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笨本丫頭覺得房價會跌的理由

[複製鏈接]

12

主題

43

帖子

28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SPN 發表於 2005-7-25 16: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看了安家、熱線的很多帖子,我發現好多人把房產和股票聯繫在一起。我不是很懂這方面的聯繫,但是我始終認為,GP是國家或企業用來圈老闆姓的錢.解決財政危機的,我們再怎麼從中得利,肯定加總不會是存在我們的銀行賬戶里的比他們的多。而房子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是用來成家立業的,是更本的基礎。無論股票怎麼漲或是怎麼跌,它是一定的剛性需求。

   就拿我來說吧,也許我身邊的都是窮人。我原本住在上海石化,那是個小,但曾經還繁榮過的地方。我99年來上海,記得我來的那年,好像好多人下崗哦,像我們家的一個親戚,下崗以後夫妻二人就拿著800都不到的錢在生活。後來還不得不再去找生計,那一代的人,現在的薪水大約也只有1000左右吧(指的是上海人,5幾年生的一批)。我想我是我們那裡比較早買房子的人了,因為我脾氣不是很好,父母也比較寵我。我不喜歡租房,沒有家的感覺,就整天和他們鬧騰,他們鬧不過我,當年年底我們家買了房,父母是國有企業職工,收入不多擔十分穩定。水清路上2050元/米,三樓,1/1,共11萬。到了2002年的時候我畢業了,我的同學結婚了。我倒他的新家去參觀,所謂的新房是一套1/1廳的舊式公房,50多平米,25萬,從虹梅路地鐵站打的12塊錢。我當時納悶,結婚不是應該住新房的嘛?怎麼會那麼小呢? 當天和我媽媽聊及,媽媽告訴我我們家的房子已經漲到20萬了,可那年我父母的薪水我卻沒見漲呢?2003年我奶奶家拆/遷/了,為了我戶口的問題,和經濟上的分配不均,原本好好的一大架子,鬧得菲菲騰騰的,差點互相老死不相往來。聽我爸爸說,還有很多人鬧到法院的呢,都是什麼弟弟告哥哥,老子告孩子的。(這年頭大家都是怎麼了啊?)年底,我戀愛了,這才開始注意到房子的價格。忽然發現,周圍的房子造得越來越多,曾經造了一半,停工了大半年的房子忽然又開始造了。那個時候,覺得怎麼會有人買哪個房子啊?果然,不到幾個月,房子就銷售一空。 這種房子也真能賣得出啊?而我們家的房子也已經是25萬了。到了2004年10月,我男朋友對我說他想買房子了,我滿心歡喜得去看房產,我倒,房子沒有一個是低於10000元/米。我忽然覺得好泄氣,怎麼現在的房價那麼貴啊?在我們家裡,我們家生活水平也不是差的。我的舅舅,娘娘們好多一家三口的收入在2000元不到。但幸運的是他們都有房,不用為家裡高昂的房價擔心,只要擔心家裡的吃喝拉撒還有孩子的教育問題就好了。苦就是苦了我們這一代。回家吃飯和媽媽聊天,媽媽告訴我說,我們家的房子已經漲到40萬了。她還和開玩笑的說,以前還最強,還說你以後結婚不要我給你錢,你看看,現在的房價,你幾個月的收入,不吃不喝才能買一平米。我這才恍然大悟,也就是說,我不吃不喝,也要20年才能買像我們家這樣的房子啊?這還沒算這20年間的漲幅。就像做了夢剛醒一般,都是這樣的產問,什麼通宵排隊買房啊,一個號就是幾萬啊,是幾套房源有上萬個人排隊啊?(要知道,我們當初買房,售樓先生可是和我們折騰了三個多小時呢)也就是那時,我上班都會留意周圍的房子,果然,到處看到一片繁華的景象,可是我無福消受啊!難道現在有錢人就那麼多啊?也就是這個時候,我開始在安家裡潛水了。

       我記得我讀書那時,老師經常和我們聊一些其他地區的經濟,我印響里應該都不如上海啊,而且不是一點點的距離。難道,外地的有錢人都跑來上海了嗎?外地人本來就很富有,還是,老師騙我們呢?忽然就對上海的經濟產生質疑了,說上海人有錢,我看其實外地的,個個都是富翁?作為上海本地人,我明白其實上海老一輩的人都是有房子的,有的還不止一套,但大都房子較為老式或是殘舊。如果有購房需求,應該大多都是結婚的或有錢了,改善居住環境的。不管是哪種八九十是要把舊房子賣掉在貼點錢買新房子的。真是這樣的話,對於上海的購房需求量來說,沒變化啊,新房多了一套,舊房子少了一套,數來上來說沒變化啊?那,那麼多的新房,賣給誰呢?那時和我一屆的同學們大約都已經工作了二至三年了,我的收入嘛,2000多點。我們私底下也有聊過薪水的問題,大約都是這個水平。最多的也就4000多。找不到工作的大都也結婚,生了孩子,羨慕得我。居然發現,他們大都都在租房子,三、四個人住在一起。房子就是他們的心病,我則是屬於幸運的那種。

