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西壩的老建築物

[複製鏈接]

9

主題

390

帖子

1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人約紅茶 發表於 2005-10-3 02: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華西壩 一個時代的剪影
雷文景

西學東漸的日子

夏季已經來臨,在華西壩(四川大學華西校園)中西合璧式的老圖書館與辦公樓之間,梔子花的芬芳讓消夏的人們流連往返,到了深秋,華西壩的速中路都會搖曳著金黃的銀杏樹葉,華西壩的風光總是讓人陶醉。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曾經這樣詠嘆過華西壩的美景: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在如煙的歲月中,華西壩的「鐘樓映月」、「三台點兵」、「孤島天堂」、「柳塘壓雪」等景觀曾是眾多專家學者終其一生也幽懷難忘的地方。如今,雖然這田園牧歌式的美景已經消失在歷史深處,華西壩聳立的精美建築,華西校園內徜徉的老人,仍然讓人們想起一個時代、一個中西文明初次相遇的時代。

成都詩人孫靜軒曾經在國外的一次聚會上,聽見一串地道的成都話,他打量過去,卻見是一位資格的深眼高鼻的洋人。那洋人,早年的歲月即是在華西壩度過的。

有幾年,每日清晨,在上班的路上,我總是會遇見一位80餘歲的長者,她和華西壩許多喝過洋墨水的老人一樣,會說一口流暢的英語。旁人想起來,她一定洋盤極了,然而,她卻樸素得像一位最平凡的鄰居老太婆。

了解她的人知道,她是一位虔誠、具有博愛精神的基督徒,同時又是一位典型的傳統中國女性。是什麼使她將中西美德融合在一起的呢?她從少女時代就生活在華西壩無疑是第一個答案。這位在華西壩受教育又終生在華西壩工作的老人就是當年西學東漸的參與者與見證人。

這樣的老人,我曾經遇到過好幾位,他們如今已經成為華西校園的又一道風景。

這幾年,在接觸過有關史料之後我總想,沒有華西壩,舊日的老成都人知道的世界一定會更小。沒有華西壩,世界了解四川這個中國內陸省份的洋人也一定要少得多。名冠天下的峨眉山,正是通過華西壩的洋教授費爾朴介紹給西洋人的,也許,那才叫真正的名冠「天下」呢。

當年,華西壩內的一切,在當時成都人的眼裡,都是稀奇的:綠草坪、足球場、「洋馬兒」(自行車)、打網球的洋人。而大學內讀學的四川女子、大學醫科的屍體解剖課,引來的就不僅是好奇,還有流言與恐懼了。但隨著時光流逝、交流增多,成都人漸漸了解了華西、接納了華西、接受了西醫,華西的洋人也漸漸了解了成都,了解了中醫,華西壩內外的西洋人和成都人,走過了從排斥到接納的中西文化交流的長路。華西壩那一幢幢中西合璧、經歷了百年風雲的精美建築,見證了上世紀初中西文化的碰撞與融合。

陸遊賞梅的地方

1904年,代表各自教會組織的英國人陶維新、啟爾德,美國人畢啟等人在成都商議創辦一所高等學校,他們將目光鎖定在城南一片滿是墳崗、荒草、稻田的土地上。傳教士們恐怕並不知道,他們選擇開發的這片校地在中華帝國繁榮昌盛之時,竟曾是梅樹花海,香風沁人的優美之地。

宋朝的大詩人陸遊曾在成都策馬而過,他留下了這首被成都人世代相傳的詩:

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其實,當年陸遊筆下的梅花遠不止從青羊宮到浣花溪。據王文才、李祖禎先生考證,大約從晚唐到南宋期間,成都城南,東起合江亭,西至華西壩的南台寺之西,有大片的梅林。錦江清流縱貫其間,可漁可船。正是在這一帶,陸遊還留下了《城南王氏庄尋梅》、《江上尋梅》、《蜀苑賞梅》等詩作,在《城南尋梅》中,陸遊吟詠道:

黯淡江天雪欲飛,竹籬數掩傍苔磯。

清愁滿眼無人說,折得梅花作伴歸。

磬口檀心、蜜賦珠圓的城南梅林消解著陸遊的清愁。陸遊在一首詩敘里言道:「故蜀別宛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至多,有兩大樹,矢矯若龍,相傳謂之梅龍。」原來,此地曾是蜀王孟昶的別苑。

那時候,每年的三月三日,成都人喜歡三五成群、攜小護老來這裡走馬飲酒。翻開書籍,我們還可追溯到蜀漢時期。相傳,此地在蜀漢時為中園,曾是劉備的游幸之地。老成都人大都知道華西壩有三台山,這裡又傳說曾是諸葛孔明的點兵之地。

到清末民初時,荒墳遍地的華西壩已經不再是梅林沁香、陸遊曾為之一詠三嘆之地了,成了一處荒涼破敗之所。民國四川文豪林山腴先生曾黯然地嘆道:「不堪故苑銷沉久,繁花夢,幾人能記」也許,歷史註定要由一位叫弗烈特

9

主題

390

帖子

1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
沙發
 樓主| 人約紅茶 發表於 2005-10-3 02:57 | 只看該作者
摘錄一段別人的文字。還是上照片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390

帖子

1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
3
 樓主| 人約紅茶 發表於 2005-10-3 03:23 | 只看該作者
鐘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390

帖子

1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
4
 樓主| 人約紅茶 發表於 2005-10-3 03:24 | 只看該作者
教學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390

帖子

1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
5
 樓主| 人約紅茶 發表於 2005-10-3 03:25 | 只看該作者
教學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390

帖子

1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
6
 樓主| 人約紅茶 發表於 2005-10-3 03:26 | 只看該作者
事務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390

帖子

1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
7
 樓主| 人約紅茶 發表於 2005-10-3 03:28 | 只看該作者
夕陽里的鐘樓,不知道這裡有沒有朋友是華西醫大畢業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3

主題

2498

帖子

95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57
8
膽小鬼 發表於 2005-10-3 05:07 | 只看該作者
想不到這座西部城市,還有文化氣息這麼濃郁的的地方,看到這些圖片和文字,猶如身在其中....
我總是在行走和停留,我走很長的路了,還有很長的路要繼續走下去。 我停留的時候,不僅僅是因為這裡的風景適合我的呼吸。 是因為我累了,我需要一次小小的歇息,重溫我的夢想。 夢想並不遠,我總是在努力抵達。 我安靜,安靜的喜歡著,安靜的讀一讀那些美好的心情,讓愛留在靜靜的夜,愛在旅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390

帖子

1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
9
 樓主| 人約紅茶 發表於 2005-10-4 17:16 | 只看該作者
我的帖子被加精了,開心啊。謝謝版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2 06: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