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影音] ZT穿過歲月的五輪真弓-送給michbb和其他喜歡五輪真弓的朋友

[複製鏈接]

13

主題

86

帖子

3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ppleshine 發表於 2005-10-30 00: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同這個世界散落在角角落落、像花朵與雜草般生長的年輕文化一樣,流行音樂向來像大海的潮流一樣瞬息萬變。很多時候,我們只顧看眼前漫天的落英繽紛,感受它們鮮活而多姿地洇染著我們原本灰色的生活。但是,我們很少有耐心回頭張望一下,去想一想那些被流水帶走的弦律里究竟藏著些什麼。

  許多事往往如此,當它在自然的規律中緩緩遷移出人們關注的視線,被遺落在某一個光線暗淡的時光匣子里時,它自己卻開始了痛苦而甜蜜的積澱與篩選。到了一定時候,某些經過磨礪的沙粒開始在暗色的「年代」後面泛出了銀色的光華―――他們是那個已經過去的年代里散落在各處的不可或缺的代表。五輪真弓,她就是日本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的一個代表聲音。

  日本樂壇不可多得的創作才女

  對於今天流行樂壇主流受眾群來說,日本樂壇是安室奈美惠,是濱崎步,是宇多田光,是……,而對於五輪真弓這個乍聽起來有些不知所以然的名字,最多只有細心的年輕讀者會從台灣網路寫手痞子蔡的網路流行小說《雨衣》中曾看到過,更不用說對她和她的音樂有所了解了。事實上,既使是那些在成長歲月里,恰好感受過這位早期實力派日本女歌手歌聲的歌迷來說,也對五輪真弓其人其事知之甚少,除了耀目的音樂才華外,五輪真弓的生活及為人都非常低調。

  一位小歌迷描述她第一眼看到兩年前五輪真弓的照片,她形容:「一付四五十歲的阿姨模樣」。五輪真弓出生於1951年1月24日,今年的確已經越過五十歲的門檻。攤開五輪真弓用音樂串聯起來的歲月年輪,我們看到,在她至今出版的近三十多張唱片里,五輪真弓在音樂氣質上的變化並不算太大,這位集作詞、作曲與演唱於一身的創作才女所嘗試的音樂類型及擅長的作曲範圍是有限的。但是,她以其身上所獨具的女性恬淡、平爽、從容的創作風格,不僅在當時即把許多歌曲唱成無可爭議的經典,而且使得多年後人們在回首時發現,她的曲風恰好投射出了當時日本樂壇的整體氛圍。也正因此,五輪真弓的「聲音」也最終獲得了衝破年代困囿的力量。

  五輪真弓少時曾受到良好的古典音樂訓練,彈得一手好鋼琴,並且精通法文。1972年,21歲的五輪真弓出版了個人第一張大碟《少女》,在這張專輯里她即顯露出了大將風範,展示了驚人的創作才華―――幾乎包辦了專輯內所有作品的詞曲創作。後來,五輪真弓以平均每年一張唱片的速度向樂壇綻放芬芳,並開創了屬於自己風格的音樂路線。大約在70年代末,她即沉穩地躍上了日本著名女歌手之列,在80年代到來時,她攀上了個人事業的高峰,先後出版了一些最具有代表性的專輯,例如《戀人啊》、《潮騷》、《風之詩》等廣受好評的專輯,盛行一時。此後,她的音樂事業進入了平穩期,80年代中期后,這位實力派女歌手稍稍減慢了出新專輯的速度。進入90年代,她的創作能力明顯有所衰退,在1990年、1991年、1992年、1994年出版過四張專輯后,她遂淡出歌壇,隱身幕後,基本已不再出個人大碟。1998年,她再次露面創作了一張《21stCenturyMayumiItsuwa》,從此告別歌壇。

  五輪真弓曾在70年代中期時開過幾場轟動日本的演唱會,進入80年代后,她也曾有過演唱會的經驗,1992年她為自己進入樂壇20周年舉行過一系列的演出紀念活動。由於在中國香港等地影響力頗大,她也曾數度受邀來中國演出。她的颱風沉穩端莊,落落大方,毫無興趣玩噱頭―――她從來都是氣質型歌手。

  當一個人完全有能力依靠內在光華來悅目自己和別人時,似乎沒有多少必要去耗費口舌談論她的外貌了。但是,這並不表明五輪真弓自己是不在意的。五輪真弓從出道到後來的七八年裡,臉頰兩邊一直垂著長發,所有的封面照都只露出狹狹的臉與「不屬於日本」的表情。20多歲的時候,她不僅缺少日本少女的純真與可愛,在面孔與表情上也完全沒有「少女」的樣子,反而是人到中年後才愈發地顯得不同於普通的美麗與華貴。寫到這裡,我忽然感到生命在不同地方存在的某種默契,在華語樂壇,鄭華娟、蔡琴這類氣質型歌手也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1980年,五輪真弓出版《岐道》專輯時,終於「狠下心」「撥開烏雲」―――她在照片中露出了自己並不好看的面頰后齶骨―――她臉上線條硬朗,有些像越南女子。此時的五輪真弓對著鏡頭的樣子已經明顯區別於早期的她,顯得端莊、淡定。但是,五輪真弓的「真相」並沒有露太久,她就悄悄地進行了整容―――這個才女對自己的長相倒是一直在意的。整容后的五輪真弓沒有了突出的后齶骨,面部線條變得柔和了許多。事實上,許多年來音樂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與鑄造著五輪真弓的形象。幾年前,有人看到她曾在上海國際音樂節露面,據說,她氣質高華、魅力不減―――命運總是這樣,你生命中浸淫什麼最久,那種看不見的精神或追尋就改變了你。

