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撒下14: 1-33>

[複製鏈接]

3261

主題

3281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3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7-25 05: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撒下14: 1-33】【洗魯雅的兒子約押,知道王心裡想念押沙龍……。】在撒母耳記下第十四章中記載了,約押設法讓押沙龍回來,結果大衛讓約押將押沙龍帶回耶路撒冷;押沙龍在自己家中兩年未蒙大衛召見;押沙龍經由約押求見大衛王。本章首先說到:【洗魯雅的兒子約押,知道王心裡想念押沙龍,就打發人往提哥亞去,從那裡叫了一個聰明的婦人來,對她說:『請你假裝居喪的,穿上孝衣,不要用膏抹身,要裝作為死者許久悲哀的婦人;進去見王,對王如此如此說。』於是約押將當說的話教導了婦人。】「洗魯雅的兒子約押,知道王心裡想念押沙龍」。約押知道大衛「心裡想念押沙龍」,但律法明明地規定:【故殺人的必被治死】(民35:16)。約押看到了大衛心中的難處,決定伸出手來幫大衛的忙,為大衛解決感情上的難處。約押知道不能直接為押沙龍說話,因為押沙龍故意殺人,連進逃城(民35:31)的資格都沒有,所以他「就打發人往提哥亞去,從那裡叫了一個聰明的婦人來,對她說」。「提哥亞」位於猶大支派境內耶路撒冷與希伯侖中間的偏僻村莊;「聰明的婦人」指思路敏捷,應對機靈的婦人。「請你假裝居喪的,穿上孝衣,不要用膏抹身,要裝作為死者許久悲哀的婦人」。就是要她裝扮成服喪的婦人,以博取大衛的同情。「進去見王,對王如此如此說。於是約押將當說的話教導了婦人」。約押教導那婦人如何去對大衛說話。【提哥亞婦人到王面前,伏地叩拜,說:『王啊,求你拯救!』王問她說:『你有什麼事呢?』回答說:『婢女實在是寡婦,我丈夫死了。我有兩個兒子,一日在田間爭鬥,沒有人解勸,這個就打死那個。現在全家的人都起來攻擊婢女,說:』你將那打死兄弟的交出來,我們好治死他,償他打死兄弟的命,滅絕那承受家業的。『這樣,他們要將我剩下的炭火滅盡,不與我丈夫留名留後在世上。『】「提哥亞婦人到王面前,伏地叩拜,說:『王啊,求你拯救』」。那婦人恭謹地求王施予援手。「王問她說:『你有什麼事呢?』回答說:『婢女實在是寡婦,我丈夫死了」,寡婦的身分比較容易贏得大衛的同情。「我有兩個兒子,一日在田間爭鬥,沒有人解勸,這個就打死那個」。「一日在田間爭鬥,沒有人解勸」,意思是並非故意殺人。「現在全家的人都起來攻擊婢女,說」,「全家的人」指丈夫的親族;「起來攻擊」就是指控兩兄弟的母親包庇那殺人的兒子。「你將那打死兄弟的交出來,我們好治死他,償他打死兄弟的命,滅絕那承受家業的」。是指該當繩之以法,殺人者償命,不可使他承受家業。「這樣,他們要將我剩下的炭火滅盡,不與我丈夫留名留後在世上」。「炭火滅盡」即斷絕香火。「不與我丈夫留名留後」。丈夫的親族熱心為死者報仇,卻沒有考慮到若處死那剩下的兒子,就等於絕後,不能給丈夫「留名留後」。這婦人就是要博得大衛的同情,要讓那個殺了弟兄的兒子無論如何免於一死。

【王對婦人說:『你回家去吧!我必為你下令。』提哥亞婦人又對王說:『我主我王,願這罪歸我和我父家,與王和王的位無干。』王說:『凡難為你的,你就帶他到我這裡來,他必不再攪擾你。』婦人說:『願王記念耶和華你的神,不許報血仇的人施行滅絕,恐怕他們滅絕我的兒子。』王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你的兒子連一根頭髮也不致落在地上。『】「王對婦人說:『你回家去吧!我必為你下令』」。「為你下令」就是會以王令保護妳兒子的命。「提哥亞婦人又對王說:『我主我王,願這罪歸我和我父家,與王和王的位無干」。大衛沒有做出決定,因為還需要調查取證。但這位「聰明的婦人」,就說「願這罪歸我和我父家,與王和王的位無干」,意思是大衛沒有認真處理此事,所以她回去以後會繼續面對難處,以此催逼大衛立刻作決定。「王說:』凡難為你的,你就帶他到我這裡來,他必不再攪擾你『」。大衛答應會替那婦人解決她的的問題,使她不再受親族的攪擾。「婦人說:』願王紀念耶和華你的神,不許報血仇的人施行滅絕,恐怕他們滅絕我的兒子『」。婦人說「願王記念耶和華你的神」,是用屬靈的話進一步催逼大衛立刻作決定。「王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你的兒子,連一根頭髮也不至落在地上『」。大衛在詢問證人之前,就宣判「你的兒子連一根頭髮也不致落在地上」,這是違反了律法。

