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龍應台:什麼是文化?

[複製鏈接]

243

主題

960

帖子

39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cchiang0806 發表於 2006-1-25 22: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曾經有一個特別奇怪的場合,做為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的我被要求當場「簡單扼要」地說出來,「文化是什麼?」

  是在一九九九年的議會裡。從九月開始,官員每天四五個小時坐在議會裡接受議員輪番質詢。我是個「新生」,議員發言多半用一種怒吼咆哮的聲音,麥克風再把音量加以擴大,耳朵嗡嗡作響,一天下來,暈眩的癥狀出現,我總在頭昏腦脹的狀態下回到辦公室,再看公文到半夜。交通局長是學者出身,他的癥狀是胃絞痛,想嘔吐。到了十二月底,預算要三讀通過,第二年的政務才能執行。咆哮了四個月的議會為了要表現「戮力為公」,很戲劇化地總是通宵不寐地審預算,從下午兩點開始連審二十四或四十八小時。議員可以輪番上場,回去小睡一場或者吃個酒席再回來,官員卻得寸步不離地徹夜死守。我坐在大廳一隅,看著窗外冬夜的雨濕濕地打在玻璃窗上,沙沙作響,覺得全身徹骨的寒意。

  就在這樣的一個濕雨焦灼不安、黑夜透著荒謬的清晨三時,我發現我被喚上了質詢台,為台北市的文化預算辯護。一個議員,剛從外面進來,可能才有應酬,滿臉紅通通地,大聲說,「局長,你說吧,什麼叫做文化?」

  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隻長了癬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推人?一個盲人和他並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把嗎?他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繫上自己鬆了的鞋帶?他怎麼自賣菜小販接過找來的零錢?他,獨處時如何與自己相處?

  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生命。

  在一個空蕩蕩的議堂里,半夜三更,這樣談文化,好像只有鬼在聽。我心裡在想,我知道,你以為我會談雄偉的博物館、華麗的音樂廳和偉大的藝術家,不,如果你給我更多的時間,我會繼續說下去,即使是三更半夜寒意澈骨:

  胡蘭成描寫他所熟悉的江南鄉下人。儉樸的農家婦女也許坐在門坎上織毛線、撿豆子,穿著家居的粗布褲,但是一見鄰居來訪,即使是極為熟悉的街坊鄰居,她也必先進屋裡去,將裙子換上,再出來和客人說話。穿裙或穿褲代表什麼符號會因時代而變,但是認為「禮」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種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尊重,在農婦身上顯現的其實是一種文化的底蘊。何謂底蘊,不過就是,沒有學問、不識字的也自然會知道的禮數,因為祖輩父輩代代相傳,因為家家戶戶耳濡目染,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於焉而形,就是文化。農婦或許不知道仲尼曾經說過「爾愛其羊,吾愛其禮」,但是她舉手投足之間,無處不是「禮」。

  希臘的山從大海拔起,氣候乾燥,土地貧瘠,簡陋的農舍錯落在荊棘山路中,老農牽著大耳驢子自橄欖樹下走過。他的簡單的家,粉牆漆得雪白,牆角一株薔薇老根盤旋,開出一簇簇緋紅的花朵,映在白牆上。老農不見得知道亞里斯多得如何談論詩學和美學,但是他在刷白了的粉牆邊種下一株紅薔薇,顯然認為「美」是重要的,一種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環境的做法。他很可能不曾踏入過任何美術館,但他起居進退之間,無處不是「美」。

  在台灣南部鄉下,我曾經在一個廟前的荷花池畔坐下。為了不把裙子弄髒,便將報紙墊在下面。一個戴著斗笠的老人家馬上遞過來自己肩上的的毛巾,說,「小姐,那個紙有字,不要坐啦,我毛巾給你坐。」字,代表知識的價值,斗笠老伯堅持自己對知識的敬重。

  對於心中某種「價值」和「秩序」的堅持,在亂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來。今天我們看見的巴黎雍容美麗一如以往,是因為,佔領巴黎的德國指揮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徹底毀掉巴黎」的命令時,決定抗命不從,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保住一個古城。梁漱溟在日本軍機的炮彈在身邊轟然炸開時,靜坐院落中,繼續讀書,思索東西文化和教育的問題。兩者對後世的影響或許不同,「抵抗」的姿態卻是一致的。

  對「價值」和「秩序」有所堅持,對破壞這種「價值」和「秩序」有所抵抗,就是文化。

6

主題

212

帖子

7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71
沙發
tzulihsu 發表於 2006-1-26 09:44 | 只看該作者
我不知怎Nf文化,可是我知道_口文明]口文化的人是不文明不文化的人.也是]看通事理u弄文字的人.生活中很多的意境,可獠豢裳.像,像美,像春天的感X,像雨天的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3
laodai 發表於 2006-1-26 15:09 | 只看該作者
二樓的體會和我一模一樣,至少文字的表述相同。

人類就是這麼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極長的時期內也必然這麼走。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53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51
4
12569a 發表於 2006-1-26 22:21 | 只看該作者
[QUOTE=hcchiang0806]  
  對「價值」和「秩序」有所堅持,對破壞這種「價值」和「秩序」有所抵抗,就是文化。[/QUOTE]
     
