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邊港口-巴塞羅那歷史博物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7-15 17:47 編輯







主人介紹了兩位朋友的血統, 混血種, 記不清楚了. 還得查一下, 用AI比較方便不過還得送照片.
可能是威瑪獵犬 Weimaraner 和大丹犬 Great Dane 混血種
魏瑪獵犬
它們熱情而敏感, 短短的棕褐色被毛是這個品種的標誌性特徵:
尺寸: 21 至 25 英寸
體重: 40 至 66 磅
魏瑪獵犬綽號「銀幽靈」: 該品種專為狩獵而生(德國獵犬混血種), 因此具有很強的捕獵慾望並且擅長嗅覺.
https://www.allthingsdogs.com/large-dog-breed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aRifdpph0 魏瑪獵犬 - 十大趣聞
Dogs Wiz
13萬訂閱者
2021年 119,788次瀏覽
魏瑪獵犬是一種大型犬, 最初於19世紀初被培育用於狩獵. 早期魏瑪獵犬被皇室用來獵捕野豬、熊和鹿等大型獵物. 隨著大型獵物狩獵的普及度逐漸下降, 魏瑪獵犬被用來獵捕家禽、兔子和狐狸等小型動物.
-
德國貴族一度趨之若鶩, 不過運動量大. 一位鄰居說幾種歐洲獵犬每天需要遛至少四次.


巴塞羅那主要街道之一, 這點距旅館400米. 從機場乘計程車進城道路擁塞嚴重, 自己出行大多用通勤火車, 方便快捷還省錢.

次日清晨海邊港口, 離旅館1.3公里, 這部分大多是私人遊艇和港口觀光船.
昨天接到有線電視公司通知, 全球通大幅降價和提高免費範圍. 國內用無限流量者全球通免費, 其餘 5G 流量限額提高10倍. 家裡還有兩台解鎖的低檔手機, 華為和雜牌, 如果能用可以節省80%.



巴塞羅那歷史博物館
歷史悠久: 構思始於20世紀前三十年, 雛形出現在1929年國際博覽會的巴塞羅那館, 最終於1943年將總部遷至帕德拉斯故居(Casa Padellàs)和國王廣場(Plaça del Rei). 博物館職責是保護、研究、記錄、傳播和展示巴塞羅那從起源至今的歷史遺產和歷史. 巴塞羅那歷史博物館由市議會通過巴塞羅那文化研究所(ICUB)管理, 彙集了一系列與城市歷史相關的多元化遺產空間. 這些空間與其展出的內容緊密相連, 使歷史與遺產得以對話, 並分佈在城市的各個街區和區域.
這些博物館空間展示了:
羅馬殖民地, 包括國王廣場、奧古斯都神廟、羅馬墓道、阿維尼翁宮、聖奧諾拉宮、海洋門和港口浴場的發掘; 中世紀城市, 包括皇宮(包括聖阿加塔教堂和蒂內爾大廳)、呼喚教堂(探討巴塞羅那市猶太人社區的歷史)和聖卡特琳娜教堂; 現代工業城市, 包括古埃爾公園衛兵營房中歐洲資本的野心、瓊娜別墅中的文學故事、艾瓜之家中的城市供給、法布拉科茨中的勞動城市、307號避難所和羅維拉圖羅中的戰爭及戰後時期, 以及奧利瓦阿爾特斯中巴塞羅那作為當代大都市的視角. 博物館空間並非孤立和封閉的區域. 相反, 它們構成了相互交織的兩極, 從而從不同的歷史、時間和部門視角構建出一個靈活多元的巴塞羅那故事. 最終, 博物館應被視為一座遍布全城的博物館, 并力圖成為一面鏡子和一扇門戶, 讓人們得以觀察和了解巴塞羅那的歷史和遺產. 巴塞羅那歷史博物館因此成為一座地方博物館, 但又不失其城市博物館的地位. 正因如此, 它成為一項城市政策工具, 具有顯著潛力, 可以模糊中心與邊緣之間的界限和距離. 其目標之一是從中心走向邊緣, 反之亦然: 將文化中心地位帶入社區, 與社會文化機構、當地研究中心和其他同等機構共同行動, 講述故事, 弘揚文化遺產. 值得一提的是, 博物館的工作橫跨文化政策和城市政策, 並通過與其他歐洲城市博物館的對話, 鞏固一種面向城市和公眾的行動模式, 該模式正在由博物館推動和指導的歐洲城市博物館網路中探索.
https://www.barcelona.cat/museuhistoria/ca/cercador?page=2

羅馬考古遺址
遊覽巴塞羅那歷史博物館的地下室—國王廣場 (Plaça del Rei), 您將通過街道、當時的城牆或諸如乾洗店、製鹽廠或古老酒窖等工坊, 探索古羅馬殖民地巴塞羅那 (Barcino) 風貌.

