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0年代爆炸性絕密報告 高幹子女特權情況 2、中國民風大變 過年城裡鄉村都冷清 3、央視「春晚」評論遭審查 被批預製菜

[複製鏈接]

1844

主題

1945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5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IreneLambert878 於 2025-1-30 09:14 編輯




90年代爆炸性絕密報告 高幹子女特權情況(圖)


2025-01-28    作者:

按:這份花了7個月完成的調查報告,震驚了中共高層,被視為洪水猛獸。這份被稱為「爆炸性、震蕩性」的絕密報告,被封存了。

90年代,中共搞了一份《關於高幹家屬子女工作、經濟情況》的調查報告,披露了高幹家屬子女的種種特權情況。

關於高幹子女特權的絕密報告,是由中紀委和中央政策研究室,根據中央政治局於1995年11月通過的第12號決議,在1996年10月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交了一份題為《關於高級幹部家屬、子女工作、經濟情況》的調查報告。

但是,這份花了7個月完成的調查報告,震驚了中共高層,被視為洪水猛獸。這份被稱為「爆炸性、震蕩性」的絕密報告,被封存了。

高幹子女工作情況
據該調查報告披露:縣、局級幹部子女,佔在職崗位人口的十萬分之9.2,在商貿、金融部門工作的,佔78%以上;專業不對口的,佔85%以上。

地、廳級幹部子女,佔在職崗位工作人口的百萬分之18.5,在商貿、金融部門工作的,佔88.7%以上;專業不對口的,佔87%以上。

省、部級或以上的幹部子女,佔在職崗位工作人口的百萬分之7.1,在商貿、金融部門工作的,佔92%以上;專業不對口的,佔91%以上。

又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於當年5月初所作的一份調查報告披露:在第一代、第二代革命老幹部的730多名子女中,除了157名擔任黨、政、軍部門領導幹部外,其他500餘名都在工商、金融、外貿領域擔任領導職務,但專業對口的僅53名。

高幹家屬、子女擁有財產的情況
據《關於高級幹部家屬、子女工作、經濟情況》調查報告披露:15000多名地、廳級或以上高級幹部家屬、子女擁有的財產,達到2500億元人民幣,還不包括他們在香港、海外的財產,平均每人擁有財產160萬元人民幣。中央政策研究室有人指出,這還是不完全的、保守的統計數字。

高幹子女公派留學未歸者眾
據該調查報告披露:至1995年底,公派、公費到美加、西歐、北歐留學、進修的地、廳級或以上的高幹子女,完成學業未歸國的有1700多名,其中有570多名已在當地安家定居。

廣東省高幹子女在中資機構工作的情況
據該調查報告披露:廣東省地、廳級、副省級以上高級幹部家屬子女(包括已離退休的高幹),有790多名在港澳、海外中資公司任職;在港澳、外國設有經貿公司的有150多名;有470多名在金融、外貿、外資企業中擔任領導職務。

地方高幹及家屬擁有房產情況
據該調查報告披露:

四川省地、廳級或以上高幹每家平均擁有3.5套住宅,面積達620平方米,價值達150多萬元人民。

河北省地、廳級幹部平均每人擁有居住面積達350多平方米的住宅,僅支付1.2萬至2.5萬元的代價。

湖南省地、廳級幹部350名,擁有公配私用轎車1219輛,平均每人佔有4輛之多。

關於宋任窮的「特權」
據該調查報告披露:宋任窮家屬在北京、瀋陽、大連、哈爾濱、珠海等地,各擁有一幢住宅。除北京的任宅是屬於公家分配的之外,宋任窮用象徵性的代價4.5萬元人民幣買下了另4幢別墅,居住面積共700多平方米,還附有800多平方米的花園。

諸元老對調查報告的態度
該調查報告出爐后,中共元老中只有彭真作了如下的批示:建議高級黨政軍幹部及離退休幹部,都要嚴肅對照一下,作出反思:共產黨領導幹部及其家屬、子女是人民的公僕、人民的女兒,還是社會的特權階層?老幹部要在這個問題上作出選擇。

宋平的批示為:完全同意彭老的意見。

楊尚昆、萬里、薄一波、宋任窮等元老僅作了「已閱」的表示。

政治局視該調查報告為洪水猛獸
該調查報告至今未公開到省、部級。曾經有人提出,擬將該調查報告作為十五屆一中全會的參考材料,為此,政治局於十五大前夕曾討論過,但未獲通過。未通過的理由是,認為該調查報告的負面影響難以評估,可能會對社會穩定、政治穩定造成衝擊;還認為調查報告會給黨的工作帶來極大的干擾,黨的領導幹部的威信將受到沉重打擊,黨內會造成思想混亂,甚至極易被敵對勢力藉以攻擊社會主義制度。

