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代上16: 1-43>

[複製鏈接]

3415

主題

3435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31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10-23 00: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代上16: 1-43】【眾人將神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大衛所搭的帳幕里,就在神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在歷代志上第十六章中記載了,當大衛和以色列民將神的約櫃安放在大衛所搭的帳幕里后,大衛就在神面前獻上祭物,表示對神的愛和感恩,並奉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然後就是大衛讚美感恩的詩歌,開始了在神面前的音樂事奉。本章首先說到:【眾人將神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大衛所搭的帳幕里,就在神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大衛獻完了燔祭和平安祭,就奉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並且分給以色列人,無論男女,每人一個餅,一塊肉,一個葡萄餅。】「眾人將神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大衛所搭的帳幕里,就在神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燔祭」是一種完全的奉獻,是要把祭物全部燒在祭壇上的。「平安祭」是一種「感恩祭」,獻祭的人把一部份的祭物燒了,一部份的祭物給祭司以後,另外一部份的祭物是可以留給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一起來享用。「大衛獻完了燔祭和平安祭,就奉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並且分給以色列人,無論男女,每人一個餅,一塊肉,一個葡萄餅」。分享平安祭筵席的食物,象徵全體百姓都與神恢復了平安、重新蒙福。因此所有的以色列人都可以在神的面前,來參與這個盛大的筵席,這也表明神悅納他們這樣隆重的把約櫃運回耶路撒冷。【大衛派幾個利未人在耶和華的約櫃前事奉,頌揚,稱謝,讚美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為首的是亞薩,其次是撒迦利雅、雅薛、示米拉末、耶歇、瑪他提雅、以利押、比拿雅、俄別·以東、耶利,鼓瑟彈琴;惟有亞薩敲鈸,大發響聲;祭司比拿雅和雅哈悉常在神的約櫃前吹號。】「大衛派幾個利未人在耶和華的約櫃前事奉,頌揚,稱謝,讚美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約櫃被迎接到耶路撒冷以後,大衛改變了利未人在約櫃前的事奉,讓利未人從用肩膀來高舉約櫃,變成以讚美來高舉神。因此現在利未人在神的約櫃前的事奉就是:「頌揚,稱謝,讚美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大衛就是要利未人用讚美來建立神的寶座,來承認神的主權!「為首的是亞薩,其次是撒迦利雅、雅薛、示米拉末、耶歇、瑪他提雅、以利押、比拿雅、俄別·以東、耶利,鼓瑟彈琴;惟有亞薩敲鈸,大發響聲;祭司比拿雅和雅哈悉常在神的約櫃前吹號」。「亞薩」是革順族的利未人(6:39-43),是大衛詩班的領袖,也詩篇的作者之一。

【那日,大衛初次借亞薩和他的弟兄以詩歌稱頌耶和華,說: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祂的名,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要向祂唱詩、歌頌,談論祂一切奇妙的作為。要以祂的聖名誇耀;尋求耶和華的人,心中應當歡喜。要尋求耶和華與祂的能力,時常尋求祂的面。祂僕人以色列的後裔,祂所揀選雅各的子孫哪,你們要紀念祂奇妙的作為和祂的奇事,並祂口中的判語。】「那日,大衛初次借亞薩和他的弟兄以詩歌稱頌耶和華,說」,下面7-36節的經文是大衛讚美神的詩歌。這段讚美神的詩歌與詩篇105:1-15、詩篇96和106:47-48相同,那些詩篇是大衛在躲避追殺的困境中所作,現在他成了以色列的王,又把神的約櫃運到耶路撒冷,他深知一切都是神的祝福,因此他要籍這些詩歌頌讚神。「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祂的名,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要向祂唱詩、歌頌,談論祂一切奇妙的作為」。「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不但包括神帶領大衛得勝(11-12章),神用恩典引導大衛(14-15章),也包括神嚴厲地擊殺烏撒(13章)。神借著各樣作為啟示自己的性情,讓百姓能全面地認識祂的工作法則。「要以祂的聖名誇耀;尋求耶和華的人,心中應當歡喜。要尋求耶和華與祂的能力,時常尋求祂的面」。大衛呼籲選民要竭力尊崇神的聖名,而且要來尋求神的同在與能力。這樣的呼籲不是只針對團體敬拜的時候,更包括了選民的全人、全生活。「祂僕人以色列的後裔,祂所揀選雅各的子孫哪,你們要紀念祂奇妙的作為和祂的奇事,並祂口中的判語」。「雅各的子孫」,就是以色列人,大衛要他們歌頌神奇妙的作為和祂的奇事、記念祂的審判。

