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創】中國發展的癥結

[複製鏈接]

44

主題

114

帖子

7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一 發表於 2006-1-19 2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發展的癥結
――著名經濟學家張曙光訪談

張曙光,經濟學教授。男,1939年9月8日生,陝西長安人。現在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特約研究員,西北大學、陝西財經學院、江西財經學院、河南財經學院、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中山大學兼職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是,宏觀經濟理論和政策,制度和制度變遷理論。曾參與「六五」經驗總結,「七五」國力預測,「八五」改革大思路,2000年的中國,中國以及深圳和海南發展戰略,中國宏觀管理問題等重大課題的研究;親自主持了市場化進程中的宏觀穩定,宏觀經濟學科,中國貿易保護代價的測算等課題,作出了多方面的理論創造。從1977年開始在報刊發表文章,到目前為止,共發表論文300多篇,出版著作10多部,英俄文譯著5部(篇)。曾四次獲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和著作獎,一次獲國家科技進步軟科學一等獎,兩次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



國內消費需求不足是中國發展的主要癥結



記者:長期以來,您對宏觀經濟理論和政策,制度和制度變遷理論有很深的研究,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十分重視強調堅持科學發展觀,在這裡,我向您請教的一個問題是,當前中國的發展主要存在什麼癥結?

張曙光:我認為當前中國的發展主要癥結是國內消費需求不足。

去年的經濟形勢很好。然而好形勢也掩蓋著嚴重的結構失衡,甚至是潛在的危機。集中表現為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明顯不足,在按支出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結構中,最終消費的比重不斷下降,從上世紀80年代的65%下降到90年代的60%,2003年下降到55.5%,前年和去年還在進一步下降。

記者:為什麼說國內消費需求不足是中國發展的主要癥結?消費不足會導致什麼結果?

張曙光:消費不足會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外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形成出口增長的巨大壓力。近幾年,我國的出口貿易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去年以來出口的增長速度是進口速度的1倍左右,全年的貿易順差可能接近千億美元,形成了長期的雙剩餘和雙順差以及巨額的外匯儲備,造成匯率升值的巨大壓力和頻繁的貿易摩擦,這在一定程度上惡化了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其次,造成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大投入、高消費。近幾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率是消費的2倍多,投資率超過了40%,中國的經濟總量約佔世界的5%左右,卻消耗了全世界8%的石油、20%的鋼鐵和50%的水泥。實踐證明,這種依靠高投資、高消耗、高順差支撐的經濟發展是不可持續的。

國內消費需求不足,與我們的體制扭曲高度相關。一是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不協調,特別是教育、醫療、就業、住房和社會保障的改革與發展嚴重滯后,造成收入預期不穩和支出預期增加。二是城鄉和區域發展失衡,收入差距擴大,投向西部的發展資金向東部轉移,城市的發展和繁榮以農村的衰退與邊緣化為代價。三是內外政策扭曲,包括投資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重外資外貿,輕內資內貿,外貿依靠擠壓內資而發展。四是政府收入和消費與居民收入和消費的增長失衡,從1997~2004年,政府財政收入增長了204.7%,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了82.6%和40.5%左右。正是由於收入不穩、差距擴大、預期看淡、預防動機增強,導致了國內消費需求明顯不足,增長緩慢。而居民儲蓄的增長明顯快於收入和消費的增長,1997~2003年居民儲蓄增長了1.2倍,去年達到12萬億元,去年將超過14萬億元。

「十一五」規劃已經注意到了這些問題,明確指出「推動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終是中國的中心任務」,並制定相應方針政策,如發展自主創新,要求在GDP增長翻一番的同時,把單位GDP的消耗降低20%。這就為我們今後的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去年的經濟形勢不錯,也為推進改革和調整政策提供了條件。問題是如何將其真正貫徹落實。



政府工作應該從以經濟增長為主轉向以社會發展為主。



記者:如何解決國內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不久前,您提出要從調整政府收入和居民收入分配入手,把政府工作從以經濟增長為主轉向以社會發展為主。為什麼這麼說?

