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衛在希伯侖受膏作王>

[複製鏈接]

3422

主題

3442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32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10-17 23: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衛在希伯侖受膏作王>

讀經【代上11: 1-47】【以色列眾人聚集到希伯侖見大衛,說:'我們原是你的骨肉……。】在歷代志上第十一章中記載了,大衛在希伯侖受膏作以色列的王,以及效忠於大衛的軍長和勇士。這是大衛王朝的開始。本章首先說到:【以色列眾人聚集到希伯侖見大衛,說:『我們原是你的骨肉。從前掃羅作王的時候,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耶和華你的神也曾應許你說:『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於是以色列的長老都來到希伯侖見大衛王。大衛在希伯侖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他們就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是照耶和華借撒母耳所說的話。】「以色列眾人聚集到希伯侖見大衛,說:』我們原是你的骨肉」。這是指他們有同樣的血緣,都是以色列人,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從前掃羅作我們王的時候,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是指大衛從前曾經做過他們的領袖,帶領他們出死入生,保護過他們。「耶和華也曾應許你說:』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就是承認大衛作王是神的心意,有神所給他的應許。「牧養我的民」這是神給君王的職責,就是要照顧神的百姓。「於是以色列的長老都來到希伯侖見大衛王,大衛在希伯侖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他們就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大衛在希伯侖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這個「約」就是君王要保護百姓,百姓要順服君王,如果雙方都遵守這個約定,他們就可繼續有這種關係。以色列的長老「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就是接受大衛的統治。大衛一生曾經三次受膏:第一次撒母耳在伯利恆膏他作神百姓的王(撒上16:13),第二次是猶大支派在希伯侖膏他「作猶大家的王」(撒下2:4),第三次是以色列的長老在希伯侖膏他「作以色列的王」。「是照耶和華借撒母耳所說的話」。是指神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派撒母耳膏立大衛為王。神應許要立大衛作全以色列的王,現在應驗了。本書對大衛的記載,直接從他受膏做全以色列的王開始,根本不提《撒母耳記》中詳述的大衛的出身、與歌利亞戰鬥、被掃羅追趕、在希伯侖作猶大王七年半等曲折的過程。因為《歷代志》的目的不是讓我們學習大衛生命的成長過程,而是讓我們看到神在歷史中的工作,時候到了,神就讓大衛坐在寶座上,顯明他是神所要的君王,也是整個以色列民族的王。從大衛的身上我們看見了神的信實,知道神的應許一句也不會落空,句句都要應驗,即使祂的時間是我們無法預料,祂的方法跟我們所期盼的不同,但神的應許必會成就。神怎麼樣信實的成就了祂向大衛所應許的話,神也會成就祂對我們所應許的話。如果我們和大衛一樣的順服神,耐心的等候神,單單依靠神,我們一定會經歷到大衛經歷的恩典與祝福。

【大衛和以色列眾人到了耶路撒冷,就是耶布斯;那時耶布斯人住在那裡。耶布斯人對大衛說:'你決不能進這地方。'然而大衛攻取錫安的保障,就是大衛的城。】「大衛和以色列眾人到了耶路撒冷,就是耶布斯」。「耶布斯人」是耶路撒冷的原住民(書15:63)。在撒母耳記下5:6中,耶布斯人憑藉耶路撒冷地勢的優勢,向大衛誇口說:「你若不趕出瞎子、瘸子,必不能進這地方」。意思是說連瞎子、瘸子都能守住耶路撒冷城。這裡「耶布斯人對大衛說,『你決不能進這地方』。 然而,大衛攻取錫安的保障,就是大衛的城」。「錫安」原來是指耶路撒冷城南面的山丘,後來被用來代稱整個耶路撒冷城,聖殿所在的摩利亞山也被稱為錫安山。「錫安的保障」意思是「錫安的要塞」,位於耶路撒冷北端的耶布斯衛城,被大衛攻取后,改名為「大衛的城」。【大衛說:'誰先攻打耶布斯人,必作首領元帥。'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先上去,就作了元帥。大衛住在保障里,所以那保障叫作大衛城。大衛又從米羅起,四圍建築城牆,其餘的是約押修理。大衛日見強盛,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與他同在。】「大衛說:'誰先攻打耶布斯人,必作首領元帥。'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先上去,就作了元帥」。約押就從耶布斯人的秘密水道進攻,取下耶路撒冷,成為以色列的首都,約押也按大衛所承諾的,成為以色列的元帥。「大衛又從米羅以里,周圍築牆」。「米羅」是指小石塊堆砌成的地基和護土坡;「從米羅以里」是指從山邊斜坡構築的石壘向著裡面;「周圍築牆」指環繞衛城築牆,「其餘的是約押修理」。在這之後「大衛日見強盛,因為耶和華萬軍之神與他同在」。讓他「日見強盛」,是神第一次印證堅立大衛作王。而大衛一坐上以色列的寶座,耶路撒冷就被攻取了,因為神要揀選耶路撒冷,作為立祂名的地方(王上11:36)。「耶路撒冷」在神救贖的計劃里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是神選擇為立祂名的居所(申12:5)、是將來聖殿的所在地,是大衛國度的首都,也是基督在千年國度的統治中心(啟20:9)。在新天新地里,神將在「聖城新耶路撒冷」(啟21:2)與人同住、直到永遠。

