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為什麼要儘快解決台海問題

[複製鏈接]

5

主題

25

帖子

11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tanly20000 發表於 2005-8-14 2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為什麼要儘快解決台海問題


台海目前這種分裂的現狀是歷史形成的,現在還沒有解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人不希望台灣問題得到解決,希望維持台海現狀。維持什麼現狀?也就是維持不獨不統的現狀。
  為什麼會有很多人希望維持這種現狀呢?

  台灣方面,有一些老百姓,由於缺乏對大陸的了解和認同,對統一心存疑慮,但由於他們清楚兩岸實力的巨大差距,對獨立的前景更不樂觀,而現狀至少可以有安寧的日子過,所以願意這樣不獨不統,過一天算一天。對清醒的台獨分子及其他派別投機政客而言,他們知道以台灣目前的實力維持現狀就已經是造化了,清楚這種狀況對台灣而言已經是一種勝利,他們也希望維持這種現狀,加快購買軍火,妄圖在局部形成力量優勢,以期為拒絕統一甚至最終獨立贏得時間。

  大陸方面,民眾絕大多數是不主張維持現狀的。希望維持現狀的只是一些政治人物和所謂的精英人物。政治人物主要是擔心任何改變現狀的努力都有可能使局勢逆向發展,或者即使正向發展,也懼怕過程的艱難,並由此懼怕落個吃力不討好的結局。這是他們缺乏戰略眼光和魄力的必然結果。而所謂的精英人物,他們一部分是迎合政治人物的需要,一部分人是因為對問題一知半解,糊塗地認為,干涉這種現狀會影響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形象。對兩岸而言,希望維持這種現狀的人中,還包括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他們在利用台海這種不確定局勢下的不確定來轉移內部矛盾,抬高自己和穩固自己地位,台海的這種狀況就成了他們的救命稻草和遮羞布。

  美國人、日本人是高興台海維持這種現狀的。美國在軍事上,除了太平洋艦隊的監護外,他們還不斷加大對台灣的軍售,以維持兩岸的勢力均衡。政治上,不管是大陸還是台灣,誰要是越過界限一點點,他都會給越界的一方施加壓力,使他回到原來的位置。美國人這樣熱衷於不獨不統的現狀的用意,基本已是人所共知的了,在此不用多言。

  可以看出,希望維持台海現狀的人不是庸俗的苟安之輩,就是中華民族利益的破壞者。真正有良心和眼光的中國人不希望維持現狀,因為,中華民族不需要這種維持。這是一種高價的維持。

  首先,兩岸在國際政治空間的爭奪中,代價高昂。在台灣問題中,國際法理的爭奪非常關鍵,國際社會給台灣什麼樣的國際地位,涉及兩岸任何行動的合法性問題和是否有政治上的優勢。大陸打壓台灣的國際政治生存空間的目的就是要將台灣的國際地位限定在中國的一個省。台灣不斷地努力去擴展國際空間,目的就是想將自己升格為一個國際責任和權利行為主體。雙方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調和的餘地,這是必爭之地,為此不遺餘力。台灣方面不得不大力推行「金錢外交」,為爭取一個國家哪怕是一個其實在國際上沒有任何影響的國家的建交,都要花掉納稅人的很多錢,大陸方面為了破解台灣的這一圖謀,就必須開出比台灣高得多的價碼。就這樣,兩岸每年為此流失的財富數以億萬計。成本高昂。

  其次,台灣問題是對手用之不竭的外交資源,是大陸外交的致命弱點和絆腳石。現在,所有國家在和中國交往中,都有一個必有的承諾,就是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承諾不是白承諾,每一次承諾和重申都是以中國當時的在談領域的讓步為代價的,台灣問題事實上已經成為對手用之不竭的外交資源。中國的很多實際利益由此而受到損害。更為主要的是,中國現在處於十分關鍵的發展時期,包括能源在內的資源問題成為中國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中國現在環境惡化、小煤窯屢禁不止,都揭示著中國對資源的極度渴求。中國需要通過外交的努力來配合,以實現短缺因素的國際配置,這實際意味在對現有國際政治和經濟格局的衝擊。但由於台灣問題的存在,中國的這種努力及其最終的效果受到台灣問題的嚴重製約,台灣問題成為中國騰飛的沉重包袱。當然,台灣方面由於國際政治空間的艱難,發展也受到限制。

  第三,由於台灣問題的存在,分別從內部也制約了兩岸的發展。一方為防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一方為防統,也是同樣如此,這導致雙方都不能全力投入建設之中。延緩了中華民族的復興進程。

  第四,台灣問題的存在,制約了兩岸尤其是大陸的政治視野,耽誤了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

  以這樣的代價來維持一個不獨不統的局面,完全是親者痛仇者快的事。與這些代價相比,任何所謂的有益的分析都是蒼白的狡辯和無恥的欺瞞。

  放棄對這種不獨不統的局面的維持其實只能意味著兩岸的必須統一。台灣獨立沒有前途,也絕無可能。台灣對中國而言,並不僅僅意味著領土的完整。單純從領土和主權來論證統一的必要性,是不夠的。對大陸而言,統一台灣更主要的還在於:

  (一)台灣是維繫中華民族自信心的關鍵

  中華民族自1640年開始,逐步落後於西方,並最終受到嚴重打擊,1949年開始了復興的歷程。現在,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已經達到了一個很好的水平,但離一個世界大國的距離還很遠。中華民族的自信心也正在朝這個方向發展,但如果此時台灣獨立,也就意味著中國不能解決自己的事情,不能維護自己的戰略利益,中國也沒有資格處理國際爭端,國際地位將受到空前的打擊,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將事實上受到重創,從而延緩中華民族首先從精神上復興的進程。

  (二)台灣是中國長遠發展的關鍵

  中國的選擇,要麼是貧窮但相對穩定,要麼發展壯大,成為一個發達國家。看起來前者不會威脅誰,自然也沒有人來威脅我們,是相對安全的,但作為一個大國,這樣狀況的中國是不能維持很久的,最終只能瓦解。中國自身資源十分有限,要成為一個發達國家,就必須要有國際資源的支持。而美國維持世界霸權的根本原因也就是維持對國際資源的霸佔。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和美國在根本利益上是衝突的,沒有調和的可能。而中國要衝破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增強自身的實力,就不能讓台灣遊歷出去。

  (三)台灣對大陸而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這個戰略價值除因為台灣對中國的戰略對手美國而言具有戰略價值外,對中國而言也有重要的戰略利益。首先是台灣是中國將來控制或者戰略看護太平洋,從而扼世界之喉,並最終發展為全球大國的重要戰略策源,其次,台灣是中國實質控制南中國海的重要依託。

  (四)台灣是中國衝破美國戰略包圍的關鍵,是新舊國際格局轉換的樞紐

  今後的國際格局將以中國和美國的鬥爭為主線。國際資源對美國和中國都意義重大,兩國對國際資源都有同樣的渴求。對中國而言,關係到經濟發展能不能持續下去,也就關係到是否能維持國家的完整和安定。對美國而言,國際資源關係到其現有經濟體系是否能夠運轉,也關係到是否能維持國家的完整和安定。這決定了中國和美國都被迫在國際資源配置格局中處於主導地位,而這需要軍事和政治上的霸權來保證。這樣,美國為了凍結其現有的資源配置優勢,就必須遏制中國的發展。所以,美國長期以來就在經營一個戰略囚籠,妄圖將中國圈養在這個囚籠之中。這個戰略囚籠就是由東亞新月包圍圈和逐漸東進的北約構成。台灣在這個囚籠中的地位相當於一把鎖。中國要是能儘快將台灣收回,美國的這個囚籠就沒有鎖,其戰略價值就大打折扣。

  從世界和平來看,現在美國的霸權處於鼎盛時期,它在亞洲的勢力範圍在不斷擴大,如果台灣獨立必將成為一個極度親美的國家,這樣,美國就能將其在全球的勢力點完全連接成為一個相互策應的網路,這樣美國的全球霸權就事實形成並最終鞏固。相反,如果台灣回到中國的懷抱,首先,東南亞各國將受到深遠影響,並最終分化,中國就可以利用台灣實現對太平洋的戰略看護。這樣的局面對美國霸權是不利甚至是致命的。美國要避免這一狀況,以真正實現對亞洲的絕對控制,在台灣回歸中國的情況下,它要付出的代價就很高。比如哪怕是要保持對太平洋現在這樣控制程度,它就可能要再有一個艦隊,而且要找到一個別國願意提供的基地。而這是很困難的。所以,台灣是阻止美國霸權擴張的關鍵。如果台灣能夠不獨立從而事實落入美國之手,中國就還有希望,世界也就還有希望。

  有人說,中國強大了台灣問題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到解決。這是非常糊塗的認識。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要是不強大,就可以不去考慮解決台灣問題或者讓台灣獨立?前面我們分析了台灣不僅僅意味著是中國的領土,而且還對中國具有最高的戰略意義。中國即使全國人民餓10年肚子甚至是是冒滅亡的危險也要努力收回台灣,因為,台灣獨立了也就意味著中國的最終滅亡。所以收回台灣和中國強不強大沒有本質意義的關係,只是強大了容易一些。我還要問認為「中國強大了台灣問題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到解決」的人一句:中國在台灣沒有統一的情況下,能夠強大嗎?也就是說你的所說的前提會出現嗎?前面分析過了,沒有國際範圍內的資源支持,加上台灣的牽制,中國強大不了,相反,還可能亡國。換句話說,堅持「中國強大了台灣問題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到解決的觀點的人」實質上是有意無意地支持台灣獨立。

  另外,台灣問題拖得越久就越難以解決,相反還非常有可能惡化。這是顯然的。島內民情和國際的原因,不說大家也清楚。隨著美國在亞洲對中國的包圍圈的收攏,解決台灣問題也將越來越難。綜上所述,放棄對這種不獨不統的局面的維持已經刻不容緩。


本貼由夢回唐朝於2005年8月11日16:03:00在〖◆黑馬樂園◆〗發表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沙發
空手 發表於 2005-8-14 21:00 | 只看該作者
一時解決不了,主要是有個台灣問題,可以合理的維持一個龐大的軍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7: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