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輕輕鬆鬆100歲 -------登上健康快車.

[複製鏈接]

19

主題

60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盈盈如水 發表於 2005-6-11 18: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輕輕鬆鬆100歲
                        
                        -------登上健康快車.
   
                                                          洪昭光教授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洪昭光教授曾在多個場合作過關於生活方式與健康的關係的講座,受到廣泛的關注和好評。一些媒體也摘登過其中部分內容。

應廣大讀者的要求,並經洪昭光教授同意,本報將分兩期刊登講座全文,以饗讀者。

病越來越多,決不是由於物質文明豐富了,收入多了錢多了,是由於衛生保健知識沒跟上。

1我談的是關於「生活方式與健康、老齡化和心血管病」的問題。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65歲以前算中年人,65歲至74歲算青年老年人,75歲至90歲才算正式老年人。那麼,人的生理壽命應該是多大歲數呢?按照生理學的原理,哺乳動物的壽命是其生長期的5倍至7倍,人的生長期是用最後一顆牙齒長出來的時間(20至25歲)來計算。因此,人的壽命最短是100歲,最長是175歲,公認的人的正常壽命應該是120歲。120歲的人生,應該怎樣度過呢?在120歲當中,健康的70歲、80歲、90歲和100歲都不是夢。人人都應該健康100歲,這是正常的生活規律。

可現在的情況呢?照理應該平均活到120歲,但是實際上人們的平均壽命卻只有70歲,整整少活了50歲。本該70、80、90歲時都很健康,但是好多人40多歲就不健康了,50多歲患冠心病,60多歲都死了,得病也整整提前50年。提前得病、提前殘疾、提前死亡,已成為當今社會普遍現象。我在北京調查,發現小學生已經有了高血壓,中學生開始動脈硬化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所在。我們的經濟發展了,錢多了,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反而死得更早了呢?

有人以為,現在心腦血管病多、腫瘤多、糖尿病多,都是因為經濟發達了生活富裕造成的。錯了,完全錯了。我認為,這些病並不是因為物質文明提高了造成的,而是因為精神文明不足、健康知識缺乏而產生的。美國的經驗表明:白人和黑人相比,白人錢多,物質生活好,但是白人高血壓、冠心病、腫瘤明顯比黑人要少,壽命要更長;美國白領地位高,收入也高,可是他們各種疾病遠遠低於藍領,壽命也長。為什麼呢?因為白領受到較好的健康教育,精神文明、衛生知識、自我保健意識高。因此,如今我們得病越來越多,並不是因為物質文明好,而是因為精神文明不足,一手硬一手軟。如果我們提高了衛生保健知識,那麼我們就可以在經濟發達的同時更健康,而不是病更多。

所以,首先要跟大家講清楚,病越來越多,決不是由於物質文明豐富了,收入多了錢多了,是由於衛生保健知識沒跟上。

現在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主要是什麼病呢?心血管病是第一位的。去年全世界死於新老心血管病的有1530萬人,佔總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心血管病已成全世界最大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講過,只要採取預防措施就能減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說,有一半的死亡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因此,鍾道恆博士說過一句話: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其再三告誡:不要死於愚昧,不要死於無知。因為很多病是可以不讓它發生,是可以避免死亡的。舉個例子:有位同志,他得了冠心病,就一定要避免著急和突然地用力。

有一回,他去搬書,書很重。本來,他一回搬兩三本書,一點事也沒有。他卻一回搬一摞書,一使勁,心跳當即停止了。經過全力搶救以後,心臟跳動了,可腦子死亡了,變成了植物人,醫藥費花了150萬元。如果他受過健康教育,知道自己的病不能憋氣不能突然用力,一回只能搬兩三本書,而不去搬一摞書,就不會變成植物人,就不會一個人花150萬元醫藥費。另外,計劃經濟時代有位北京同志,在11月1日買了許多白菜回家放在牆根。3日下了一場雪,他怕凍壞了,於是從三樓下來搬白菜。白菜一顆好幾斤,第一次搬了三顆,從樓底搬到三樓陽台,第二次又搬了三顆白菜,第三次搬了七顆白菜,50斤重。可是,他平常不幹活,現在一下子上下三樓,累得直喘,越喘越厲害,咳嗽吐痰,吐血吐痰。他知道不行,上醫院吧!一到我們安貞醫院,一看不得了,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趕緊搶救,打上一針,這一針0.1克15000元錢。大家知道,金子1克才100元錢,0.1克才10元錢,這個葯0.1克就要15000元。當然,葯挺好,打進去之後就化開了。最後一共花了6萬元錢,治好了病。可一想,當時100斤白菜12元錢,50斤白菜才6元錢,為了搶救這6元錢的白菜花掉了6萬元的醫藥費,命差一點沒了。要是他接受過健康教育,要是知道這種事,就不會這樣了。平常不太活動的人,不要突然之間乾重活,就可避免這種事了。

高科技遠不如簡單預防。注意「三個半分鐘」和「三個半小時」兩句話,不花一分錢卻可以少死許多人。

我們科學家還經常強調一句話:老年人要注意「三個半分鐘」和「三個半小時」。「三個半分鐘」是一句話,注意這一點,不花一分錢卻可以少死多少人啊!很多人白天還好好的,晚上死了。咦?昨天我還見他,怎麼就死了呢?原來,他夜裡起床上廁所太快了,突然起床,一下子腦缺血,體位性低血壓,腦缺血旋轉摔倒,心跳驟停。那麼,科學家是怎麼提出這「三個半分鐘」的呢?科學家在遙控心電圖監測時,發現很多人白天心電圖正常,晚上突然心肌缺血,提前收縮。

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他突然一起床,一下子血壓低了,腦缺血使心臟停跳。為此,科學家提出了「三個半分鐘」,即醒過來不要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鐘;坐起來再等半分鐘;兩條腿垂在床沿又等半分鐘。經過這三個半分鐘,不花一分錢,腦缺血沒有了,心臟很安全,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瘁死、不必要的心肌梗塞、不必要的腦中風。有一次我們講完課,有位老幹部大哭,我問:「你哭什麼呢?」他非常傷心地回答道:「我就是兩年前夜裡上廁所,上得快了一點、上得猛了一點,頭暈,結果第二天半身不遂,整整在床上躺了8個月,背上長起了褥瘡,兒子都不孝順了。我早聽這堂課,就不至於半身不遂了。

早知道三個半分鐘,我哪至於受8個月的罪。」「三個半小時」,就是早上起來運動半小時,打打太極拳,跑跑步,但不能少於三公里,或者進行其他運動,但要因人而異,運動適量。其次,中午睡半小時,這是人生物鐘的需要,中午睡半小時,下午上班精力特別充沛。老年人更是需要補充睡眠,因為老年人睡得早,起得早,中午非常需要休息。三是晚上6至7時慢步行走半小時,有助於老年人晚上睡得香,可減少心肌梗塞、高血壓發病率。

健康教育就是用一些很簡單的辦法,預防很多重要的病。現在有人講現代科學發達了,希望治病用高科技行不行?高科技好是好,但代價太高,而且只為少數人服務。比如說心臟移植,全國第一例成功的例子是在我們安貞醫院做的。心臟移植以後,病人活了214天,花了20多萬元,每天1000多塊錢,打一針就1500塊錢,太貴了。而且心臟很複雜,搭橋還要放支架。如今治冠心病,可以用根導管,再放兩個架子,好倒是好,可這個支架直徑3厘米,內徑3毫米,重量不到0.5克,多少錢呢?25000元。一次放二、三個,再搭一根導管,要18000元,用一次就扔了。做一回得5萬、7萬、10萬元,而且高科技不可能使人恢復到原來沒有病的狀態,仍然不如不得病好。其實,我們控制高血壓,很簡單,一天一片葯,減少腦溢血。真正得腦溢血,是要開顱打洞抽血的,就算活了也是半身不遂,如果你不得腦溢血那該多好啊!我們醫院有個同志高血壓12年。他的血壓很奇怪,200mmHg不難受,可一吃降壓藥倒很難受了,所以他老不吃藥。他打聽了兩位醫生,一位醫生說你必須吃藥。一位醫生說你既然吃藥難受,就別吃藥吧。他就不吃了。

12年下來,動脈硬化,尿毒症,這可不得了,要做透析,一個星期抽三次血。一年花9萬元錢,過了10年,花了90萬元錢。他愛人為他請10年假,他自己整天坐在輪椅上,活不活死不死,浮腫貧血,最後也死了。其實,一天一片葯,三毛錢就管用了,但他沒有按照科學的方法,結果就花了90萬元。其實預防很簡單,又能減少很多人得病,減少很多人出意外,從這方面來講,高科技遠遠不如預防好。

堅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少得病。我們的觀念必須轉變,從治病轉到預防上。有專家測算,心血管病預防花上1元錢,醫療費就能省100元。

所以,這裡要談到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觀念問題,我們的觀念必須轉變,什麼叫觀念轉變呢?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現在這麼多各種各樣的病,歸根到底就是生活方式不文明造成的。如果我們堅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少得病。一共就四句話十六個字: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四句話十六個字,能使高血壓減少55%,腦猝中風、冠心病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腫瘤減少1/3。平均壽命延長10年以上,而且不花什麼錢。健康方式很簡單,效果卻非常大!

