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箴8: 1-36>

[複製鏈接]

3249

主題

3269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20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2-1-3 05: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箴8: 1-36」「智慧豈不呼叫?聰明豈不發聲?……。」箴言第八章是歌頌智慧的頌章,智慧被人格化了。本章首先是智慧的呼叫:「智慧豈不呼叫?聰明豈不發聲?她在道旁高處的頂上,在十字路口站立,在城門旁,在城門口,在城門洞,大聲說:」
在箴言中智慧第一次呼召人是1:20-33,本章是智慧第二次呼召人,並且把智慧擬人化為一位懇切的教師,她在城中熙熙攘攘的街頭喊叫,呼籲人來「當受我的教訓」。這裡的「聰明」,意思是理解力、洞察力。「智慧」並非知識淵博,而是在有限之中仍能作出明智選擇的判斷能力。智慧需要親自來呼召人、提醒人:「眾人哪,我呼叫你們,我向世人發聲。說:愚蒙人哪,你們要會悟靈明;愚昧人哪,你們當心裡明白。你們當聽,因我要說極美的話;我張嘴要論正直的事。我的口要發出真理;我的嘴憎惡邪惡。我口中的言語都是公義,並無彎曲乖僻。有聰明的,以為明顯,得知識的,以為正直。你們當受我的教訓,不受白銀;寧得知識,勝過黃金。因為智慧比珍珠(或譯:紅寶石)更美;一切可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這裡的「眾人」與「世人」,是指所有的人,他們都要來聆聽智慧的聲音。而「愚蒙人」,是指人心靈被蒙蔽遮蓋,以致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愚昧人」,意思是驕傲固執、自作聰明的人。智慧並不偏待人,她一視同仁地呼召每個人來聽她的教訓,無論是十字路口的過往行人,還是無知的愚蒙人和頑梗的愚昧人,只要「懇切尋求」就「必尋得見」。「你們要會悟靈明」,意思是你們要學習靈巧。「有聰明的,以為明顯」,意思是對於聰明人,智慧的話是十分清楚易明的。因為智慧的口中同時發出了「真理」和「公義」,是「極美的話」,因此智慧帶給人的寶藏比金和銀還要貴重。

「我智慧以靈明為居所,又尋得知識和謀略。敬畏耶和華在乎恨惡邪惡;那驕傲、狂妄,並惡道,以及乖謬的口,都為我所恨惡。我有謀略和真知識;我乃聰明,我有能力。帝王借我坐國位;君王借我定公平。王子和首領,世上一切的審判官,都是借我掌權。愛我的,我也愛他;懇切尋求我的,必尋得見。豐富尊榮在我;恆久的財並公義也在我。我的果實勝過黃金,強如精金;我的出產超乎高銀。我在公義的道上走,在公平的路中行,使愛我的,承受貨財,並充滿他們的府庫」。這裡講到求到智慧后能有的獎賞。而「我」和「我的」,是強調要人注重智慧。得智慧乃為了公平的治理、公義的伸張,所以說「我的果實勝過黃金」。「我智慧以靈明為居所」,就是能作正確判斷和明智選擇的能力,「又尋得知識和謀略」,就是有健全的創造力和判斷力。「敬畏耶和華在乎恨惡邪惡」,這「邪惡」就是「驕傲、狂妄,並惡道,以及乖謬的口」。「帝王借我坐國位;君王借我定公平」,說明君王不能為所欲為,必須倚靠智慧來秉公行義,棄絕智慧、多行不義者必自斃。「懇切尋求」,是形容人對待智慧的正確態度,而不是因為智慧難尋,只要人「懇切尋求」智慧,就「必尋得見」。實際上,並不是人主動去尋找智慧,而是智慧主動來尋找人。「豐富尊榮在我;恆久的財並公義也在我」,這是說真正的財富、尊榮、財寶、公義都是智慧所結的果實,並且智慧的果實「勝過黃金,強如精金」。「高銀」,就是經過挑選的銀子。「使愛我的,承受貨財」,意思是智慧能使神的百姓在應許之地承受產業,保守自己活在恩典和祝福里。

「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我。從亘古,從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沒有深淵,沒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華還沒有創造大地和田野,並世上的土質,我已生出。祂立高天,我在那裡;祂在淵面的周圍,劃出圓圈。上使穹蒼堅硬,下使淵源穩固,為滄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過祂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時,我在祂那裡為工師,日日為祂所喜愛,常常在祂面前踴躍,踴躍在祂為人預備可住之地,也喜悅住在世人之間」。這裡講到智慧的起源, 即智慧是屬於神的,智慧是從神而來的。神的智慧在萬物被造以前就「有了」,所以可以用「生出」來形容。神以智慧創造了宇宙萬有,「以智慧立地,以聰明定天」(3:19)。「工師」,是指心裡有智慧的人,在創造時能匠心獨運,完成神所吩咐的事。「踴躍在祂為人預備可住之地」,意思是神用智慧來護理全地。智慧「喜悅住在世人之間」,與智慧向世人發聲前後呼應。所以這裡的智慧並不是神本身,而是神的屬性之一。「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林前1:24),意思是說神「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祂裡面藏著」(西2:3)。所以「神的智慧」並不都是指基督,《箴言》中的智慧也不是「太初有道」(約1:1),而是神的本質屬性之一,約伯記28:23說:「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曉得智慧的所在」。

「眾子啊,現在要聽從我,因為謹守我道的,便為有福。要聽教訓就得智慧,不可棄絕。聽從我、日日在我門口仰望、在我門框旁邊等候的,那人便為有福。因為尋得我的,就尋得生命,也必蒙耶和華的恩惠。得罪我的,卻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惡我的,都喜愛死亡」。智慧最後呼籲「眾子」現在要聽從她,「因為謹守我道的,便為有福」。「聽從我、日日在我門口仰望、在我門框旁邊等候」,是形容人對待智慧的正確態度。因為尋得智慧,「就尋得生命」,也得蒙神的恩惠,所以留心聽從智慧的人,「便為有福」。但人的難處是只顧追求安逸和享樂,卻不肯用智慧善用人生,結果是「害了自己的性命」,所以說恨惡智慧的,就是「喜愛死亡」。這「生命」不但包括今生的生命,也包括永恆的生命。既然智慧主動來尋找人,她的教訓公義正直,能帶來無價的果實,是神創造和護理的原則,更是生命的必需。因此現在智慧要求人做個抉擇:或者選擇智慧得生命,或者拒絕智慧得死亡,人生大事只有兩條道路,並沒有中間路線。為此,願每一個人今天都要聽從智慧的呼籲,要選擇她,因為尋得智慧的,「就尋得生命,也必蒙耶和華的恩惠」!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8: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