張曙光:近幾年來,政府的財政收支增長很快,連續數年在20%以上,大大超過了居民收入和GDP的增速,財政收支佔GDP的比例分別從1995/1996年時最低的10.2%和11.7%,提高到2004年的19.3%和20.7,提高了近一倍,約8~9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增長快主要是稅收增長快,而稅收來自企業和個人的交納,因而稅收增長實際上是一個緊縮的因素,如果與經濟建設支出聯繫起來,則是緊縮了非國有企業,擴張了國有經濟。更重要的是,用高投資支撐的經濟增長,其最顯著的成果是政府收入的迅速增長。因此,財稅改革應當加緊進行,其主要方向是減稅。去年初,在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問題上,財政部的態度是積極的,但由於商務部的反對而擱淺。去年沒有列入立法議程,今年不能再拖了,再拖就是對國人的犯罪。財政部應當早作準備,爭取今年修改稅法,明年實施。增值稅轉型東北試點已經一年多了,情況已經明了,也到了向全國推廣的時候了。這不需要走立法的程序,只要財政部和國務院下決心就可以了。這兩條明年能否通過實施是對政府的一大考驗。

記者:去年,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由原來的800元提高到了1600元。提高起征點,減少個人所得稅,此舉對於刺激消費具有什麼樣的促進作用?

張曙光:問題的關鍵不在起征點的高低,而在於各種各樣的扣除如何安排。我們討論了起征點,討論了是全國統一的起征點還是分地區有所差別,而把其他更重要的問題扔在一邊,實際上是拾了芝麻,丟了西瓜。無論起征點是多少,都是針對個人的,沒有計算家庭人口,沒有考慮贍養係數,個人收入同樣是3000元,兩個人都就業的家庭,人均的稅收負擔差異就很大,這就違背了個人所得稅徵收的基本原則,即公平原則。說穿了,我們的個人所得稅設計不是為了公平和調節收入分配,而是為了政府:一是為了增加政府收入,二是為了政府徵收方便。由於個人所得稅在宏觀經濟中的作用有限,雖然為第四大稅種,但去年只佔全部稅收的6.7%,提高起征點,減少個人所得稅,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幾乎沒有;如果聯繫到內外資所得稅法修改的遲疑不決,少數人操控,經濟決策中孰輕孰重,何主何從,難道還不清楚嗎?

財政收入體制和政策的問題不少,支出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更大,在政府財政支出的結構中,2003年經濟建設費佔30.6%,社會文教費佔26.2%,行政費用佔19.03%。經濟建設支出所佔比重仍然過大,政府主導型經濟的味道依然很濃,社會文教支出增長較慢,從1995~2003年,年平均增長17.4%,8年提高了不到1個百分點,而增長最快的是行政費用,年平均增長率達21.4%,8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近兩年依然如此。這就表明,政府職能和行為依然是扭曲的,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仍然把經濟增長而不是社會發展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政府遠沒有承擔起自己在教育、醫療、就業、住房和社會保障方面的職能。就以最近有關醫療保障體制改革失敗的議論而言,如果政府真正承擔起公共醫療的責任,那麼,醫療改革也不至於陷入今天的敗局。醫療改革的失敗與其說是市場化改革造成的,不如說是政府放棄自己責任的結果,其他方面的情況也是如此。

所以,要真正解決問題,就要通過政府改革,建立公共財政體制,政府主動承擔起在基礎教育、公共醫療、勞動就業、廉租屋建設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職能,增加政府財政在社會事業方面的支出,把社會事業的發展作為官員政績的主要標準。



內外經濟關係要及時調整



記者:您在不同的場合多次呼籲,政府要調整內外經濟關係,特別是金融開放的次序和力度,讓民眾增加收入,積累財富。我國民間資本和民間金融的生存環境是否非常艱難?