    前一段時間看到一篇帖子都是上海是世界的上海,不是中國的上海。好奇怪,那為什麼不幹脆這麼說,上海已經不是中國的了,是聯合國的了。那豈不是乾脆,我們就不要想入非非了,還呆在這裡幹什麼?都不是中國的地盤了。反正外國的什麼都好,外國的學歷比我們這裡的吃香,外國的人才比中國的人才吃香,外國人也比中國人吃香,就連他們的收入也不知道翻我們幾個更投。既然上海是世界的上海,那麼照我們中國的實力和人均收入,中國的大專生以後也只能在超市裡做收銀員,本科生作環衛工人(反正怎麼都是公務員有關係的).上海買的東西可不是我們中國人一般可以買得起的,啊?說了半天,我們是中國的購買力,外國的購買環境!反正一句話,上海不是中國的上海,你們不覺得這裡不是你們呆的地方嗎?是相點,快走吧   !  哈哈哈,笑死我了,我真是太難過了,竟然會有人說這樣的話。

      

     我先後工作了二家企業,都是作IT的。公司的部門工程師主管的薪資大約為5000多/月吧,還是稅前的。他們這群人,應該是國家的人才吧。要在其他發達國家,他們都是屬於高收入群體啊,怎麼到中國就連1平米都賣不起了呢?這不是太奇怪了嗎?我記得上年的人均收入是2000多一點吧,那照這樣的收入水平,中國的上海還有什麼餘地可以再讓房價上升呢?如果真要上升,我看,還是先想想怎麼把人均收入抬上去在講。否則,上海真的不是中國的嘍。

   這次人民幣升值,我不太懂。但我知道,我銀行里的錢沒有多2%。父母的薪水也沒有漲2%,反正對我來水,物價不要上升2%才是硬道理。誰叫,現在什麼都貴呢?

   我仔細回想從我們買房子到現在,從11萬到現在的40萬,當中的差價就是四年的漲幅,太不可思議了。如果國家真的是想讓社會穩定的話,那房價跌是絕對的。跌20%--40%是絕對不夠的。大家都是大人了,你要投自也好,投機也好,既然是投機就一定不能保證永遠都只賺不賠。如果房價跌了,我想應該也是你早該預料的了,不要怪別人,因為你是在投機啊,怪自己當初的決定吧。如果房子漲了,我只得怪自己投錯了時間,投錯了地點,趕上這個時候,還有,就是自己笨笨的。

    反正我周圍的朋友們,不會有什麼購買力了,除非他們真的原意幾代人都為了一套房子,為銀行和KFS干一輩子。而恰好,真正購買需求的應該就是我們這一群人了,要成家立業的人。你們既然失去了我們,那你們的房子要賣給誰?好奇怪哦,就算再有錢,也沒必要買幾套房子來住吧,干點其他的什麼不好啊?

   今天沒事情,瞎寫寫。因為從小都不聰明,看過的人也別太在意,這只是我這個本丫頭的一點想法而已。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沙發
mm021 發表於 2005-7-25 17:22 | 只看該作者
這丫頭挺可愛呀。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3
laodai 發表於 2005-7-25 19:40 | 只看該作者
笨本丫頭一點不笨,觀察社會生活非常實在。上海金山石化是上海遠郊,整個化工區周邊,已是「有農無業」,但近十個小城鎮和廣大農村,發展緩慢。職工和農民的收入都在較低水平。作者說的不錯,那裡房價現在每平方米4千~5千,在上海地區是最低的,普通百姓仍然買不起。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36

帖子

11

積分

註冊會員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1

積分
11
4
haerbin123 發表於 2005-7-25 20:30 | 只看該作者
老天我一年的工資不吃不喝都買不起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265

帖子

5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2

積分
59
5
大塊頭 發表於 2005-7-25 20:33 | 只看該作者
上海市區的房價再跌,也不是普通工薪階層能買的。這世道就是老實人吃虧。想當初一有風吹草動,跟著炒的人,是發了起來。工薪階層也有,但是極少數。大多數人都期盼政府的行動,其結果是不得不遠離以前住慣了的市區,往偏遠的郊區搬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1 11: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