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河北插隊(1) 下馬威

[複製鏈接]

190

主題

195

帖子

130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nli_98 發表於 2023-7-19 20: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請點擊下面的鏈接/視頻進入我的演播室,謝謝大家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j5joC&index=131

大家好,小學生又在這裡跟大家見面了。首先歡迎大家分享,收看我的視頻節目。今天是第131集,上一集插了點別的,這集我開始繼續講我上山下鄉這一系列,今天,按照我原來的計劃,就講我在河北插隊的生活經歷,今天先開個頭,陸續分幾集講完。

告別了北大荒,遵從家裡的安排,我來到了河北農村,也就是我姐姐下鄉的地方。

在我上中學的時候,我去過那裡,離我過去生活的城市不遠,大約100公里。下鄉之前之後,我都騎過自行車往返於兩地。所以對那個地方並不陌生。

我以前說過,我們這個村子很大,是一個千戶大村,那時都叫生產隊,所以我們這個村是某某庄生產大隊,下屬四個生產中隊,我所在的是一中隊,在村子的盡東頭,中隊下面又下屬8個小隊,我所在的小隊就是8隊。無獨有偶,在北大荒是一營八連,到這裡是一中隊八小隊。有點像部隊的建制,不打仗了就種地,一打仗了,你們就編入一中隊,二中隊,。。。,正規部隊都是軍師旅團營連排班,到了地方武裝就是一中隊,二大隊,我後來上大學也是8班,按國內的迷信,這也是個吉利數字。

我剛一到村裡,交給我第一個要乾的活,可能很多人都沒想到,就是掏大糞。當時,到了現場一看,一下子把我驚呆了,展現在我面前的就是廁所的大糞坑。這個大糞坑大家可能都知道,過去我們的廁所,包括城市也一樣,都是蹲坑,底下就是一個通著的大池子,現在可能有改進了,過去我到過的所有地方都是這種,怎麼掏?很簡單,挽起褲腳不由分說的跳進去。這一下子就給我來個下馬威,就像標題說的,這是哪到哪呀,太不可思議了,隊長姓孫,站在旁邊直笑,這是什麼?這是照顧你,你剛來,先給你個輕鬆的活乾乾,工分滿分,整勞力干一天是8分,我干這個活,一天4分。一天干下來,累得腰酸腿疼不說,渾身臭氣熏天,現在想想真是不堪回首。那時候牛鬼蛇神才幹這個,我這個下鄉知青也不例外,我一直想不通,後來,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再教育?就是這個,你們整天呆在大城市裡「養尊處優」,還一天到晚的牢騷話,動不動就搞什麼「白紙革命」,現在你們知道了吧,老百姓的日子就是這麼過來的。我當年也是這麼一路走過來的,十里山路不換肩嘛。

在兵團那會,吃的也不太好,肉吃得很少,大部分是吃素的,但至少白面管夠,還有些蔬菜,一個月伙食費12元(工資是32元/月)。到這裡,每天只能吃棒子麵貼餅子+鹹菜。貼餅子就是底下熬了一鍋粥,或者菜湯什麼的,什麼都沒有就是白水,餅就圍著鍋沿貼一圈,正式飯是這個,白天出去幹活帶的飯也是這個,當地的老百姓都是吃這個,拿塊布包著,再拿塊鹹菜,一邊啃著鹹菜,一邊嚼著餅子,渴了怎麼辦?趴在河溝邊上喝點水,下鄉就沒有食堂了,還得自己動手做飯。由於跟姐姐吃在一起,我還算沾了點光,姐姐做飯,我幫著燒火。有一次趕集,姐姐買了5毛錢的肉,蒸了西葫包子,就是zucchini,比較大,不像這裡,特別嫩的時候就採摘了,我記得當時吃的那叫一個香啊,從來沒有那麼好吃的包子。不是說因為餓的不行,當時農村肉是新鮮的,糧食也是新打下來的,確實好吃,當然跟我整天吃貼餅子,突然一改善伙食,也是一個主要因素。