為什麼觀念要轉變呢?

我在1981年去美國,1983年專搞預防醫學研究,導師是非常有名的斯丹姆教授,世界上的權威。他帶我到一個社區,參加美國芝加哥西方電器公司的一個午餐會。老闆說今天開會給55歲至65歲退下來的、這10年當中不得病的人發獎。一個人發一件T恤衫,一個網球拍,還有一個大信封,裡面裝一張支票,是象徵性的少量獎金。啊!大家鼓掌,都很高興。我回去一想,美國這個企業家太聰明了,因為他的工人10年不得病、不花錢,可以省幾百萬元醫藥費,你才給他一件T恤、一個網球拍。他的公司里設有游泳池、健身房、網球場,鼓勵大家運動,大家都不得病,多好!

我回國后,到北京一看,我們的工會主席、支部書記一到過年過節,看的是老病號,病越重,越去看他。健康的人反而沒人關心。我並不是說老病號不需要關心,不是這個意思。在我們這裡,你10年不得病,那你幹活去,誰理你。美國這個公司所關心的是這些健康的人,讓大家健康,大家不得病。

在我們這裡,恰恰是健康反而沒人關心。你病重,倒有人看,長期病假,每到春節總有人看他。我們觀念是重視醫療到位,就是說我們現在醫療費花去5萬元、10萬元沒問題。我管的病房有的人一住就花幾萬元。

在我國,醫療費花100萬元沒問題,但預防費卻一分錢也沒有。實際上有專家測算,心血管病預防花上1元錢,醫療費就能省100元錢。我在北京農村搞過一個調查,有戶農民一年收入20多萬元,他很有錢,光過年給小孩買爆竹一花就2000多元錢。這麼有錢的人,到他家一調查,全家7口人一把牙刷,他認為牙刷是多餘的。結果這家7口人有4個得高血壓。實際上口腔的健康可以減少很多病,如動脈硬化、心臟病。在國外,口腔健康被認為是第一重要的,世界衛生組織也非常重視口腔衛生健康。所以觀念要轉變,從治病轉到預防上。

每個人表面看起來,好像差不多,其實有天壤之別,因為內因不同。比如同樣是吃肥肉,「兔子型」的人膽固醇高,動脈硬化,就得了冠心病,而「鴨子型」的人卻什麼事也沒有。

下面再說說動脈硬化、腫瘤、糖尿病究竟是怎麼得的呢?得這些病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內因,一個是外因。內因就是遺傳基因,外因就是環境因素。得病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首先講內因,內因是一種遺傳傾向,比如爸爸高血壓、媽媽高血壓,生出來的小孩45%得高血壓;如果爸爸、媽媽有一個得高血壓,生出來的小孩28%得高血壓;如果爸爸媽媽都很正常,孩子有沒有高血壓?也有,但只佔3.5%。因為遺傳是一種傾向。為什麼有些人生出來膽固醇就高,剛剛生出來血壓就高了,這就是遺傳,遺傳有一定的影響。遺傳的影響,簡單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小白兔該吃什麼呢?本應該吃蘿蔔,但假如從今天開始讓小兔子改吃雞蛋黃拌豬油,蛋黃膽固醇高,豬油是動物脂肪,四個星期後兔子膽固醇增高,八個星期後兔子動脈硬化,十二個星期後兔子個個得了冠心病。

接著,我們換用北京鴨子做實驗,也讓它吃蛋黃拌豬油。結果很奇怪,鴨子天天吃膽固醇也不高,動脈也不硬化,更沒有冠心病。哎!這就奇怪了,怎麼兔子一吃就動脈硬化,鴨子就沒有動脈硬化呢?道理很簡單,兔子是兔子,鴨子是鴨子,遺傳不同啊。人也是一樣,為什麼張三一吃肥肉膽固醇高,動脈就硬化,冠心病就來了,而李四天天吃肥肉,他什麼事也沒有,因為張三是兔子型的,李四是鴨子型的。鴨子型就沒事,兔子型你就倒霉,先天你就倒霉。為什麼有人吃得並不多,可就減肥減不下來,有人吃得很多就胖不了,就因為人的類型不同,有些東西遺傳是100%,有些遺傳是個傾向。高血壓、冠心病的遺傳是一個傾向。

人和人表面看起來,高矮差不多,胖瘦也差不多,長相都是人,好像也差不多,其實人和人有天壤之別。例如,我們說人生吧,風風雨雨,每個人都會遇到極不痛快的事,但是遇到生氣著急不痛快的事,張三一生氣就心跳加快、血壓高、臉紅,氣得哆嗦;李四一著急生氣,心跳不快、血壓不高,可是胃疼、胃穿孔、胃出血;王二一生氣著急,得糖尿病了。第四個人生氣著急,既不得心臟病也不得胃病,也不得糖尿病,但得了癌症。我們科有一個病人60多歲了,一輩子健康。有一天他回家,可不得了,原來他大兒子騎自行車從衚衕里出去一拐彎,對面來輛大卡車一撞,把脖子掐斷了,高位截癱,就像桑蘭一樣。他到醫院一看,兒子正搶救呢,身上插著七根管子,從鼻管、胃管到尿管,還有胳膊上到處都是。他兒子25歲正準備結婚,醫生告訴他兒子將高位截癱,今後大小便都成問題,不說結婚,工作也不成了,生活也不行,以後一輩子都要人伺候。醫藥費要多少錢呢?

3天1萬塊錢,可不得了!大兒子現在變成這麼一個狀況,今後一輩子誰管呢?怎麼辦呢?回去之後,他真是憂慮萬分,不但吃不下飯,水都喝不下了。快上醫院看,一拍片竟是食道癌,喉管上阻死了,趕快開刀,一開刀胃裡還有兩個瘍。三個月前他還很健康,壓力一來就憂慮,三個月兩個部位三個癌。最後只能動手術,手術后他仍然憂慮,結果比兒子死得還早。對他來說,壓力造成了癌症。第五個人也是遇到壓力,變成精神分裂症。第六個人生氣著急,卻什麼事也沒有。都是生氣著急遇到壓力,有的人得了心臟病、糖尿病、潰瘍病,有的人什麼也沒,因為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啊!

記得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衛兵每天一早第一件事就是揪斗走資派。有一個黨委書記是個女同志,前前後後鬥了100多次,剃光頭「坐噴氣式」。但是,這個女同志非常不簡單,斗完了回家以後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若無其事。我從心眼裡佩服她,她不愧是真正的共產黨員,是特殊材料製成的。過不了幾天,又揪出護士長了,一個上海人、模範護士長,待病人如親人,真是非常好。她有什麼事呢?說她爸爸是歷史反革命,跟她有什麼關係呢,因為護士長特別孝順,每個月給她爸爸寄20元錢,階級陣線沒劃清楚。她是護士長,人非常好,可她沒經過風雨見過世面,一聽明天也得把她揪出來剃光頭,可不得了,當時一恐懼,精神就崩潰了。與其明天這樣受侮辱,還不如死了;死又沒有地方死,最好的辦法是放血,把動脈里的血放掉就完了,又怕把地弄髒了,怎麼辦呢?她找了一個塑料桶,用手術刀片,切手上動脈,兩手的動脈都切斷了,再將兩手放在桶里放血,血放到一半,動脈痙攣,血出不來了,想死還死不了,怎麼辦呢?

