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可敬又可怕:中國教授在日本感受三次文化震撼(組圖)

[複製鏈接]

681

主題

4563

帖子

159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delyn 發表於 2005-8-2 10: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初到異國他鄉,常會遇上美國人說的「文化震撼」(cultureshock)。的確,不同文化的碰撞,常會讓人領悟到一些什麼。去年夏天,第一次踏上東鄰日本的土地,就時常感受到這種所謂的「文化震撼」,其中有三次給我印象尤深。 早就聽說東京的夜景美麗壯觀,是世界著名夜景之一。

到日本后不久的一天晚上,我請在日本工作的弟弟陪我上了住友三角街的頂層,這裡是東京觀賞夜景最佳地點。與紐約、洛杉磯、新加坡等地金光閃亮耀眼的夜晚不同,東京的夜景宛如星河瀉地,銀燦燦一望無際。看著無數燈光通明的辦公大樓,我問弟弟,為什麼這麼晚了,辦公樓還都亮著燈,弟弟答一般公司職員都工作到很晚。在日訪問期間,白天我有自己的活動安排,傍晚下班時分,我總在弟弟工作的公司附近與他會合,請他陪我逛逛。

有一天我們走岔了,等了很久不見他的蹤影,我就進他公司找他。本以為這麼晚公司里一定空空蕩蕩的,可推開辦公室的門卻嚇了我一跳,員工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大半屋子的人都還在忙碌著,而這時已經下班一個小時了。出門遇上了找回來的弟弟,我問他,下班這麼久了你的同事們怎麼還不走?弟弟說,日本人就這樣,其實他們也沒幹什麼,只是幹活兒幹得意猶未盡,還想再找點什麼事乾乾。這使我想起母親曾對我說起過,50年代剛解放時大家下了班都捨不得走,總想再干點什麼,晚上辦公樓的燈總亮到很晚。那天乘輕軌火車(日本人這樣稱電車)返回東京遠郊的住所時,已是深夜了,而車廂里竟擠得滿滿的。望著這群滿臉倦意、默然站立的日本「上班族」,我內心震動了―――我們的近鄰竟然是這樣地工作著!








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第二,是個富裕的國家,這是盡人皆知的。去日本前聽人說日本人生活還是比較樸素的,「吃的少、幹得多」。到日本訪問時就留意觀察。日本人在館店裡吃飯一般多採取「定食」的方式,與我們的「份飯」類似。即使是高檔餐廳的日餐一般也是這種形式。一份「定食」種類並不少,高檔的「定食」往往有十幾種菜,但每種數量卻少得可憐,有的菜竟是一顆青梅或一塊雞蛋大小的沒油沒鹽的生豆腐。為了搞清日本人的食量,我專門選擇了在中國開設連鎖店的日本便餐店「吉野家」進行觀察和比較。

一連幾天中午我都在市區的同一個「吉野家」吃中飯,店裡沒有桌子,只有「吧台」式檯子,一到中午,店堂里便人滿為患,長條的檯子邊坐得滿滿的。現在的日本中青年人的身材已不是當年「小日本」的概念,他們進門後頭也不抬,嘴裡咕嚕一聲,夥計聽見后一會兒就把一份「定食」端了上來。東京的「吉野家」比北京「吉野家」一份「定食」的數量要少的多―――比茶杯大一點的一小碗米飯,剛剛鋪滿盤底的一小碟涮牛肉片,一小碗醬湯,外加一小撮鹹菜,這就是日本一個中年男子的午餐,真有些不可思議。

問起一些在日多年的中國留學生,他們回答:這用咱們中國話說叫「常帶三分飢與寒」,是日本文化的一種特色。從日本回來后,眼前常常浮現出細細地吃完一小份飯後默默離去的日本人的身影。一個富裕起來的民族,竟然還能保持如此的樸素。這種樸素難道不比日本經濟的富裕和強大更有力量嗎?!

盂蘭盆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與弟弟駕車去日本著名的旅遊勝地伊豆半島遊覽。由於是長假的最後一天,返城的車流形成了空前的高潮,從伊豆半島西部通往東京方向100多公里長的公路上幾乎全線塞車。日本的道路十分狹窄,我們走的「國道」居然只有上下共兩條車道,幾乎所有的車都是回東京的,對面的來車很少。這樣的塞車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簡直可以說是蔚為壯觀,順路望去看不到頭的車流在一步一挪地緩慢行駛。

100多公里的路,我們從下午四五點鐘一直走到深夜12點左右。然而就在這全線堵車的100多公里的路上,居然沒有出現一個維持秩序的交通警察,也沒有看到一輛車從空蕩蕩的下行車道向前超行,甚至沒有人鳴笛催促前面的車輛。日本人就那樣耐心地坐在車裡,一步一停地向前挪動、挪動。100多公里長的公路大塞車,日本人竟然秩序不亂;七八個小時的等待,日本人竟然不急,靠著耐心,他們自己竟把這綿延100多公里堵塞的車龍化解了!如此堅忍、守秩序、萬眾一心的民族,真是可敬又可怕!

