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提前6: 1-21>

[複製鏈接]

3248

主題

326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1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1-1-20 06: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提前6: 1-21」「凡在軛下作僕人的,當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在提摩太前書第六章,也是最後一章中,使徒保羅繼續教導提摩太,怎樣正確對待教會中各種不同的人。保羅首先說:「凡在軛下作僕人的,當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軛下」形容受轄制不得自由,「僕人」指奴隸。當日社會盛行奴隸制度,在教會中就有很多信主的奴隸,他們以為主的救恩包括社會上地位的解救,從此不必再受制於奴隸的身份。但使徒在此勸勉那些作奴僕的,「當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自己主人」在此特指不信主的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就是要給主人應得的尊敬,順服和忠心地工作。如果作信徒的奴僕行事粗魯或反叛,那麼主人便會褻瀆神的名和基督的真道。「僕人有通道的主人,不可因為與他是弟兄就輕看他;更要加意服事他;因為得服事之益處的,是通道蒙愛的。你要以此教訓人,勸勉人」。這「通道」指信主。作僕人的輕看信主的主人,「因為與他是弟兄」。但保羅說:「更要加意服事他」,就是對待信主的主人,比對待不信主的主人,要更加甘心樂意且恭敬地服事他,這樣的「服事」是做在基督面前,所以能使「通道蒙愛的」主人和僕人都能得著「益處」。而提摩太就要「以此教訓人,勸勉人」。接著保羅說:「若有人傳異教,不服從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他是自高自大,一無所知,專好問難,爭辯言詞,從此就生出嫉妒、紛爭、毀謗、妄疑,並那壞了心術、失喪真理之人的爭競。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傳異教」,就是傳與真理不同的教訓。因此這些人「不服從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結果就會「自高自大」,高抬自己,對於神的真理「一無所知」,對屬靈的事毫無知識。

雖然傳異教的假師傅對屬靈的事一無所知,但他們卻「專好問難」,別人無法回答,他們的無知就可以被遮蓋了。「爭辯言詞」,就是喜歡咬文嚼字,斷章取義地爭辯。「從此就生出嫉妒、紛爭、毀謗、妄疑」的惡果。這「壞了心術」,就是指他們存心邪惡,動機不純正。「失喪真理」,這和魔鬼的情形一樣。「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就是把敬虔當作賺取錢財的途徑。「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敬虔」就是內里與神有美好的關係,外面有敬畏神的態度。真正的「敬虔」必然會帶出「知足的心」。這「大利」指好得無比的大收穫,包括今生的祝福和永生的福分。而人知足的理由是,「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我們出生時乃是空手而來,並沒有攜帶任何身外之物。「也不能帶什麼去」,我們死時乃是空手而去,也不能隨身攜帶任何物品。「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這「衣」包括衣物和住處。「食」包括食物和各種供應。「有衣有食」代表生活基本的需要。我們若知道自己只不過暫時寄居在這世上,我們的家鄉是在天上,就不會在這世上妄自貪圖,而能過一個敬虔、知足的生活了。「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里,叫人沈在敗壞和滅亡中」。「想要發財的人」,就是那些不以自己現在所有的為滿足,卻有強烈的慾望要發財的人。結果就會陷在迷惑里,落在罪惡的網羅與各樣的痛苦當中,最後這些慾念叫人沉入滅亡的深淵。「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根」指根源。貪財是萬惡的根源,因貪財會生出各樣的罪惡。「貪戀錢財」指對錢財有非份的意念,因而熱切追求。「錢財」就像撒但的誘餌,人若「貪戀」,就會「被引誘離了真道」,最後人在「錢財」里會發現找不到真正的幸福快樂,只有幻滅與失望,以致「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愁苦」指心靈的創傷。「把自己刺透了」形容受盡折磨。

「但你這屬神的人要逃避這些事,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屬神的人」,就是在敬虔上操練自己,而不是在錢財上圖謀的人。保羅要提摩太把「貪戀錢財」這事,當作災禍一樣地逃避。但又要他「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的屬靈美德。「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為此被召,也在許多見證人面前,已經作了那美好的見證。」保羅又提醒提摩太,他蒙召的使命,就是「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就是為真道竭力爭辯,指出假冒真理之異端的錯誤。「持定永生」,並不是要提摩太持定他所得的救恩,乃是要他從永生的角度,看見今天事奉爭戰的永恆價值。而提摩太已經有美好的見證,被許多教會的長者所知道。「我在叫萬物生活的神面前,並在向本丟彼拉多作過那美好見證的基督耶穌面前囑咐你:要守這命令,毫不玷污,無可指責,直到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顯現。」這裡保羅稱神為「叫萬物生活的神」,這重在指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神(徒17:24-28),因此我們不必怕人。「並在向本丟彼拉多作過那美好見證的基督耶穌面前囑咐你」,「本丟彼拉多」是羅馬帝國派駐猶太巡撫的全名(路3:1)。主曾在彼拉多面前宣稱祂是王,但祂的國不屬這世界,彼拉多也未查出主有罪來(路23:3-4),這樣主就在彼拉多面前作了美好的見證。「面前囑咐你」,表示這是在神面前的囑咐,使提摩太為真道打仗勇往直前,無所畏懼。也是在主面前的囑咐,使提摩太學習主的榜樣,明白為真道打仗的意義。這「命令」,就是「要為真道打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之命令。提摩太要怎樣守這命令呢?他要「毫無玷污,無可指責」,就是要堅守命令,不容有絲毫妥協。而且要持守到「主耶穌基督顯現」,也就是說,要為真道打美好的仗,一直打到主耶穌再來為止。「到了日期,那可稱頌、獨有權能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就是那獨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是人未曾看見、也是不能看見的,要將祂顯明出來。但願尊貴和永遠的權能都歸給祂。阿們!」「日期」指基督再來的日期。「那可稱頌」,這裡是指父神。「獨有權能的」指祂絕對掌管時間和一切事物。「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指祂的尊貴和權能。神是「獨一」的,是「不死」的,是超越的、不可見的。當基督再來的時候,「要將祂顯明出來」。

「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這裡「今世富足的人」,是指已經富足的信徒。信徒富足不是罪,但富有的信徒有兩種危險:自高自大和倚靠錢財而不倚靠神。「無定的錢財」指錢財不足倚靠。「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的享受的神」,「百物」指神賜與人類的一切物質享受。「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或譯:體貼)人,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今世富足的人」,要學習「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這是「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信徒需要在今世善用錢財,為自己立下美好的根基,好在來世得以享受。 「持定那真正的生命」就是「持定永生」。「提摩太啊,你要保守所託付你的,躲避世俗的虛談和那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保守所託付你的」,指保守「真道」。傳道人對「世俗的虛談和那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的態度是要「躲避」,遠離試探。我們若是花太多時間研究異端、屬世哲學等「似是而非的學問」,很容易陷入試探,以致「偏離了真道」。「已經有人自稱有這學問,就偏離了真道。願恩惠常與你們同在!」當時就有人自以為在世上是有學問的,為著炫耀自己的學問,為著使多數人承認他是個有學問的人,就偏離了真道。最後保羅以「願恩惠常與你們同在!」祝福的話結束本書。《提摩太前書》是一本每個事奉主的人必要常讀的書卷,因本書教導神的僕人如何治理和牧養神的教會。《提摩太前書》也教導基督徒在神的家中當如何行,並讓我們明白如何過敬虔的生活,怎樣為主作美好的見證。為此,願我們都要常讀本書卷!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7: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