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雜感六則

[複製鏈接]

149

主題

2112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雜感六則

變通







五一放假,閑來無事又撿起本書。看到秦牧的《毒物與葯》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人參加詩酒會,他根底差,出口就說:「柳絮飛來片片紅」,此語一出,四座嘩然!白絮如何成紅的了?而他的朋友馬上接吟:「夕陽方照桃花塢」,狗屁不通的話一下子就成了精彩之句。

這種變通是友善的聰明的。既保全了朋友,又不失風雅,可謂一舉兩得。

變通是本事,能化腐朽為神奇。有人運用得生硬,有人掌握得嫻熟。

孔乙己的「竊書不算偷」,也是變通,他不過是想遮擋一下小人行為,想體面一些。卻只能蒙不知竊為何物的人。

二十年前誰要是有生活作風問題,整個家族都都抬不起頭,直接責任者會被冠以破鞋,如今,世風巨變,跑破鞋不叫跑破鞋,改名叫感情重疊了。這麼一變通,一時間竟整不準是褒是貶。不就是跑破鞋嘛,自欺而已。

這只是些小打小鬧。相比之下,失業不叫失業,叫下崗,資本家不叫資本家叫私營企業主,人禍不叫人禍叫三年自然災害,這才是大手筆。有幸臨摹大手筆的人,就是那些當官的,回頭再小打小鬧,閉著眼睛都能輕車熟路,個個是偷情聖手,竊公行家,還能把自己變通得溜光水滑。

愚蠢的人把感情重疊(也就是跑破鞋)喻為臭豆腐,不管怎麼好吃也有臭味不是?可人家當著官的人卻把它看成是張藝謀的大片,中國人看著不好,卻賺了票子,拿了國際大獎!邪乎吧?練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變通的藝術性,還要看這些人的。

事實只有一個,而變通就是給事實化化妝,讓她看上去更漂亮一些。就像拉屎不叫拉屎叫出恭一樣。不管叫什麼,而事實是――不說了,臭死人了。




                                 諷刺




被諷刺的人往往把諷刺叫喊成人身攻擊,諷刺一般很少提及當事者的名字,可當事人卻高度敏感,無不對號入座,很準確地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什麼原因呢?除了他或她十分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還能有第二種解釋嗎?沽權自重,胡作非為者,恬不知恥,放浪形骸之人,他們什麼都不怕,只怕諷刺。

胡作非為者不是不知道什麼是胡什麼是非,只是一味放縱;恬不知恥的人不是不知恥,而是不想知恥,當諷刺的竹棍兒敲他的腿桿兒時,勁道不大,打一下他就跳得老高,一敲一個準兒。

有人兜售隱私,大吵百嚷地解讀自己那點埋汰事,近似於當街大便。一切正常的約束對這樣的人是廢紙一張。那臉比鞋底還厚,一針下去,砭不出血來。怎麼辦呢?你就在地上放上幾隻毒蠍,當他或她蹲下時,蠍子就會在白花花的屁股上狠蜇一下!那人便會提著褲子尖叫狂奔!手紙都省了。

這就是諷刺。

蠍子不能太多,要有針對性,不然它們到處亂爬,傷及左右,三五個一起撒丫子追你,你就死定了。




                                 教師




記得那次去參加職稱外語考試的培訓,培訓班設在某中學。晚課前幾分鐘廣播響了,一個把啞嗓子硬吊成鞠萍姐姐語音的老太婆說話了:「各位同學,我很生氣!我真的很生氣!。。。。。」原來這是本校校長,生氣的原因是發現有人把廢紙扔在教室里了。

在這位校長眼裡,來學校的每一個人都是她的學生,都要接受她的訓導。錯位或不自知的情況多發生在讀書人當中。中國人給讀幾天書的人起了個好玩的名字――知識分子,把知識和人硬扯在一起。並在社會上開闢了一個相對獨立的階層。其實,知識是知識,分子是分子。教師必是知識分子,這是常識。知識分子習慣於讓社會把對知識的尊重轉移到自己身上,這種情況在教師中尤甚,且常常奏效。學生畢竟好騙。飄飄然中,容不得半點與自己的爭執。

教師也是人,是再普通不過的人。一個大學畢業的學生,一個去了工廠,一個去了學校,教師不會立刻比工程師高尚多少。餓了吃飯,渴了喝水,生氣了一樣罵娘,可能還會多罵兩聲,罵得還要花哨一些。其表現甚至不如個普通人。說得不好聽一點,教師不過是知識的二道販子。

在課堂上為聖為王,走下來又管不住放肆的七情六慾,在雙重人格的折磨下,教師脾氣多古怪。或走下來脫不下戲裝,依舊為聖為王,自己抬自己的轎子,回報的期望和社會的真實之反差讓他們看上去很滑稽。

