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里高利埃及博物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8-21 17:00 編輯


卡納克神廟出土狒狒
這兩尊雕像展現了狒狒(學名papio hamadryas L.)的典型形象, 端坐基座, 前爪擱膝, 後腿分開, 兩性特徵清晰可見, 尾巴盤繞於右側. 編號22651的標本的眼睛可能採用其他材質, 而編號22652的標本則以浮雕形式呈現並帶雕刻細節. 兩尊雕像的胸前毛皮均厚實緻密, 帶鱗片狀紋理. 編號 22651 雕像胸部有一塊空板, 形狀類似內殿, 編號22652的雕像則呈矩形, 表面光滑. 這兩尊狒狒保存完好, 表面略磨損但在吻部、側毛、雌性和爪子上均有大量紅色殘留(尤其是在22652號狒狒身上). 通過與卡納克神廟克農蘇神廟區域原址發現的類似狒狒雕像進行比較, 可以推斷, 這些雕像描繪的是「底比斯孔蘇」神靈的位格層面. 新王國時期, 這位神靈被同化為托特神的一種特殊形態, 而托特神靈的動物位格正是狒狒.
卡納克, 底比斯
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50-1070)
砂岩
22651: 高93厘米; 寬48厘米; 深55厘米. 編號22652: 深62厘米
https://www.museivaticani.va/con ... mpio-di-karnak.html

托勒密二世雕像組 Group with Ptolemy II
這兩尊雕像於1714年在羅馬維尼亞韋羅斯皮(Vigna Verospi)發現, 即古代「薩盧斯特花園」遺址. 根據傳統法老肖像畫, 它們描繪的是托勒密二世和他的妹妹妻子阿爾西諾厄二世. 它們最初豎立在赫利奧波利斯, 由拉吉德王朝的君主為慶祝阿爾西諾厄在托勒密十五年英年早逝而被神化而奉獻. 據信, 這兩尊雕像與圖雅王后的雕像(22678)一起被皇帝卡利古拉帶到羅馬, 卡利古拉命人將它們豎立在「薩盧斯特花園」中, 用來裝飾一座獻給他的皇室成員及其妹妹妻子德魯西拉的建築. 德魯西拉也英年早逝並被神化, 就像托勒密二世神化他的妹妹妻子阿爾西諾厄一樣. 為了加強與托勒密二世的相似之處, 卡利古拉下令製作第二座阿爾西諾二世雕像, 並將其奉獻給他的妹妹德魯西拉(22683).
赫利奧波利斯; 薩魯斯蒂亞尼花園, 羅馬
公元前三世紀(托勒密二世和阿爾西諾二世); 公元前 40 年(德魯西拉-阿爾西諾)
紅色花崗岩
托勒密二世
貓. 22682: 身高276厘米; 寬度 43 厘米; 深度 96 厘米. 阿爾西諾二世, 貓. 22681: 身高270厘米; 寬度 42 厘米; 深度81.5厘米. Drusilla-Arsinoë, 貓. 22683: 身高270厘米; 寬度 45 厘米; 深度 82、5 厘米.
https://www.museivaticani.va/con ... con-tolomeo-ii.html




壁龕平台 Terrace of the Niche
格里高利埃及博物館(V號展廳)的半圓形建築引領參觀者前往壁龕平台, 它佔據了松果庭院的北側. 平台建於1562, 當時正值教皇庇護四世 Pius IV 在位期間, 由皮羅·利戈里奧(Pirro Ligorio)設計, 靈感源自古羅馬廣場後殿. 利戈里奧用低矮優雅的布拉曼式半圓形座位取代了壁龕, 裝飾壁龕和壁柱 pilasters, 高度不超過正面. 平台內收藏著三尊來自孟菲斯的第二十六王朝石棺, 以及八尊來自卡納克穆特神廟的塞赫麥特母獅雕像. 另有四尊女神雕像(其中一尊僅存頭部)沿著半圓形的走向排列. 這座露台庭院中矗立著一座巨大的青銅松果, 它原本是一座公元二世紀的羅馬噴泉, 在戰神廣場(Campo Marzio)被發現, 隨後被安置在舊聖彼得大教堂的四柱廊中庭. 1608, 它被運到如今以其名字命名的庭院. 在松果下方噴泉的兩側, 下方庭院中, 分別矗立著法老內克塔內布二世的兩尊卧獅.
https://www.museivaticani.va/con ... -del-nicchione.html