     不知道當年類似李遠哲先生的皇民家庭是不是對「價值」和「秩序」有所堅持?不知道三姓家奴李某人是不是對「價值」和「秩序」有所堅持?龍局長在「剿匪戡亂」時期是如何對破壞這種「價值」和「秩序」有所抵抗的?貪財怕死癮坐官是不是也是一種文化?時代不一樣了,誰都可以評價文化了,但不要讓現在學習文化的人把牙笑掉了,讓創造文化的先哲們在地下氣得坐起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023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5
lqkhmeet 發表於 2006-1-27 08:50 | 只看該作者
文化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8

主題

1591

帖子

482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2
6
zhan_z 發表於 2006-1-29 04:40 | 只看該作者
偏見不是有文化的標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023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7
lqkhmeet 發表於 2006-1-29 12:45 | 只看該作者
偏見也是文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主題

2376

帖子

695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5
8
snail_house 發表於 2006-2-2 08:01 | 只看該作者
文化的內涵很寬泛的,也沒有什麼太精確的定義,就看個人理解了,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淫者見淫而各不相同。

就他這篇文章而言,好象更多是在說待人接物等表面的修養和對文化的尊重和執著的態度,對於大家最認同文化本身的本意還是有點遠。我以為這些是人在被文化滲透了以後的表徵表現,文化本身是可以獨立抽象存在的,雖然它追本溯源是由人創造出來的。

但是,無論如何,談論什麼就缺少什麼,說文化就沒有文化肯定是武斷的,裡面有東西可以選擇表現也可以選擇不表現,這是形勢需要和個人性格不同而決定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9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2-2 13:22 | 只看該作者
文化一詞起源於拉丁文的動詞「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為培養一個人的興趣、精神和智能。文化概念是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10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2-2 13:23 | 只看該作者
對文化的一些觀點
不同的學科對文化有著不同的理解。

從哲學角度解釋文化,認為文化從本質上講是哲學思想的表現形式。由於哲學的時代和地域性從而決定了文化的不同風格。一般來說,哲學思想的變革引起社會制度的變化,與之伴隨的有對舊文化的鎮壓和新文化的興起。

從存在主義的角度,文化是對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人們存在於自然中,同時也存在於歷史和時代中;時間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存在於自然中的重要平台;社會、國家和民族(家族)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存在於歷史和時代中的另一個重要平台;文化是指人們在這種存在過程中的言說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為方式、意識或認知方式。文化不僅用於描述一群人的外在行為,文化特別包括作為個體的人的自我的心靈意識和感知方式。一個人在回到自己內心世界的時的一種自我的對話、觀察的方式。

文化的核心是其符號系統,如文字。各文字體系有相應的認知心理。

[編輯]
文化的特點
通過對不同文化的比較研究,才能了解文化的特點。

首先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它是使個人行為能力為集體所接受的共同標準。文化與社會是密切相關的,沒有社會就不會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沒有文化的社會。在同一社會內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會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齡、職業、階級等之間也存在著亞文化的差異。

文化是學習得來的,而不是通過遺傳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滿足方式是由文化決定的,每種文化決定這些需求如何得到滿足。從這一角度看,非人的靈長目動物也有各種文化行為的能力,但是這些文化行為只是單向的文化表現如吃白蟻的方式警戒的呼喊聲等。這和人類社會中龐大複雜的文化象徵體系相比較僅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11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2-2 13:23 | 只看該作者
文化研究結合了社會學、文學理論、影像研究與文化人類學來研究工業社會中的文化現象。文化研究者時常關注某個現象是如何與意識形態、種族、社會階級與/或性別等議題產生關連。

1956年,英國學者雷蒙‧威廉斯 ( Raymond Williams )和李察‧霍加特 ( Richard Hoggard )對於當時英國文學研究中的「大傳說」不滿,認為文學不僅是為了受過高等教育的白人,而是更應該接近勞工階級。因為中下階層的大眾更喜歡通俗文化,所以後來的「文化研究」也逐漸以通俗文化 ( Popular Culture )為主要研究範圍,故此威廉士和霍加特於1964年成立了著名的「伯明翰當代文化研究中心」,「伯明翰學派」 (Birmingham School) 之名也不脛而走。

文化研究關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意義與活動。文化活動是指某個文化中的人們如何去進行某些事情(比如說觀看電視或外出用餐),而他們之所以這樣去進行事情則與某些文化意義有關。

在若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12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2-2 13:25 | 只看該作者
以上取自"維基百科全書",我認為這是相對很客觀的解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13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6-2-2 20:07 | 只看該作者
這位龍女士對文化一知半解,沒有說到點子上。建議去讀幾年書再回來談文化。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774

帖子

15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9
14
maba 發表於 2006-2-2 22:09 | 只看該作者
以上各位對"文化"一詞的的探究給我長了不少新知識,不像龍女士,在那兒唬悠.自以為當了文化局長就有了"文化"的定義權了.蠢得有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15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6-2-2 22:31 | 只看該作者
遽美鳳女士據說也當過台灣某市的文化局長。

這位龍女士看來也好不到哪裡去。[/SIZE]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7: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