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神賜所羅門極大的智慧>

[複製鏈接]

3295

主題

3315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757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8-7 22: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神賜所羅門極大的智慧>
讀經【王上4: 1-34】【所羅門作以色列眾人的王。他的臣子記在下面……。】在列王紀上第四章中記載了,神賜所羅門極大的智慧,就是賜給所羅門治理國家的智慧,使以色列王國空前安定和昌盛;神也使所羅門的智慧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本章首先說到:【所羅門作以色列眾人的王。他的臣子記在下面:撒督的兒子亞撒利雅作祭司,示沙的兩個兒子以利何烈、亞希亞作書記,亞希律的兒子約沙法作史官,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作元帥,撒督和亞比亞他作祭司長,拿單的兒子亞撒利雅作眾吏長,王的朋友拿單的兒子撒布得作領袖,亞希煞作家宰,亞比大的兒子亞多尼蘭掌管服苦的人。】「所羅門作以色列眾人的王」。這是說明,所羅門所統治的是一個完整的以色列國,包括了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可是以色列國到了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即位的時候,就分裂了,變成了南北兩國。「他的臣子記在下面:撒督的兒子亞撒利雅作祭司」,所羅門使用了許多大衛時代忠誠的官員和後代。所羅門的內閣是以祭司排名在前,因為所羅門時代已經沒有那麼多的爭戰。名單中多了「家宰」和「眾吏長」這兩個職位,說明所羅門的王室日益龐大。所羅門將重要的大臣如祭司是撒督、比拿雅作元帥等,放在他的周圍輔佐他,這是所羅門王的智慧。這樣所羅門給猶太人和以色列人帶來安定、富裕的生活,百姓都能吃喝快樂。所羅門還延用了大衛時期的書記和史官,以保持一定的政權連續性。這些都顯示了所羅門卓越的領導和治理的智慧。

【所羅門在以色列全地立了十二個官吏,使他們供給王和王家的食物,每年各人供給一月。他們的名字記在下面:在以法蓮山地有便戶珥;在瑪迦斯、沙賓、伯示麥、以倫伯哈南有便底甲;在亞魯泊有便希悉,他管理梭哥和希弗全地;在多珥山岡(或譯全境)有便亞比拿達,他娶了所羅門的女兒她法為妻;在他納和米吉多,並靠近撒拉他拿、耶斯列下邊的伯善全地,從伯善到亞伯米何拉直到約念之外,有亞希律的兒子巴拿;在基列的拉末有便基別,他管理在基列的瑪拿西子孫睚珥的城邑,巴珊的亞珥歌伯地的大城六十座,都有城牆和銅閂;在瑪哈念有易多的兒子亞希拿達;在拿弗他利有亞希瑪斯,他也娶了所羅門的一個女兒巴實抹為妻;在亞設和亞祿有戶篩的兒子巴拿;在以薩迦有帕路亞的兒子約沙法;在便雅憫有以拉的兒子示每;在基列地,就是從前屬亞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之地,有烏利的兒子基別一人管理。】「所羅門在以色列全地立了十二個官吏,使他們供給王和王家的食物,每年各人供給一月」。所羅門在「以色列全地」設立的十二個地方官員,他們負責徵收各區輪流供養王家所需之「食物」,這不僅包括金錢,也包括維持宮廷和皇家日用的各種物品。這裡的「十二個」與支派無關,而是指一年的十二個月,各人每月負責供應皇家的需要。這十二個地區也不是按照以色列十二支派之地劃分:為首五個地區主要包括約瑟兩個兒子以法蓮及瑪拿西的支派所得之地。第六、第七區包括約但河東的基列地。第八至第十區包括北部各支派之地。第十一、第十二區乃南部包括便雅憫及約但河東之地。所羅門手下有這許多官吏,是因為神賜福他,並且借著這些人手來幫助他的。同樣今天當神給我們一個託付的時候,神會為我們預備人來幫助我們,讓我們能夠完成神的託付。

【猶大人和以色列人如同海邊的沙那樣多,都吃喝快樂。所羅門統管諸國,從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邊界。所羅門在世的日子,這些國都進貢服事他。】「猶大人和以色列人如同海邊的沙那樣多,都吃喝快樂」,以色列國在所羅門的統治之下,不但人口增多,百姓「都吃喝快樂」,應驗了神賜給所羅門的「富足」(3:13)。「所羅門統管諸國,從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邊界」。所羅門在世的日子,這些國都進貢服事他。所羅門管理大河西邊的諸王,以及從提弗薩直到迦薩的全地,四境盡都平安。提弗薩是在幼發拉底河南岸的城市,迦薩是在非利士地中海岸的城市。神在創世紀15章中賜給亞伯拉罕的應許之地,在所羅門時代終於實現,由此可見,神的應許的確一句也沒有落空。但這裡提到「所羅門在世的日子」,表明這些盛況在本書完成的時候已經不復存在。這是提醒我們:所羅門的國度只是【將來美事的影兒,不是本物的真像】(來10:1),地上的物質無論如何極大豐富,都不能使人脫離罪的捆綁。以人為王,永遠也不能實現神的國度,只有在以基督為王的彌賽亞國度里,才能實現神的國度。

