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孟子眼中的吃人和殺人

[複製鏈接]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殺銀 發表於 2005-11-15 04: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孟子眼中的吃人和殺人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草。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 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車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這段文章的記載上,顯示出來,梁惠王大概受了孟子的影響,每談一次話,態 度就好轉一次。這次的談話,比以前幾次更好得多了。他一開口就說:「我願意虛心地專誠向你請教,聽取你孟先生的意見。」所以他也沒有提出什麼問題來發問,只是希望孟子給他一些意見,今後治國該怎麼辦。這種態度,看來的確是虛心而誠 懇的,存心要向孟子請教。

    孟子見他那樣誠懇,所以答覆梁惠王的話,也是誠懇地講實在話,一點沒有虛 偽客套。他以問為答地說:「一個人用棍子去打死人和用刀子去殺死人,有什麼分 別么?」孟子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不成問題的問題,所以梁惠王可以不加考慮地立 即答覆孟子:「當然沒有什麼分別啊!」雖然用的兇器不同,但殺人的居心,和殺死人的結果都是一樣,這有什麼不同呢?

    在這裡,我們又看到孟子談話的高明了。真是剝繭抽絲,逐步層層深入。等到梁惠王肯定了他的這個問題以後,冷不防,話鋒一轉,逼進一步問道:「好了,你既然說用棍或用刀,都是一樣殺人。那麼我再請教你,用刀和用暴虐不良的政治殺人,是不是就有所分別了呢?」

    孟老夫子這一逼,可把一個梁惠王逼得轉不過彎來了,也許當時被問得愣了一 下,梁惠王心裡總不肯承認在施行不良的暴虐之政的。但是因為自己身為施政的一國之王,只好眨眨眼,搖搖頭說:「當然也沒有什麼兩樣啊!」

    好了,兩個問題一轉折,把梁惠王扣住以後,正文來了。孟子於是說:「那麼,現在的君主們,廚房裡存放著許多肥美的肉類,馬廄里養育壯碩的馬匹。可是老百姓卻吃不飽,一個個面黃肌瘦的;在城外郊野,還有人餓死在路旁。這種情形對照一下,可不等於是縱容驅使禽獸去吃人嗎?」

    今天在富庶社會中過安定日子的人,或者體會不到這種景象的悲慘,而認為冰櫃里多存一些肉,養上幾匹馬,又算得了什麼?殊不知,在古代沒有冰箱,也沒有冰櫃,而內府中的人多得很,儲存的肉類不能不多,但是存久了會變質發臭,就只好扔掉。這就是所謂的「朱門酒肉臭」。至於養馬,現在大家都坐汽車了,不知道養馬的耗費。以前養一匹壯馬,比十個人的生活費還多。要給它好的豆料、雞蛋,還要喝酒,有時候是上好的名酒。那種跑馬場的賽馬,還要喂整枝的人蔘。戰馬當然也要吃得很好,「馬無夜草不肥」,夜晚要派人去遛馬,還要給馬洗澡,真是一筆大耗費。現在有些人不買汽車,因為汽車每個月的油料和保養費太高了,但比起養馬來,泡車的耗費又小得多。何況當時的諸侯,並不是光養一匹馬,而是養許多馬。大夫幹部們也養許多馬。還有成千上萬的鉸砟兀×私飭蘇廡┣樾危撲鬩幌濾璧姆延茫敲淳橢爛獻鈾檔摹奧適奘橙恕幣壞鬩膊患倭恕?

    孟子這幾句話,反映了春秋戰國當時政治和社會狀況的大概,同時巧妙地指責了梁惠王與他下面的這些大臣和幹部。另段「率獸食人」,也等於說你梁惠王的這些大臣們,和猛獸差不多,你如今就好比帶了一批野獸,在那裡吞食老百姓的骨肉啊!所以他又勸梁惠王說:我們看到禽獸互相殘殺,弱肉強食的時候,都會非常厭惡,憎恨他們,巴不得殺掉他們。而我們民族文化,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你 是一國的君主,也等於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應該像對自己兒女一樣,去愛護照顧 老百姓。可是,你現在實施的政治,還免不了好像帶了一群猛獸去吃人似的暴虐,那麼老百姓又怎麼不感到厭惡,你又怎麼算得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孟子始終是遵奉孔子的學說的,最後他還是引用孔子的話來作結論。

       孟子在這次談話中,把孔子的話舉出來,他說:「孔子曾經說,第一個製作陶泥人用來陪葬的人,不會有後代吧!」因為他雖然沒有用活人去陪葬,但所做的陪葬陶泥人和活的人一樣,在心理上,還是存了以活人陪葬的想像――正如許多標榜素食的人,跑到素食館里,大吃素雞素鴨。誠然,所吃到的仍舊是豆腐、豆皮、豆乾、麵粉之類,如果心理上存了吃雞吃鴨的念頭,就和吃葷沒有兩樣。既然這種用代替品假設,而存有一點活人陪葬的心理念頭都是不可以、不應該的,又怎麼可以活生生地使老百姓們餓死呢?

    實際上孟子是指責梁惠王上樑不正下樑歪。領頭在那裡率獸食人的,就是他梁惠王。只是不便直接指責,才引用孔子這個「始作涌者」來隱喻,指責梁惠王領導無方,自己王府里那麼奢侈,領導大臣們也競相浪費,而老百姓們則無飯可吃,竟然餓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20: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