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代上14: 1-17>

[複製鏈接]

3411

主題

3431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31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10-21 2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代上14: 1-17】【推羅王希蘭將香柏木運到大衛那裡,又差遣使者和石匠、木匠給大衛建造宮殿……。】在歷代志上第十四章中記載了,神使大衛的國興旺;大衛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兒子;大衛兩次擊敗非利士人。本章首先說到:【推羅王希蘭將香柏木運到大衛那裡,又差遣使者和石匠、木匠給大衛建造宮殿。大衛就知道耶和華堅立他作以色列王,又為自己的民以色列,使他的國興旺。】「推羅王希蘭將香柏木運到大衛那裡,又差遣使者和石匠、木匠給大衛建造宮殿」。推羅王是大衛登基以後,第一個和大衛建立邦交,表示友好的人。「推羅」是以色列北部地中海的腓尼基海港,出口香柏木,腓尼基人的建築技術很好。「香柏木」紋理細緻、經久耐用,高樹脂含量能防止黴菌的生長,是建造宮殿的上等木料。這時推羅王主動來與大衛建交,又提供木料和建築工匠幫助大衛建造王宮。而王宮是一個王的王位穩固的記號,也是神印證堅立大衛作王的標誌,因此「大衛就知道耶和華堅立他作以色列王,又為自己的民以色列,使他的國興旺」。在大衛迎接約櫃失敗后,《歷代志》沒有像《撒母耳記》那樣,立刻記錄大衛再次迎接約櫃(撒下六章),而是在本章中講到神在外交,家庭,軍事上給大衛的三大恩典。在前一章大衛因為烏撒被擊殺心裡很是「愁煩」,也很「懼怕神」。神就借著這些恩典讓大衛知道神悅納他尋求神的心,仍然祝福他,恩待他。因此大衛不再懼怕神,而是去認真查考律法、反省思想,找出失敗的原因。在下一章中大衛就按照神的律法將神的約櫃再次運到耶路撒冷,並安放在他所搭的帳幕里。【大衛在耶路撒冷又立后妃,又生兒女。在耶路撒冷所生的眾子是沙母亞、朔罷、拿單、所羅門、益轄、以利書亞、以法列、挪迦、尼斐、雅非亞、以利沙瑪、比利雅大、以利法列。】「大衛在耶路撒冷又立后妃,又生兒女」。這裡講到大衛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兒女,卻沒有提起他在希伯侖所生的眾子(3:1-4),因為大衛在耶路撒冷所生的眾子,讓大衛看到神仍然悅納他,這是神印證堅立大衛作王的又一個標誌。「在耶路撒冷所生的眾子是沙母亞、朔罷、拿單、所羅門、益轄、以利書亞、以法列、挪迦、尼斐、雅非亞、以利沙瑪、比利雅大、以利法列」。大衛在耶路撒冷增添了這麼多兒女,這是神借著家庭人丁興旺來祝福大衛。

