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俞繼華:緬懷抗日民族英雄戴安瀾將軍

[複製鏈接]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5-11-24 09: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5年9月3日,中共中央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講活時說:「...60年前那場決定世界前途命運的偉大勝利,永遠銘記在所有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心中。我們隆重紀念那場偉大勝利,就是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更好地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事業,更好地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胡綿錦濤總書記指出「在波讕壯闊的全民族抗戰中,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在空前慘烈的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前撲後繼,浴血奮戰,面對敵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對死亡的威脅義無反顧,以血肉之軀築起了捍衛祖國的鋼鐵長城,以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譜寫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一批抗日將領,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國民黨「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傑出代表。

    胡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又一次激起我對抗日民族英雄戴安瀾將軍的緬懷: 今年是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神州大地,對為挽救中華民族命運的在那場戰爭中作出無私奉獻的先烈們,舉行各種隆重的紀念活動。戴安瀾將軍,這位國共兩黨領導人和盟國總統都給予高度評價的英雄,北京、上海、安徽、廣西、貴州先後舉辦了追思和緬懷將軍的紀念集會和座淡。

        壯 烈 輝 煌 的 一 生

    今年新建,並於七月七日開館的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珍藏有戴安瀾將軍的遺物,他那方當年特意刻制的「鐵血」印章,蘊含著將軍一生之赤子之心――戴安讕將軍,字安瀾,安徽省無為縣人,生於1904年。將軍少年時,家境清貧,家教慈嚴,天賦聰穎,渴望求知,長輩節衣宿食,送其入小學啟,繼又進陶行知先生主辦的安徽公學求讀.時值中華民族處於痛苦、羞辱和災難的年代,自幼深受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愛國主義思想熏陶戴安瀾,立志以歷代民族英雄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為榜樣,爭做一個熱愛祖國、熱愛民族、熱愛人民的有為之人。 將軍於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翌年畢業,歷任排、連、營、團、旅、師長等職。先後在北伐及國內外抗日戰場參加十多次大小戰役,他智勇雙全,指揮英明,屢立戰功。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了東三省,1933年1月,又侵佔山海關,從而進逼長城,時任145團團長的戴安瀾,率領官兵據守古北口,英勇奮戰,從而光榮負傷.這使他進一步認清了日本帝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敵人。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抗日戰爭全面暴發, 時任73旅旅長的戴安瀾,參加了冀東保衛戰,台兒庄保衛戰,他指揮部隊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戰郭里集,迫使台兒庄之敵後撤,為整個戰役的勝利作出貢獻. 之後,將軍又參加了武漢保衛戰,阻擊日軍西犯,再立戰功。

    當年,將軍率領的部隊,之所以能在南征北戰中成為守無不堅,攻無不破的威武之師,是得益於他和他的部下,既有優良的裝備,又有訓練有素的技能,更有忠國獻身的鬥志.1939年底, 將軍參加了廣西南寧崑崙關戰役,這是一次威震山河,震驚世界的大血戰 ――崑崙關位於擁有1680年歷史的南國名城南寧市東北,自古便是戰略重鎮,兵家必爭之地。六十六年前,那場空前艱苦卓絕的「鐵血染沙場,英魂鑄雄關」的戰役就在那裡發生。當時,中國第五軍將士,在全國同胞的全力支援下,以智以勇, 與日本王牌軍第五師團浴血奮戰,為中國人民抗戰史寫下了光輝篇章。是役,擔任強攻重任的便是戴安瀾將軍率領的200師,將軍的驍勇,再一次顯示以其親臨前沿陣地指揮,他有勇有謀,避敵之實,擇敵之虛,速戰速決,主陣地三失三克,反覆爭奪,他身負重傷而依然沉著指揮,與兄弟師協同奮戰,最後徹底打垮倭寇,殲滅日軍4000餘人,擊斃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將軍又一次獲得軍功章。崑崙關大捷,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中國民心和士氣.在抗戰60周年(崑崙關戰役66周年)的八月十五日,一部真實再現當年血戰崑崙關的故事片《鐵血》在南寧市南湖廣場舉行首映式,三萬南寧父老爭相觀看追思,年長的親歷者,無不暗然悼念:山上的青松常在,山下的英烈長眠,血戰崑崙的將士啊,我會永遠永遠追思,人民會永遠永遠緬懷!

