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國兩制」是不變基石 「提綱挈領」繪香港未來

[複製鏈接]

205

主題

205

帖子

1402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3r73qm9od 發表於 2020-11-30 13: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昨日,林鄭月娥作出了任內第四個《施政報告》,這也是自「修例風波」以來,尤其是在今年新冠病毒反覆波折之後,政府最新「綱領性」文件的出台。在這份報告中,既有對於上層建築的堅守與不變,更有切乎市民利益的各項政策,包容萬千,體現出香港社會的多元與變化,更展現出政府施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令人關注的另一個點,是林鄭月娥首次佩戴象徵著「一國兩制」的徽章,這也與《施政報告》中多次提到的堅守《憲法》與《基本法》的指導,堅持「一國兩制」制度相互輝映,體現出政府堅守香港製度、抵禦外來甚至內部干擾的決心。
    在報告中,對於全香港人最重要的一點,是反覆提及的「一國」,因為所有的政策制定和優惠措施,都是在「一個中國」框架之下,中央給予國民的惠待。而行政長官既會對於特區負責,更會對於中央負責,香港是在中央授權下的「高度自治」,但絕不是「亂港分子」所追求的「全面自治」,在這樣的框架之下,司法、行政、立法各司其職,對全香港市民負責。因此,作為公職人員,有責任維護香港和國家的統一和穩定,也必須要遵從《基本法》和《憲法》規定的責任與義務。至於《香港國安法》,這是對於「亂港分子」行為紅線的劃定,對於大多數普通民眾要說,幾乎「無足輕重」,不需要有任何擔憂。
    在這樣「一國」的前提下,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便充分體現出「兩制」的優勢。對於普通學生來說,今後將更方便的享受大灣區乃至內地所有的教育資源,除此之外,更符合歷史實際與現實意義的通識課本也將運用得更廣泛;對於企業來說,香港正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也在利用香港自身的制度和歷史優勢,成為內地「國際大循環」里「中介人」的角色,屆時香港的金融特色也將發揮得更加明顯;對於青年人來說,內地的工作崗位將更大範圍的開放,不僅就業問題能得到解決,相關科創園區的建設也為香港青年創業提供更大的機遇;對於本地商戶來說,增強香港和內地的交流,讓香港成為內地旅遊的首選目的地,既能增強兩地了解,更能夠帶來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和潛在市場。在中央的支持下,香港正走在機遇的高地,只要遵紀守法、發揮能力,就一定能「輕而易舉」獲得成功!
    有坊間指出,此份《施政報告》是歷年來「施糖」最少。然而在新冠疫情籠罩的當下,全球的經濟狀況都不容樂觀,唯有中國能快速克服疫情,讓經濟數字「轉正」,而這份看似「糖分不足」的報告,已經是中央給予巨大優惠和政策傾斜,政府極盡全力為香港爭取而來的,這也是另許多還在疫情陰霾中徘徊的國家及地區羨慕不已了!你再仔細看這份《施政報告》,字裡行間中都充斥著「希望」二字,只要堅持「一國兩制」,支持政府的正確引導,所有人都能在這個時代中找到機會,因為這可能是「最壞的時代」,但對於香港來說,這也許是「最好的時代」,抓住機遇在「賽道超車」,重新走向更持久的繁榮昌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2: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