【婦人說:『求我主我王容婢女再說一句話。』王說:『你說吧!』婦人說:『王為何也起意要害神的民呢?王不使那逃亡的人回來,王的這話就是自證己錯了!我們都是必死的,如同水潑在地上,不能收回。神並不奪取人的性命,乃設法使逃亡的人不致成為趕出、回不來的。我來將這話告訴我主我王,是因百姓使我懼怕。婢女想,不如將這話告訴王,或者王成就婢女所求的。人要將我和我兒子從神的地業上一同除滅,王必應允救我脫離他的手。婢女又想,我主我王的話必安慰我;因為我主我王能辨別是非,如同神的使者一樣。惟願耶和華——你的神與你同在!『】「婦人說:『求我主我王容婢女再說一句話。』王說:『你說吧』」。婦人藉機將她自己的處境轉用於大衛王,因為都是兄弟糾紛導致人命。「婦人說:『王為何也起意要害神的民呢?』」「起意要害神的民」,可能指押沙龍是王位繼承人,王位繼承人不回來對百姓不利。「王不使那逃亡的人回來,王的這話,就是自證己錯了」。「那逃亡的人」就是指押沙龍;「王的這話」指王豁免婦人剩下兒子的死罪;「自證己錯」是指大衛王沒有豁免押沙龍死罪乃是錯誤的。「我們都是必死的,如同水潑在地上,不能收回」。意思是苛刻地對待押沙龍,也不能使暗嫩起死回生。「神並不奪取人的性命,乃設法使逃亡的人不至成為趕出回不來的」。這是引用逃城的條例(民35:25),表明神樂意赦免、挽回罪人。「我來將這話告訴我主我王,是因百姓使我懼怕」。「百姓使我懼怕」,一面指丈夫的親族使她害怕失去尚存的兒子,另一面指她害怕神的百姓遲早會找押沙龍償命。「婢女想,不如將這話告訴王,或者王成就婢女所求的」。「婢女所求的」一面求王豁免她兒子的死罪,另一面為押沙龍代求。「人要將我和我兒子從神的地業上一同除滅,王必應允救我脫離他的手」。這「人」是指她丈夫的親族,亦即報血仇的人,也是指任何為暗嫩打抱不平的人;「王必應允」意思是明理如大衛,必然會應允她所求。「婢女又想,我主我王的話必安慰我,因為我主我王能辨別是非,如同神的使者一樣」。「必安慰我」是指王的話顯明滿有智能,如神使者的智慧(參20節),足以明辨是非,故此深感欣慰。「惟願耶和華你的神與你同在」。這位「聰明的婦人」,在她的一番話里兩次提到「耶和華」,總是奉神的名講話,這樣就幫大衛找了個台階,於是大衛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押沙龍一點懲罰都沒有。

【王對婦人說:『我要問你一句話,你一點不要瞞我。』婦人說:『願我主我王說。』王說:『你這些話莫非是約押的主意嗎?』婦人說:『我敢在我主我王面前起誓:王的話正對,不偏左右,是王的僕人約押吩咐我的,這些話是他教導我的。王的僕人約押如此行,為要挽回這事。我主的智慧卻如神使者的智慧,能知世上一切事。『】「王對婦人說:『我要問你一句話,你一點不要瞞我』。婦人說:『願我主我王說』」,這時大衛王發覺婦人的話語好像有人在背後指點,因此想查個水落石出。「王說:『你這些話莫非是約押的主意嗎?』」大衛隱約似乎看見約押的手參與其中。「婦人說:『我敢在我主我王面前起誓,王的話正對,不偏左右,是王的僕人約押吩咐我的,這些話是他教導我的。王的僕人約押如此行,為要挽回這事,我主的智能卻如神使者的智慧,能知世上一切事『」。「挽回這事」就是請大衛王召回押沙龍的事;「如神使者的智慧」是高舉大衛非常有智慧;「能知世上一切事」稱讚大衛具有的超凡的洞察力。【王對約押說:『我應允你這事。你可以去,把那少年人押沙龍帶回來。』約押就面伏於地叩拜,祝謝於王,又說:『王既應允僕人所求的,僕人今日知道在我主我王眼前蒙恩了。』於是約押起身往基述去,將押沙龍帶回耶路撒冷。王說:『使他回自己家裡去,不要見我的面。』押沙龍就回自己家裡去,沒有見王的面。】「王對約押說:『我應允你這事。你可以去,把那少年人押沙龍帶回來』」。大衛准許押沙龍回到耶路撒冷。「約押就面伏於地叩拜,祝謝於王,又說:『王既應允僕人所求的,僕人今日知道在我主我王眼前蒙恩了』」。大衛揭穿了約押的計謀,但仍然應允了他,讓約押確認自己摸著了王的心意,所以「祝謝於王」。「於是約押起身往基述去,將押沙龍帶回耶路撒冷」。「基述」就是押沙龍外祖家所在地(撒下13:37-38)。「王說:』使他回自己家裡去,不要見我的面」。這表示大衛王並沒有完全饒恕押沙龍。「押沙龍就回自己家裡去,沒有見王的面」。大衛明明知道神的律法是【故殺人的必被治死】(民35:16),但捨不得父子情深,又將押沙龍帶回耶路撒冷,埋下了家國災難的禍根。