內克塔內布獅
這兩尊獅子雕像可追溯至內克塔內布一世統治時期, 基座上的長篇銘文表明它們最初位於雷胡伊(Rehuy), 可能對應三角洲地區的赫爾莫波利斯帕瓦(Hermopolis Parva), 即今天的泰勒巴格利耶(Tell Baqliya). 法老曾在這裡為托特神建造了一座神殿, 托特意為「分離兩位爭鬥者之人」. 這一稱號源於神話傳說, 講述了荷魯斯和賽特為爭奪奧西里斯在世間的遺產而展開的爭鬥, 托特在爭鬥中「分離」了他們, 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讓他們和解. 內克塔內布象徵著兩位神祇的和解, 象徵著上下埃及統一而強大的統治. 羅馬帝國時代, 這兩尊雕像被運往羅馬, 安放在萬神殿前, 或者根據另一種假設, 用來裝飾戰神廣場(Campus Martius)的伊西斯神廟. 這些獅子雕像在15世紀尤金四世教皇統治期間被重新發現. 應教皇克萊門特七世的要求, 它們被安放在萬神殿前的兩根柱子上, 后在教皇西克斯圖斯五世(1586)統治時期, 它們被用來裝飾戴克里先浴場的幸福泉. 應教皇格里高利十六世的要求, 它們於1839被一份複製品取代, 真品則被收藏於新建的埃及博物館.
赫爾莫波利斯帕爾瓦(泰勒巴格利亞)
第三十王朝, 內克塔內布一世統治時期(公元前360-343)
灰色花崗岩
編號22676: 高100厘米; 寬196厘米; 深73厘米
編號22677: 高73厘米; 寬187厘米; 深73厘米
https://www.museivaticani.va/con ... i-di-nectanebo.html

--

六號展廳: 卡洛·格拉西藏品 The Carlo Grassi Collection
此展廳收藏了卡洛·格拉西的部分青銅器藏品, 由其遺孀內達·格拉西捐贈給教皇庇護十二世. 卡洛·格拉西是一位富商, 年輕時移居開羅, 先是靠煙草出口發家致富, 隨後又涉足房地產和航海事業. 短短几年間積累了巨額財富, 憑藉與賈科莫·巴拉的友誼, 他收藏了一系列古董和繪畫作品, 最早的藏品來自十九世紀, 後來又擴展到二十世紀. 如果不是他唯一的兒子伊吉諾自願參軍, 並在阿拉曼戰役中犧牲, 他本可以繼承這筆非凡的財富. 卡洛·格拉西去世后, 他的遺孀內達·米勒·格拉西決定將家族收藏的考古文物於1951年捐贈給梵蒂岡博物館, 以紀念丈夫和兒子, 而繪畫和東方藝術藏品則於1956年捐贈給米蘭市政府. 房間門上方牆上刻銘文, 紀念當時專門用于格拉西收藏的房間落成. 選材的考究和青銅器的精湛製作並不令人意外, 因為格拉西喜歡與埃及學家和考古學家相處, 經常邀請他們到他家做客, 他的家也因此成為當時學者和知識分子的聚會場所.
https://www.museivaticani.va/con ... e-carlo-grassi.html

貓木乃伊瓮
這類銅貓是用來供奉祭品的器皿, 內含貓木乃伊. 貓通常在幼年時被勒死或折斷脊柱而死. 在墓地中發現了許多銅貓, 尤其是在貓女神巴斯特的城市布巴斯提斯, 以及中上埃及的其他城鎮. 這位女神原本是一頭令人恐懼的母獅, 後來被人們崇拜為一隻仁慈的貓, 需要定期通過儀式使其平靜下來. 她是太陽神的女兒, 被認為是「拉之眼」, 可以摧毀拉的永恆敵人—毒蛇阿佩普. 自古王國時期起, 位於三角洲東部的布巴斯提斯城(今泰勒巴斯塔)就對她進行了崇拜, 在晚期和希臘羅馬時代最為盛行. 在她那座歷經數個世紀擴建的神廟中, 人們為她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宴會, 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稱之為最盛大的宴會之一. 這尊銅像描繪的是一隻比真人略大的貓, 用後腿站立. 它的眼睛曾由玻璃糊或石頭製成, 現已失傳; 耳朵上有穿孔, 以便佩戴耳環, 耳環也已失傳. 雕刻的裝飾由一串貝殼和球形珍珠交替排列組成, 貝殼上懸挂著一隻象徵再生的烏吉亞特之眼, 以及一塊頂部飾有獅頭的半球形胸甲, 這可能指的是女神巴斯特的母獅形象; 頭部雕刻著一隻聖甲蟲 scarab, 同樣象徵著再生. 最初包裹小雕像的亞麻布條的殘餘也保存了下來, 用樹脂物質附著在雕像表面. 該藏品於1847年與其他青銅瓮和貓木乃伊一同進入梵蒂岡.
來源不明
第二十二王朝(公元前945-712)
青銅, 高45.2厘米; 寬8.5厘米; 深20厘米
18311
https://www.museivaticani.va/con ... ummia-di-gatto.html