中共高層對高幹子女特權的兩難
當時,中共高層對高幹子女已形成特權階層的問題十分為難:一方面覺得應該管一管,抓一抓,這樣才對中共統治灌的鞏固有利;但另一方面又怕高幹子女已形成特權階層的事實完全曝光,會激起人民群眾的不滿和反對,反而影響黨的統治權的鞏固。於是,他們想在黑箱作業,以緩和一下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滿,當然也不想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中國民風大變 過年城裡鄉村都冷清

2025年01月29日     作者:寧海鍾

今年的中國新年讓大陸民眾感到不同尋常的冷清氛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冷冷清清;許多返鄉過年的民眾亦說,農村也不再像往年那樣熱鬧了,也顯得冷冷清清。而中國經濟下行,消費降級,令年味漸淡,人們過年壓力增大。分析人士認為,這背後是中國民風幾十年間發生的大變化。


過年城市鄉村皆冷清?
2025年1月28日(除夕),有博主拍視頻顯示,北京的除夕街上冷冷清清。


(視頻截圖)
另一位博主說,第一次在上海過年,真沒想到如此冷清。

她說:「今天帶大家看一看上海的街道,真的是冷冷清清的,平時車流時熙攘的馬路突然變得安靜了,街道也變得空曠了。恍恍惚惚間,這一年真的要結束了。上海百分之八十都是外地人,外地人回家過年了。在這一刻,除了那些回不去家和不想回家的人,剩下的才是那些屬於上海本地人的家鄉。」


(視頻截圖)

但是回鄉過年的人也說,過年的農村,同樣冷冷清清。

一位博主表示,農村過年也真是無聊,出門看不到什麼行人。路上冷清,小孩都沒見到。幾個在家的街坊鄰居也不串門,也不怎麼出門,整個農村非常安靜。而且在這裡沒車寸步難行,買菜還要開車二十分鐘去鎮上,鎮上沒有任何高樓大廈,沒有商場、娛樂設施,更是貧瘠地帶,想去電影院,還要再開車四十多分鐘去市裡,假如讓你待這裡,你願意嗎?


(視頻截圖)
也有一位回鄉的男子表示,2025年過年,把農村的缺點全部暴露出來了,過大年了村裡面的豪車都不見了。

他說,今天是過大年了,除夕了,還有一個小時就要吃年夜飯了,你看一下我們這個村裡面靜悄悄的,連個鞭炮聲音也聽不到,連個人影也看不到,冷冷清清。哪裡像過年?前後看一下,根本就看不到一台豪車,真的是太安靜了。這哪裡是像過大年,感覺跟平時沒有什麼兩樣了。過年也沒意思了,現在很多人也不回農村來過年了,特別是今年很少有人回來過年。前幾年我們村裡面很多人都是回農村,過年煙花放個不停,豪車也開回來,特別有面子。但是現在的人是不是真的活明白了,不在乎那些虛的,就是說攀比了,就在乎自己過得好不好?只要身體健康就是最好的。


(視頻截圖)


不過,也有視頻博主表示,上海、東莞、深圳都冷清,唯獨廣州佛山年味十足,廣州花市人潮洶湧,好像外地人一個都沒有離開。(視頻鏈接)

過年成為年輕人負擔 經濟下行消費降級
對中國人來說,過年原本是個喜慶團圓的節日,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這一傳統節日感到壓力重重。

事實上,早在過年前半個月,就有不少大陸民眾認為,今年過年將是有史以來最冷清的過年。不少人表示,掙錢不容易,過年要理性消費。在社交媒體上,更有許多年輕網民紛紛吐槽,過年的花銷、職場的不確定性、長輩的期待等讓人「年關難過」。許多人現在已經放棄了大額消費,甚至連賣年貨的店家也顯得異常冷清。

美國之音1月28日報導,中國年輕人出現縮減過年開銷的新趨勢,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表示,這種變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經濟壓力無疑是最關鍵的原因之一。經濟下行,導致了消費能力的下降,年輕人更加註重理性消費和實際的需求,減少了過年習俗中比較高開銷的部分。也有一種就是避免回家,就地過年也成為在應對經濟壓力下的一種新的選擇。

孫國祥指出,過年常見的購買年貨、走親訪友、發紅包等傳統活動,因高昂的費用和心理負擔,逐漸被年輕一輩簡化,甚至省略。


中國民風變 攀比和忌妒讓人心累
傳統的中國新年,歷來都是歡聲笑語,在外地的人們都趕回老家,探親訪友,互道「過年好」。出外打工的年輕人,也藉此回家盡孝。但是過去二三十年間,這些民風已悄然被改變。