    將軍和他所率領的將土,之所以在戰場上不畏強敵,驍勇善戰,是得益於將軍在平對訓紙練中對士兵的嚴格要求和自已的身體力行.再加一個關愛士兵的親情;在戰時,更重視對將士們的鼓動和激勵.1940、1941年將軍帶領的200師,兩次被評為練兵成績全國第一名.他常對部下說:「對日抗戰以來,倭寇挾其數十年勉強積聚之實力,侵佔我土地,殺戮我人民,毀我文化機關,炸我非戰區域,其意直使我滅亡而後矣!但我炎黃子孫,怎甘為野蠻民族之奴役?莽莽神州,怎忍淪於異域?」為激勵士氣,他親自為部隊撰寫軍歌「戰場行」---兄弟們!向前走,五千年歷史的責任,已經落在我們的肩頭,日本強盜他要滅亡我國家,奴用我民族,我們不願做亡國奴,只有誓死戰鬥,只有誓死奮鬥.兄弟們!向前走,敵機雖然在我們頭上盤旋;炮旦雖然在我們頭上飛過.兄弟們!向前走,隱藏瞄準,沉著戰鬥,拚命殺敵,雖死也光榮.兄弟們!向前走,要做那轟轟烈烈奇男子,打倒日本強盜,才顯得我們好身手!

    1942年元旦,美英中蘇組成同盟國,日軍進入緬甸,企圖切斷我國唯一國際通道滇緬公路, 3月, 將軍奉命率200師入緬作戰,堅守戰略要地東瓜(又稱同固),與五倍於已的日軍三個師團對抗,浴血奮戰+二晝夜,殲敵五千餘人,我軍僅傷亡八百,創造了抗戰中可歌可泣的光輝戰績,東瓜一戰,揚我軍威於異域.東瓜一戰,令日寇喪膽,敵酋警嘆:「南進以來從未迂過的勁旅!」東瓜一戰,令友邦讚頌。戰後,敵酋東條英機曾在日本議會哀嘆:東爪一役,為日軍攻打旅順(中國)以來未有之苦戰 。繼東瓜之役,將軍又奉命馳騁重鎮棠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打跨守城日寇。繼而,中美英三方準備與日軍展開大會戰.後由於英軍的一翼潰退,全線崩潰 ,乃奉命作戰略轉移,將軍率200師擬突破敵五道封鎖返回國內,1942年5月18日,在突擊最後一道封鎖線---細(包)摩(谷)公路時,遭伏擊身負重傷.撤退途中, 他在擔架上堅持指揮部隊進入野人山,因正值雨季 ,又因缺醫少葯,經八天折磨,傷勢轉重,於5月26日到達緬北茅邦村時,他自知不支,要部下將其扶起,深情地向北方----------祖國的方向凝視片刻而倒下,壯烈殉國.時年38歲。 將軍以短暫寶貴一生,譜寫了可歌可泣壯烈輝煌的一頁.

       舉 國 哀 悼 民 族 魂

    將軍殉國后, 於1943 年,在廣西全州舉行的國葬追悼會上,國共兩黨領導人均書贈輓詩輓詞輓聯:

    毛澤東輓詩――

    外侮需人御 將軍賦採薇 師稱機械化 勇奪虎羆威 浴血東瓜守 驅倭棠吉歸 沙場竟殞命 壯志也無違


    周恩來輓詞――

    黃埔之英 民族之雄


    朱  德、彭德懷輓聯――

    將略冠軍門日寇幾回遭重創

    英魂羈緬境國人無處不哀思


    鄧穎超輓詞――

    氣壯山河


    蔣中正輓詞――

    浩氣英風


    林  森輓詞――

    天地正氣


    孫  科詩――

家傳忠孝 學有淵源 胸藏韜略 捷著崑崙

熏陶部曲 節義同敦 身經百戰 功在中原

宣威異域 阻敵拼吞 願嘗馬革 雨灑血痕

盟邦馳譽 黨國招魂 千秋不朽 浩氣長存


  李宗仁詩――


觥觥戴君 乃武乃文 身經百戰 屢建殊功

竭忠域外 歸骨國門 英爽雖隔 浩氣長存

    張治忠聯――

    國外播雄威萬里屍歸魂壯烈

    軍中草露布千秋言在氣清剛

    錢大釣聯――

    血戰崑崙經奏狄青平寇績

    魂歸緬甸猶聞宗澤渡河聲


    徐悲鴻詞――

    長使英雄淚滿襟

    國民政府追晉其為中將,靈位列忠烈祠,頒特恤金。

    美國國會授權羅斯福總統,頒授勛狀勳章,以表彰將軍在世界反法斯戰爭中的卓越貢獻。

    六十年過去了, 追憶歷史,將軍之所以成為英雄,得益於他成長的那個時代,時勢造英雄,中華民族五千年傳承的愛國主義思想,哺育他在民族存亡之時,有抱負,有志氣,有遠見, 有勇謀,有為民族獻身的無畏精神。將軍不愧是被已故周恩來總理讚譽為「黃埔之英,民族之雄」的抗日民族英雄:不愧為被美國已故羅斯福總統頒授美國陸軍「軍團功勛勳章」的世界反法西英雄。

    高 尚 的 為 人 之 道

   將軍生前為我們留寶貴的日記和著作。它讓我們追思將軍一生的為人之道:因為戰爭,將軍棄學從軍,然而,艱難的戰鬥歲月,他仍堅持學習文化基礎課本和軍事科技知識,並要求部下亦是。有日記為證,1938年,他在元旦告官兵同志書中有四點訴求:一,堅定樹立民族自信心;二,樹立偉大抱負;三,生活形態;四;要養成求學嗜好。在要養成求學嗜好中他寫道:人生之食糧有二,內體之食糧,為米面菜蔬,精神之食糧,為知識學問,不吃飯則肉體死滅,不讀書則精神淪亡。人之所貴為人,在精神知慧,如以飽暖肉體為滿足,則何異於其它動物,而侈言為萬物之靈!況人生時間有限,而宇宙之學問無穹,日日不遑,尚不足窺其底奧,又安能坐廢時日,以貽誤終身!吾人今日在軍言軍,所求學問,應以軍事科學為主旨,求學鵠的,應以按級與敵人軍官比美為準繩,因為今日之戰爭,為智識戰爭,以大智臨大愚,則未有不勝,以大愚當大智,則未有不敗,以生之例,己彰影顯著,我官兵當了解無遺,毋庸多所辭費矣。管子有云:「國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求學雖為個人之事,但擴而充之,人人如此,則兵強,兵強則城固,城固則國堅矣!」他在另一則日記中寫道:「人我之際要看得平,平則不忮;功名之際宴要看得淡,談則不求;生死之際要看得破,破則不懼。人能不忮、不求、不懼,則無往而非樂境而生氣盎然矣!」,