我記得,當年收成不錯,到隊部吃飯,煮了一大鍋麵疙瘩,怎麼煮?就是白水煮,擱點鹽,最後撒點蔥花,和香油,我一開始還以為是水餃呢,個頭跟水餃那麼大,原來都是像水餃一樣大的麵疙瘩,雖然難以下咽,但是,這種「百年不遇」的優待也不能錯過,稀里糊塗強吃了一小碗,就實在是吃不下去了,那東西太噎人。那東西也確實很有飽感,很實在,都是死麵疙瘩,很容易吃飽,我看著老鄉們蹲在地上,狼吞虎咽一碗接著一碗不停的吃,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我後來講到修海河,也講到這方面的內容,很類似。

如果非要說河北農村跟北大荒兵團有什麼最直觀的明顯不同,我想說,第一,就是擁擠很多,土地有限,但人很多;我們村子那麼大,但土地還沒有我們8連的一半多呢,所謂精耕細作;所以,跟第一點有關,第二,植被過度開發,到處都是光禿禿的黃土地,有點草毛,也都被人們拔了。這在我去北大荒之前就非常熟悉了,包括我們城市郊區,這一帶走過來,都是這種,公路兩邊都是人工栽的楊樹,剩下就是莊稼地了。在加拿大,草地管理的不好,包括我自己,開始還注意保養保養,拔拔野草,後來我一看簡直是太費勁了,哪裡拔的完呢,不可能拔乾淨。草地管理不好,地上就長了大量的苜蓿,大家知道,有小白花,有小黃花,桿長得很硬的那種,這在我們村可是上等的牲口飼料,平時捨不得給,車老闆都預備一些,在最較勁的時候,干累活,快拉不動的時候,才給牲口喂一點。

好了,說了不少了,下期再接著講,現在說說today's words: overharvesting過度採收/集/開發
例句就不說了,英語定義:exploiting a natural resource until its supply is so diminished that its exploitation is no longer sustainable.
就是過度的開採/發,exploit還有剝削的含義,所以也可以說是過度的剝削自然資源,遲早有一天就會枯竭了,diminish消磨殆盡,no longer sustainable不可持續性的。
根據我下鄉的經歷,我覺得在國內很多農村都是過度開發,土地貧瘠,怎麼辦呢?
就使用化肥,我下鄉那會,沒有化肥莊家根本就不長了。除了化肥,再有就是改良品種,
你看那一片高粱,以後我會講到,在北窪,以前就是白洋淀,根治海河,把水都治沒了,
種的雜交高粱連牲口都不吃,種的是什麼?種的是飼料,主要是把秸稈鍘了給牲口吃。但是,那個高粱牲口都不吃,人還能吃?
聯想到題外話,那個時候,我們就發現,農業不完全是糧食,很多東西一個是作為加工食品,
除此之外,大部分東西是飼料,所以,前一陣子,現在可能還在搞,以糧為綱,別的都不要種了,什麼飯碗要端在自己手裡,當年,還下鄉這麼多年,這麼基本的事都不知道?

行了,別牢騷話太多了,再牢騷?就接著掏大糞去吧。

書法:燕趙大地
燕,作為古代國名,發平聲,
一般燕趙多指河北一帶,當然,也包括山西,山東,河南的一部分,但是主要的中心地帶就是河北,也就是古代,春秋時代,的燕趙兩國。
非常流行的話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為什麼?我個人覺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一帶比較貧窮,我下鄉看到的這種過度開採,開發的狀況,不是現在才開始的,多少千年前就有了,人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農耕,一直就在這一帶,
為什麼北大荒那裡的自然條件那麼好,土地那麼肥沃?因為那時候,那裡根本沒有什麼人居住,沒人去。

而且,燕趙這一帶飽受周圍列強的侵略蹂躪,北方有匈奴,西邊有強秦,
他們總是要抵禦外部來的騷擾,所以人們不堅強起來,就很難生存下去。
所以,這一帶的老百姓都比較頑強,在河北插隊,生活條件那麼差,當地的百姓還是照樣情緒飽滿,樂觀向上,這很讓我們這群城市來的「少爺羔子」們肅然起敬。

好,又該跟大家說再見了。
為了支持我的愛好,也是為了把這個節目做得更好,
請大家點贊,留言,訂閱,和轉發我的視頻節目。
感謝大家的關注,鼓勵,分享,和支持。
再次祝福大家生活愉快,下期再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6: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