自1943年巴塞羅那歷史博物館成立以來, 國王廣場的紀念性建築群一直是其核心. 國王廣場的紀念性建築群涵蓋了公元前1世紀的羅馬時期的巴爾奇諾(Barcino)、公元7世紀的西哥特時期的巴爾奇諾納(Barchinona)以及13世紀的中世紀巴塞羅那... 參觀這座城市第一個基督教社區的遺迹以及其他場所. 此外, 這裡還擁有一些重要的中世紀建築, 例如皇家宮(Palau Reial)、聖阿加塔教堂(Chapel of Santa Àgata)和蒂內爾廳(Saló del Tinell), 以及被稱為「帕德利亞斯之家」(Casa Padellàs)的哥特式宮殿.
https://www.barcelona.cat/museuh ... -arqueologic-roma-1

城市故事: 巴塞羅內塔, 航海街區的故事
作者: 維克托·拉拉·戈麥斯
本城市行程將圍繞該街區的歷史展開, 包括其建造前的沿革、重要事件按時間順序的遊覽, 以及賦予其生命力的人物故事.
https://www.barcelona.cat/museuh ... s-dun-barri-marin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uz7xkirllY
桂爾公園 | 巴塞羅那頂級景點遊覽指南
GraceEscapes
1.91K 訂閱者
54,030 次觀看 2024
彷彿走進童話世界……桂爾公園絕對是巴塞羅那之旅的必游之地!
桂爾公園是安東尼·高迪的另一大傑作, 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是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的傑出典範. 它擁有精妙的曲線和造型, 以及色彩繽紛的馬賽克……高迪的建築設計和真正的才華總是令人嘆為觀止. 本視頻將帶您沿著桂爾公園的著名景點, 沿著通往公園最高點的步道, 從那裡可以欣賞到巴塞羅那、蒂比達多山和地中海的壯麗景色……並分享一些讓您的遊覽愉快的小貼士.

桂爾公園與巴塞羅那 Park Güell and Barcelona
1969年, 西班牙政府認可了古埃爾公園的歷史、建築和藝術特色, 將其列為文化遺產.
1984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更進一步, 將其列為世界遺產. 這一殊榮授予世界上所有具有重要價值的自然區域和文化景觀, 必須加以保護, 以確保其保存完好, 以便子孫後代能夠繼續欣賞.
巴塞羅那的古埃爾公園自1984年以來就與建築師安東尼·高迪的其他作品一起被列為世界遺產.
安東尼·高迪的以下作品構成了該遺產的一部分: 「安東尼·高迪(1852-1926)在巴塞羅那及其周邊地區設計的七座建築分別於1984年和2005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些建築見證了高迪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建築和施工技術演變的傑出貢獻. 它們體現了高迪兼收並蓄且極具個人特色的風格, 其創作者不僅將其應用於建築, 還將其運用在園藝、雕塑和許多其他裝飾藝術領域. 這七座建築分別是: 桂爾公園 Park Güell、桂爾宮 Palau Güell、米拉之家 Casa Milà、維森斯之家 Casa Vicens、高迪設計的聖家堂聖誕立面 Sagrada Família's Nativity façade 和地下室 crypt、巴特羅之家 Casa Batlló 以及桂爾殖民地地下室 Colònia Güell crypt.」 自1993年以來, 該遺址也成為加泰羅尼亞國家文化名勝(BCIN)遺址。古埃爾公園總佔地面積12公頃.
https://www.barcelona.cat/museuh ... guell-i-barcelona-2
https://parkguell.barcelona/en/park-guell/world-heritage-site


閉門造車: 從羅馬城到中世紀皇宮
國王廣場及其宏偉建築之下究竟隱藏著什麼?
這段旅程將帶您探索羅馬城的城市規劃、古代晚期的空間演變以及巴塞羅那王室權力鞏固后發生的巨大變化.
https://www.barcelona.cat/museuh ... eial-major-medieval
巴塞羅那的第一座陽台, 三座城市的發展