【以色列全地之中,無人像押沙龍那樣俊美,得人的稱讚,從腳底到頭頂毫無瑕疵。他的頭髮甚重,每到年底剪髮一次;所剪下來的,按王的平稱一稱,重二百舍客勒。押沙龍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名叫她瑪,是個容貌俊美的女子。】「以色列全地之中,無人像押沙龍那樣俊美,得人的稱讚,從腳底到頭頂毫無瑕疵」。「俊美」指外表英俊,所以「得人的稱讚」。「毫無瑕疵」指絲毫沒有外貌上的缺陷。「他的頭髮甚重,每到年底剪髮一次;所剪下來的,按王的平稱一稱,重二百舍客勒」。「頭髮甚重」古人的頭髮是美的象徵;「二百舍客勒」約摺合二點三公斤,這既讓人羨慕,也讓押沙龍引以為豪,但後來卻讓押沙龍喪了性命(18:9)。「押沙龍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名叫他瑪,是個容貌俊美的女子」。「女兒名叫他瑪」是為了紀念遭暗嫩玷辱的妹妹(13:22),表明他對大衛偏袒暗嫩還是耿耿於懷。

【押沙龍住在耶路撒冷足有二年,沒有見王的面。押沙龍打發人去叫約押來,要托他去見王,約押卻不肯來。第二次打發人去叫他,他仍不肯來。所以押沙龍對僕人說:『你們看,約押有一塊田,與我的田相近,其中有大麥,你們去放火燒了。』押沙龍的僕人就去放火燒了那田。於是約押起來,到了押沙龍家裡,問他說:『你的僕人為何放火燒了我的田呢?』押沙龍回答約押說:『我打發人去請你來,好托你去見王,替我說:』我為何從基述回來呢?不如仍在那裡。『現在要許我見王的面;我若有罪,任憑王殺我就是了。『】「押沙龍住在耶路撒冷足有二年,沒有見王的面」。「足有二年」這表示押沙龍沒有見王的面已有五年了。「押沙龍打發人去叫約押來,要托他去見王,約押卻不肯來。第二次打發人去叫他,他仍不肯來」。約押避不見面,因為不知道大衛的心意如何,恐怕這份差事吃力不討好。「所以押沙龍對僕人說:『你們看,約押有一塊田,與我的田相近,其中有大麥,你們去放火燒了。押沙龍的僕人就去放火燒了那田」。「放火燒了那田」表明押沙龍是傲慢地以王位繼承人自居。「於是約押起來,到了押沙龍家裡,問他說:』你的僕人為何放火燒了我的田呢?『」放火燒別人的田不僅造成別人財物上的損失,並且是一種侮辱,而這個激將法果然有效。「押沙龍回答約押說:』我打發人去請你來,好托你去見王,替我說」。押沙龍懷有作王的野心(15:10),所以想早日見王,恢復正常的王子身份。「我為何從基述回來呢?不如仍在那裡」。意思是住在耶路撒冷和住在基述沒有什麼不同。「現在要許我見王的面,我若有罪,任憑王殺我就是了」。「我若有罪」表示押沙龍不承認殺兄之罪,反認為殺之有理,可見他沒有悔意。【於是約押去見王,將這話奏告王,王便叫押沙龍來。押沙龍來見王,在王面前俯伏於地,王就與押沙龍親嘴。】「於是約押去見王,將這話奏告王,王便叫押沙龍來」。「將這話奏告」就是約押將押沙龍所說的話照實轉述。「押沙龍來見王,在王面前俯伏於地,王就與押沙龍親嘴」。「與押沙龍親嘴」表示饒恕押沙龍,兩人的關係和好。約押策劃所成就的和好,是出於人的意思,而不是出於神的心意,這就為押沙龍陰謀叛亂埋下了種子。可惜今天也有許多人像約押那樣,只勸人和好,卻包容、接納人的罪,不叫人悔改,也不講神的公義,要知道這是非常危險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從約押的策劃中,學到屬靈的功課!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5: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