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北京戒備森嚴 傳大量救護車駛向天安門方向 2、強征社保引眾怒 遭批「劫貧濟富」 3、「共產黨滾球!習近平下台!」全球呼聲喚醒中國民眾

[複製鏈接]

1872

主題

1975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77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IreneLambert878 於 2025-8-11 10:49 編輯



北京戒備森嚴 傳大量救護車駛向天安門方向(圖)


2025年8月10日    作者:李木子

8月9日,北京長安街、天安門廣場周邊等地段突然實施交通管制,嚴查行人,甚至最繁華的王府井地段店鋪都提早打烊,地鐵停運,網傳大量救護車駛向天安門方向。據悉,這是為了所謂的「專項活動」。

大量救護車駛往天安門廣場方向
據多則網傳消息,8月9日下午,北京天安門地區實施戒嚴,同時有大批救護車急沖沖途經崇文門飯店,駛往天安門廣場方向,具體原因不明。有網友驚訝,「這麼多救護車是真的罕見,今晚什麼大事嗎?」「這到底是安保演習,還是封城預演?」


天安門廣場成了「警察廣場」
8月10日有網傳消息指,天安門廣場已變成名副其實的「警察廣場」,現在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廣場被鐵欄格式化,所有行人都被攔截,查驗身份證和搜包。以前曾被稱為「人民廣場」的天安門廣場,「現在人民沒了,只剩了警察」。


X網友「張鑫凱」也留言,「跟有病似的,昨天去故宮過天安門安檢,看見我手機殼裡夾著一美刀,然後還穿著帶字母的花色衣服,檢查我全身,而且還檢查我內褲,我也不知道怕什麼,真的有病!」

「Alex Xiyikun」也說,「我在恆基中心上班,長安街沿線管制是隔三差五的事情,每逢閱兵會要求把所有保險箱都打開等待檢查,全國放假,公司還要留人迎接檢查工作。」

鬧市王府井大街店鋪早早打烊
8月9日,北京王府井大街等地段也突然實施交通管制,甚至最繁華熱鬧的王府井大街的店鋪也都早早關門。據悉,這是為了所謂的「專項活動」。


「專項活動」是指閱兵?
《新京報》7日報導,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網站消息,指為保障「專項活動」安全順利,決定對天安門地區及相關道路分時、分段採取臨時交通管理措施。

通告顯示,時間都是從8月9日開始直到活動結束,並分4個時段:9日18時至活動結束,9日19時至活動結束,9日21時至活動結束,10日0時30分至活動結束。在上述時段內,要求除持有活動專用證件的車輛外,禁止其他車輛通行。

針對目前北京多地嚴控的情況,民間猜測「專項活動」也許與閱兵有關。中共官媒報導,「9月3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包括檢閱部隊。」

北京每次舉辦重大活動或會議,當局就風聲鶴唳。為了這次閱兵,近期當局將大量來自於全國各地的訪民強制拉到被稱為「中國信訪集中營」的久敬庄「軟禁」,各地政府截訪人員在北京火車站、機場堵截訪民,有訪民被毆打、遣返。有網友指責,「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共產黨專打江山。」

強征社保引眾怒 遭批「劫貧濟富」(圖)


2025年8月11日     作者:尹華

中國政府將於9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強制實施五險一金繳納政策,此舉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爭議和強烈反響。多位時評人分析,這一政策不僅加重了中小企業和低收入群體的經濟負擔,還可能導致大規模的關店潮和失業潮,進一步暴露了中國經濟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與此同時,金磚國家期待中國經濟「救濟」的希望也因中國自身經濟困境而變得渺茫。

據官方規定,從9月1日起,所有企業和個人必須強制繳納五險一金(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且任何規避繳納的私下協議均被視為無效。這一政策的出台,表面上是為了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勞動者未來的權益,但實際上卻引發了廣泛的民怨和社會危機。

關店潮與失業潮:中小企業生存危機

強制社保政策的實施對中小企業的衝擊尤為明顯。以北京為例,最低社保繳納基數為7353元,即使員工實際工資僅5000元,企業需為每人繳納約1950元,員工個人需承擔約780元。這對於利潤微薄的小微企業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一篇廣為流傳的微信文章《家門口的包子鋪要關門了》揭示了這一困境:一家包子鋪店主表示,原本微薄的利潤難以支撐為五名員工繳納的近萬元社保成本,甚至連自己都未繳納社保。面對高昂成本,店主只能選擇關門,而員工則面臨失業。

類似情況在全國範圍內蔓延。許多中小企業主選擇註銷企業,主動關門以規避風險。據網友反映,數十萬人湧入國務院網站表達不滿,顯示出政策的普遍反對聲浪。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其倒閉潮不僅導致失業率上升,還進一步削弱了國內消費能力,加劇經濟下行壓力。