一個在社交媒體上熱傳的帖子說:「攀比和忌妒在現在農村可以嚴重到什麼程度?過年回老家,抽的煙都是五十塊起步,喝的酒都是三百塊打底,打牌輸贏一局都是好幾百塊。辛苦一年攢點錢,過年七天全部花完,還有人為了讓村裡人看得起呢,在偏僻的縣城、幾十里(外)的老家花六七十萬蓋個小洋房,買個十幾萬元的車,一年到頭放著積灰,就過年回去看那麼幾次。你活這一輩子,難不成就是為了讓你村裡的常年不見的那幾個人看得起你嗎?」

一名女子在視頻中說,感覺今年過年沒有氛圍,過年,就是回去攀比。你看了你都煩,個個在那裡炫耀,個個在那裡攀比,你有心情嗎?從你長大之後,哪一個過年有氛圍,真正有氛圍,都是我們無憂無慮的兒童(時期)。小時候的早早三點、四點就已經準備,洗好澡穿新衣服,然後早早等父母給我們紅包。


(視頻截圖)
一名年輕男子則在視頻中說,「我不想回去過年,原因並不是什麼我家庭不好之類的,而是我一個人在外面待久了,已經習慣了。回去了家裡的那種熱鬧,我反而有點不太習慣,而且走親戚拜年那一套,一點也不輕鬆。」

他說,最重要的是那些親戚,一年就見一次面,見面也是各種比來比去,拐著彎兒跟你打聽收入。現在工作本來就很累,過年還不能喘口氣,不如趁著過年這幾天好好地休息休息。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過年家家戶戶首先敬拜神明;然後祭拜祖先,同時向家中的長輩問安;最後與朋友互相賀歲。但1949年中共建政后,把中國年這個中國傳統節日,變成了共產黨給老百姓洗腦、灌輸黨文化的機會,中共的「春晚」歌唱的是其黨意識形態有關的主題,格調越來越粗俗低下。千百年來過年的內涵被中共破壞殆盡,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民間的「過年」變質,也並不奇怪。


央視「春晚」評論遭審查 被批預製菜

2025年01月30日

今年除夕,中共央視「春晚」首次在大陸視頻網站直播,但網友發現評論區遭到審查,出現的全部都是所謂的「正面評價」,質疑「春晚」評論區使用了「預製菜」。


1月28號晚上,大陸視頻網站「嗶哩嗶哩」(B站)首次直播「春晚」,自稱是獨家彈幕視頻平台,專門為晚會直播定製了全新的互動、觀看功能。

但在直播過程中,許多網友抱怨,B站的字幕評論功能似乎使用了預製的彈幕,屏幕上出現的都是正面評價,自己發出去的負面評論看不到,或者根本發不出去。

有網友說:「我就知道不敢開真實彈幕,全是預製菜。」

大陸法律界人士戴女士表示,中共一貫都是在搞篩選制,不會讓老百姓看到真實的東西。

大陸法律界人士戴女士(變音):「它(中共)這個跟它一貫的做法是一樣的,就是只能聽好的,不能聽真實的話,因為真實的話反映了這個現狀,它就玩不起了呀,它甚至可能都被顛覆了哦。」

大陸民眾王女士說,中共害怕聽真話,也害怕老百姓看到真相。


大陸民眾王女士(變音):「它怕呀,那你要是去讚美它,那它肯定不屏蔽,你如果去批評它的話,它肯定是要屏蔽的。它不僅僅是在這個上面呀,你看普遍維權的這些老百姓,你發個微博、發個啥,它都是審核中、審核中⋯⋯然後就不見了。」

大陸民眾周先生表示,中共僱用了很多網路審查員,刻意在網路上編造對中共有利的輿論,製造一個繁榮的假相。

大陸民眾周先生(變音):「就是有它們專門的一個很大的一個水軍,或者一個它們能控制得住的一個輿論團體,然後專門往上發的東西,或者「預製菜」,預製好的然後發上來,你實際的,大家的那個想發的東西,你都是發不上來的,它是個假的,假的彈幕。」

多年來,中共一直利用「春晚」替自己歌功頌德,對民眾洗腦,但是越來越多的民眾已經清醒,抵制「春晚」。

大陸法律界人士戴女士(變音):「我有二十五、六年沒看這個節目了,就不是我想要看的,很氣憤。它專門灌一些我不想吃的東西,在浪費我的生命。」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唐穎、李珊珊、鍾元採訪報導

https://tinyurl.com/22dj5bzo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2: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