【以下記錄跟隨大衛勇士的首領,就是奮勇幫助他得國、照著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的話、與以色列人一同立他作王的。大衛勇士的數目記在下面:哈革摩尼的兒子雅朔班,他是軍長的統領,一時舉槍殺了三百人。其次是亞合人朵多的兒子以利亞撒,他是三個勇士里的一個。他從前與大衛在巴斯達閔,非利士人聚集要打仗。那裡有一塊長滿大麥的田,眾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這勇士便站在那田間擊殺非利士人,救護了那田。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獲全勝。】這裡列出了效忠於「大衛勇士」的名單,「大衛勇士」是指大衛勇撓善戰的戰士,也是忠於大衛的勇士,因著這群人「奮勇幫助他得國」,使大衛的國位更加堅固。他們是「照著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的話、與以色列人一同立他作王的」。神要建立大衛的國度,神自己會為大衛預備爭戰的勇士。「哈革摩尼的兒子雅朔班,他是軍長的統領,一時舉槍殺了三百人」。「軍長的統領」就是指揮各軍的人。「一時擊殺了八百人」,「一時」指在一次戰役中。若不是雅朔班信靠神,他絕不可能在一比三百的情況中得勝。「其次是亞合人朵多的兒子以利亞撒,他是三個勇士里的一個」。「亞合人」是指便雅憫支派中亞合亞的後裔(代上8:4)。「他從前與大衛在巴斯達閔,非利士人聚集要打仗。那裡有一塊長滿大麥的田,眾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當眾民在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的時候,「這勇士便站在那田間擊殺非利士人,救護了那田」。因非利士人前來掠奪成熟的農作物。「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獲全勝」,結果是非利士人被殺退,因此一切榮耀都歸於神。

【三十個勇士中的三個人下到磐石那裡,進了亞杜蘭洞見大衛;非利士的軍隊在利乏音谷安營。那時大衛在山寨,非利士人的防營在伯利恆。大衛渴想,說:'甚願有人將伯利恆城門旁井裡的水打來給我喝!'這三個勇士就闖過非利士人的營盤,從伯利恆城門旁的井裡打水,拿來奉給大衛。他卻不肯喝,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說:'我的神啊,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我斷不敢喝!'如此,大衛不肯喝。這是三個勇士所做的事。】「三十個勇士中的三個人下到磐石那裡,進了亞杜蘭洞見大衛」。大衛為逃避掃羅,就在亞杜闌洞藏身,而洞的對面是大衛的故鄉伯利恆,但有非利士人的防營駐守。這時大衛渴想飲故鄉城門旁的井水。大衛的三個勇士聽聞后,因深愛大衛,就勇闖敵人的營盤,冒死前去將水取來,奉給大衛。大衛接過他們的水,卻不肯喝,並將它奠在耶和華面前,因為這水是三個勇士冒死取來的,珍貴如同勇士的血,所以他們的奉獻,必蒙神悅納。這三個勇士體貼王的心意,他們愛大衛愛到一個地步,連自己的生命也不在乎。地上的王能得到這樣的勇士,那麼為我們捨命,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的主,我們是怎樣的愛祂,體貼祂的心意?這三個勇士,在得知大衛的心愿后,就立刻去做。那麼今天當我們得知神的旨意后,有沒有立刻去遵行呢?若沒有,我們就要悔改,並要效法這三個冒死的勇士,讓他們的愛激勵我們,使我們也能不計代價的來跟隨主,愛主,對主忠心。