天亮紅衛兵又要來了,一咬牙她就從五樓跳了下來,頭顱著地、粉碎性骨折,當時就死了。那個地方是我們上班必經之路,雖然屍體搬走了,但是一地腦漿一地血,慘不忍睹,誰見了都終生難忘。怎麼人家被斗100多次,若無其事,明天才斗你,今天精神就崩潰了?這就是人和人不同,人和人心理承受能力、精神、性格、意志等各方面都不一樣,這就是內因不同。因此,有人生出來膽固醇就高,為什麼北京有小學生高血壓,中學生動脈硬化呢?因為他爸爸高血壓,爺爺心肌梗死,所以他從小學開始就血壓偏高,如果他還肥胖,那將來是冠心病候選人。(漫畫作者:許青天)

合理膳食:一、二、三、四、五

我們現在講的這些病,內因在慢性病中所佔的作用不是主要的,只佔20%,80%是外因造成的。因此,可以通過分因調控,用科學的生活方式來減少疾病。健康的鑰匙在自己手裡,概括為四句話十六個字:第一,合理膳食;第二,適量運動;第三,戒煙限酒;第四,心理平衡。

我們先講健康第一大基石:合理膳食,民以食為天,合理的膳食很重要。因為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膽固醇不高也不低,血粘度不粘也不稀。怎樣做到合理膳食呢?兩句話十個字:第一句話叫一、二、三、四、五;第二句話叫紅、黃、綠、黑、白。記住這兩句話十個字,那就是科學的合理的膳食,世界上最科學了。

一袋牛奶

什麼叫「一」呢?每天喝一袋牛奶。我們中國人膳食有很多優點,但缺鈣,中國人差不多99%缺鈣,缺鈣會導致什麼結果呢?三個結果:第一,骨疼。缺鈣的人骨質疏鬆、骨質增生、腰疼、腿疼、老年性憂慮,反正是渾身疼;第二,龜背。越活越矮,越活越收縮,歲數越大個子越小,就是因為龜背;第三,骨折。一摔骨頭就斷了,這種事太多了,我們碰到一個病人,病人氣管咳嗽老疼,最後不咳嗽還疼,他很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癌了,結果到放射科一照,放射科醫生嚇了一跳,原來,他光咳嗽就咳斷了三根肋骨。住院以後,他還疼得不能翻身,老不翻身,別人幫他翻身,啪!又斷了一根,斷了四根,全身骨頭都鬆了。所以,缺鈣造成三大癥狀。

那麼,為什麼會缺鈣呢?因為每人每天需要800毫克鈣,而我們的飲食里僅有500毫克鈣,就是要每天補足一袋牛奶,正好補齊了。牛奶什麼時候喝呢?從1歲開始喝,喝到什麼時候呢?終身喝奶。外國很多人高大健康,實際上是因為他們喝奶喝得多。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1937年侵略中國時是「小日本」,而現在日本人變了,同齡中小學生,日本孩子超過北京孩子,比廣東、福建孩子高得更多。為什麼呢?很簡單,二次大戰後,日本政府每天中午給中小學生每天免費供應一袋牛奶。就這麼簡單,就這麼一袋牛奶,日本人一代比一代長得高,現在超過了中國人。所以日本有句話「一袋牛奶振興一個民族」。英國孤兒院做過專門研究,孤兒沒有爸爸媽媽,吃得一模一樣,只是甲組每天加一袋牛奶,乙組不喝奶,就這麼一點差別。到15歲時,他們都要離開孤兒院進行工作前的培訓,結果,一天喝一袋牛奶這組小孩身高比那組不喝牛奶的小孩子平均身高高2.8厘米。更重要的是,喝奶的這組皮膚細膩、眼睛明亮、頭髮有光澤、個個肌肉發達而且聰明。

外面來挑的人可以隨意挑,孩子都是孤兒嘛,你愛挑誰就挑誰。第一批挑選結束,一看名單,被選中的全都是喝奶這組。可見喝牛奶不喝牛奶不一樣,一袋牛奶就這麼簡單,但身高、體重、智慧都不一樣。一天喝兩袋牛奶的要高4.8厘米,效果更明顯。

牛奶什麼時候喝好呢?睡覺前。因為孩子長個子,白天不長,而是夜裡分泌生長激素,所以睡覺前喝奶加一片維生素C和一片複合維生素B片,這個孩子不但身高、體重好、抵抗力強,感冒、扁桃腺炎、肺炎、發燒什麼也沒,很健康,一路健康。一袋奶加維生素C、B不到一塊錢,就夠了。

很多家長對獨生子女很疼愛,但疼得不得法,怎麼疼孩子呢?有的家長給孩子買燕窩,買鱉精,還有什麼西洋參、蜂王漿,還有什麼各種補品。其實,哪有那麼多燕窩,一看燕窩,裡面是豬皮;鱉精呢,電視台曾報道了一個工廠,一共養了兩個鱉,做了三百多鱉精,完了這兩個鱉還活著。

花那麼多錢買補品幹啥,其實就是牛奶加維生素C加複合維生素B就夠了。可我們中國人很多人一喝牛奶就拉稀,那怎麼辦呢?改喝酸奶就行了。那我不愛喝酸奶,又怎麼辦?喝豆漿,可是要兩袋豆漿,因為豆漿的鈣是牛奶的一半。好,那麼有的時候,牛奶我不喝,酸奶我也不喝,豆漿我也不愛喝,那怎麼辦呢?如果你牛奶不喝、酸奶不喝、豆漿也不喝,那很簡單,你就等死吧!為什麼呢?健康是你自己的事,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你遵循健康規律,一生平安;你違背健康規律,你肯定碰得頭破血流。你就算是國王、皇帝,一樣死得比老百姓還快,因為你違背健康規律。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不以財富地位而有所變化。

我們科里有位大款病人,身家一億五千萬,是一個公司董事長,才38歲就得了廣泛性心肌梗死病。人是救活了,卻有室背瘤,心臟很薄,正常10毫米,他才2毫米多,跟牛皮紙一樣。因此這個心臟很危險,不能咳嗽,一咳嗽這個心臟就破了,大便一使勁心臟也會破。所以他不敢咳嗽、大便也不敢使勁,拄著拐棍很小心。一次,我問他:「你有什麼問題百思不解呢?」他說:「為什麼上帝對我這麼不公平,人家38歲不得病,78歲都沒得病,怎麼我38歲輪到這麼個要命的病,怎麼我這麼倒霉?」我說:「據我所知,『上帝』是公平的。自然規律是一樣的,人世間很多事不公平,但『上帝』是公平的。你為什麼得病?很簡單,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你違背了這些規律。」他的血抽出來,立刻凝固了,因為血液太粘稠了。而且,他的血放了8小時,上面厚厚一層油,是高血脂症。他體重188斤,腰圍3尺3寸半。

「要求合理膳食,你這個大款,天天大吃大喝,山珍海味,生猛海鮮,所以你重188斤,膳食不合理。要求適量運動,你出門就坐奧迪,有時坐賓士,起碼坐個桑塔納,你上二層樓都得坐電梯,你運動了嗎?

要求戒煙限酒,你一天兩包煙,頓頓都喝酒,煙酒無度。要求心理平衡,你大款哪有心理平衡,你身邊多少女秘書,你平衡得了她們嗎?你這個大款,你今天拉著小秘手,心裡顫抖,心跳加快,你明天拉著情人的手,血壓往上走。你大哥大、BB機身上掛,白天呼你,晚上叫你,掙了錢你就激動,賠了錢你就著急,你天天沒有心理平衡。這樣,健康四大基石你條條對著干,你不得心肌梗塞,誰得心肌梗塞?這正好說明『上帝』公平,健康面前人人平等,誰違背誰倒霉,誰順應誰健康,這就叫好人一生平安。」

二 250克至350克碳水化合物

「二」是什麼意思呢?「二」是250克至350克碳水化合物,相當於六兩至八兩的主食。這六兩到八兩不是固定的,比如有些年輕人幹活挺重,一餐就要一斤半。有些女同志呢,胖胖的,工作量很輕,不用六兩、五兩,二兩就夠了。調控主食可以調控體重,是最好的辦法。現在,減肥有減肥霜、減肥藥、減肥噴霧劑,太多了。實際上,減肥不需如此,怎麼辦呢?調控主食。大家聽說過嗎?

義大利歌唱家帕瓦羅蒂,體重151公斤,醫生要他減到90多公斤,怎麼辦呢?就是用這個辦法,調控主食。我們治過一個病人,身高1.49米,體重99公斤,用這個辦法,一天三兩,頭一個多月一天二兩半,結果全年裡體重減輕33公斤,控制主食就可能控制體重。最近,科學家提出一句話減肥,最科學最順利的減肥法:飯前喝湯,苗條健康。廣東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廣東人特別愛喝湯,飯前喝湯。一喝湯,神經發射到腦蓋,腦蓋有食慾中樞,只要你飯前喝湯,就能使食慾中樞興奮下降,食量就自動減少三分之一,而且吃飯變慢。如果沒有湯,你就撥點菜用開水沖一衝變成湯,先把這個喝掉,立刻就能使食慾下降。

我們北方人不一樣,飯後喝湯,越喝越胖。這就錯了,為什麼呢?你吃飽飯再喝湯,把胃撐得很大,又加上很多湯湯菜菜,所以飯後喝湯越吃越胖,飯前喝湯苗條健康。你想瘦人要變胖,飯後喝湯;胖人想變瘦,飯前喝湯。一句話就能減肥。

三 三份高蛋白

「三」是什麼意思呢?三份高蛋白。人不能光吃素,也不能光吃肉。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三份至四份就好,不多不少。一份就是一兩瘦肉或者一個大雞蛋,或者二兩豆腐,或者二兩魚蝦,或者三兩雞和鴨,或者半兩黃豆。一天三份。比如說,我今天早上吃一個荷包蛋,中午我吃一個肉片苦瓜,晚上吃二兩豆腐或二兩魚,這一天三份至四份的蛋白不多也不少。蛋白過多,死得快,為什麼?

