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岸關係,何去何從?--寫在汪道涵先生故去之際

[複製鏈接]

935

主題

1773

帖子

1471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7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oytrip 發表於 2005-12-27 23: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兩岸關係,何去何從?
   --寫在汪道涵先生故去之際
作者:魯直
  
   一前一後,一頭一尾--就在今年的歲末和年初,曾開啟兩岸協商大門、創舉世矚目之「汪辜會談」的汪辜二老,各自駕鶴西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目送兩老遠去的身影,深深的遺憾留在包括汪辜兩位在內的所有愛我中華的人們心中。他們是遺憾的,且不談終極目標遙遙無期,即便當日--辜先生辭世之前言兩岸92有共識而登輝那老匹夫卻說兩岸無共識,讓辜老硬生生的咽下自己曾經有過的千金一諾,想必他一定是鬱悶的;而98之後,汪先生已經備好的寶島之行被硬生生的阻隔,乃至最終無以成行,也肯定深以為憾。我們也是遺憾的:統一大業尚無眉目也罷,連兩老辛苦開創的局面亦已不繼!
   數月前,筆者在《兩岸關係,春暖花開? ---試論島內政治人物競訪大陸》中分析連宋如果不能登陸的後果時曾言:因為善長水袖的辜振甫已去,無後顧之憂的連戰不再,太極高手宋楚瑜失勢--島內能了解大陸和大陸溝通的一代已經徹底退出歷史,大陸之無從著力必將較昨日更甚。此時再看,差點一語成讎。好在今日雖然辜汪不在,連戰退位楚瑜失勢,連宋登陸的後續交流尚有人在不懈努力。只是連陳雲林先生能否登台都還是取決於阿扁一句話,海基海協官方管道停擺,我們不禁要問,兩岸關係,到底會何去何從?
  
   先看島內泛藍。汪先生過世后,泛藍大老或弔唁或高度評價,似乎形勢一片大好。但是,泛藍在改善兩岸關係上還能有多大作為呢,我們不妨看一下:
   當初小馬哥高票當選,筆者曾言「且慢歡呼」;此次「三合一選舉」泛藍大勝,大家都是喜上眉梢,覺得兩岸關係的光明前景更有保障。不錯,泛藍大勝似乎昭示小馬哥「泛藍共主」之位已固,但是對照一下筆者的《且慢歡呼――寫在小馬哥當選之際》,我們可以看到,筆者所憂慮幾事一件都沒著落:
   王馬心結方面――王金平先生此次是輔選了,但正如台灣有評論言「相比泛綠四大天王的全心全力,王是盡責而不儘力」(說白了就是活是幹了但不賣力);而選舉結束后立即傳出的「王金平組閣」之說以及王陳馬三人的言論可見,王馬之間的問題實在很大。
   泛藍整合方面――在周錫偉帶槍投靠和劉文雄敗選之後,老宋其實是非常不滿的,只是基於黨內和民間呼聲,勉勉強強搞了「馬宋會」,有心人一看就知道沒什麼實質內容。筆者可以在這裡預言,在老宋的位置沒有一個妥善安置之前(比如合併后的位置或是參選台北市長等等),老宋和親民黨甚至會成為泛藍的累贅。如果不是記得老宋曾在大陸言:你們不要看我說了什麼,更要看我回去之後做了什麼。對老宋的作為,筆者確實難以放心。但是有一點。老宋在大陸的待遇取決於其在島內的聲望,其在島內的勢力又取決於其舞台。如今親民黨勢微,老宋又是心高氣傲同時不願淡出之人,如果老宋要利用「立法院」的席位合縱連橫,會如何作為,還得觀望。但泛藍整合不會那麼容易卻是肯定了的。
   國民黨改革方面――小馬哥自己在「三合一」選後言為什麼要用黨主席的職位賭選舉的輸贏曾言「要有大勝利產生大勇氣去推動改革」,基本而言,改革也好,黨產也罷,問題只剛開始,筆者此前所分析的一些情況還是擺在那裡。
   小馬哥的個人方面――「反共不反中」已經出口,當然是雙刃劍。如果僅僅如此,似乎還有一絲欣慰,畢竟認同大中華。問題是,如此刻意強調中共的不民主,很容易被島內一些人拿來作不願統一的口實,導致民眾感情疏遠。除了小馬哥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力度並不如連,更重要的是,還有兩個意外:如果小馬哥不容於日美和島內一些人,出意外了怎麼辦?如果小馬哥以後地位穩固后,開始獨斷專行了怎麼辦?所以,寄望於個人,風險實在太大。
   儘管這幾天小馬哥在高分貝的要在立法院解決直航問題,但是現在立法院突然又傳出了泛藍軍隊系統上下對黨團的不滿(因為黨團阻撓軍購過關),這不是很大的問題,但對泛藍,對島內、大陸乃至國際社會的衝擊卻不一定很小。我們由上基本可以看出,完全指望泛藍或小馬哥個人來大力改善兩岸關係,似乎有些太一廂情願。而即便小馬哥大權在握,泛藍執政,很有可能也只是筆者早前所言的「分而不獨」長期存在。
  