   古詩云:「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追思將軍,他渴望和平,渴望生活,渴望幸福的家,但生逢國難,為了民族利益,卻拋棄渴望,捨身成仁。他生前曾對兒子這麼說:「親愛的東兒:我前天由全卅回來,沒有等你放學,你回來一定不很願意;但你要明了我的用意,是怕你定要送別而致難捨難分,所以我就不等你走了。東兒,你對我的想念,我是知道的,其實我對你們兄妹的想念,比你更甚呢。不過,當這個時候,只有按下私情,為國效力了。你總要這麼想:你有個英雄的父親,當然是常常的離別。如果我是田舍郎,那麼我們可以天天在一起了。但是你願要那一種父親呢,你一定要英雄的父親」。將軍遠征東瓜,在與倭寇浴血奮的陣前,他以決死戰場之筆向將士立下軍令決狀:「…師長陣亡,由副師代替,團長陣亡由副團長代替,直到排班長。」,他在鏖戰間隙,疾書給妻子寫下了決死沙場的遺言:「親愛的荷馨: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固,因上面大計末定,其後方連絡過遠,敵人行動又快,現在孤軍奮戰,決以全部犧牲,以保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仙逝,未及送葬。你們母子今後生活,當更痛苦。但東、靖、籬、澄四兒,俱極聰俊,將來必有大成。只苦得幾年。即可有福。自有出頭之日矣,望勿以我為念。我要布署殺敵,時間太忙,望你自重!並愛護諸兒,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聞。手此即頌心安。三十一年三月廾二日安讕手啟」

    六+年後的2005年9月2日,在上海召開的「抗日民族英雄戴安讕將軍追思會」上,一位抗戰老兵、戴將軍的舊雨、八十六歲高齡的胡縵壬で榛匾渫攏美崴咚檔潰

   「在抗戰中,我有幸曾經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戴安瀾將軍的部下。將軍當年是副師長。那時,他年僅34歲,學識淵博,對部下又沒有一點架子,平易近人,指揮能力極強. 本來部隊的武器都是下級幹部在研究, 而他對當時步兵重武器(重機槍和迫擊炮,) 特別精通. 經常下連隊指導, 更激發戰士學習熱情 。他治軍既嚴,又愛護部下。記得台兒庄戰役后,一般幹部感到敵人的火力太強, 犧牲太大, 對抗戰的信心有所下降, 針對這種情況, 戴將軍就經常集合部隊,講述文天祥、史可法、岳  飛等的忠烈故事來提高抗戰意志, 他要求部屬熟讀文天祥的正氣歌岳飛的滿江紅。過去作戰, 團長以上,通常在指揮所用電話指揮. 而戴師長不然, 他常親臨前沿指揮. 記得1939年12月,在湖北高城戰區進行的稱作「冬季攻勢」戰役的一次戰鬥.  當時面對瘋狂不可一世的倭寇進犯,我軍以袋袋戰術誘敵深入,袋底置於郝家店,並配以所有重炮,敵軍妄膽直入,突迂勁旅,久攻不下,方感中計,速令撤退,直奔袋口雅寨這便是我營奉命堅守的陣地。該地是一個石砌寨池,寨池有牆無頂,攻守皆難。敵拼力強攻,兩天一夜,遭我痛擊,我營亦傷亡過半,最後雙方形成隔牆而戰,長兵器無以施展,敵我都只能以手榴彈對付,天又作難,大彐紛飛,情況危急,真值焦急之際,戴安瀾將軍竟突現陣地,令我派一排兵力,迂迥於敵側背,以加強火力,助正面反擊,這一用兵奇招,使我營牢牢紮緊袋口,確保是役全勝。這位當時任副師長的戴安瀾將軍,真不愧為後來被周恩來譽為「黃埔之英,民族之雄」的神勇之將!六十年過去了, 祖國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 今天中華大地的昌盛, 是千千萬萬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 緬懷他們。同時我以一個抗日老兵的名義呼籲:為了人類的和平、安定、自由和幸福, 全世界人民聯合起來, 決不允許日本軍國主義東山再起!」

追憶歷史,允我再引用另一首古詩:「死後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將軍生前於1938年,曾對《新華日報》記者陸詒先生呈詞:「…今天,國共兩黨合作抗日,是深得民心的,將來抗戰勝利后,仍然需要兩黨合作,民主建國。」,憶昔撫今,祖國己經騰飛,海峽兩岸,國共兩黨再一次攜手合作,反台獨,促統一,祖國實現完全統一的進程,令人欣喜。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緬懷無數抗日英烈之時,我們告慰將軍在天之靈,先烈們為之奮鬥獻身的祖國,今天已昂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將永遠銘記: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祖國的明天定將更美好!
震驚的70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4: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