有很多氨基酸,從尿里排出影響腎臟,蛋白過多,消化不良,造成腸道毒素太多。但是,蛋白太少也不行,海燈法師就是蛋白營養不良加神經綜合征,後來我們給他靜脈注入氨基酸。治好出院后他辟穀,不吃不喝,營養就不良,結果死了。

人吃蛋白跟穀物有個比例,我們知道人有三十二顆牙齒,其中四顆臼齒,吃肉用的;二十八顆是門齒,用來磨碎蔬菜澱粉用的,也就是用以食素食為主。人不能天天吃肉,你不是老虎啊,老虎都是臼齒,那當然就是吃肉的,自然界的規律就是這樣。

那麼,什麼蛋白質好?魚類蛋白質好。吃魚的地方,如阿拉斯加、舟山群島,人們吃魚越多,動脈越軟,冠心病、腦卒中越少。植物蛋白又以什麼最好呢?黃豆。黃豆蛋白不但是健康食品,對婦女還特別好,減輕更年期綜合征。

中國的婦女50歲以前還好,50歲以後生活質量大大下降,為什麼?更年期綜合征。到更年期的婦女血壓忽高忽低,一會兒臉紅,一會兒臉白,一會兒心慌,一會兒出汗,脾氣著急,這就是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外國婦女呢,她沒什麼事,50歲、60歲、70歲、80歲,看起來差不多。國外很多老太太80歲出門能開車,開完車就上游泳池,到老還能游泳還能跳水。中國就不同,為什麼,她50歲以前可以,一到50歲以後胖了,血壓高了,骨質疏鬆了,很快變成老太婆了。因為,沒有補充生理性雌激素。最好的雌性激素,現在外國用的是DVA,很多高層次婦女都在用。而豆類就有這種雌性激素的作用,可以減輕婦女更年期綜合征。

四 四句話―――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七八分飽

「四」是什麼意思呢?四句話,即「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七八分飽。」粗細糧食搭配,一個星期吃三四次粗食,棒子麵、老玉米、紅薯這些粗細糧搭配營養最合適,三四五頓是指每天吃的餐數,我想重點講七八分飽。

無論如何請大家記得吃飯一定要七八分飽。記住這一句話就可以延年益壽,這句話非常重要。古今中外,延年益壽的辦法不下幾百種,但是都無效。真正公認最有效的能夠延年益壽的辦法就是一種,我們叫「低熱量膳食」,說白了就是七八分飽。就這樣一個辦法,古今中外公認能長壽,其他都沒用。

美國科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100隻猴子隨它吃飽,另外100隻猴子吃七八分飽,定量供應,結果呢?隨便敞開吃飽的這100隻猴子10年下來,胖猴多,脂肪肝多,冠心病多,高血壓多,死得多,100隻猴子死了50隻;另外100隻猴子七八分飽的,苗條健康、精神好的多,很少生病,100隻猴子10年養下來才死了12隻。觀察到最後證明,所有高壽猴子都是七八分飽。七八分飽確實很重要,中醫有句老話,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很有道理。美國有位著名的專家,很權威,寫了一千多篇文章,來中國講過學。有一次,他講完課,說快要到二十一世紀了,希望人人健康,我送你們兩句最重要的話,比一切藥物都好。哪兩句話呢?第一,吃飯七八分飽。意思是說當你離開飯桌時還有點餓,還想吃,你就離開飯桌,這就是七八分飽。第二,上樓走路慢跑,就是平常出門要走路,住樓上不坐電梯經常走上去,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就是步行。實際上,正常的運動能有效地預防糖尿病,預防冠心病,預防高血壓。

五 500克蔬菜和水果

「五」是什麼意思?就是500克蔬菜和水果,大家都知道,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癌症,尤其是晚期癌症。如何能不得癌症呢?預防癌症的最好辦法,就是常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新鮮蔬菜和水果的一個特殊作用,就是能減少患癌症一半以上的機率。河南有個林縣是全世界食道癌發病人數最多的地方,後來,當地人補充一些維生素、新鮮蔬菜和水果,食道癌明顯下降。500克蔬菜和水果,就相當於八兩蔬菜二兩水果,經常吃點這個,預防癌症最好。這就是一、二、三、四、五。

合理膳食:紅、黃、綠、黑、白紅、黃、綠、黑、白這五種顏色,成為合理膳食的另一組成部分。什麼叫紅、黃、綠、黑、白?紅西紅柿、紅葡萄酒、紅辣椒「紅」是一天一個西紅柿。特別提醒男同志,一天一個西紅柿,前列腺癌減少45%,熟的西紅柿更好,因為番茄紅薯是脂溶性的。第二個,就是說如果健康人喝點紅葡萄酒也可以,但是酒千萬不要喝得太多。少量酒是健康的朋友,多量酒就是罪魁禍首。

有個統計:監獄里50%的罪犯、49%出交通事故的、得病的25%都和喝酒有關,酒精是罪魁禍首,但少量可以。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口號:酒喝得越少越好。如果沒有病,沒有脂肪肝,沒有冠心病,喝點少量紅葡萄酒是可以的。如果這個人情緒低落,那麼吃點紅辣椒倒是可以改善情緒,紅辣椒是改善情緒減輕焦慮的東西。

黃 黃色的蔬菜

「黃」是什麼意思呢?中國人的膳食,剛才講過,缺鈣和缺少維生素A,那會有什麼表現呢?小孩感冒發燒、扁桃腺炎,中年人癌症、動脈硬化,老年人眼發花、視力模糊。補充維生素A,可以使兒童增強抵抗力,老人眼睛不發花、視網膜好。胡蘿蔔、西瓜、紅薯、老玉米、南瓜、紅辣椒,或者乾脆叫紅黃色的蔬菜里含維生素A多。

綠 綠茶

「綠」是什麼意思呢?飲料里茶最好,茶葉當中又以綠茶最好。綠茶有一種抗氧自由基,能減少老齡化,越喝越年輕。我有一次去福建武夷山,武夷山茶農說,你買我們的茶能長壽。我說什麼意思,茶農說我們這茶好,因為我們這裡很多人茶壽。這裡不叫高壽、長壽,而是叫茶壽。

不管怎麼說,喝茶倒是能夠延年益壽,減少腫瘤,減少動脈硬化,這是肯定的。

黑 黑木耳

「黑」是什麼意思呢?「黑」是黑木耳。黑木耳這個東西特別好,它可以降血粘度。剛才講的大款,血粘度太高,他吃黑木耳就正好,黑木耳吃后,血液變稀釋,不容易得腦血栓,也不容易得冠心病。現在很多老年人痴獃,其實這個痴獃是因為很多細小的毛細血管堵塞了,不是一根大血管堵塞了。大的血管突然堵塞,造成半身不遂,破了就腦出血;細小的毛細血管慢慢地堵塞,最後變成腦子不行了,傻了,記憶沒有了,這種情況大多數是因為血粘度太高造成的。

吃黑木耳正好,一天5克至10克,相當於一斤黑木耳吃50至100天,每天一次吃一點,做湯做菜都可吃。黑木耳的好處是美國醫生偶然發現的。有個病人是美籍華人,又來看病時,美國醫生髮現他的血粘度降低了,問:「你怎麼搞的,是不是葯吃多了?」他說:「我肯定沒多吃藥。」「奇怪了!那你最近吃過什麼嗎?」他說:「我前天到過加拿大中國城,吃了一頓中國飯,木須肉,有肉片、雞蛋還有黑木耳。」美國醫生一想,肉片沒用,雞蛋更沒用,恐怕是你們中國人愛吃的那種很怪的東西起作用了,不信你再去一趟試試看。病人再去一次,果然見效了。

研究發現,原來是中國的黑木耳能降低血粘度。文章一發表后,台灣到處都用這個辦法。後來,北京心肺中心專門研究了黑木耳。研究發現兔子、耗子用了5克到10克就能降低血粘度。有一次,我為病人看病,碰到一個台灣企業家,這個人得了冠心病,血管都堵了,要到美國做心臟搭橋手術。到美國一看,醫生說:「不行,現在排得滿滿的,你一個半月以後再來,我給你安排一下。」一個半月以後,他再去,一做冠狀動脈造影,三個血管都通了,醫生說:「你沒有病,血管全通了,不用再搭橋,你回去吧。你怎麼治的,怎麼搞的?」病人說他就用了一個偏方:10克黑木耳,1兩瘦肉,3片姜,5枚大棗,6碗水,文煲成2碗水,放點味精,放點鹽,每天吃一回。45天,腦血栓都化了。這是他說的一個偏方,雖然我沒看他的片子,但他這個事肯定有。總之,黑木耳經過科學實驗證明能降低血粘度,每天吃黑木耳5克到10克就行了。