【祂是耶和華我們的神,全地都有祂的判斷。你們要紀念祂的約,直到永遠;祂所吩咐的話,直到千代,就是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向以撒所起的誓。祂又將這約向雅各定為律例,向以色列定為永遠的約,說:我必將迦南地賜給你,作你產業的分。】「祂是耶和華我們的神,全地都有祂的判斷」。「全地都有祂的判斷」,意思是神介入人類的歷史,外邦人也在神的鑒察和掌管之下:不但包括大衛時代的非利士人,也包括本書寫成時的波斯帝國,更包括今天世界上一切抵擋神的勢力。「你們要紀念祂的約,直到永遠;祂所吩咐的話,直到千代,就是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向以撒所起的誓…」。這是回顧神向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所應許的約。神賜給以色列人的一切恩典,完全是根據祂「所立的約」,就是神與他們的先祖所立的約,以致今日他們能得到應許之地。「產業的分」,是指神把這產業賜給了以色列人,不但包括大衛時代的百姓,也包括被擄回歸的百姓。【當時你們人丁有限,數目稀少,並且在那地為寄居的;他們從這邦游到那邦,從這國行到那國。耶和華不容什麼人欺負他們,為他們的緣故責備君王,說:不可難為我受膏的人,也不可惡待我的先知!】「當時你們人丁有限,數目稀少,並且在那地為寄居的…」。這是回顧列祖的寄居歷史。神呼召亞伯拉罕離開迦勒底的吾珥,到迦南地「寄居」,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在迦南、埃及和亞蘭之間漂游,等候迦南的居民惡貫滿盈(創15:16)。在四百多年漫長的等待時期,列祖屢次犯錯,是神自己負責保守選民不受傷害,並讓他們的人數不斷增長。「責備君王」,是指神為了亞伯拉罕而責備埃及法老(創12:17)和基拉耳王亞比米勒(創20:3)。「受膏的人」是指列祖都是蒙神選召的人;「先知」包括亞伯拉罕(創20:7)。這是從神的作為與他們的歷史兩方面指出神當受讚美。

【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天天傳揚祂的救恩,在列邦中述說祂的榮耀,在萬民中述說祂的奇事。】 這裡不斷重複地指出:「全地」、「列邦、萬民」,「都要向耶和華歌唱!天天傳揚祂的救恩,在列邦中述說祂的榮耀,在萬民中述說祂的奇事」。大衛的爭戰得勝和運回約櫃,都是神的「救恩」,因此神的百姓要「天天傳揚祂的救恩」,而且要「在列邦中述說祂的榮耀,在萬民中述說祂的奇事」。【因耶和華為大,當受極大的讚美;祂在萬神之上,當受敬畏。外邦的神都屬虛無,惟獨耶和華創造諸天。有尊榮和威嚴在祂面前,有能力和喜樂在祂聖所。】這裡陳明神配得讚美和敬畏的理由,因祂是大能的創造者。「萬神」,是指外邦人敬拜的假神、偶像。那時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假神,但以色列的神超越了列邦的萬神,因為「外邦的神都屬虛無;惟獨耶和華創造諸天。有尊榮和威嚴在祂面前,有能力和喜樂在祂聖所」。【民中的萬族啊,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都歸給耶和華!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祂,拿供物來奉到祂面前;當以聖潔的(的:或譯為)妝飾敬拜耶和華。全地要在祂面前戰抖,世界也堅定不得動搖。】「民中的萬族啊,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都歸給耶和華!」「萬族」是以色列人十二支派」,他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不可歸給偶像、歸給人。「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祂,拿供物來奉到祂面前;當以聖潔的(的:或譯為)妝飾敬拜耶和華。全地要在祂面前戰抖,世界也堅定不得動搖」。「當以聖潔的妝飾敬拜耶和華」,就是敬拜聖潔的神,就應該用「聖潔的妝飾」,不但外面要端莊聖潔,裡面更要分別為聖。而敬拜的態度應當是心存敬畏,「在祂面前戰抖」,而不是隨意放肆、敷衍了事。【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人在列邦中說:耶和華作王了!願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願田和其中所有的都歡樂。那時,林中的樹木都要在耶和華面前歡呼,因為祂來要審判全地。應當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人在列邦中說:耶和華作王了!願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願田和其中所有的都歡樂…」。這是呼籲所有的受造之物都要一起來讚美神!因為「耶和華作王了!」「因為祂來要審判全地」,因此「應當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要說:拯救我們的神啊,求禰救我們,聚集我們,使我們脫離外邦,我們好稱讚禰的聖名,以讚美禰為誇勝。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從亘古直到永遠,是應當稱頌的!眾民都說:『阿們!』並且讚美耶和華。】這裡大衛用詩篇106:47-48的禱告,作為這首詩歌的結束。「拯救我們的神啊,求禰救我們,聚集我們,使我們脫離外邦,我們好稱讚禰的聖名,以讚美禰為誇勝」。這個拯救不但是大衛時代被非利士欺壓的百姓所經歷的。神過去怎樣在掃羅的失敗之後帶領大衛得勝;現在也必然會在猶大被擄之後再次復興自己的百姓,讓蒙救恩的百姓以讚美祂「為誇勝」。「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從亘古直到永遠,是應當稱頌的!眾民都說:『阿們!』並且讚美耶和華」。「阿們」的意思是「真正地、確實地」。大衛借著這首詩歌,讓以色列人從神和他們所立的約開始思想,再領著他們向神祈求,求神的拯救。這其中說到的每一個環節,都值得他們來仔細思想並且來敬拜神和讚美神。

