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解孟子第三篇下滕文公章句下1(一)

[複製鏈接]

931

主題

1428

帖子

664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6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老寒腿7979 發表於 2024-12-16 1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視頻講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A_FZbmhoA



相關文案:主話題:《孟子》第三篇(下)滕文公章句下
第一章之(一)、——
解析:陳代曰:「不見(知道)諸侯,宜(應該)若小然;今一見之,大則以王,小則以霸。且(通「徂」cú:往,去;歷時經久,以往)《志》曰:『枉(摺疊)尺而直(伸展)尋(七尺或八尺)』,宜若可(痊癒)為也。」
孟子曰:「昔齊景公田,招虞(yú:猜度cāi duó,料想;憂慮,憂患;準備,戒備;欺詐,欺騙;古代掌管山林川澤之官員;古代葬后祭祀;通「娛」:歡樂)人(同「仁」)以旌(jīng:古代用氂牛尾和五彩羽毛裝飾竿頭之一種旗子;泛指旗幟;表彰,表揚;表示,表明,顯示;引申為識別,辨識),不至,將殺之。志士不忘(無)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客觀)其招不往(死,死者;wàng:歸向)也。如不待(打算)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尋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則枉尋直尺而利,亦可為與?」

即舊朝元老說:「不可讓臣下諸多侯爵者知道自作主理念,而應該讓他們像低微下等之牲畜一樣被作主;當今之亂世乃因眾侯爵全都知道自作主,所以其中權力大者效法於公爵君主,權力小者效法於侯爵盟主。據歷史記事講:『摺疊起來為一尺長度之量具如果任其伸展開來便會有七八尺長』,君主應該折曲臣下之心志乃應該像醫生對待病人一樣而修治之。」
孟先生講:「往昔有齋戒光大公位者獵取人心,乃招引欺騙之仁愛於無私奉獻及捨己為人之政治旗幟,如果有誰達不到殉教徒之戒欲標椎,便統領社會輿論扼殺其人格尊嚴與臉面。志向於自主人品者無不陷落於畜品困厄之境地,勇敢於民主自由者無不淪喪其人類本能之獨立思考意識及主觀能動性。深諳學問之文明開明覺悟者哪裡會採取使公眾迷信戒欲之宗教及打造畜品奴才之私禮作為政治方針或路線呢?本義宗教及公禮乃採取一兼二之生向於冠上履下之客觀法理乃其所招引者並非互競相殺之死向於所謂有公無私或有私無公。如果不打算招引互競相殺之死向於動物王者法則,那麼為什麼還要推行所謂有公無私或有私無公之政治方針或路線於半獨一之獨裁霸權呢?姑且講這摺疊尺收縮為一尺而伸展為七或八尺,製造此工具者乃出於使用便利之主張。如果因為使用便利而製造摺疊尺,那麼依照便利原則而把待量物品像布匹紙張、繩線一樣摺疊縮短至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乃更為方便測量,那麼主子之私心也便適合如此曲折而被公眾輿論去測量即醫生更應該虛心聽取患者之測評吧?」

若論私慾,如果主子不膨脹那麼奴才便不膨脹。
——(完)
有一種人雖沒有權力卻想要解決社會問題乃以和平使者之身份傳遞文明開明之覺悟於各種爭端,此斡旋者之所作所為即聖人之事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1: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