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泰遭震垮大樓「中國蓋的」 誇稱高質量:打臉了 2、山東23種病毒流傳 死亡人數遠超官方數據 3、浙江天空驚現巨型長雲 民眾恐慌

[複製鏈接]

1646

主題

1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5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IreneLambert878 於 2025-3-29 09:44 編輯




泰遭震垮大樓「中國蓋的」 誇稱高質量:是在泰發展的名片(圖/視頻)

2025年3月28日

緬甸當地時間28日午後,接連發生了兩起強震,其規模分別達到7.7和6.4級,而造成在曼谷乍都乍區興建的30層樓高的新辦公大樓倒塌,其為泰國審計署耗資21.36億泰銖(大約21億元新台幣)興建的,該影片已在社群平台上瘋傳,如今傳出此棟大樓是由中國中鐵子公司中鐵十局集團所負責興建。

據壹蘋新聞網報導,該棟大樓在去年4月完成封頂之時,中鐵十局舉行了封頂儀式,且通過媒體宣傳,聲稱該棟大樓將會是中鐵十局於泰國發展的一張名片,這棟大樓結構形式是核心筒及加上無梁樓板設計,特彆強調這張是一棟高質量的建設,也豐富了中鐵十局超高層施工的業績,已經為公司拓展東南亞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中鐵十局當初稱,這棟大樓已經受到泰國各方地關注,且審計署高層也多次至施工現場視察,也對工程進度、安全生產等情況皆表示認可,同時給予該公司良好評價。豈料該樓卻在這次強震中應聲倒塌。

泰國總理緊急下令:曼谷進入緊急狀態
今日緬甸中部發生規模 7.7 級強震,其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震央位在曼德勒附近,而距離蒙育瓦市以東大約50公里。這次強震波及鄰國的泰國、印度和孟加拉,並以泰國首都曼谷震感尤其強烈,已導致一座在建摩天大樓倒塌,並造成至少1人喪生、數十名工人遭困。

3月28日下午3時,泰國總理貝東丹‧欽那瓦發表聲明,並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她指出,此起地震源自於緬甸,已於泰國首都造成嚴重的影響,尤其發生了乍都乍區的建築倒塌事件。為了確保應變機制能夠順利運作,她已經指示內政部立刻展開應急措施,且將全國視為緊急狀態,來確保救援資源可以快速調動。

政府已經指示數位經濟部(DE)通過簡訊(SMS)、社群媒體(比如 Facebook)和電視等渠道來向民眾發布應變指引。另外,行動廣播(Cell Broadcast)亦已啟用,以確保所有人能夠即時獲得最新的資訊。總理還強調,根據地震統計數據顯示,在震后2小時內可能會發生較強餘震,且於未來24小時之內仍還有可能出現餘震,政府將會密切監測情勢變化。

各部門已經全面動員來應對災情。而由內政部負責協調救災工作,以及監測受災區域;並由自然資源與環境部來評估地震后影響,且提供防災建議;同時交通部也要確保陸路和航空運輸安全。此外,素萬那普機場最初的短暫暫停飛機起降20分鐘,目前經檢查后運作正常。

衛生部亦已要求全國醫院和緊急醫療單位進入戒備狀態,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大量傷患。在學校方面,政府已經下令讓學生提前返家,以避免發生意外。

總理貝東丹表示,她將會儘速返回曼谷,以親自監督救災行動。她還呼籲民眾必須保持冷靜,且避免停留在高樓建築內,僅用樓梯通行。政府也已經指示軍方及安全部門準備兵力,來確保公共秩序。

國家廣播電視台已經設立24小時資訊中心,並提供即時災情更新,以供民眾查詢最新的狀況;政府還強調,救援行動仍在進行之中,請民眾關注官方的公告,以確保自身安全。

【禁聞】山東23種病毒流傳 死亡人數遠超官方數據

2025年03月29日

日前,山東省衛健委通報,當地23種傳染病毒同時流傳。多地大陸民眾爆料,疫情蔓延疊加新冠疫苗後遺症爆發,死亡的人越來越多,各地殯儀館越建越大,鄉村處處新墳。


3月26日,山東省衛健委發布通報,2月1日至2月28日,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23種,染疫人數超過5.9多萬例,死亡22人。

報告中提及的病毒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腦炎等。但報告中隻字沒有提及新冠疫情。

山東民眾質疑,當局統計數據造假及隱瞞新冠疫情,他們親身看到的真實情況和死亡人數,遠遠高出官方公布的數據。

山東省日照市民李先生透露,當地疫情嚴峻,很多人反覆發燒感冒,醫院人滿為患,藥品短缺,不少人心梗、腦梗猝死。

山東省日照市民李先生:「現在你只要發燒退不下燒了,肯定就是肺炎、心肌炎什麼的。我感覺就是打疫苗的得的厲害,現在小孩比較厲害。心肌炎我感覺就是新冠病毒,和新冠疫苗有關,以前哪有這種毛病啊。現在心梗、腦梗年輕的都很多啊,猝死的有三十來歲的,有五十來歲的,還有不到四十的。」