【大衛派亞薩和他的弟兄在約櫃前常常事奉耶和華,一日盡一日的職分;又派俄別·以東和他的弟兄六十八人,與耶杜頓的兒子俄別·以東,並何薩作守門的;且派祭司撒督和他弟兄眾祭司在基遍的邱壇、耶和華的帳幕前燔祭壇上,每日早晚,照著耶和華律法書上所吩咐以色列人的,常給耶和華獻燔祭。與他們一同被派的有希幔、耶杜頓,和其餘被選名字錄在冊上的,稱謝耶和華,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希幔、耶杜頓同著他們吹號、敲鈸,大發響聲,並用別的樂器隨著歌頌神。耶杜頓的子孫作守門的。於是眾民各歸各家;大衛也回去為家眷祝福。】「大衛派亞薩和他的弟兄在約櫃前常常事奉耶和華,一日盡一日的職分…」。這是大衛對利未人在侍奉方面的安排。大衛對神是充滿了如此深的感謝、讚美,他不滿足於一次性的、或是特別聚會時的敬拜,他設立了一個敬拜的制度,天天在神的面前敬拜讚美,由亞薩負責。當時摩西時代會幕和祭壇還都在基遍,大衛在耶路撒冷所搭的帳幕里,只有一個約櫃。所以大衛除了讓「俄別以東和他的弟兄」 等人留在約櫃面前,承擔看守和讚美的工作,他還得分派其他的利未人,去基遍那裡的會幕和祭壇繼續他們的侍奉,祭司撒督則在基遍的會幕主持獻祭。撒督是大祭司,他要負責基遍會幕的侍奉和獻祭。大衛不住地「派」定任務,安排了新的敬拜和事奉制度,不是越過祭司和利未人的權柄,而是按照神的心意派定事奉的秩序,具體的人事由利未人的族長來安排。最後當約櫃在耶路撒冷的帳幕里安頓好之後,眾民各歸各家,大衛也回去為家眷祝福。而大衛為確保,在神面前的讚美和感恩,不是只在特別的節期才有,而是能在每天進行。因此他就「派亞薩和他的弟兄在約櫃前常常侍奉耶和華,一日盡一日的職分」。同樣今天我們對神的頌讚和感謝,也應當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只主日聚會時才有。我們要天天來敬拜神,讚美神,因祂是配得我們天天敬拜,讚美的神!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天天頌讚神,頌讚神的慈愛,神的恩典,神的公義,神的信實,神的榮耀!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3 00: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