加泰羅尼亞插圖畫廊
加泰羅尼亞傑出人物肖像畫廊是MUHBA收藏的一部分, 現位於皇家美術學院. 該畫廊由巴塞羅那市議會於1871年為慶祝聖梅爾塞節而創建, 是該市最重要的紀念活動之一。市長弗朗切斯克·德·保拉·里烏斯·伊·陶萊特(Francesc de Paula Rius i Taulet, 1833-1889)是推動該畫廊發展的歷史人物之一, 他也於1892年成為畫廊成員. 無論如何, 該畫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49, 當時拉蒙·蒙斯·伊·塞里尼亞(Ramon Muns i Serinyà)和安東尼烏·布魯內特(Antoniu Brunet)提出了設立畫廊或肖像收藏的提案, 展出加泰羅尼亞, 尤其是巴塞羅那, 古代和現代在科學、藝術、教會或政治等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名人肖像. 1871-1971, 當最後一位入選畫廊的瓊·馬拉加爾(Joan Maragall)被任命時, 47位歷史人物及其肖像被納入畫廊, 代表了這座城市的不同歷史階段. 也必須指出, 畫廊的發展歷程曾一度中斷, 其中幾次輝煌的時期主要集中在其成立的第一個世紀, 當時畫廊的47位成員中有40位被納入其中. 此外, 在此期間, 畫廊在不同的空間之間遷移. 它最初位於市政廳的中央大廳(Saló de Cent), 但由於1897年空間不足, 決定將其遷至同一建築的哥特式房間, 兩年後又遷至美術宮的聖胡安大廳(Saló de Sant Joan). 內戰爆發后, 藏品分散, 1947年重新整合后, 決定將其移至休達德亞宮(現加泰羅尼亞議會大廈)的現代藝術博物館. 最終, 它被安置在皇家美術學院總部—帛琉雷克森斯宮(Palau Requesens), 至今仍可在那裡參觀. 加泰羅尼亞傑出畫廊的成員按其成立順序排列如下:
1871 - 安東尼·德·卡普馬尼
1872 - 安東尼·維拉多馬特
1877 - 瓊·佩雷·豐塔內拉
1879 - 安東尼·金伯納特和瓊·桂爾
1880 - Jaume Balmes 和 Pau Claris
1881 - 瓊·菲弗勒和保羅·皮費雷爾
1882 - 博納文圖拉·卡爾斯·阿里鮑和弗朗西斯科·文森特·加西亞
1883 - 達米亞·坎佩尼、何塞普·曼索和拉蒙·蒙塔內爾
1884 - 瓊·普里姆和瓊·德·雷克森斯
1886 - 吉列姆·拉蒙一世·德·蒙卡達和弗朗西斯科·薩爾瓦
1888 - 曼努埃爾·米拉·豐塔納爾斯和拉蒙·德·彭亞福特
1891 - 納西斯·蒙圖裡奧爾和拉蒙貝倫格爾一世
1892 - Francesc de Paula Rius i Taulet 和 Pere Virgili
1897 - Bernat Boïl、Josep Anselm Clavé 和 Frederic Soler(Pitarra)
1902 - 安東尼·弗蘭奇 (Antoni Franch) 和費利克斯·托雷斯·阿馬特 (Félix Torres i Amat)
1906 - 何塞普·費雷爾·維達爾、埃斯坦尼斯勞·菲格拉斯、弗朗西斯科·皮·馬加爾、巴托梅烏·羅伯特和傑辛特·貝達格爾
1912 – 瓊·馬內·弗拉克爾
1915 拉蒙·巴特勒、米克爾·比亞達和瑪麗亞·何塞帕·馬薩內斯
1916 – 若阿金·瑪麗亞·巴特里納 (Joaquim Maria Bartrina) 和拉蒙·拉澤·德杜 (Ramon Llàtzer de Dou)
1948 – 拉蒙·杜蘭·巴斯
1953 – Elisenda de Montcada、Eusebi Güell i Bacigalupi 和 Carlos Ibáñez de Ibero, 侯爵穆拉森
1954 – 安東尼瑪麗亞干紅葡萄酒
1967 —安東尼·高迪
1971 – 瓊·馬拉格爾
https://www.barcelona.cat/museuh ... -catalans-illustres

考古材料
出土的考古材料年代跨度廣泛, 涵蓋羅馬時期至18世紀初里貝拉街區被毀時期. 大部分材料為陶瓷, 但也記錄了玻璃、鐵器、青銅器、銅器、鉛製品、骨器、石器、一些木製品以及以證物形式出現的衣物和皮革。陶瓷提供的信息非常重要, 因為它使我們能夠追溯不同歷史階段以及房屋內部的變遷. 值得一提的是, 從雷克孔塔爾(Rec Comtal)、化糞池、下水道和水井中出土了大量碎片. 與遺址建築相關的最古老的陶瓷材料是一組以綠色和錳裝飾的陶瓷, 主要包括切菜盤、餐具和碗.