中國博克

1281

主題

2944

帖子

508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081
沙發
wsun8b 發表於 2005-8-8 14:19 | 只看該作者
下班後留在k公室 我X得]啥意x 我也在日本待^一子 晚下班在台騁埠艹R 我Q移民到海外 就是痛恨@N狗屎文化 上班r我不摸~P墓ぷ 下班後然是我的rg c其在公司些o啥p重的事 不如定rx_ c自己喜g又有意x的活 南半球夏季 很多人早上七c就_工了 下午三c下班後 返家整理花@或b修房子 同事有去W操舟,滑翔翼 人X得h好^待在k公室
我X得日本人阻K了 我直接向西方W 就如同家T口有座小丘 踝∥的 令我o法看到h拇笊 我曾殫燁蠣~l音c人q 台抽杴蛞u自日本 所以gZl音都是日式英Z 我了十分不舒服 所以l文建h改正 Y果惹硪歡壓 但那些蠢物可曾想^ y道他能以那N可怕的l音 在H比c人賢 人建h侵魅ノ鞣絞瀾繾咦 您f的第二,三先M葉疾畈歡噯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05-8-8 17:21 | 只看該作者
有朋友X得日本人阻K了 我直接向西方W ;
也有中國教授在日本感受到了多次的文化震撼。
你又是怎樣看的呢?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9

主題

973

帖子

28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5
4
家狼 發表於 2005-8-22 23:25 | 只看該作者
劉姥姥進大觀圓似的去了一趟日本就回來驚呼."中國教授"的臉都給他丟盡了!
盲人摸象,以訛傳訛.懂個P!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9

主題

973

帖子

28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5
5
家狼 發表於 2005-8-22 23:29 | 只看該作者
我敢肯定,請那自稱教授的人去吃一頓"吉野屋",保管美地他連東南西北都認不清.
要知道"吉野屋"可是日本窮人才去吃的地方.稍微注意自己健康的人都不會去吃那玩意兒.
屬於垃圾食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265

帖子

5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2

積分
59
6
大塊頭 發表於 2005-9-5 23:07 | 只看該作者
有朋友X得日本人阻K了 我直接向西方W ;
也有中國教授在日本感受到了多次的文化震撼。
你又是怎樣看的呢?
回3樓:
本人認為日本人離阻K還早,日本還是一個有相當競爭力的國家。日本的憂患意識遠遠高於中國,在技術領先中國幾十年的前提下,還在忘我的工作。所以,中國要在技術上趕上日本,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mahoupao 發表於 2005-9-17 13:01 | 只看該作者
[QUOTE=大塊頭]回3樓:
本人認為日本人離阻K還早,日本還是一個有相當競爭力的國家。日本的憂患意識遠遠高於中國,在技術領先中國幾十年的前提下,還在忘我的工作。所以,中國要在技術上趕上日本,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QUOTE]
呵呵,大塊頭都博士后了,同馬後炮那會一樣,主題數是0.
馬後炮之架的塊頭也是不小,所謂物以類聚...

馬後跑跑  泡炮馬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65

帖子

5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53
8
高| 發表於 2005-9-19 10:12 | 只看該作者
送交者: Hanxin 08/08/05, 17:21
--------------------------------------------------------------------------------


有朋友X得日本人阻K了 我直接向西方W ;
也有中國教授在日本感受到了多次的文化震撼。
你又是怎樣看的呢?

這一點我很同意.

第一是民國初年,中國大量留學生赴日,吸收了日化思想.
第二是大量西方書籍被譯成日語,再譯成中文,直接影響中國對西方知識的接觸.
第三是如果沒有日軍侵華,現在的中國估計還是國民黨在執政,那麼現在肯定全面西方化.因為對美國來說,遠東只要有中國來牽制蘇聯的話,日本韓國都不重要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59

帖子

27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7
9
zdd3242392 發表於 2005-9-23 10:29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有句成語叫:融會貫通,這個就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精髓,不論什麼文化也不能真正摧毀我們的根,反而被我們的文化所淹沒,所覆蓋,好的我們會吸收,借鑒。蒙古,大清統治中華文明幾百年,最後也還是被中華文明所吸收,他們也容入到裡面來啦。不要因現在我們的文化受到傷害,而害怕,中國人會將這些東西容入進來,變為我們可以利用,具有我們獨特的文化的。最形象的東西就是《太極拳》,借力打力,別人的好東西也會被我們利用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3: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