知識是利器,是工具,我尊重知識,但別要求我尊重你。你和知識是兩碼事。

當然,即使不要求,有些教師依然值得尊重,我相信,這樣的人不做教師,對他們的尊重也不會改變。




                                 無賴




斯大林和列寧的遺孀有過一次很有趣的談話。列寧病逝后,列寧的遺霜對斯大林的作風頗有微辭,一天斯大林直截了當地對她說:「以後我不需要你的批評了,如果你繼續說話,我就宣布你不是列寧的妻子,組織上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的。」

據周海嬰的《魯迅與我七十年》中記載,1957年,毛澤東曾於上海小住。湖南老友羅稷南老先生抽個空隙,向毛澤東提了個問題:要是今天魯迅還活著,他可能會怎樣?這是個大膽的假設,不料毛澤東對此卻十分認真,深思了片刻,回答說:以我的估計,(魯迅)要麼是關在牢里還是要寫,要麼他識大體不做聲。一個近乎子虛烏有的問題,得到的卻是如此嚴峻回答。羅稷南先生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不敢再做聲。

想做無賴,三樣法寶必據其一,一是有權力,二是有拳頭,三是厚臉皮。政治流氓與街頭潑皮在骨子裡是相通的,目的都是讓你照單全收他們的東西,臉上還要掛著笑容,否則,哼哼!




媚勢媚雅與媚俗




若媚,人便無骨,就沒了原則。四人幫時期,大寨紅得發紫,不知是誰的形象工程。陳永貴陳大伯官至總理,郭鳳蓮的前程也一片光明。四人幫垮了,以後很長時間大寨像吃了偉哥一樣依然堅挺。我記得有個電影前放的新聞簡報里,郭鳳蓮義憤填膺,講述著自己如何同江青做過堅決的鬥爭。

白軍里是樣板,紅軍里是英雄,我拷!這可能么?終於,一篇人民日報的屬名批判文章輕輕地一點,大寨就頹了。

說鳳蓮大姐媚勢有點冤,風口浪尖中她沒準連北都找不著,誰說話硬氣跟誰走唄。可郭沫若這種精明人,就不能這樣為他開脫了。《李白與杜甫》是他媚勢的精典之作。還有他在文革中的表現,以及發表的很多東西,說明郭老先生不但媚勢,還是個媚俗的高手,他經常硬充外行,功夫了得!「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幫,政治流氓文痞,狗頭軍師張,。。。。。」這也是郭老的大作。

瀋陽出產一種裝飾書,只有精美的書皮,卻沒有書頁,只是擺來給人看的。其目的不言而喻。比較而言,媚雅有時還有點可愛,與「驢鳴似哭,馬嘶如笑」異曲同工,起碼是進化了,知道什麼是好的。而媚俗卻「哭似驢鳴,笑如馬嘶」,媚勢呢?只能「為驢為馬,全憑主子」了。




中心




文革時期大會堂開會時,有兩首歌必唱,開幕唱《東方紅》,閉幕唱《國際歌》。還能記起歌詞么?「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全靠我們自己。。。。」,呵呵,大救星不就是救世主么:)門面上都有這麼大的漏洞,其他事情要能做好,簡單是天方夜譚。

現在開大會,聽不見這兩首歌了。只是有個口號還沒有改變:「讓我們團結在以誰誰誰為中心的啥啥啥的周圍。。。。」任何生命都以自己為中心而整天忙碌,一個生命一個標準一種活法。群居動物為了生存得更好,不得不以團隊首領為中心,中心變了,團隊中每一個成員的利益可能就要受到影響。

我們時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領導換了,單位以前的政治經濟遺產全部吃進,毛都不留,而棘手的問題卻無人過問,如欠呆壞賬,美其名曰歷史遺留,一推六二五,理直氣壯地說那是上屆的事,獅子王一樣。然後把單位調整成經自己為新的中心。

中心的號召力巨大。上德則民淳,上色而民艷。中心的好壞直接關係著周圍的每一個人。拿誰做中心,有時周圍的人只有乾瞪眼的份兒,那麼,好中心壞中心就全憑運氣了。

以人為中心,勢必會使政策不連續,會有家天下的成份,中心好則巳矣,不好則大傢伙都要跟著遭殃。以前也不是沒遭過殃。

能不能換個說法,以憲法為中心?以黨章為中心?以老百姓的利益為中心?領導不是公僕么?只是個組織者,是組織大家團結在中心周圍的人,組織者倒下了,中心還依然存在。
*一盞離愁 孤單佇立在窗口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而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15: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