張曙光:我們曾明確提出要逐步調整實施了20多年的重商主義政策,也提出了在對外開放包括金融業開放上要實施內外資平等的政策,甚至應當先向內資開放,再向外資開放,不僅要讓外資增加利潤,更要讓國人增加收入和積累財富。但是,我們的金融開放卻反其道而行之。到目前為止,有外資參股的國內銀行已達15家,合資基金公司19家,其中2004年以來新成立和外資參股的有11家,外資控股和參股的保險公司19家。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中國金融機構預計出讓股權的總標的超過200億美元。更令人驚嘆的是,外資參股的利潤相當可觀,交通銀行去年上半年年報披露,去年上半年的凈利潤46.5億元,稅前利潤68.84億元,按此估計,滙豐銀行可從中分得20億元,五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資。摩根斯坦利和高盛分別以3500萬美元投資平安保險11年,共獲利9.7億美元。比利時富通基金管理公司擬增資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獲得49%的股份,累計投資4900萬元,外方董事預計,5年後可管理資產千億元,每年分紅將超過6億元。2005年10月25日,《上海證券報》發表署名文章,提出了一個重大問題:「誰將掌控中國金融?」我們認為,金融開放是正確的,但開放的速度和力度應當是有控制的。

如果我們將有關當局對民間資本的態度加以比較,問題就更加清楚。以溫州為例,據估計,溫州的民間資金總規模在5000億元左右,其中,用於炒房、炒油、炒煤的資金2000億元左右,如何將這些民間遊資為民企所用,成為溫州民營企業家進行制度創新的目標。於是,9家民營企業於2004年組建了中國第一家民間財團――中瑞財團。其經營和發展的方向是搭建兩個平台:一是商業平台,在財團壯大后直接控股9家股東企業,把中瑞打造成一家控股公司;二是成立相關金融企業,或者控股9家股東中4家,發起成立的建華民營銀行,同時還瞄準了信託、保險、證券等其他金融業務。然而,中瑞財團向金融領域的挺進,令監管部門高度緊張,害怕財團這種民營金融模式蔓延開來。據了解,監管機構不僅不參加財團的開業儀式,而且還布置對其進行監控,中國銀監會也作出反應,要求各家銀行審慎向財團9家股東企業貸款,工行隨即撕毀授信協議,財團成立之初獲得的兩個政府項目擱淺,中瑞。哈曼頓項目被溫州銀監局叫停。由此可見,民間資本和民間金融的生存環境非常艱難。

民營企業不怕外資企業的競爭,就怕本國政府的管制。而有關官員不怕外資的擴張和操控,就怕私人資本的進入和強大。這種奇怪的心態和政策究竟還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現在給國人留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根據入世協議,到2007年,中國銀行業要全面向外資開放,外資銀行可以直接經營人民幣業務。中國銀行業和金融業的問題有多大,人們都比較清楚,現在它們的日子還過得不錯,是因為居民儲蓄增長迅速,有源源不斷的資金供給,一旦外資全面進入,存款轉移必不可免,到那時會是什麼光景,可想而知。就像轎車行業一樣,大的國有汽車廠都與外資合資了,都按外商的圖紙和模具生產,用不著研究開發自己的產品,而好在民營汽車企業已經進入和成長起來,扛起了開發自己品牌的旗子,政府及其官員對其態度也與金融業大不一樣。到時候,不知道還有什麼人能與外資金融企業競爭,外資操控中國金融的危險難道還不清楚嗎?

是到了金融政策改弦更張,放開民間金融的時候了。
個人主頁:http://www.cnnb.net.cn

935

主題

1773

帖子

1471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71
沙發
joytrip 發表於 2006-1-20 08:43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天一的原創好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1-20 21:25 | 只看該作者
頂一下天一大哥的好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6

主題

3283

帖子

139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無極-留級-太極-太太急

Rank: 4

積分
1394
4
眉正經 發表於 2006-1-20 22:41 | 只看該作者
天一好!
哈哈,內需拉動論!
不解決社會保障問題,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保障系統(醫療,教育,退休),就無法
真正地拉動內需!
If you are a tear in my eye, I wouldn't cry for fear of losing you.

眼之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6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5
5
眉有正經 發表於 2006-1-21 00:27 | 只看該作者
同意眉正經的觀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6

主題

3283

帖子

139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無極-留級-太極-太太急

Rank: 4

積分
1394
6
眉正經 發表於 2006-1-21 06:10 | 只看該作者
[QUOTE=眉有正經]同意眉正經的觀點[/QUOTE]
親人啊,可看到親人了! 哈哈。。。
If you are a tear in my eye, I wouldn't cry for fear of losing you.