合理膳食就是兩句話

十個字:一、二、三、四、五;紅、黃、綠、黑、白。

白燕麥粉、燕麥片

「白」是什麼意思呢?指燕麥粉、燕麥片。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膽固醇很高,不吃藥,就是吃燕麥片。國民黨元老陳立夫今年101歲,每天早上吃燕麥粥。我們北京很多幹部、病人天天早上都是燕麥粥,我每天早上也是一兩燕麥粥。燕麥粥很便宜,吃一個月下來花的錢還不如吃一片葯的錢。為什麼呢?你吃一兩燕麥粥,可以少吃一兩饅頭,這就是主食吧,一兩饅頭三毛,一兩燕麥四毛,才多一毛錢,一個月才三塊錢,一片降脂葯五塊錢,可以吃一個月,而且效果還挺好。燕麥粥不但降膽固醇,降甘油三脂,還對糖尿病、減肥特別好,特別是燕麥粥通大便,很多老年人大便干,造成腦血管意外,燕麥通大便很好。不過,現在假冒偽劣很多,煙是假煙,酒是假酒,葯有假藥,人有假人,文憑也有假的,燕麥也有很多假的,所以要仔細選購真正好的燕麥片。

沒有了狼,鹿離開了運動,死得更快。有了狼,狼反而變成鹿的醫生了。適量的運動,正是健康第二大基石

下面講健康第二大基石:適量運動。運動也是健康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醫學之父西波克拉底講了一句話,傳了二千四百年。他說:「陽光、空氣、水和運動,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你要想得到生命和健康嗎,離不開陽光、空氣、水和運動。對生命來說,運動和陽光一樣重要。我們知道奧林匹克運動的故鄉是古希臘,在古希臘山上的岩石上刻了這樣的一段文字:「你想變得健康嗎?你就跑步吧!你想變得聰明嗎?你就跑步吧!你想變得美麗嗎?你就跑步吧!」跑步,能使人健康,能使人線條好。

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是走路,而不是高爾夫球、保齡球、游泳。因為,人類花了一百萬年從猿到人,整個人的身體結構就是為步行設計的,所以步行運動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在這裡我還強調一條,動脈硬化是可預防的,動脈硬化可以由重到輕,從輕到重,從無到有,從有到無,是可逆行變化的。

1960年我當學生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動脈一旦硬化,就不能轉化了。到最近科學家才證實,動脈硬化是可逆的過程,動脈硬化由輕到重,由重到輕,從無到有,從有到無,雖不能徹底消退,但可部分消退。走路,就是使動脈從硬化變軟化的一個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證明只要堅持步行一年以上,包塊就自行消除。步行運動鍛煉,對保持正常的血壓、膽固醇、體重都很好。過量運動有時會造成猝死,很危險,步行運動最合適。

怎麼步行最好呢?三個字:三、五、七。什麼叫「三」?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鐘以上。「五」呢?一個禮拜最少運動5次。「七」呢?指運動的適量,過分運動是有害的。

如何適量呢,就是要運動到你的年齡加心跳等於170。比如說我50歲的話,運動到心跳120,加起來是170。這樣的運動是優良代謝。如果身體好,可以多一些;身體差,可以少一些,步行運動應量力而行。

最近有組資料顯示,有兩組老年人,一組一天平均走4.2公里,一組基本上不走路。結果發現走4.2公里的這組老年人死亡率、得冠心病率比不走路那組低60%,這是步行走路的好處啊!我看報紙報道:雷潔瓊95歲,人家問她有什麼愛好,她說什麼愛好也沒有,唯一一個愛好就是天天走路。

我也看報紙刊登陳立夫為什麼能活到一百歲,他也是每天步行。北京中華門邊上有個廟叫作普渡寺,有一個道士很窮,政府每月給他15塊錢。他這個人有個特點,每天早上起來拄著拐棍,從中華門走到建國門,再從建國門走回中華門,來回兩個小時,一年四季天天走。那個寺廟旁邊還有許多房子,原來這些房子住著一些政要人物和名人,如今幾十年下來,很多人不知道哪裡去了,唯獨這個道士今年96歲還生活得好好的。其實,他並沒什麼很好的食物或者營養品,就是每天早上起來棍子一拿就走路了。兩個多小時,就這麼簡單,但一直堅持,到現在身體非常好。步行運動堅持下去,可以代替很多保健品。

還有一個狼醫生的故事。森林裡有狼有鹿,為了保護鹿,獵人就把狼消滅了,認為這樣就把鹿保住了。適得其反。幾年以後,鹿因為沒有狼,吃飽了就躺在草地上曬太陽,結果鹿慢慢胖了起來,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壓、自身疾病越來越多,死得越早。漸漸地,鹿群越來越少,快要到自行消滅、自動絕種了。怎麼辦呢?派醫生給鹿治病。誰能給鹿治病呢?想來想去,最好的辦法是把狼請回來。人們重新買了狼放在森林裡,狼一來就吃鹿,鹿就得跑,狼追鹿跑,在這樣的過程中,鹿鍛煉了身體。自然界就是非常奇妙,就是這樣在互相競爭中,各自得到提高。所以,鹿離開運動情況反而糟了,死得更快,有了狼,狼變成鹿的醫生了。

除了步行,還有一項運動很好,值得提倡,就是太極拳。太極拳是種特殊的運動,柔中有剛,陰陽結合。太極拳,最大的用途是改善神經系統。打拳堅持三五十年之久,最重要的是使平衡功能改善,比如走路被絆了一下也不會跌跤。美國老年體育協會專門作過研究,分兩組老年人,一組在健身房鍛煉,天天練肌肉;另外一組分文不花,打太極拳,對比結果發現,練拳的這組平衡功能好、腦子好、走路不跌跤,跌跤骨折減少50%。最後,美國人得出一個結論:非常佩服中國人的智慧,不花一分錢的太極拳比現代化的器械效果好得多。我們敬愛的鄧小平同志1978年11月16日親筆題詞:「太極拳好。」並不是說因為小平同志說太極拳好,我們就跟著說。而是因為經過科研證明,太極拳確實非常好。

要麼走路,要麼練太極拳,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一個規律:抽煙量多一倍,危害就多四倍

健康第三大基石:戒煙限酒。抽煙不好就不要說了,如果能戒煙一定要戒煙,戒不了煙的,一天不超過5支煙。我的一個研究生專門研究戒煙,發現一個規律,抽煙量多一倍,危害就多四倍,如果煙戒不了,不超過五支煙,危害很有限,超過5支煙,危害則明顯增多。酒少量可以,多量就不行。

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鑰匙健康第四大基石:心理平衡。我想最重要的是向大家介紹心理平衡,它是我們保健最主要的措施。心理平衡的作用,超過一切保障作用的總和。你可以別的都不要注意,你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鑰匙。

長壽要領:1、心胸開闊,性格隨和;2、愛勞動,愛運動

在北京調查過很多百歲健康老人,他們是怎麼獲得健康的呢?吃得好還是錢多?都不是。健康老人中,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睡晚起;有人說他不吃肉所以健康,有的還愛吃肉,專吃肥肉;有的健康老人不抽煙,但有的卻抽煙;有的不喝茶,有的喝茶。看來,他們生活方式和習慣五花八門。但有兩條,每位健康老人都一樣。第一條,他們都心胸開闊、性格隨和、心地善良,沒有一個健康老人是心胸狹隘、脾氣暴躁、鼠肚雞腸、鑽牛角尖的。為什麼呢?因為心胸狹隘、脾氣暴躁活不到100多歲,五六十歲時早一個一個氣死了,要麼得癌,要麼得心血管病早死了。第二條,沒有一個健康老人懶惰,這是真的,要麼愛勞動,要麼愛運動,這正好應了英國一句諺言:沒有一個長壽者是懶漢。

情緒可以殺人。只要你生氣著急,一分鐘動脈就可能狹窄百分之百,當時就死

那麼,心理平衡為什麼這麼重要?我們平常說的動脈硬化、冠心病,其實都是個慢性的過程。動脈不是馬上硬化的,動脈硬化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把血管堵死了。動脈硬化,每年血管在變狹窄,一年大約狹窄1%―2%左右;如果你抽煙、高血壓、高血脂,則大約狹窄3%―4%;但只要你生氣著急,一分鐘動脈就可能狹窄100%,當時就死。情緒就有這麼厲害!