【約押的兄弟亞比篩是這三個勇士的首領;他舉槍殺了三百人,就在三個勇士里得了名。他在這三個勇士里是最尊貴的,所以作他們的首領;只是不及前三個勇士。有甲薛勇士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行過大能的事:他殺了摩押人亞利伊勒的兩個兒子,又在下雪的時候下坑裡去殺了一個獅子,又殺了一個埃及人。埃及人身高五肘,手裡拿著槍,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比拿雅只拿著棍子下去,從埃及人手裡奪過槍來,用那槍將他刺死。這是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所行的事,就在三個勇士里得了名。他比那三十個勇士都尊貴,只是不及前三個勇士。大衛立他作護衛長。】「約押的兄弟亞比篩是這三個勇士的首領;他舉槍殺了三百人,就在三個勇士里得了名」。「三個勇士的首領」,是指亞比篩的位階高於其他兩個勇士。「他舉槍殺了三百人,就在三個勇士里得了名。他在這三個勇士里是最尊貴的,所以作他們的首領」。「最尊貴的」指最受敬重的。「只是不及前三個勇士」,就是不及第一組的三個勇士。「有甲薛勇士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行過大能的事」。「比拿雅」在伴隨大衛逃避掃羅王之追殺時,已在勇士中間嶄露頭角,後來大衛立他作護衛長。「他殺了摩押人亞利伊勒的兩個兒子」,就是殺了摩押人的兩個傑出戰士。「又在下雪的時候下坑裡去,殺了一個獅子」,「殺了一個獅子」,是指他所殺的對象極其兇猛。「又殺了一個強壯的埃及人,埃及人手裡拿著槍,比拿雅只拿著棍子下去」,這顯示他非常勇猛。「從埃及人手裡奪過槍來,用那槍將他殺死」。顯示他膽識過人,手腳敏捷且精準。「這是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所行的事,就在三個勇士里得了名」。「三個勇士」是指第二組的三個勇士。「他比那三十個勇士都尊貴,只是不及前三個勇士」。「前三個勇士」指第一組的三個勇士。他們的戰鬥力雖然不如第一組三勇士,但卻一樣忠誠。因此「大衛立他作護衛長」。「護衛長」就是隨身保鏢的首領。

【軍中的勇士有約押的兄弟亞撒黑,伯利恆人朵多的兒子伊勒哈難,哈律人沙瑪,比倫人希利斯,提哥亞人益吉的兒子以拉,亞拿突人亞比以謝,戶沙人西比該,亞合人以來,尼陀法人瑪哈萊,尼陀法人巴拿的兒子希立,便雅憫族基比亞人利拜的兒子以太,比拉頓人比拿雅,迦實溪人戶萊,亞拉巴人亞比,巴路米人押斯瑪弗,沙本人以利雅哈巴,基孫人哈深的眾子,哈拉人沙基的兒子約拿單,哈拉人沙甲的兒子亞希暗,吾珥的兒子以利法勒,米基拉人希弗,比倫人亞希雅,迦密人希斯羅,伊斯拜的兒子拿萊,拿單的兄弟約珥,哈基利的兒子彌伯哈,亞捫人洗勒,比錄人拿哈萊(拿哈萊是給洗魯雅的兒子約押拿兵器的),以帖人以拉,以帖人迦立,赫人烏利亞,亞萊的兒子撒拔,】「軍中的勇士有約押的兄弟亞撒黑,伯利恆人朵多的兒子伊勒哈難」,「亞撒黑」是大衛第四軍的軍長,他在大衛還沒作以色列王的時候,就被押尼珥所殺(撒下2:23),但在建立神的國度里有分的人,無論在地上是活著還是死了,都在神永遠的數算里蒙紀念。「哈律人沙瑪、哈律人以利加…瑪迦人亞哈拜的兒子以利法列,基羅人亞希多弗的兒子以連」。「以連」是拔示巴的父親(11:3)。「迦密人希斯萊,亞巴人帕萊…赫人烏利亞,共有三十七人」。「赫人烏利亞」的名字也記錄在勇士之列,大衛曾經奪了他的妻子,設計謀害了他。「共有三十七人」,可能包括第一組的「三個勇士」、亞比篩和比拿雅、其他三十一位勇士和大衛軍隊的統帥約押。在大衛的勇士中,雖然他們的能力不同、出身不同,但都被神數算,因為他們的共同點是忠心。要建立神的國度,不但需要大能的勇士,也需要忠心的勇士。

【流便人示撒的兒子亞第拿(他是流便支派中的一個族長,率領三十人),瑪迦的兒子哈難,彌特尼人約沙法,亞施他拉人烏西亞,亞羅珥人何坦的兒子沙瑪、耶利,提洗人申利的兒子耶疊和他的兄弟約哈,瑪哈未人以利業,伊利拿安的兒子耶利拜、約沙未雅,摩押人伊特瑪、以利業、俄備得,並米瑣八人雅西業。】「流便人示撒的兒子亞第拿(他是流便支派中的一個族長,率領三十人)」,「亞第拿」來自河東的流便支派。「烏西亞」、「沙瑪、耶利」,三位勇士都來自約旦河東的支派。連約但河東邊的人,也都來效忠於大衛。「亞捫人洗勒」、「赫人烏利亞」和「摩押人伊特瑪」都是外邦人。這些大衛國度的勇士,不但有以色列人,也有外邦人。不但有「一時擊殺了三百人」的,也有「拿兵器的」。雖然他們的能力不同、出身不同,但一樣被神數算。大衛手下的勇士,也是對大衛王國作出貢獻的人,他們不是單純的向大衛奉獻出忠誠,也是向神的國度奉獻忠誠的人,因此神沒有忘記這些忠心的勇士,祂珍惜他們所做的一切。今天我們若在這個時代為主打那美好的仗,能夠為主跑當跑的路,能夠為主守住所信的道,我們也是基督的勇士!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都能成為基督的勇士!阿們!

www.biblestudy-xbss.com  聖經分卷分章註解  霞步思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9 07: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