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孩子發出痛苦與壓抑的訊號時,父母是否能及時覺察並給予幫助?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3-2-26 14:31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陪伴<br />
孩子出現情緒上、心理上的問題,父母當下最要做的是陪伴。而且默默地陪伴,比喋喋不休的陪伴,效果要好上許多。用行動告訴孩子,你永遠在他身邊!<br />
2、擁抱<br />
當孩子不拒絕的時候,多擁抱孩子,讓孩子聽到你的心跳,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力量。他就會感到極大的滿足。<br />
3、傾聽<br />
引導孩子宣洩自己的情緒,父母要做到的是:傾聽。不需要加上自己的意見,也不需要指導孩子下一步如何走,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父母只是傾聽。<br />
4、暫時迴避<br />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指出:父母對孩子某些行為和情緒的關注,會提高這些行為和情緒再次發生的頻率。因此,當孩子出現某些消極情緒,父母適當的採取迴避的方式,更能減少它的發生。這裡主要針對的是:當孩子因某些不合理要求達不到滿足而產生消極情緒時,可以假裝沒看見,不予理會,因為此時越理會越會讓幼兒覺得這種方法是有效的,成為他日後達到自己目的的手段。<br />
5、有效引導<br />
引導孩子從消極情緒向積極情緒轉化,教給孩子用積極的心態看問題。如果父母做不到,就帶著孩子,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7: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