美國有則報道,一個53歲男人回家,一推門進去見到兒子和妻子正在吵架,吵得很厲害。他剛想勸幾句,還來不及張口,兒子盛怒之下,操起水果刀沖他媽媽心臟一刀捅過去,從前胸捅到后胸,當場把媽一刀扎死了。他一看一恐懼一時痙攣倒在地上,當時就死。法醫解剖發現,這位53歲的先生動脈並沒有硬化、很光滑的,怎麼就死了呢?這屬於動脈痙攣閉塞,整個心臟處在高度收縮狀態放不開。

報紙上還登過發生在埃及的一件事,有個醫生玩忽職守,見病人昏迷瞳孔放大就以為病人死了,把他送進了太平間。病人從昏迷中醒過來,發現自己竟然是在棺材裡面時,嚇壞了。他頂開棺蓋很吃力地往外爬,很痛苦。正一隻腳在外一隻腳還在棺材裡面時,有位護士推開停屍房的門。護士沒有思想準備,一看怎麼棺材里爬出一個人,那麼可怕,那麼痛苦的樣子,驚叫了兩聲,想往外跑,來不及跑出去倒下就死了。這個病人倒活了,還狀告了醫生瀆職,醫生被判刑三年。

有時候,一句話就會要了一條命。我們醫院病房裡規定禮拜六探視,有位老太太來看老先生,本來挺好的,買了水果高高興興來的,什麼事也沒有。誰知,她的一句話,差點要了老頭一條命。她說昨晚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講到1989年東歐事變齊奧塞斯庫被槍斃了。老先生挺認真地說:「這是胡來,政治鬥爭。」老太太也挺認真地說:「活該,應該槍斃!」老先生說:「他就不應該槍斃。」一來一去,兩人為了齊奧塞斯庫該不該槍斃爭論起來。結果不到三分鐘,老先生胸疼,臉色蒼白,滿頭大汗,不得了,趕緊找醫生做心電圖。一做心電圖,全閉心肌梗死,趕緊搶救,推到監護室,打上一針葯,0.1克1500元錢。這個葯還挺好,半個小時化開了,最後病人完全恢復了。到出院那天,老太太給我們送了一面錦旗,感謝救命之恩。她說,這回我真的知道生氣的危害性,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往後我們倆絕對不吵架了,以後老頭說什麼我就聽什麼。老先生過去妻管嚴,別的不怕,就怕這個老太太。這回,老先生因禍得福,老太太不敢氣他了。

情緒的波動確實很厲害。有個教授跟研究生生氣,年輕人就是不聽話,老教授很生氣,還沒有畢業,你一個博士生就這樣蠻不講理。老教授氣得一拍桌子,血管崩了,腦血管當時就破了。這一拍,胳膊起不來了,半身不遂,腿也不行,坐不住了,歪著歪著扶不住,他倒在地上。年輕人站起來,指著老教授說:「我可告訴你,法律有規定,氣死人不犯法。」走了。我且不講這個年輕人的道德,就是說跟年輕人生氣沒必要,他不聽話,讓他不聽話。生活會教訓他,他頭撞南牆自然聽話,你沒必要跟他生這個氣,因為情緒波動,血壓就會猛然升高。

我們監察的一個病人就為一隻蚊子引起嚴重高血壓。他剛從國外回來,到深圳去旅遊,10點鐘準備睡覺,發覺蚊帳裡面有隻蚊子。60多歲的人去打蚊子,蚊子那麼好打嗎?打到清晨4點鐘總算把蚊子打死了。他想:「我還得躺半個鐘頭,看看還有沒有第二隻蚊子。」過了半個鐘頭,見沒事就睡下了,再睡就睡不著了。他一直堅持在吃降壓藥,平常每天血壓120,那天天亮時測試血壓竟有196,高了76。醫生說過:「藥量可以加倍」。於是,他加倍吃藥,還不行,再加一倍,結果用了8倍葯還不行,只能上醫院,打了點滴才把血壓降下來。雖然腦子沒出血,但鼻子還是出血了。為了一個蚊子,血壓升高了76。

人的心理狀態很重要,我們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的影響

情緒確實造成很多意外。人的心理狀態很重要,得病與康復因人而異,有些人不容易得病,有些人容易得病,這與心理狀態關係極大,我們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的影響。

東北有個病人38歲,因為肝區疼去做B超,醫生告訴他:「不得了,肝臟長了一個癌,7公分,轉移了。」他一聽,當時臉色蒼白,摔在地上了,到家以後,一宿沒睡。擔心孩子才8歲,自己死了以後,孩子誰來撫養?整宿沒睡,到天亮,更疼了,到醫務所再去看病。醫務所大夫還挺好,很關心他,說:「肝癌晚期,我也沒辦法。不過我倒有個好建議,你喜歡吃什麼,就趕緊吃什麼;你喜歡玩什麼,就趕緊玩什麼,反正沒多長時間了。」拖了半個月,他皮包骨頭,起不了床。工會主席趕緊提了點水果去看望,問他:「最後還有什麼要求嗎?」他回答:「別的沒什麼,我呢,最大遺憾是沒有見過北京天安門。可惜去不了,我起不來了。」「不要緊,破例。」於是,工會安排四個小夥子用擔架抬他上火車,到了北京。

看完天安門,該回去了,有人說,既然到北京,那就看看有什麼好的醫生好的辦法。結果到北京一家醫院,碰到一位老教授,是我的一個同學,一輩子專門做B超,極認真,仔細為他做了檢查,對他說:「你下來吧。」東北人問:「什麼病啊?」「你沒有病。」「我怎麼沒有病,我肝疼啊,都快死了。」「你是嚇出來的。」「怎麼嚇的?」「很多人都像你一樣囊腫,診斷是癌症,結果精神崩潰,一病不起了。實際上,什麼也沒有。」老教授跟他這樣一解釋,四個小伙一聽,可高興了,原來你沒有病,我們抬著你幹什麼?拋下擔架就跑了。老教授告訴他:「你這種情況多了,我給你出證明,我敢證明,我敢負責任,你放心!」

這樣,他慢慢相信了,回到東北又能吃又能喝,又能上班了。幸虧,他想看天安門,他要不想看天安門早變成骨灰了。

我本人看過一個病人。有一天,他來嚷嚷疼啊,悶啊,憋氣啊,很難受。我很奇怪,他的起搏器挺好,一切都正常,不應該疼啊。他說:「我對你實話實說,前天碰到一個人,他問我怎麼了。我告訴他我在安貞醫院裝了個起搏器,花了38000元。他說,你什麼病裝起搏器啊,醫生說了你這種病不用裝起搏器。花點錢,是小事,有報銷。問題是電擊頭帶鉤的,鉤住你的心臟,鉤住你的肉,疼啊!起搏器還帶倒鉤,要是電線萬一斷了,可不得了,沿著血流跑,血流到哪,它阻在哪。電極要斷了,起搏器裝這裡,壓迫你憋氣,是嗎?」病人回家后,果然感到那人講得對,疼。覺得起搏器前面兩個電極帶倒鉤,鉤住他的肉,疼了,胸悶憋氣難受,上不了班了。

我一聽,告訴病人說:「不會。」為什麼呢?因為第一代起搏器電極帶有倒鉤,第三代已經沒有倒鉤,就算有倒鉤,心內膜沒有痛覺。起搏器電線十萬次都斷不了,根本不可能斷。起搏器並不裝在肺里,它裝在胸腔中、脾下,所以根本不可能堵,不可能疼。病人說就是疼,我說:「沒關係,我給你開點葯調理神經,法國進口的,憶夢丹,七元錢一粒,准好。」再過兩個禮拜,好了嗎?他說:「不見好,還是疼,上不了班,出不了氣,難受。」本來,他很好,什麼病也沒有,結果呢?被人一說,他信了,現在怎麼也不行。

あ最後,一個外國人救了他。他單位組織代表團去美國考察,他也一起去了美國。他跟大使館講,請幫忙找一個美國有名望的心臟專家,想請教一個問題,我這個病該不該裝起搏器。大使館不錯,真給他找了個美國專家。

100美元掛個號,他說:「我就問問按美國的標準,我這個病該不該裝起搏器。」美國醫生給他查得很詳細,最後告訴他兩句話:第一句話,你這病按美國的標準,應當裝起搏器。第二句話,你們國內的醫生分兩派,一派認為應該裝,一派認為不應當裝。可以明確告訴你,認為應當裝起搏器的醫生,是世界水平的醫生。這話一聽,他回來就不疼了,不悶了,不憋氣了,上班去了。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就是最好的抗癌方式。對任何病都是如此,心理的力量非常非常強大,強大得你不可想象

暗示作用非常大。什麼是暗示作用呢?比如,醫生治高血壓,發給病人一粒膠囊半黃半綠,非常漂亮的膠囊。說這個降壓藥從美國進口非常好,你吃了下禮拜再來檢查。其實,裡面裝的是澱粉,但下禮拜一看很多病人血壓恢復到正常,睡覺也好。開刀以後肚子疼得要命,胃大部分切除,疼得不得了,我給你打針,打嗎啡止疼,一打就好了,其實打的是生理鹽水。開刀有半尺多長的刀口多厲害,打上生理鹽水,告訴他是嗎啡,48%的人完全不疼;你就真打嗎啡,只能95%的人不疼,還有5%的人不管用。這就是暗示催眠的作用。