山東泰安市民石先生也透露,當地很多人患上各種重症,年前年後這段時間,不少人不明原因去世。


石先生:「年前的時候,我的一個親家,他才五十八歲就去世了,也沒說什麼病,一共有四五天就去世了。還有我朋友那兒幾個五十多歲的,73年的就去世了。還有三個六十多歲的去世了。反正聽說是不少,心梗突發性的疾病,幾分鐘或者一個多小時沒搶救過來,現在很多人都心知肚明是新冠疫苗的副作用啊。」

石先生說,由於死亡的人太多,開車走在鄉村的路邊,發現到處都是新墳。

石先生:「反正走親戚的時候,開車看路邊,新墳比以前要多得多。我看那個新墳、新土、花圈什麼的都在上面。我母親前一段時間去世了,都在農村安葬。自己的老林,就是老一輩的林地、墓地。但是也要給人家錢,花個幾百塊錢,也有送兩條煙或者一箱酒。但是這種錢,也就是一次性的。」

內蒙古包頭市民劉先生說,最近一段時間,每周都有親友過世,當地的殯儀館開始大規模擴建。

內蒙古包頭市民劉先生:「我們這感冒還很多的,我經常參加葬禮。四十多歲到七十多歲去世的很多。肺還有心腦血管這個兩個問題為主,只要你有基礎病,很快去世,熬不過去的。周圍朋友的父母經常有去世的,這個經常是指在一個星期左右這個範圍內。我們建了個殯儀館非常大,原來的殯儀館的五六倍、七八倍的樣子。」

據陸媒報導,自「十三五」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共投入資金5.98億元人民幣,新建擴建殯儀館41個。而在2024年,內蒙古化德、四川洪雅、山西寧武、湖南華容、江西萬載、新疆柯坪等地,一批大型殯儀館投入使用。


四川省都江堰市民張先生表示,現在中國人越來越少了,各地殯儀館擴建的越來越多了。

四川省都江堰市民張先生:「我們這地方殯儀館擴建比以前擴得多了。不是現在擴的,幾年以前就擴了。我們這是地震區,512地震之後燒不完,就往周邊支援來燒的。地震以後這兒確實擴大了很多倍,殯儀館規模也很大,中途維修也有擴建。」

張先生說,疫情從來沒有離開過。

張先生:「現在得各種心血管疾病猝死的,四五十歲就去世了。也有人說和打疫苗有關。也有人說各種癥狀都跟新冠癥狀一樣,但是死人。我父親42天以前去世的時候,當時殯儀館還沒有出現華北東北一帶出現的那種殯儀館大量的死人。但是甲流傳染的很多,我身邊有很多人,得了甲流和新冠癥狀一樣,也沒有什麼特效藥,就在家裡養著。」

2023年8月,法輪功創始人李大師曾警示,新冠疫情主要是針對共產黨,以及那些盲從中共、維護中共、為中共賣命的人;目前死了很多人,包括很多年輕人。

編輯/李韻 採訪/熊斌 后制/鍾元


天有異象!浙江天空驚現巨型長雲 民眾恐慌(多視頻)

2025年03月28日

3月28日,浙江嘉興天空罕見出現巨型長雲的話題登上熱搜榜,引發熱議。

綜合陸媒報導,3月27日中午12時左右,浙江嘉興的天空驚現一幕奇景,天空中突然出現一條長達數十米的暗灰色長雲,雲層厚實且形態逼真,遠遠望去,場面十分震撼。

不少民眾表示,自己從未見過如此奇特的雲,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一罕見景象,並形容有「烏雲壓城」的感覺。

網傳的視頻顯示,天空一片暗沉,這條厚厚的長雲橫卧在空中。有人在視頻中說,「快跑快跑。」「這什麼東西啊。」「喲,太可怕了。」「哇,這情況魔氣滔天啊。」

目擊者何先生表示,這個長雲約有20米長,持續了約20分鐘,隨後天空下了一會雨。

另一位目擊市民表示,「(壓迫感)很強,我就感覺好嚇人那種,就是感覺妖怪真的出來那種感覺,(持續)半個小時,後面就下大雨了。」

此事也引發熱議:「這可不是十幾二十米,這要好幾公里。」「天象異常。」「今年的極端天氣越來越不正常了。」「好嚇人。」「好可怕。」

「看見這種天象,讓人頭皮發麻。」「看這種好壓抑,感覺呼吸都困難。」

還有人說,「天地是一體的,預示著大的災難,沿海城市多提防。」

「小心大地震,2008年我在北京當兵,五月份就見過這種雲,東西走向,結果沒過幾天,就汶川地震了。」

「今年的天氣和氣溫都很不正常,感覺今年應該會有很多天災要發生。」

「蛇年出蛇雲了,好奇怪。」

「山海經曾記載:天有捲雲地動山搖。」

不少民眾形容,嘉興天空出現的長雲,猶如巨蟒盤踞在天空。

那民間傳說出現「龍蛇雲」會有什麼預兆?吉林博主「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的文章表示,翻翻地方志就知道,光緒二十三年春,湖州上空出現過「烏龍掛角」,嚇得知府大人連夜開壇祭天。《嘉興府志》里還記著康熙年間有「白蛟雲」盤桓三日不去,後來果然發了大水。


https://tinyurl.com/22dj5bzo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4-3 21: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