強制社保本質是「割韭菜」

唐靖遠指出,強制社保政策的本質是一種「逼捐」和「割韭菜」的行為,旨在榨取百姓的最後一點私房錢,以維持中共經濟的「大盤穩定」。他認為,這一政策並非真正為百姓提供社會保障,而是政府在經濟下行、財政枯竭的情況下採取的「搶錢」手段。唐靖遠強調,中共歷史上從未擅長創造財富,其經濟手段始終以「搶奪」為核心,從早年的「打家劫舍」到如今以法律形式強制徵收,本質未變。他舉例指出,中共官員私下甚至坦言:「若干年後還有沒有共產黨都不知道,誰管你能不能拿到社保?」這種赤裸裸的態度顯示出政府對未來社保兌付的漠視。此外,唐靖遠提到,當前中國社會已出現「株連」現象,例如不交社保可能導致孩子無法上學,與過去的農業稅、公糧或疫苗強制政策如出一轍,凸顯了政策的強制性和壓迫性。

凸顯經濟下行壓力

流亡美國的八九學運領袖王丹認為,強制社保政策反映了中共的執政困境,凸顯了社會不公和經濟下行壓力。他指出,中國社保費率高(占工資35%-40%),但回報低,普通職工養老金難以維持基本生活,而體制內公職人員卻享受高額待遇,體制內外差距「肉眼可見」。這導致民眾普遍不信任社保,寧願拿現金也不願繳納。王丹強調,強制社保引發全民吐槽,放大社會不滿情緒,進一步暴露了養老金缺口和財政危機。他警告,這種「薅羊毛」政策只是開始,未來可能出現更多以公益名義的稅費徵收,最終錢款多流入財政黑洞或維穩開支,而非改善民生。王丹認為,強制徵收無法建立民眾信心,只會加劇社會矛盾,埋下更多「情緒地雷」。

「劫貧濟富」

時評人方偉則從中小企業和低收入群體的角度分析了強制社保的惡果。一位法學院畢業的女孩在網上哭訴,月薪僅2500元,卻因社保繳納標準按照重慶平均工資4400元計算,實際到手工資僅剩700元,相當於「付費上班」。另一位年輕人甚至每月凈虧損3000元,不得不依靠父母資助。高潔指出,這種情況在中國廣泛存在,尤其是對小型企業(如早餐店、包子鋪)來說,強制社保意味著巨大的成本壓力。以一家包子鋪為例,雇傭三名員工,每人需按7000多元的基數繳納社保,企業每月額外支出數千元,根本無力承擔。時評人高潔擔憂,大量中小企業因無法承受成本而倒閉,將導致就業崗位大幅減少,進一步加劇經濟不平衡,最終形成「劫貧濟富」的局面。

反向分配機制加劇貧富差距

時評人石山則從社保制度的設計缺陷出發,分析了強制繳納的深層原因。他指出,中國當前社保體系是「以老養老」模式,退休人員享受高額養老金(部分人月領上萬元),而這些資金主要由年輕勞動者繳納。然而,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減少,這種模式已難以為繼,社保基金面臨巨大缺口。石山批評這種制度為「劫貧濟富」,將負擔轉嫁到中小企業和普通勞動者身上。他對比西方國家,指出美國和歐洲的社保體系通過向富人徵稅來保障窮人,而中國卻反其道而行,強迫最貧困的階層(如小微企業和低收入工人)為高收入退休人員買單。這種反向分配機制加劇了貧富差距,損害了勞動者的切身利益。

經濟畸形:黨富民窮的結構性問題

強制社保政策的出台,暴露了中國經濟的深層問題:黨富民窮的畸形結構。時評人分析,中國經濟過度依賴出口和基建,而國內消費能力嚴重不足。老百姓的購買力僅占國家經濟的不到40%,遠低於美國的近70%。在經濟下行時期,民眾消費更加謹慎,導致內需進一步萎縮。

此外,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也遭遇瓶頸。美國和歐洲對華關稅的提高使得中國產品難以進入主要市場,而國內市場又因購買力不足無法消化過剩產能。時評人指出,中共過去依賴的「三駕馬車」(消費、基建、出口)均已失靈:消費因貧富差距而疲軟,基建因政府債務高企(高達120萬億元)而難以為繼,出口則受制於國際貿易壁壘。

楊蘭蘭事件成社會危機加速器

近期,23歲的楊蘭蘭因在澳大利亞駕駛勞斯萊斯引發車禍而成為輿論焦點。網路傳言其保釋金高達8000萬澳元,銀行賬戶餘額2700億澳元,引發了對紅色權貴財富的熱議。儘管唐靖遠認為這些數字誇張且不可信,但楊蘭蘭的豪宅、豪車及低調身份仍指向其可能來自紅色權貴家庭。唐靖遠指出,這一事件在全民強制社保政策即將實施的背景下,恰如其分地成為社會危機的「加速器」,凸顯了中共「黨富民窮」的本質。普通百姓為社保負擔掙扎,而權貴階層卻擁有天量財富,這種巨大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激化了民怨。