美國人治癌症,一個一個地治,病人死得快。怎麼辦呢?進行小組治療。癌症病人每個禮拜,七八個聚一次,座談,大家一起聊聊天,說說話,心裡有什麼難受,儘管說出來,互相鼓勵。這個小組療法一來,大家心理狀態很好,結果呢,化療副作用很少,死亡率很低,成活率很高。

北京表彰過抗癌明星,本來只能活半年一年的,結果是活了十八年都好好的,醫生奇怪,怎麼癌細胞轉移那麼厲害,他還活得那麼好呢?因為他們都在公園活動啊。每天早晨北京八一湖公園有兩千人在跳啊、活動啊,高高興興聊天啊,成立了「抗癌俱樂部」。為什麼說有些病人半年就要死的,可二十年後還是好好的呢?對此,沒有一個人回答說,我是用好葯延長壽命的。他們個個都這樣說,我心情很愉快,充滿信心,我對未來充滿希望,我一點都不害怕,因為我們大家心裡很快活。總結下來,第一條,他們都是心理狀態良好,心理平衡;第二條,他們都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家人很關心,單位很關心,擁有一個強大的精神支柱。

心理是主要的,藥物是次要的。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就是最好的抗癌方式。

實際上,一個人心理平衡,什麼病都不會得,得了病也好得快。任何病都是這樣,這個力量非常非常強大,有時強大得你不可想象。最近,我們有個外省來的病人是心肌梗死,大面積心肌梗死,食壁瘤,裡面還有血栓,醫生說這個沒有辦法,惟一的一線希望是上北京安貞醫院做冠肪搭橋,把食壁瘤切除了。

他到我這兒來,我說:「你要做可以,但要做一個心肌存活試驗。如果心肌還有存活的,搭橋就有效,心肌都死光了,搭橋也無效。」一做下來,已經沒有活的心肌,他說這下完了。

剛巧,那天我們有個健康教育課,他去聽了這場教育課,聽后他說:「聽了這課,勝讀十年書,靈魂受到很大震動。別看我當了一輩子銀行行長,我都不知道什麼是健康,怎麼得到健康,怎麼去做?現在才知道,健康四大基石太好了!」

回去以後,他給自己寫了四句話,第一句是忘掉過去,因為過去當行長時高朋滿座,車水馬龍,前呼後擁。現在不做了,還經常想到過去那樣,心裡多難受,應該忘掉過去。第二句是不看現在,現在的行長比自己當行長時還威風,越比越生氣,我不看現在。第三句是享受今天,每天養養花草,聽聽廣播。第四句是展望明天,我這個心臟好好保養,能活90多歲。就這樣忘掉過去、不看現在、享受今天、展望未來。

到現在兩年了,回來複查,一照片子,心臟明顯縮小,放射科的主任說:「錯了,片子拿錯了。」我說:「沒錯,要麼重照。」真的,我可一輩子沒見過,兩年前心臟這麼大,能活到現在就很少,按說心臟只能越來越大,怎麼會縮小呢?這可是第一次見到。再做超聲波,發現他的心臟明顯縮小,心功能明顯改善,血栓消失。現在,他活得很好,天天爬山。

人啊,只要有個良好的心態,人體就有很大的抗病能力,很大的抵抗力,精神一崩潰,就全完了。有位著名的科學家,有人告訴他一個消息,某某人死了。這個人原是他的秘書,非常好,跟他許多年,得了病突然死了。這位科學家感到很難受,晚上,他也死了。所以,心理狀態對於疾病的發生關係很大,癌症、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都可能發生。因此,穩定心態很重要。

劃分心理平衡與否的標準:看待世界,你是用樂觀積極的態度,還是用悲觀消極的態度

我們怎麼保持穩定的心態呢?三句話:「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他人,正確對待社會。」一個人要心態穩定,就要正確對待自己,自己的人生坐標定位要准,不要越位也不要自卑。另外,正確對待他人,正確對待社會,永遠對社會有種感激之心,這個要是做到了,好多事都能解決。

人對社會有兩種態度,一種人用樂觀的、積極的態度看世界,一種人用悲觀的、消極的態度看世界。實際上,就這樣劃分人的心理平衡不平衡。如果你樂觀積極地看世界,這世界很美好。你如果悲觀消極地看世界,這世界很可怕。現在改革開放,很多利益在調整,不穩定不平衡的事太多了,你怎麼來看?如果這個人悲觀看世界,天天都能生氣,從早到晚,每件事都能活活把你氣死,值得生氣的事太多了。相反,要是樂觀看世界,說實在話,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好的時代,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外交、人民生活從來沒有這麼好過。如果你要想高興的話,就從早到晚樂觀看世界。

所以,一個哲學家講過:「生活像鏡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

幸福沒有標準。我的一個研究生專門研究「老年幸福度」。老年怎麼才能幸福呢?似乎,老年幸福不用研究,錢多肯定幸福,房子大、地位高肯定幸福。研究結果恰恰相反。一位名大學的名教授,生活最痛苦,名大學的名教授,怎麼會很痛苦呢?他的兩個孩子分別是博士和博士后,都在美國,那多好啊!有一天,老教授下樓梯,最後一層台階沒踩穩,滑了一下,手撐了一下地,股骨骨折了。家裡老太太身體又不好,不能幫老教授翻身,雇個小保姆,又做不好。時間長了,老教授長出褥瘡,尿不出來,插導尿管。

親人們都在美國,這裡是孤苦伶仃,冷雨敲窗,除了老太太還有誰,想說話的人都沒有。孩子在美國好倒是好,可博士后回不來,只能到聖誕節寄張卡片給你,管什麼事啊!夫婦倆非常痛苦,精神狀態不好。

相反,誰最幸福、最高興呢?板爺最高興,北京蹬平板車的、蹬三輪車的最高興。他怎麼最幸福呢?板爺雖然住的是平房,可早上一起來,兩手提著兩個鳥籠,上公園溜彎去了。一邊唱著京劇,一邊溜彎,挺好!

回來一碗豆漿兩根油條,挺好!板爺的孩子不是什麼碩士博士,兒子初中畢業,在馬路對面修自行車。閨女呢,衚衕口對面賣醬油呢。所以,他們經常會來看他,有點頭痛腦熱,大家都來看他,買點水果點心,天倫之樂,兒孫繞膝,有說有笑。

板爺說過去我棒子麵都吃不上,現在不僅吃水果,還能吃上點心。每天有說有笑,非常高興,沒有一點難受,閨女也在,兒子也在,挺孝順。

你那個教授兒子都是博士、博士后,就聖誕節一張卡片,管什麼事?

養心八珍湯―――真正健康的心靈

人幸福與否,這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因此我們要做到心態平衡。七十年代送禮送點心;八十年代送禮送保健品;九十年代送禮送鮮花。我管的病房是現在沒人送點心,都是送鮮花。二十一世紀最寶貴的是健康,怎麼送健康呢?送健康最好的就是養心八珍湯。養心八珍湯是真正健康的心靈的八珍湯、八味葯。

第一味葯:慈愛心一片。對世界充滿愛心。這個人如果對世界不充滿愛心,那這個人不能做人。

第二味葯:好肚腸二寸。要善良。一個人對世界充滿愛心又善良,要能幫助人。

第三味葯:正氣三分。人都要有正氣。江總書記關於「三講」的講話中就有講正氣。

第四味葯:寬容四錢。寬容比正氣要多。因為人非聖賢,多有不足,你要不寬容不行,人必須量大,對他人寬容。

第五味葯:孝順常想。我們做「老年幸福組」調查,發現影響老年人幸福最主要的因素不是金錢、地位。有一個孝順的子女在身邊,是所有老年人幸福的首要條件。子女不孝順,再多也沒有用。一次,我碰到香港一位經理和我聊天。本來,我以為香港合資經營企業用人的首要標準肯定是要外文好、會電腦。不料,他說:「不是,我選人啊,最重要的是看他是否孝順,他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他能對別人好得了嗎?他肯定是白眼狼。因此,我選人,頭一個看他是不是孝順。凡孝順,必是好人,他不做違背道德的事。因為他孝順父母,他一定好。」孝順是東方美德。

第六味葯:老實適量。人也不能太老實,太老實變傻子也不行,老實只能看情況,適量掌握。

第七味葯:奉獻不拘。奉獻越多越好。

第八味葯:回報不求。

把這八味葯放在「寬心鍋」里炒,文火慢炒不焦不燥,就是慢慢經常思考,還放在「公平缽」里研,精磨細研,越細越好,三思為末,淡泊為引,做事要三思而行,還要淡泊寧靜。梧桐子大小,和氣湯送下,清風明月,早晚分服。可精華心靈,升華人格,物我兩忘,寵辱不驚。

