型化數學和老子等哲學也被分析研究和消化,比如 - 模式或模糊邏輯,艾什比的超穩態模型-源自陰陽五行,辯證邏輯,等等。如果說近代的西方科學是分析-還原-解剖的 - 主要消化中國文化的要素-元件,那麼現代科學已經走向了系統-整體-綜合的 -已經開始消化中國文化的理論-思想-模型等。

只是中國文化實在太博大精深,被消化的只是冰山露在海面的部分,還只有中國人自己才能完全理解中國文化的全部,所以;接下來的任務是中華民族自己在學習和消化現代西方文化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融會貫通,從而創造出新的文化模式,比如-劉教授的太極物理學(數學物理學 - 應用了旋蝶/旋環),鄧教授的灰色系統理論,張先生的全息生物學等。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能夠不斷吸收和消化外來文化乃至外來民族的文明,這才是中國文明源遠流長的真正原因。約500BC-1500AD中國文明,就是人類歷史上最能吸收外來文化的時代,其後是600AD-1200AD的阿拉伯多民族多文化時期,再其次才是歐洲文明的吸收和消化中國文化,以及目前的美國之所以強大,一個同樣的類似中國唐宋的多民族多文化吸收歐洲-亞洲乃至非洲-美洲印帝安人的文化。

中國文明的未來,必須是學習西方一切成果的基礎上,創造新的文明範式,就象當初的歐洲創造了科學-民主-工業的範式,一個最大的誤導是將這種範式延前說成是希臘-羅馬文化和基督宗教的直接結果,其實,羅馬法律也源自猶太宗教,新約也源自舊約的希臘化,近代科學-民主-工業則完全是在吸收消化了中國文化-技術-體制之後創立的新文化範式。中國也應該重新創立新的文化範式,一旦一個新的範式形成了,那就會成為一種消化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強大力量。

另,自從晚清以來,只能說是中國文化經歷了一次洗禮,目的是盪凈虛表的積塵,然後重新復興時才能找回純正的中國文化靈魂 - 自強不息的開拓創新精神。從另一個角度看,從曾國潘到孫中山開始正面中西文化的對話,中國大陸第一代開創了政治-兵學的東西文化融匯,第二代開創了政治-商學的東西文化融匯,第三代開創了政治-文藝的東西方文化融匯,第四代開創的將是政治-儒學的東西方文化融匯,然後才將是科技-政治-產業全面創新的時代 - 中國與聯合國同步改革,太平洋海洋-太空文明。

(所有文字,不恰當處,敬請諒解,未經同意,不可轉載。)
儒家精神:自強不息[格物致知(推陳出新)厚德載物]止於至善。 儒家人格:勇敢公義[智慧開創(忠孝誠信)仁德廉儉]勤奮禮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主題

186

帖子

11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5
4
 樓主| boobnuncle 發表於 2006-2-11 05:16 | 只看該作者
世界上的人活在同一個太陽和月亮下,站在的角度不同而已,文化本身是沒有國界的。
經說:水在水中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主題

726

帖子

63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32
5
現代儒家 發表於 2006-2-13 19:50 | 只看該作者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科學上有一句話,好像是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難;但是,從李約瑟的問題看,發現問題本身的問題更難。

中醫(科技)-儒家(哲學)-國畫(文藝)等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或精華,然而為何出現晚清以來的境況呢?因為,西方發明了科學-民主-工業以及相傍的宗教傳播,從各個方面全面影響中國。

那麼到底什麼是科學-什麼是民主-什麼是工業-什麼是基督教-什麼是西方藝術,它們是如何誕生和發展的呢?這一系列問題,如果仍然從西方人的問題中找答案,那就是李約瑟-韋伯以及傳教士談的那些問題。然而,如果離開他們的問題,直接去找答案,直接提出自己的問題,那麼就是直接研究西方文明的演化史,包括各門專業發展歷史。

對於藝術,尤其繪畫是最直接和明晰的探索,只要拿來西方原版畫集-原版傳記,就可以非常明確地看到自從印象派藝術以來的許多著名西方畫家,正是從東方藝術吸收了精神-思想-風格的遺產,也就是說西方的繪畫技術-東方的藝術精神。

接下來,比較難的問題是科學,那麼必須從各門專業學科的歷史開始,比如-計算機歷史,比如-化學史-物理學史-生物學史,尤其天文學革命-醫學革命。西方的解剖開始於文藝復興,西方發現血液循環遠在中醫之後,天文學革命開始於丹麥-義大利-波蘭等科學家的天體觀察,西方的生物學開始於物種分類,西方的化學-尤其實驗方法的建立開始於羅吉爾
儒家精神:自強不息[格物致知(推陳出新)厚德載物]止於至善。 儒家人格:勇敢公義[智慧開創(忠孝誠信)仁德廉儉]勤奮禮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主題

726

帖子

63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32
6
現代儒家 發表於 2006-2-14 18:32 | 只看該作者
中醫的特徵:
1)強調醫德 - 治病救人,祖輩有祖傳中醫 - 他們基本是將醫術用作慈善事業。
2)哲學-中醫互動的模型,也就是現代科學的理論-實踐互動的原型。
3)「天-人-地」感應模型,即社會-行為-精神-心理因素和環境-氣候-生態-物質因素對人體的心(神)-形(體)相互影響的醫療模式。
西醫,現代才開始精神-物理-藝術-行為的療法,現代才開始從生物-醫學模型轉向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型,現代才開始探討夢境與身體關係,現代才開始研究人體與天體之間的節律關係,現代才開始行為醫學-康復醫學探索養生-乃至禪宗保健療法等。
中醫 - 可以分化出許多的專業化醫學科目,對應於現代西方醫學的各種精細化專業;因此,中醫-西醫必須在相應有關專業上彼此協作。
---等等,不一一列舉。
總之,中醫是一個寶庫,但必須發展或發掘。

(所有文字,不恰當處,敬請諒解,未經同意,不可轉載。)
儒家精神:自強不息[格物致知(推陳出新)厚德載物]止於至善。 儒家人格:勇敢公義[智慧開創(忠孝誠信)仁德廉儉]勤奮禮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主題

726

帖子

63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32
7
現代儒家 發表於 2006-2-14 18:58 | 只看該作者
筆者對歐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人本哲學->科技工業->現代藝術等」的歷史演變所做的初級探討,希望能成為拋磚引玉,激起更多的華人學者探索:
1)阿拉伯帝國(約600AD-1200AD)對希臘-羅馬文化的保存,如何導致中國文化向歐洲的傳播等;
2)歐美近現代化(1200AD-1500AD,1500AD-2000AD),從「文化-體制-思想-技藝」各個領域如何進行了中-西交流對話而發展了近現代西方文明;
3)中華文明的未來,中國歷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目前如何進行中-西文化的全面探索-交匯,從而創建能夠超越歐美的未來海洋-太空文明。

註:
順手從圖書館書架上翻閱一本西方雜誌,就看到一篇西方人的文章:從中國春節遊戲中發掘數學教育與發展。
筆者是很驚訝西方人那種擅長從不同文化中發掘潛在價值的能力,實在是佩服他們那種踏踏實實的研究精神!

中-西文化溝通:http://club.backchina.com/main/thread313152.html

(所有文字,不恰當處,敬請諒解,未經同意,不可轉載。)
儒家精神:自強不息[格物致知(推陳出新)厚德載物]止於至善。 儒家人格:勇敢公義[智慧開創(忠孝誠信)仁德廉儉]勤奮禮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8: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