   再看泛綠。汪先生故世后,台灣海基會長張俊雄先生曾言有意過來弔唁,這當然是一種善意的表示。只是能否成行,卻取決於阿扁。而阿扁的最大風格就是變變變,所以能否成行,尚難斷言,蓋島內綠營已經一團糟阿扁正焦頭亂額。
   小馬哥當選之時,筆者言綠營不會坐以待斃。而此次三合一選舉慘敗之後,綠營更是上下雞飛狗跳――這又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民進黨內鬥,藍營和大陸可以靜觀其變,有時間來準備自己的改革和將來的規劃;另一方面,民進黨內鬥,各色人等要出頭,必然會各顯其能,這樣既容易出現各種激進做法,又因為要員們惡鬥導致政治惡質化,而各派相爭致使大陸沒有一個整體的民進黨來擬定對策。
   從阿扁的方面,在敗選苦思四天後先是傳出了王金平組閣的八卦因對藍營;對大陸方面,從三合一選前言選后兩岸關係要緊縮,然後選后又是陳*雲*林先生赴台要如何,包機如何,然後又是這次張俊雄言要來弔唁的氣球,送送緊緊,反覆不定;在民進黨內,先是和呂秀蓮為黨主席的事紛紛紜紜,然後是有人逼宮,此次黨主席選舉其影子游錫矣置媼儼掏俚熱頌粽劍苤苊獬溝柞搜級踉4酥智榭鮒攏唐諛謚竿湓諏槳豆叵搗矯娌扇〈蠖骺贍苄圓淮螅蘢齙牟還縭苟媼獎嚀趾茫嘉奘抵識鰨笥乙「諞環選
   值得一提的是24日民進黨的《對日關係論述》,竊以為,這並不是一個站在中華民族立場的論述。而視日本為「准戰略夥伴」的提法,更暴露了民進黨的真實想法。由此大致可以確認,民進黨並不會因為此次敗選而大幅修正其兩岸政策,很多人所期望的「以慘敗為契機改善兩岸關係,堅定民主理想重新出發」的願景大概會落空了。而立足2008大選,更有可能大打族群和統獨牌,只是視屆時的候選人性格和國際形勢島內狀況玩到什麼地步的問題。竊以為,大陸應該現在就開始有所警惕和準備。
  
   然後我們來看一下國際方面。不可否認,兩岸關係實際上已經不再單純是我們曾言的「我國內政」(當然不是說不是我們內部事務了,而是說牽涉了太多外來因素)。筆者6月份提《時間在海峽的哪一邊》,眾網友見仁見智,大批筆者無知者亦有之。其實當時筆者並未定論說時間在哪一邊,只是提醒我們不能太一廂情願麻痹大意。當時很多網友可能並沒有留意到美日台加緊勾結、美日安保指針覆蓋範圍闡述的影響以及美日元月將要舉行的赤裸裸的針對中國的演習。筆者當時曾言,如果中日關係更惡化會怎樣?半年之後再來看筆者的預計,美台之間似乎疏遠了,(台灣內部更有人驚呼要避免中(大陸)美台三邊關係中台灣的邊緣化),實際上只是勾搭不再那麼表面化;而日台之間勾搭得越發熱烙,日本跳得越張狂了。如今日美台隱形聯盟已成,台獨(或說不統勢力)即便不算有持無恐,至少也是心知肚明。由是,島內分裂勢力借國際反華勢力與大陸較力的情形,必將長期化甚至在某些條件下或時刻藉機激化。
  
   最後我們來看大陸方面。大陸方面當下其實最希望的是兩岸關係穩定,能向前發展則當然更好了。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和發展,說白了還是幾句老話(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一是操之在我,能主動的堅決主動,不管是對台對美還是對日,該軟就軟該硬就硬;第二是在考量黨派利益的同時能體諒兩岸百姓和全球華人的利益和願望(這話只能到這裡);第三是切實做到「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同時手法更靈活一些更大度一些(比如政黨方面,完全可以和綠營的基層和某些上層交往,同時讓一些人物有台階下,根據不同派系進一步分化嘛)。
   此次三合一選舉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的民眾已漸趨理性,他們更關注的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個人權力自由衣食冷暖,同時支持民進黨分離立場(我們姑且不言獨立)的鐵杆樁腳對其忠實度很高。如此,大陸當局對台灣百姓的做法,對香港市民的做法,對我們大陸百姓的做法,對他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僅僅只是形式主義一般的讓利某些人,竊以為,並不能改變他們對大陸的態度和看法,(對香港的「更緊密經濟安排」已經證明了這點)同時對我們大陸民眾並不公平――我們既然不能指望台灣百姓光靠感情來作出選擇,也不應該讓我們大陸百姓光靠感情就承受和忍受許多!
  
   以上,我們基本可以總結:不遠的乃至不短的將來,兩岸關係,好不會好到哪裡去,壞卻可以壞到很糟。作為小民,惟有一如既往的希望我們的當政者能夠大度、大氣而已。
做個冷靜的思考者,積極的生活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2: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