【所羅門每日所用的食物:細面三十歌珥,粗面六十歌珥,肥牛十隻,草場的牛二十隻,羊一百隻,還有鹿、羚羊、狍子,並肥禽。所羅門管理大河西邊的諸王,以及從提弗薩直到迦薩的全地,四境盡都平安。所羅門在世的日子,從但到別是巴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所羅門每日所用的食物:細面三十歌珥,粗面六十歌珥,肥牛十隻,草場的牛二十隻,羊一百隻,還有鹿、羚羊、狍子,並肥禽」。「三十歌珥」,就是差不多六千六百公升。那麼六十歌珥就是相當於一萬三千兩百公升左右。每天六千六百公升的細面、一萬三千兩百公升的粗面,還有牛、羊、飛禽等,這並不是一個小的數目!這個數字當然不是所羅門一個人吃的,而是整個宮廷一天的食物。包括了所羅門所有的官員、僕人,還有所羅門自己的家眷。「所羅門管理大河西邊的諸王,以及從提弗薩直到迦薩的全地,四境盡都平安」。這是說到有很多國家都來向以色列國進貢。這裡提到「從提弗薩直到加沙的全地」,指的是包括了那些以色列附庸國的國土面積。「提弗薩」是在伯拉大河的西岸,而「加沙」是巴勒斯坦的西南角。正好在巴勒斯坦和埃及交界的地方。所以說他們「四境盡都平安」,表示所有在所羅門治理底下的人,都過著太平的日子!假使連這些歸附過來的國家都相安無事,那麼,以色列國本身就更繁榮安定了。這是所羅門統一王國初期的繁榮昌盛,所羅門在基遍從神得到的富足和尊榮的應許得以實現 (3:13)。「所羅門在世的日子,從但到別是巴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葡萄和無花果是以色列最主要的農產品,所以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意思就是百姓都安然居住,一片祥和富足的景象。

【所羅門有套車的馬四萬,還有馬兵一萬二千。那十二個官吏各按各月供給所羅門王,並一切與他同席之人的食物,一無所缺。眾人各按各分,將養馬與快馬的大麥和乾草送到官吏那裡。】「所羅門有套車的馬四萬,還有馬兵一萬二千。那十二個官吏各按各月供給所羅門王,並一切與他同席之人的食物,一無所缺」。這裡說到所羅門王朝的強盛和富足是史無前例的。而他能夠把以色列國在短短的幾年中間,建立成這麼一個強盛的國家,除了大衛給他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以外,神賜給他的智慧,可以說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眾人各按各分,將養馬與快馬的大麥和乾草送到官吏那裡」。這是說到國民在王國里盡各自的職分,也提醒今天屬神的子民在神國里也當盡心儘力做好神分配給我們的那部分。

【神賜給所羅門極大的智慧聰明和廣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測量。所羅門的智慧超過東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他的智慧勝過萬人,勝過以斯拉人以探,並瑪曷的兒子希幔、甲各、達大的智慧。他的名聲傳揚在四圍的列國。他作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首。他講論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樹直到牆上長的牛膝草,又講論飛禽走獸、昆蟲水族。天下列王聽見所羅門的智慧,就都差人來聽他的智慧話。】「神賜給所羅門極大的智慧聰明和廣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測量」。「廣大的心」就是博學多才。「東方人」就是住在以色列人東邊的米所波大米人和亞拉伯人。「埃及人」所住的地方在以色列人的西邊。這兩種人在古代都是智慧的象徵。還有「以斯拉人以探」,「瑪曷的兒子希幔、甲各、達大」,這四個人可能是在以色列人進迦南以前,迦南地出了名的智者。不管東方人和埃及人多有智慧,不管「以斯拉人以探」,「瑪曷的兒子希幔、甲各、達大」多有智慧,但所羅門的智慧比他們更勝一籌。「他作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首」。所羅門寫了三卷書即《箴言》,《傳道書》與《雅歌》。所羅門還「講論草木,自利巴嫩的香柏樹直到牆上長的膝草;又講論飛禽走獸、昆蟲水族」。這是所羅門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智慧,他的智慧到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地步。「天下列王聽見所羅門的智慧,就都差人來聽他的智慧話」。列國的王都風聞他的智慧,不惜千里迢迢差遣使者來聽所羅門的智慧話。所羅門蒙神賜下「極大的智慧聰明和廣大的心」,能夠治理國度,但這樣的「智慧」卻沒有阻止他的心背離神(11:9)。因此人若沒有敬畏順服神的心,即使擁有「極大的智慧」,也不能保證不失敗。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有敬畏順服神的心,並且要愛祂,這樣我們就不會落到失敗的光景中!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2: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