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東方聖人新解《道德經》第七十三章——知病說
[列印本頁]
作者:
老寒腿7979
時間:
2024-5-24 10:02
標題:
東方聖人新解《道德經》第七十三章——知病說
主話題:知病說
解析:《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知病說——知(主管,掌控,把握;知道,使知道;知識;同「智」:有智慧,聰明;智慧,見識)不知,尚(尊崇,注重;風尚;還;尚且)矣(了,啊)。不知不知,病(生理上或心理上發生不正常狀態;心病;私弊;缺點,錯誤;禍害,損害;責備,不滿)矣。是(對,正確;認為正確;表示答應之詞;這,這個)以(用,拿;依;因;目的;於,在;而)聖(最崇高者;學識或技能有極高成就者;聖人;帝王;宗教徒對所崇拜事物之尊稱)人(勞動者;每人;一般人;成年人;別人;某種人;人之品質、性格或名譽;人之身體或意識;人手,人材)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即自主者不去隨便作人主,也不被人主,乃崇尚公禮於自省自律也。
管不了自己者,乃因獸品之放縱自身慾望,乃毛病;管別人卻管不了者,乃因畜品其獸性未泯而終致爆發,其間責備與不滿、損害與禍害乃此消彼長而互競相殺之關係,乃因私弊而起。
真理乃覺悟者對自身缺點及錯誤不遮醜不護短,對惡果不遷怒、不脫罪、不推責,不挑他人之毛病、不抓人之把柄、不挾制幼下及不以私禮去施行馭人之術於馴化與調教;因為以他人之缺點和錯誤為軟肋而施以攻擊者,本身乃私禮之禍害,此乃獸品其王者法則於弱肉強食也,其結果是獸性對獸性之互挑毛病及對攻搏擊也。
真理乃自我匡正、匡扶及匡複,自觀念始,效法公禮於文明開明之覺悟,剋制體內慾望以防其篡取主導地位;在行動上不抱低估及僥倖心理於未雨綢繆;在習慣上不投機取巧、不怠惰隨意於防微杜漸;在潛意識本性當中,對於隱性基因,要有意識規避和防範惡因之傳導而不給其發作之條件,要自信且重視源自血脈遺傳當中那些優良善因之傳承而努力為其創造激活之條件,要相信每一姓氏之先祖必有偉大之人物而同時也必有傑出人文土地之傳續;當毛病已形成時,乃亡羊補牢而為時未晚,不苟且、不自甘墮落,人性原本以自立自強為可貴於如煉獄、涅槃、辟穀之修身也;當疾病出現或其他災禍發生時,不宿命、不賭運、不迷信不盲從、不赦罪不祈福,理當直面惡果而努力把握善因以期今後之圓滿。
人之初,皆乃病。
邪惡之念,乃萬病之因。
——(完)
作者主頁: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QN19iPJ80XyRWo-WR41Tg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