  在中國的知名度得益於香港歌手的翻唱

  五輪真弓的名字在中國之所以能被一些歌迷所熟知,事實上應該「歸功」於香港樂壇當時蕭條的音樂創作環境。大約80年代初前後,香港樂壇正面臨著原創音樂的飢荒期,當時粵語音樂創作人才匱乏,許多香港歌手把國外歌手的曲填上自己的詞來演唱,這種「事半功倍」的手法當時甚為流行。那一時期,香港歌手翻唱歌曲較多的來自於日本歌手德永英明、玉置浩二等等,而五輪真弓則是「遭」到翻唱最多的女歌手。

  而在這其中,香港紅極一時的大牌歌手徐小鳳又是翻唱五輪真弓歌曲最多的人,徐小鳳非常喜歡五輪真弓,她幾乎在自己的每一張專輯里都收錄了五輪真弓的作品。例如她的一些著名歌曲《夜風中》、《月色眼內浮》、《黃沙萬里》、《喜氣洋洋》等都是五輪真弓的原曲。徐小鳳嗓聲低沉,其實上比五輪真弓的中音更有著獨特的韻致,但她曾經對別人把她和五輪真弓相比,表示「引以為榮」,她自己也一直非常遺憾不能像五輪真弓那樣擁有出色的創作才華。

  另外,香港另一位著名歌手譚詠麟也是五輪真弓歌曲的得益者,他的《雨絲情愁》(原曲《重演》)和《忘不了》(原曲《戀人啊》)都在五輪真弓的出眾才華「幫襯」下,得以榮獲當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或者十大勁歌金曲獎。

  由於五輪真弓在香港因翻唱引得知名度頗高,因此香港曾引進過許多張她的原版唱片及一些精選輯。最近的則是2000年新力公司出版的日本三大巨星經典歌曲精選中的一張―――《真弓傳》,這張專輯里收錄了20首五輪真弓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是收藏的必備之選。五輪真弓在內地並不像在香港那樣光芒四射,因此內地的歌迷們能夠收聽與收集到的她的作品並不是很多。內地的音像出版公司早年間也曾引進過為數甚少的幾張唱片,印象中似乎都是她的一些精選集。

  五輪真弓的文字與音樂

  作為一位女性創作型歌手,五輪真弓的歌聲不是山口百惠那樣甜蜜、性感型的,她的創作多半帶著某種雋永的人文氣息,情感細膩、婉約、真摯,但表達卻淡定從容、清雅深邃、哀而不傷,彷彿浩瀚而又波光瀲灧的湖面──事實上五輪真弓的音樂里一直閃著水一樣的智慧清輝。

  五輪真弓的作品數百餘篇,很多一部分內容表現了女性的內心情感與所思所想,但它絕不是小女人式的抒情,它的內涵遠不止於此,我將其自成一格的風格體系粗略分為三種類型,並介紹幾首她的代表作品。

  一、抒情散文詩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台灣正盛行民謠風,這股事實上在全世界各地都流動的一股清流在日本音樂流行界自然也不會被忽略。五輪真弓的《一葉舟》創作於1978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民謠風格歌曲,它也是我最愛的五輪真弓的作品之一。「失散的一片葉,被紅塵的河流,捲動著捲動著,終於成為舟……」,五輪真弓是個非常擅於借物抒情的創作者,這首歌在歌詞上只淺淺寫了三段,卻意味深長地表達了人生的某種規律,以及五輪真弓在某種令人「唏噓」的必然性面前所表現的不舍不棄。她的唱腔輕淡,帶著一絲「凝重」的輕愁―――就像秋日的天高雲淡。這首歌曾被香港一位名叫盧業媚的歌手翻唱為《為什麼》,而在華語樂壇風靡一時。

  《光陰之中,變成小鳥吧》擁有著典型的「散文詩」般的抒情方式,這支作品很有些中國民歌「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的意味,但是五輪真弓的放飛的「小鳥」卻是逝去的真愛。作品寫成於1986年左右,我覺得此時的五輪真弓在唱腔上最為成熟完美,多年的歌壇與生活閱歷,已經使五輪真弓在心境上更顯通透開闊,就像她寫的詞一樣―――「變成小鳥吧,豁達地展開翅膀;變成雲兒吧,旅人般解開自己……」。

