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也議農民負擔》巴郎

[複製鏈接]

1713

主題

1714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12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巴郎 發表於 2024-12-8 18: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也議農民負擔》巴郎   20241207

看見近來有評論農村巧立名目強制收費加重農民負擔的文章,不禁感慨。

70年代,巴郎曾在渝東的山區當過知青,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深知農民的艱辛。雖然經過了幾十年的改革開放,農民已經脫貧,生活大為改善,但從中國各階層的生存狀況來看,農民仍然處於底層。

中國幾千年來,以農立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民就是這個基礎的基腳石。雖然幾十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逐漸地在各行各業實現了4個現代化,經濟好轉,貿易增加,國家從小康走向富裕了,中國走在了世界經濟的前列。但是,當今的中國人中,絕大多數人仍然是農民,農業在國計民生中仍然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而今實現城鎮化,人往高處走,農村的大部分人口就流向了城市區鎮。人去樓空,牆倒房頹,而今能夠安居在土地上的,多是老弱婦幼,辛勤耕耘的農民的人數急劇的減少,其生存條件依然嚴峻,掙扎在貧困邊緣,不容樂觀。農村人口的大量流失,使農村面貌的改善,更加地捉襟見肘,似乎將成為空談。

巴郎認為,我們的先輩,經過數千年來的胼手胝足,在華夏這塊貧瘠的土地上,為我們開拓出了富饒的可耕地,是極其地不容易的。因此,為了加固中國這座大廈的基礎,為了這座基礎所承受的上層建築,國家應該惜農愛農,為農民提供福利,而不是增加他們的負擔,竭澤斷流。比如說努力減少和免除各種名目的徵收款項,使農民的生活能與其他行業持平,甚至更好,這樣才能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只有發揮農民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地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去,才能保證華夏廣袤的土地不至於荒蕪,才能生產出維持眾多人口生存的糧食,為祖國建設提供寶貴的原始資源,做出更大的貢獻。

民富國強,只有藏富於民,國家才會強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7: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