博恩市場
獨一無二的遺址
凝視舊博恩市場遺址, 便能深入了解17世紀末18世紀初巴塞羅那的日常生活, 漫步於這座城市的街道上, 見證這座城市抵抗菲利普五世軍隊圍攻直至1714投降的歷程.
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考古遺址: 它規模宏大, 保存完好, 展現了歷史序列, 歷史文獻記載也讓我們得以辨認出曾居住於此的家族.
從舊博恩市場周圍和內部發掘的考古遺迹, 我們可以追溯巴塞羅那從羅馬時代到18世紀初的歷史, 直到王位繼承戰爭爆發, 這座城市的這一部分生活才被打斷.
• 街道
在博恩市場遺址內, 我們可以看到因修建城堡(Ciutadella)及其安全廣場而被摧毀的42條街道中的一部分, 具體而言, 多達九條不同道路的路段均得到記錄.
• 房屋和作坊
約六十棟房屋的遺迹分佈在11個不同的島嶼上. 其中一些島嶼僅部分殘存, 因為它們延伸到了舊市場的範圍之外.
• 遺址區域
遺址分為三個截然不同的部分, 完美地展現了13-18世紀里貝拉街區複雜的城市和社會結構.
• 縣級水道
Rec Comtal是遺址的關鍵部分之一, 它標誌著西半部的城市規劃, 並對里貝拉街區這一區域手工藝活動的發展至關重要.
博恩市場
舊博恩市場於1876年開放, 是巴塞羅那第一座大型鐵皮建築. 它建成后的95年服務歷史可分為兩個主要階段: 初期作為里貝拉(Ribera)地區市場; 第二階段自1921年起, 成為中央果蔬市場. 然而, 這並非這座建築的全部故事. 如果沒有事先收回休達德利亞(Ciutadella)軍事要塞及其周邊地區的土地用於公共用途, 它就不可能建成. 在作為文化場所重新開放之前, 它經歷了三十年關於其命運的長期爭論. 從本節以及我們在「波恩區, 市場記憶」展覽期間專門為此設計的頁面, 可以了解並重溫古老波恩市場最重要的歷史方面. 如今, 波恩區已被列為「地方文化遺產」, 它標誌著巴塞羅那鐵器市場的開端.
https://www.barcelona.cat/museuhistoria/ca/materials-arqueologics
https://www.barcelona.cat/museuh ... seum-spaces/el-born

巴塞羅那歷史博物館
總部設在埃爾卡爾區(El Call), 2015年正式落成, 位於老猶太區中心地帶. 這裡曾是前面紗織造工尤瑟夫·博尼阿克(Jucef Bonhiac)故居. 這座中世紀建築保存著十三、十四世紀的原始遺迹. 埃爾卡爾區的名字源於當時巴塞羅那猶太人的聚居區. 猶太人自古以來就居住在這座城市, 並在中世紀城市社區中扮演著非常活躍的角色. Call 一詞的本意是小街或小巷, 後來才被用來指代猶太人居住的整個區域. 即使在當時的封閉地區, 居民也並非與世隔絕, 也不被邊緣化. 事實上, 一些猶太人後來擔任了重要的公共職務, 例如市長、稅務官或大使, 他們為巴塞羅那的商業擴張做出了貢獻. 他們的遺產中也必然包括拉比傳統的領軍人物, 例如薩洛莫·本·阿德雷特(Salomó ben Adret, 1235-1310). 最終, 這個猶太區在1391年遭到暴力襲擊. 這場屠殺標誌著巴塞羅那猶太社區的衰落, 並引發了其流散. 巴塞羅那城市歷史博物館(MUHBA) 的《埃爾·卡爾》是探究中世紀巴塞羅那猶太社區生活的理想起點, 因為它將這個群體的軌跡與這座城市的歷史聯繫起來, 並展現了其輝煌的文化遺產. 其目的不僅在於展現其獨特的特徵或取得的里程碑, 也在於試圖理解猶太人與巴塞羅那市其他居民之間的關係.
-
這次在船上與與一位美國人共進了6次晚餐(固定拼桌, 其餘遊客隨上隨下), 這位詳盡介紹了猶太人歐美遷移歷史背景, 家族成員之間的聯繫(共進退), 家族生意經營模式和飲食習慣等, 後邊再介紹. 這位點的菜, 甜點和湯均不大常見, 每次均如法炮製, 吃飯與文化學習兩不誤.
https://www.barcelona.cat/museuh ... seum-spaces/el-cal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