  此類「借物抒情」式的散文作品,五輪真弓還寫過不少,像1981年創作的《海鷗》和節奏明快的《小丑》等等。

  二、敘事小品文五輪真弓有著良好的「敘事」能力,她在歌曲中描寫過多種有情節性的「小景」,譬如邂逅、路過等等,均散發著清茶般淡雅的余香。

  創作於1983年的《避雨》,形象而生動地敘述了兩個曾經相愛的人,在分開數年後,有一天忽然在車站偶遇,然後兩人去咖啡館里簡單坐了坐―――儘管一切時過境遷了,但雙方都是心存感激的。「事情」非常簡單,但是五輪真弓以她女性特有的細膩形神兼備地描寫了兩人的「表情」與「動作」。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歌有這樣一句歌詞「重遇是很感人的事情,好像避雨般,兩人。」五輪真弓在歌里最常出現的是「雨」這個意象(如《雨中的兩人》等),她一直把愛情的雙方看作為是在一把雨傘下相依躲雨的兩個人―――外面的世界是寒冷的,只有一對戀人依偎在一起才可以保存溫暖。千萬不要小看了五輪真弓的這種比喻,事實上在日本的流行音樂界,這種體現當代女性獨立、自主、自省觀念的作品並不多見,她不取悅於任何(男性)聽眾,她只抒發內心中的那個自己,而恰是這一點五輪真弓抓住了日本新知識女性的形象。

  《不要哭吧》抒寫的是女主人公在電話里勸慰戀人,五輪真弓低緩舒沉的嗓音彷彿耳邊的呢喃,非常具有表現力。她在恰到好處地安撫並給予對方力量的同時,聲音里卻也隱含著一絲淡淡的憂愁―――她窺見了戀人的脆弱,這點「真實」喚起了五輪真弓的母性,但她同時也有些悲涼與惆悵。我非常喜歡這首歌,五輪真弓的歌聲彷彿一顆綴滿水份的飽滿的水果,泛著夕陽般溫柔的光。

  《作家》是首別具一格、視角新穎的歌曲,它從行文到歌詠都如一篇優美的散文詩。這首五輪真弓的早期作品寫了一位作家與「我」的情感,歌里是否藏著她自己的故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作品里那種「輕輕」的憂傷閃爍著人性美的光環。

  另外,五輪真弓在不同時期寫就的《手錶》、《不問香煙》、《配鑰匙》等,都屬於這種「敘事小品文」類型,我覺得,五輪真弓最為遊刃有餘和富有特色的作品也在這部分之列。

  三、情感長短句同絕大多數的女性創作者一樣,五輪真弓也常將自己的情感入歌,

  但是五輪真弓無論惆悵(例如《重遇》),還是灑脫(例如《戀愛摯友》)都不囿於哀與怨―――她沒有現在樂壇泛濫的小女人自戀傾向,這點不僅彌足珍貴,也是五輪真弓的歌曲得以成為經典的原因之一。

  《擁抱吧―――愛戀好像美夢》是此類歌曲中的優秀代表。歌曲是最常見的兩個相愛的人分崩離析的情緒。五輪真弓在詞中道「命運是多麼殘忍,熱愛過後兩手卻空空,明天我要獨自飽嘗孤單的滋味」。如果對接下去的情緒拿捏不準的話,多一分會變成怨婦,少一分則顯得無情,但縱聽整首歌,五輪真弓無論在演唱及旋律上都極佳地「隱忍」了痛楚,而將「就算沒了你,我要活下去,請不要記掛」這樣的灑脫姿態,表現得非常到位―――這也恰是都市知識女性的心態反應。後來,這種獨立都市女性式的「精神」被許多人借用並光大過,但五輪真弓卻只蜻蜓點水、沒有深入下去―――她更偏愛人文式的抒情。

  五輪真弓早期寫過為數甚多的「情感長短句」,香港歌手翻唱的也多是這部分,像《灰燼》、《知己》、《約束》、《戀人啊》、《再見不許說》、《重演》等都是較為優秀的代表作品。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Welcome to my blog: http://shine2005.blogspot.com

13

主題

86

帖子

3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1
沙發
 樓主| appleshine 發表於 2005-10-30 00:52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文章是迄今為止中文的唯一一篇系統介紹五輪真弓的文字,作者的名字叫張漪,他/她的文字風格俺也很喜歡.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Welcome to my blog: http://shine2005.blogspot.co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5-10-30 01:06 | 只看該作者
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33

主題

6625

帖子

242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魔幻無限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27
4
流沙沙 發表於 2005-10-30 01:44 | 只看該作者
謝謝appleshine的介紹,以樂會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3

主題

2060

帖子

121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18
5
nqk1949 發表於 2005-10-30 06:47 | 只看該作者
好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23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512
6
sea6340 發表於 2005-10-30 08:11 | 只看該作者
共分享,謝謝朋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7
michbb 發表於 2005-10-30 08:15 | 只看該作者
謝謝蘋果仙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3: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