眼之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6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5
7
眉有正經 發表於 2006-1-21 06:15 | 只看該作者
[QUOTE=眉正經]親人啊,可看到親人了! 哈哈。。。[/QUOTE]
我可找到你了。。。(痛不欲生,熱淚橫流)
我可找到組織了。。。握手!
If you are a tear in my eye, I would cry for fear of not losing you. 眉之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6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5
8
眉有正經 發表於 2006-1-21 06:19 | 只看該作者
同志!同志!

(靠,不許想歪了,俺可不是同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35

主題

1773

帖子

1471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71
9
joytrip 發表於 2006-1-21 08:22 | 只看該作者
[QUOTE=眉有正經]同志!同志!

(靠,不許想歪了,俺可不是同志!)[/QUOTE]
哈哈,這兩哥們真是有趣,眉正經名字取得好,眉有正經取得也有趣。
做個冷靜的思考者,積極的生活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601

帖子

1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0
10
daviddvdd 發表於 2006-1-21 17:09 | 只看該作者
內需不足是果,需要找因.
勞工工資人為壓低(不壓低就沒有競爭力). 任然靠低價衝擊市場.產業結構需要調整.沒有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投入極低.
國內腐敗嚴重,政府效率極其低下,官商勾結,造成富人越來越富,窮人沒有出頭之日.  
社會沒有基礎保險(醫療,教育),並且醫療教育極度腐敗,佔有大量社會資源,民眾無錢消費.
國內投資效率極低,銀行壞帳嚴重,無數人(有關係的)玩空手套白狼,大量錢財從銀行向少數人手上集中.
普通民眾權利沒得到保護,政府常常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損害民眾利益(如暴力拆遷房屋)
......上述種種原因,才集中結出了內需不足的苦果.
出來混,始終是要還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
11
郁羽傷 發表於 2006-1-21 18:46 | 只看該作者
政府過於注重外商投資,大多數政府官員被目前外資注入中國所帶來的短期效益沖昏了頭腦,在沾沾自喜的同時,反而主動願意當外資的「憲兵」對民營企業創新的自發改革而實施「控制,監控及扼殺」的手段,懼怕民營的「創新」影響外資的增長,很有「崇洋媚外」的「奴態」。所以希望大家能團結起來,呼籲政府對民資的支持,培養中國的中堅力量,遏制以拉外資為政績的官僚主義,從遠看起,為國營,民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和政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

主題

114

帖子

7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79
12
 樓主| 天一 發表於 2006-1-22 11:42 | 只看該作者
對daviddvdd、郁羽傷的發言,偶深以為然。政府確實該到了放開民間金融的時候了。
個人主頁:http://www.cnnb.net.c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mahoupao 發表於 2006-2-3 12:50 | 只看該作者

先前怎麼沒看到這麼精彩的原創和同樣精彩的回貼呢

1.眉正經+眉有正經這兩哥們,走到一起認親來了.
哈,有趣.

2.當今世界,披著Made in China之皮的洋貨熱賣全球!
這個不奇怪,因為中國是世界的工廠嘛.除了阿扁,任誰都願意到中國大陸去採礦開廠.今天投資一毛進去大陸,明天就可換回歐美小日本大韓國的金玉滿堂.下崗工人再上崗,無不感激得熱淚盈眶,貧下中農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無不喜笑顏開,謝天謝地謝鬼佬!中國人在工廠礦山流血流汗,鬼佬在寫字樓大別墅吃香喝辣!
但畢竟,披著Made in China之皮的洋貨還沒有熱賣中國,一方面,政府還不準,你鬼佬在中國的車間加工可以,在中國市場賣就不行.另一方面,老百姓那點血汗錢也還太少了,洋貨還買不起.此謂內需不足的兩個表象也.對付中國政府那頭,反共在全球處處有市場;中國人太多,洋人恐懼黃禍也是同情者眾.
所以,鬼佬不滿中國只貢獻了血汗,中國人民的血汗錢,也得貢獻出來.總歸是,鬼佬要榨乾中國.採礦開廠榨乾中國資源,鼓勵內需榨乾中國老百姓.

誰有說過:暴富的捷徑就是把窮人榨乾!

馬後跑跑  泡炮馬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

主題

1338

帖子

38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4
14
lyping 發表於 2006-2-7 12:44 | 只看該作者
很大的癥結應該是制度的不夠民主化,當然不是美式的民主,起碼要老百姓有發言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4 04: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