【非利士人聽見大衛受膏作以色列眾人的王,非利士眾人就上來尋索大衛。大衛聽見,就出去迎敵。非利士人來了,布散在利乏音谷。大衛求問神,說:『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嗎?禰將他們交在我手裡嗎?』耶和華說:『你可以上去,我必將他們交在你手裡。『】「非利士人聽見大衛受膏作以色列眾人的王,非利士眾人就上來尋索大衛。大衛聽見,就出去迎敵」。非利士人因之前戰敗了掃羅王,現在「聽見大衛受膏作以色列眾人的王」,他們就想趁大衛的根基未穩,來尋索他,剷除他,於是非利士眾人就出動要攻打他。「非利士人來了,布散在利乏音谷」。「利乏音谷」位於耶路撒冷的西南,是從非利士人之地通往耶路撒冷的通道。「大衛求問神,說:『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嗎?禰將他們交在我手裡嗎?』」大衛已經「日見強盛」(11:9)、人多勢眾(12:23-38),而且大衛早在掃羅王時代就多次與非利士人交手而且頗有功勛,但他不以自己的作戰經驗,而是「求問神」,因他知道戰爭的勝敗不在於他,而在於全能的神在掌管一切。「耶和華說:』你可以上去,我必將他們交在你手裡『」。大衛就抓住神的應許,親自帶領軍隊與非利士人爭戰,結果非利士軍大敗。【非利士人來到巴力毗拉心,大衛在那裡殺敗他們。大衛說:『神借我的手衝破敵人,如同水衝去一般』;因此稱那地方為巴力毗拉心。非利士人將神像撇在那裡,大衛吩咐人用火焚燒了。】「非利士人來到巴力毗拉心,大衛在那裡殺敗他們」。大衛得勝后,卻沒有像掃羅一樣給自己立紀念碑(撒上15:12)。「大衛說:『神借我的手衝破敵人,如同水衝去一般;』因此稱那地方為巴力毗拉心」。「巴力毗拉心」,的意思是「破壞之主」,大衛就用這個名把榮耀都歸給神。大衛也要讓後人知道,他能得勝是因為神的大能,大衛實在是一個合神心意的人。「非利士人將神像撇在那裡,大衛吩咐人用火焚燒了」。「神像」是非利士人隨軍攜帶他們眾神的神像,指望這樣可以保證獲勝,結果敗陣之後,非利士人連偶像也來不及帶走。大衛拿了這些偶像,就遵照律法「吩咐人用火焚燒了」。這證明人手所做的偶像根本就是虛假的,只有以色列的神才是真神。

【非利士人又布散在利乏音谷。大衛又求問神。神說:『不要一直地上去,要轉到他們後頭,從桑林對面攻打他們。你聽見桑樹梢上有腳步的聲音,就要出戰,因為神已經在你前頭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隊。『】「非利士人又布散在利乏音谷。大衛又求問神。神說:『不要一直地上去,要轉到他們後頭,從桑林對面攻打他們」。非利士人捲土重來,「又布散在利乏音谷」,但大衛卻沒有照著上一次得勝經驗去攻擊他們,而是「又求問神」。這次「神說:』不要一直地上去,要轉到他們後頭,從桑林對面攻打他們。你聽見桑樹梢上有腳步的聲音,就要出戰,因為神已經在你前頭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隊『」。因大衛不倚靠自己剛剛得勝的經歷,而是「又求問神」,單單倚靠神,神就給了他新的指示。神沒有讓大衛正面迎戰,而是讓他們從後面發動奇襲,從桑林的對面攻打。神還讓他們留心聽「桑樹梢上有腳步的聲音」,才可出戰,「因為神已經在你前頭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隊」。因神已在他們前面帶領,他們就要緊緊跟隨,這樣他們必會得勝。「腳步的聲音」代表神在前面的帶領。「就要出戰」就是叫他們緊緊跟隨。【大衛就遵著神所吩咐的,攻打非利士人的軍隊,從基遍直到基色。於是大衛的名傳揚到列國,耶和華使列國都懼怕他。】「大衛就遵著神所吩咐的,攻打非利士人的軍隊,從基遍直到基色」。大衛追擊非利士人「從基遍直到基色」,是因為非利士人沿利乏音谷原路往西撤退的路線已經被以色列軍隊截斷,所以向北繞道到基遍,然後經過伯和侖山隘,沿著亞雅侖谷向基色方向逃回沿海平原。因大衛「遵著神所吩咐的」,所以他又打了一次勝仗,把非利士人完全趕出了山地,從此非利士人再也不能嚴重威脅神的百姓,因此這場戰役是決定性的。「於是大衛的名傳揚到列國,耶和華使列國都懼怕他」。這裡強調說「耶和華使列國都懼怕他」,意思是大衛在軍事上得勝的恩典,是神要借著大衛,使別人都認識到神的大能,也印證了神悅納大衛尋求神的心。而大衛經過兩次利乏音谷之戰,徹底戰勝了非利士人,使國度得以堅固,是因為大衛每次在爭戰前求問神,並「遵著神所吩咐的」去行。為此,願我們今天也要凡事求問神,並要照著神的話去做,這樣我們就能過得勝的生活!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1 20: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