鱷魚荷魯斯石碑
這塊石碑因其裝飾風格, 屬於「鱷魚荷魯斯石碑」類別. 石碑正面刻畫的是少年荷魯斯神像, 雙腳站立在兩隻正面描繪的鱷魚上, 手中握著兇猛的動物, 象徵著他戰勝邪惡勢力. 石碑頂部通常刻畫的是守護兒童和生育的貝斯神的頭像, 梵蒂岡現藏的這塊標本便是其中之一. 這種將男神正面描繪成一個胖乎乎的嬰兒的肖像畫在托勒密時代初期得到確立, 而這一時期, 這類魔法石碑也開始廣泛傳播. 具體來說, 石碑邊緣和背面鐫刻的頭像講述了一個魔法故事: 荷魯斯被蠍子螫傷, 身負致命傷, 卻被其母親魔法女神伊西斯的魔法咒語所救. 這件物品的神奇功效, 體現在咒語和描繪的圖像中, 是由魔法激活的, 被蠍子螫傷或蛇咬傷的人必須飲用先澆在石碑上再收集的水才能痊癒. 蠍子螫傷在埃及戰爭中是一場災難, 常常導致死亡.
來源不明
公元前四-二世紀
閃長岩 Diorite, 高31厘米; 寬16厘米; 深6厘米
格拉西收藏, 捐贈於1951
37433
https://www.museivaticani.va/con ... ui-coccodrilli.html

香爐
在儀式中, 焚香是「凈化」的一部分, 通常與祭水儀式相關. 焚香習俗—通常使用松節油樹脂 turpentine resin, 或乳香 frankincense 、沒藥 myrrh 或蘇合香 styrax —有時也出於實際考慮, 因為神廟內供奉神像的神龕是封閉的, 無法進行空氣交換, 因此需要凈化環境. 這種香爐被稱為「荷魯斯之臂」, 由一根長柄組成, 柄的形狀像紙莎草莖—象徵著繁榮和重生—一端是荷魯斯神鷹的頭像. 「臂」上雕刻著法老的小雕像, 跪在神像面前—理想情況下是跪在神像面前—雙手放在一個圓形裝飾的小容器上, 容器中盛放著多餘的香. 香粉被盛放在一個小碟子里焚燒, 放在「荷魯斯之臂」末端張開的手上. 抽屜里用來盛放香的小托盤也保存了下來. 這件器物上刻有一段簡短的世俗體銘文, 由於磨損, 部分文字難以辨認, 銘文位於獵鷹頭部和中央香盤之間. 「伊姆霍特普」這個名字出現了兩次, 可以確定是設計薩卡拉傑塞爾金字塔的建築師伊姆霍特普. 學者們認為, 這個名字的出現可能將該器物與一個確切的地理環境聯繫起來, 即薩卡拉, 或者更廣義地說是孟菲斯地區, 在希臘-羅馬時代, 伊姆霍特普的崇拜在該地區尤為盛行.
出處不詳
托勒密時代
青銅, 最大高度9.4厘米; 最大寬度6.9厘米; 長度50厘米
16301
安息香/蘇合香 styrax
安息香屬是一種迷人的開花喬木和灌木, 俗稱雪鈴花或蘇合香.
植物學概述
屬: 安息香
科: 安息香科
種類數量: 約130種
原產地: 主要分佈在東亞和東南亞, 部分種類分佈在南美洲以及北半球其他暖溫帶至熱帶地區.
外觀與景觀用途
這些樹木因其下垂的鐘形白色花朵而備受青睞, 花朵在春末夏初盛開. 它們優美的形態和易於管理的大小使其成為花園、林地邊緣和小型景觀的理想選擇。
熱門品種:
日本安息香(Styrax japonicus): 緊湊、優雅,廣泛栽培.
香雪鈴花(Styrax obassia): 樹勢較高, 花朵較大, 樹皮剝落.
藥用和文化用途
一些安息香屬植物會產生被稱為安息香或蘇合香的樹脂, 用於香水、熏香和傳統醫藥。安息香自古以來就因其抗菌和呼吸道功效而備受推崇.
https://www.museivaticani.va/con ... ssi/incensiere.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