金磚國家的「救濟」幻想破滅

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曾被視為對抗西方經濟霸權的重要力量。然而,隨著中國經濟陷入困境,金磚國家期待中國「救濟」的希望逐漸破滅。時評人分析,金磚國家希望中國以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財力購買其出口產品,以彌補美國市場關閉的損失。然而,中國自身經濟已無力承擔這一角色。國內消費不足、基建債務高企、出口受阻,使得中國難以成為金磚國家的經濟支柱。時評人形象地比喻,金磚國家已從「金磚」淪為「板磚」,缺乏凝聚力,無法形成對抗西方的統一戰線。

社會影響與展望

強制社保政策的實施,不僅加劇了中小企業和低收入群體的生存危機,也暴露了中共經濟政策的短視和掠奪本質。唐靖遠警告,中共以法律形式「搶錢」,與當年三年大飢荒搶奪種子糧並無二致,顯示其治理方式從未改變。石山則呼籲改革社保制度,讓富人承擔更多責任,而非壓榨底層民眾。高潔則擔憂,中小企業倒閉潮將導致就業和經濟進一步惡化,形成惡性循環。

在國際層面,金磚國家的經濟幻想難以實現,中國自身的經濟困境使其難以扮演「救世主」角色。國內民眾的不滿情緒正在累積,數十萬人湧入國務院網站抗議便是明證。若政策不調整,社會矛盾可能進一步激化,經濟下行壓力也將持續加劇。

正如幾位時評人所說,該政策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公平與治理能力的危機體現。未來,北京倘若繼續以「搶錢」方式掩蓋危機,中國經濟走出困境恐怕難上加難。


「共產黨滾球!習近平下台!」全球呼聲喚醒中國民眾(圖)


2025年8月10日   作者:李木子

近日,海外反共人士全球聯動,陸續在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個別大城市發布「全民反抗運動宣言」,期盼喚起大陸民眾團結抗爭,推翻中共專制政權,促進中國的民主自由。宣言直批中共種種罪孽、危害罄竹難書等。

中央社9日報導,由中國行動(China Action)和公民抵抗協會聯合主辦的「全民反抗運動宣言」全球發布儀式,8月8日起一連2天陸續在美國紐約、華府、洛杉磯、舊金山,英國倫敦,德國柏林,澳大利亞雪梨和多倫多,日本東京等各大城市登場。

華府場次於9日早在美國國會大廈前舉行,約10名旅居大華府地區的中國人士舉著寫有「時間到了,滾球」、「阻止中共,解放中國」(Stop CCP,Free China)標語的布條,並高喊「共產黨滾球」、「習近平下台」等口號表達訴求。

負責華府這場活動的楊子立告訴中央社記者,希望藉此活動喚起中國國內民眾團結,「奮起抗爭」,以最終促進中國民主化。繼這波全球各大城市串連活動,未來還會有後續活動,楊子立表示,這是長期性的宣傳,需要更多人逐漸達成共識。

楊子立說,民主運動是一波波往前推動,「我們希望跟(中國)國內民主維權抗爭運動結合起來,能夠最終產生推動國家民主化,推翻獨裁者的效果」。

8月8日,「全民反抗運動」在X帳號推出《全民反抗運動宣言》全文。宣言指出,中國人民與世界上所有自由國家的人民一樣,享有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是時候了,必須以非常的決心和勇氣,採取行動終結專制,開創自由、民主的新紀元。」

宣言指出,中共專制政權種種罪孽、危害罄竹難書。並直指「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是工人、農民,還是青年學生、企業家、政府官員,實際上都是專制制度的受害者。」

比如,青年學子被迫洗腦,沒有自由求知、獨立思考的權利;軍人被當作內部權力鬥爭的工具、鎮壓人民的機器;工人失去組織工會和罷工的基本權利,勞動條件、待遇遠低於國際標準;農民被剝奪土地所有權,終身為「戶籍」束縛……

宣言還列舉了部分中共罪行,如捏造或隱匿重要統計數據,習慣性隱瞞重大疫情,腐敗肆虐於每一個角落,褻瀆或干涉宗教信仰,摧毀香港的自由、法治,煽動仇外的民族主義情緒,壟斷媒體,大搞假選舉,防範人民甚過防禦外敵,迫害要求民主與人權的人士,等等。

宣言強調,「我們致敬任何反抗的行動或聲音,但這裡號召的非暴力行動,不是尋常的呼籲改革、簽名上書、個體維權或孤勇者的奮鬥,而是以遊行、罷工、抵制等多種多樣非暴力方法,所廣泛展開的大規模運動。」

宣言最後指,「世界範圍迄今的經驗表明,非暴力反抗運動的平均成功時間是三年。計劃、準備、行動,我們必將成功,也必須成功。」


對此,很多網友表示感動、支持,「聽到了熟悉的聲音!感動!」「雖然目前只是個在國內掙扎的剛畢業的實習生,但是強烈支持!」「中共做惡作死確實作到頭了,該蓋棺了!這個惡魔不僅禍害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也禍害了全世界。共產黨滾球!習近平下台!喊出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7: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