「養心八珍湯」有六大功效。第一,誠實做人;第二,認真做事;第三,奉獻社會;第四,享受生活;第五,延年益壽;第六,消災去禍。

我想心理要平衡,一個人既要奉獻社會,還要享受生活。過去光提奉獻不對,還要享受生活。這裡的享受是指他需要更多的業餘愛好。知識面要寬一點,有越多的業餘愛好,那麼他心理越容易平衡,我們現在很多醫生只看病,不會看病人。你怎麼不好?高血壓,還有什麼不好,抓點葯走吧。他把病人當作一種機器,千篇一律。實際上人跟人不同,心理狀態、性格相差很多,千篇一律病就看不好,這就需要醫生有廣泛的知識。

馬寅初老先生講過兩句話:「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雲展雲舒」。這個度量很大。

梁啟超給謝冰心寫過:「世事滄桑心事定,胸心海岳夢中飛。」世界上雖滄桑變化,我心事定,無論你怎麼變化,我心裡有數,心裡各種煩惱的事啊,做一個夢、睡個午覺就過去了。這就是度量。

張學良將軍,1932年就是國民革命軍副司令、海陸空的副司令,僅次於蔣介石,後來卻成為階下囚。如果心理不平衡,度量小,十個張學良都死了。而他無論受多大的挫折,都能保持心理平衡。

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今年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為他舉行七十歲生日慶祝會時,他說:「我一輩子做事做人的原則,以杜甫『細推物理灑行樂,何為浮名絆此身』兩句詩為準則。仔細地推敲世界上的萬物道理,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快樂的、有益的事,不必為了一些空名而放棄了自己喜歡做的事。」

人生三樂: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一個人心態好,世界上一切都變得很美好。比如,我今天很高興,全身都輕鬆,走到馬路上,看到陽光明媚,藍天更藍,空氣更清新,滿大街的人都高興,其實我個人高興就感到世界很美好。我自己不高興啊,心理難受,就是山光水色你也欣賞不了,山珍海味也沒有味道。假設躺在一張最好的床上,高級席夢思床、一萬多元錢一張的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整夜做惡夢,心情不好,床再好也沒有用。實際上就是這樣,心情好,一切都美好,所以杜甫講過:「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鳥多好啊,為什麼會流眼淚、心驚肉跳呢,因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打仗的情況下,家裡親人死活都不知道,一看到花鳥只能更傷心。

白居易詩中曾寫過:「行宮望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皇帝的行宮多漂亮,月亮多好啊,但卻是傷心的顏色;鈴聲多好聽啊,卻是腸斷的聲音。為什麼呢,因為唐明皇聽到楊貴妃死了,他心中整天想念著楊貴妃,很痛苦。在這種情況下,行宮明月則是傷心的事,夜雨鈴聲確是斷腸的聲音。自己心態不好,一切都很灰暗。

因此,我們要保證自己「三個快樂」:第一助人為樂;第二知足常樂;第三自得其樂。為什麼要助人為樂,這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助人,在幫助人的過程中,凈化靈魂、升華人格,所以助人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我管的病房裡經常住著一些大款,我經常勸他們,你有錢不要吃喝嫖賭,你吃喝嫖賭,得了艾滋病,死得更快,還沒有葯治。你有錢趕緊捐給希望工程,你把錢給老少邊窮地區,他高興,你高興,全社會都好。有人說,我可助不了人,我沒錢,怎麼助人?你看,他比我有錢,他地位還更高,我說,你可別這麼比,這麼比會氣死人,他錢比你多,可是他風險比你大,他地位比你高,他壓力大。事情是一分為二的,所以要知足常樂。還有個自得其樂,就是倒霉的時候,一定要樂,倒霉的時候怎麼還快樂?要知道,人生是風水輪流轉,本來這個世界上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沒有一個人永遠走運,沒有一個人永遠倒霉。巴爾扎克講過:「苦難是生活最好的老師。」你現在倒霉,意味著光明就在前面啊,所以你要自得其樂。禍福相依存,苦難是生活最好的老師,所以一個人要保持永遠的快樂的心情。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心情是寧靜,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總的來講,健康對我們是最寶貴的。而健康不能靠高科技,不能靠藥物,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心情是寧靜,最好的運動是步行。最好的醫生是自己,這話不是我說的,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精闢指出:「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醫生,醫生是幫助本能的。」

你看,手上拉了一個口子,一會兒出血就凝固了,一個禮拜它癒合了;腸子壞了,截了一段,沒事;肺壞了,切掉一個,沒事;腎臟壞了,那都可以治,你身體有著強大的再創能力,你自己能保持好的狀態。

最好的藥物是時間,為什麼呢?越早治療越早發現越好。我們有個病人是尿毒症,十二年高血壓耽誤了,結果透析花了90萬元,其實你早治療很簡單,像高血壓一天一片葯,三個月、半年就好了,費用小。要是一耽誤,那就得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而且不是一片葯了,而是兩種葯合在一起。要是再耽誤十幾天腦出血了,那就不是一片葯兩片葯管得住的了,那就得穿顱打洞、抽血。顯然,越早治療越好。比如心肌梗死,你馬上上醫院打上一針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就化開了。可六個小時以後,心肌梗死再送醫院,雖有一定效果,但效果很差。十二小時以後,用藥毫無效果,你打針都不管用。所以,時間是最好的藥物。

至於最好的心情是寧靜,最好的運動是步行,其實很簡單。美國專家研究,花在預防上1元錢,就能節省醫療費100元錢。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人不胖也不瘦,膽固醇不高也不低。

最後的總結,可以用四句話: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大作風,八項注意就行了。一個中心就是以健康為中心,因為健康失去了,什麼都沒有了,二十一世紀以健康為中心。

兩個基本點,第一點叫糊塗一點,為什麼呢?毛主席高度評價葉帥:「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諸葛亮一輩子做事小心謹慎很周到,呂端這個宰相呢?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有人告到皇帝那裡,說呂端這個宰相老糊塗了,皇帝說:「他哪裡老糊塗,你才糊塗蛋呢。呂端這個宰相小事糊塗,大事清楚。」這是真聰明的人啊,腦子一清二楚,小事糊塗,他是裝糊塗。小事認真,整天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事,這種人才是笨蛋。還要瀟洒一點,度量大一些,風格高一些,站得高,看得遠,這樣處人處事多好啊。

三大作風,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

八項注意,包括四大基石、四個最好。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四個最好: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心情是寧靜,最好的運動是步行。做到這些,基本上不要吃什麼葯,我們個個都健康地活到七十、八十、九十、百歲不是夢。

最近,我們還歸納了四句話,很簡單的四句話:「天天微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相逢莫問留春術,淡泊寧靜比葯好。」只要我們按照這樣生活,疾病減少,我們都能健康活到一百二十歲,健康享受每一天!

(全文完)

洪教授的「紅黃綠白黑」內容有補充

    「紅黃綠白黑」是洪昭光「合理膳食」理論中的一部分,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洪昭光結合北方人的飲食習慣,又對其中內容做了補充。
      「白」不僅包括燕麥粉和燕麥片,還應加上大蒜和豆腐。大蒜里含有大蒜素,它在預防高血壓和感冒、治療糖尿病、治癒腹瀉、降低心臟病突發危險和殺死癌細胞等方面有極好的效果。特別對預防癌症,如胃癌、食道癌等,有十分良好的作用。而豆腐中富含鈣、鎂等元素,對增強老年人骨質很有幫助。
   
      「綠」不僅指綠茶,還有綠色蔬菜。綠色蔬菜富含人體需要的各種維生素和營養成份,而且蔬菜的綠色越深含有營養就越多。
   
      「紅」還包括紅辣椒。紅辣椒能夠改變人的低落情緒。如果心情不好,吃3-5個紅辣椒,出一下汗,就會感到渾身舒服,精神變得愉快。
   
       家中自製「洪氏五色湯」
   
    洪昭光說,他家有兩道傳統菜:一道是涼拌蔬菜色拉,另一道是「洪氏五色湯」―――綠色蔬菜、西紅柿、黑木耳、雞蛋等,這正是其「紅黃綠白黑」營養搭配的實踐。洪昭光說,多年來,他養成了自己的飲食習慣。燕麥、牛奶是餐桌上的必備之物,每天必有一餐吃西紅柿。
      他從不吸煙,常常自飲自配的「養心八珍湯」,保持心態平和。別人邀請他參加宴會,他能推就推,更願意在家裡或食堂用餐。
   
      洪昭光說,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總結為: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上班不用車,全憑兩條腿;吃飯只飽七八分,穿衣留下三分寒;與世無爭不生氣,平靜生活


[:471:]
獨自走在茫茫戈壁,天邊飄來一首憂傷的曲子,凄美,悠遠,深遽......我只想閉上眼睛,任思緒和靈魂隨著音符在天地間飄飛.
沙發
ahcjs 發表於 2005-6-13 20:40 | 只看該作者
心情好,精神愉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4: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