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找社會和政府,各有所求和各有責任.
政府和社會有責任給全社會提供機會, 當然也包括個人. 但是提供的機會並不是適合於每個人. 沒錢的日子誰都有過, 解決的方法無外乎兩種,
一種是勤儉節約
一種是努力賺錢. 學生如做家教, 上課, 買報紙, 當建築工,當包母, 當清潔工等等....我就曾當過建築工, 一天掙六元人民幣, 是在暑假裡, 當時氣溫是三十三四度, 在陰涼的地方都要用扇子, 我還必須在太陽下推磚, 沙子和石頭. 可想而知的殘酷. 兩個月去掉下雨天和工地休息日,掙了240元人民幣. 在十幾年前就夠學費80元和半年的生活費了.在上大學其間, 我還去收過舊家電和舊自行車等, 現在我是兩個博士學位的打工人, 因此我從來對社會上的工作崗位一視同仁. 只要有想賺錢的心和努力的行動, 都會取之有道, 這就是君子的生財之道.當然不能假想, 因為沒用.
如果想既不想勤儉又想用力氣賺錢, 那只有採用非常理的手段.當然也就有所謂的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動機,行動和語言. 在安徽科技學院所在地, 6萬元不太可能難倒一個大學生的. 有快和慢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快就是上文所講.
慢當然就必須付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了.我想可能現在人心浮躁, 不可能穩下心來從事來錢滿的活了, 那隻好走捷徑了.
這隻能說怨不得別人, 是自己的原因.
學校和社會提供了機會, 她不想利用, 只好走所謂的捷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