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福飯春節美食預演(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6-1-25 09: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全福飯」的食料只要花 20多元就能買齊

  眼看年夜飯越來越近,大家對於吃的熱情也日見高漲。對於中國人來說,過年時,吃可是佔了其中非常大的分量。與十多年前過年有個紅燒蹄膀就滿足的情景不同,如今生活條件的改善,讓眾人的嘴巴也變得「刁」了起來。如何在菜式上進行創新,就成了吃的關鍵問題。這期的廚星娃娃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自己創新的一道菜「全福飯」,製作起來非常簡單 ,但卻能讓人眼前一亮。要過大年了,不妨就從這創意美食開始準備吧。

  創意菜名:全福飯

  製作原料:青菜、鹹肉、香腸、蛋餃、魚丸、蝦丸、蟹柳、玉米粒和米飯。

  還記得我們第一期給大家介紹的海鮮飯嗎?這道菜的製作和海鮮飯有異曲同工之處。使用的原料多為超市裡就能買到的火鍋菜,如蛋餃、魚丸、蝦丸、蟹柳和玉米粒等。娃娃告訴筆者,自己做菜以簡單易做為原則,材料搭配要盡量經濟實惠。如果做一道菜要花太多功夫,要買昂貴的材料,誰都會怕動手,還不如到外面吃算了。而這道「全福飯」使用的材料,只要花上20多元就能全部買齊。

  此外,在烹調方法上,也不能一成不變,要懂得靈活變通。一樣的原料,搭配不同,燒法不同,出來的效果當然也就完全不同了。比如同樣做一個菜,餐廳的做法跟家庭的做法會有一些出入,如餐廳常用「走油」方法來處理肉類,但在家裡就不可能餐餐用一大鍋油來做菜,這樣不但不經濟,而且油吃多了對身體也不好。這種情況就可改為用半煎炸處理,一來可以節省用油,二來做出的菜仍然不失美味可口。

  這道「全福飯」,同樣以營養和節省為主旨。娃娃告訴筆者,她做這道菜的靈感來自我們最常見的泡飯。小時候的早餐,每天差不多都是開水泡飯,吃多了實在覺得沒意思,可是媽媽就愛吃這個。於是,娃娃就在泡飯中添加各種原料,這泡飯也就搖身一變成了「全福飯」。

  情調生活自己動手

  製作方法:將泡飯煮開後放入調料鹽,注意少放些,因為鹹肉和香腸都是挺鹹的,魚丸之類的也是調好味的。等煮開后再放入青菜略微燒開即可。

  這道菜的製作方法非常簡單,基本上三五句話就可說清楚了。但對於娃娃而言,做菜的真正樂趣在於嘗試的過程。對於喜歡自己動手的人來說,做菜也是很有情調的一種娛樂方式。

  在做「全福飯」的同時,娃娃還告訴我關於她西點製作的一個小故事。一開始,娃娃完全不懂西點方面的知識,但自從買了麵包機,她家裡那台塵封了10年之久的烤箱終於派上用場了。還記得麵包機買來的第一天,興奮無比的她把一大堆材料倒進機子里,心情急切地盼望著麵包早點出爐。好不容易過了4個小時,從麵包機里出來的卻是一塊硬邦邦的「餅」。後來她才知道是麵粉弄錯了,做麵包要用高筋粉,而自己放的是普通的低筋粉,材料稱量也不精確,這樣當然不行啦。

  打那以後,娃娃買了一套完整的參考書,理論加實踐令她總結出不少實用的烘焙經驗。從第一個成功的吐司到現在的黃金蛋糕,雖然其間她經歷了多次失敗,但最終能讓家人吃到自己製作的可口糕點,那種感覺是心裡暖暖的,她覺得再辛苦也值得。

 美食創意無極限

  廚房心得:把餐廳的美味帶回家。

  說實話,這道菜非常簡單,但要想到這樣的做法,卻也非常難得。將火鍋的材料放入泡飯中,味道竟然也會那麼好。娃娃告訴筆者,其實做菜說容易不容易,說難卻也談不上,她自己也說不出有什麼做菜訣竅,純粹是興趣所至。每天都要吃飯,只要多花一點心思,普通的家常菜都會變化出許多花樣來。菜要做得好,離不開多做多想,做多了自然就會有經驗,想多了創意也就來了。

  平常到餐廳吃飯,娃娃都會拿著菜譜看上大半天,發現有創意的菜就會記下來,也會點上幾個嘗嘗鮮。回家后,她就憑著記憶和想象,結合個人口味加以適當改良。遇到新奇的烹調方法時,她還會跑到廚房裡虛心請教廚師們。有時涉及到餐廳秘方,人家自然也不便傳授給她,這就要靠她自己去思考摸索了。

  娃娃以自己最近嘗試的蛋豆腐為例,這道菜看似簡單,但怎麼才能做到雞蛋羹能拿得上手,又能保持滑嫩的口感呢?那就是要求水分放得恰到好處。蛋蒸好了,怎樣鏟起離碟是令她最頭痛的。餐廳有許多專用工具,如不粘蒸盤之類,但普通家庭不可能樣樣都有。她想來想去,決定在碟子底部塗油,但也是會粘住一點,只好小心地用勺子鏟了。還好,這樣做出來的成品跟外面吃的味道一樣。雖然工序繁複了點,但能做出餐廳的味道,就是對自己廚藝的一種肯定,她的信心自然也就大增了。

  廚星:娃娃

  談起烹調,許多朋友都問過娃娃,怎麼有這麼多心思去做菜,是不是爸媽的遺傳啊?娃娃笑著說道,其實媽媽是一個不懂做菜的人,在爸爸沒退休之前,家人一日三餐的伙食都由她來負責,做來做去就是那幾樣,不是蒸、煮就是灼。爸爸做起菜來要比她精細一點,但不會花什麼心思搞花樣。要吃精緻點的菜就得自己動手了,好在娃娃從小就對烹調有著濃厚的興趣,這菜是越做越上癮,而諸多的創意新菜,也就從她手中誕生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20: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