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標題:孟晚舟案證據公開,吃中國喝中國滙豐配合美國做局「釣魚」害中國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20-7-25 15: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仲國民 於 2020-7-25 16:11 編輯

原標題:孟晚舟案證據公開,吃中國喝中國滙豐配合美國做局「釣魚」害中國
發布時間:07-2419:17百家榜創作者,華商韜略(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官方帳號,財經領域創作者

文 | 華商韜略 西區苛刻

據人民網報道,北京時間7月24日上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公開孟晚舟引渡案下一階段庭審的證據材料。

公開證據表明,所謂孟晚舟案,完全是美國炮製的政治案件。滙豐銀行參與構陷,惡意做局、拼湊材料、捏造罪證,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孟晚舟是清白的!

而那個打小報告拉踩華為的滙豐銀行,也面臨民事和刑事罰款的「風險」。

美國指控華為曾通過實際控制伊朗的一家公司,危害美國安全。這一指控中的關鍵證據,是2017年由滙豐提供的一份PPT。

早在2007年,華為就將指控核心涉及的一家名為Skycom賣給了伊朗本土公司Canicula。前者是華為在伊朗實際經營的公司沒錯,但Canicula卻與華為沒有關聯。

可是在2013年,仍有媒體報道說,華為疑似與Canicula保持了業務往來。這個未經證實的報道揣測,卻讓美國司法部認為華為對美國安全已構成威脅。

一經指控,掌門人任正非之女、華為CFO孟晚舟女士被送上法庭。

滙豐向美國司法部移交的那份「關鍵證據」PPT,其實是面對媒體誤導時,華為向各種合作方提供的說明文件,以澄清華為與所謂的伊朗公司沒有業務往來。

合作方不只有滙豐銀行,偏偏就是滙豐,選擇了向美國司法部檢舉。

滙豐乾的這件事可沒有「打小報告」那麼簡單,配合美國「釣魚」的嫌疑正越來越大。

向美國司法部交出指控華為的「關鍵證據」之前,滙豐曾在2012年因為幫助墨西哥毒梟洗錢,被美國司法部指控。

這一年,剛好美國開始找華為的麻煩。

2012年,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稱,華為可能涉嫌從事威脅美國技術機密安全的活動。

而滙豐則被美國司法部查出在2012年之前20年中,與恐怖組織、販毒集團之間的非法交易大約有2.5萬筆,涉案金額高達160億美元。

美國司法部向滙豐開出了19.2億美元罰單,並向滙豐派駐了一個200人以上的監控「小組」,對其業務進行審查。如果再出現貓膩,滙豐在美國註冊的營業執照就會被吊銷。

在2017年,滙豐向美國司法部移交了一份PPT,介入華為所謂「威脅美國技術機密安全的活動」一案。

自作孽留下污點的滙豐,似乎認為幫著美國舉報華為是一個不錯的「立功表現」。

這種出賣客戶的行為,叫人無法不懷疑滙豐與美國司法部之間存在不可告人的「交易」。

據路透社報道,實則從2016年開始,滙豐就積極配合美國司法部調查華為。並且很快就向美國司法部提供了調查結果,滙豐說不論是之前的Skycom還是Canicula,都由華為實際控制,有著密切關聯。

此前,滙豐假稱不清楚華為與香港星通的關係,但這是公然撒謊。 滙豐始終知道華為和香港星通的關係。

如何實際控制,如何形成關聯,都不得而知。

因為直接成為美國指控華為依據的這次調查,從過程到結果都沒有公開。別說合理性了,連合法性都無從佐證。

一份用於澄清華為與伊朗公司並無關聯的PPT,是如今美國逮捕孟晚舟的唯一「關鍵證據」。

就目前局面看來,妥妥應了那句古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為給自己脫罪,為不得罪北美市場,滙豐出賣了大客戶,而美國卻無絲毫護其臉面的意思。

就在孟晚舟被捕期間,美國司法部終止了對滙豐的起訴。

消息一傳出,滙豐配合美國構陷華為,昭然若揭。

如今,孟晚舟律師團隊致力於證明這是一次設計陷害,一旦證實,就有可能將美國司法部拿到的這唯一證據作廢。

可這條路卻無比艱險。

從華為來看,如果連銀行都站在美國這邊,那麼要提出新的證據自證清白就難上加難。

而不論是否存在「交易」,解開這個局面,大概率要看滙豐的立場是否轉變。夾在中間的滙豐,將這次攪局作為自己在雙方之間的談判籌碼。

滙豐有兩個選擇。其一是披露調查結果,而這其中極可能存在當年美國監控小組的參與,這可能導致調查結果程序存在不公平,讓美國的指控產生瑕疵。

調查結果本身也有可能無法形成鏈條,可能無法證明華為確有具體行為吻合美國的指控,從而將這場訴訟拖入僵局。

滙豐還可以選擇沉默,畢竟美國已經終止了對它的起訴。但是同樣,沉默也會將這一切拖入僵局。

畢竟,美國手上握有的證據只有一份PPT而已,暫時還沒有新的證據浮出水面。

孟晚舟的律師團隊指出滙豐在這一案中身份可疑,有與美國合謀構陷的可能性,這會給華為帶來不小的舉證壓力,但卻扎紮實實打在了滙豐的痛點上。

儘管招數低級吃相難看,滙豐還是很擔心業務受損。滙豐的策略是大喊冤枉,聲稱自己除了配合也別無選擇。

非但如此,滙豐還稱自己不知情,多年以來都被華為高管欺騙,也是此案的「受害者」。

多說多錯,勸滙豐還是少說為妙。

銀行業務建立在對一家公司賬面信息的了解之上,每筆賬都記錄存檔,甚至與大客戶之間還會有往來郵件溝通。

如果滙豐都說不知道華為的業務往來,被騙了,那究竟是銀行失職,自造了漏賬、錯賬、假賬,還是華為與此案涉及的Skycom和Canicula本就並無往來呢?

這樣看來,滙豐現在除了業界聲譽掃地之外,還極有可能背上偽證之罪。

一旦現有證據因為證明效力不足被推翻,滙豐的言行就會成為天大的笑話,而且還會立刻成為美國司法部的背鍋俠。

其在中國、北美乃至世界範圍之內的業務,也將因此受到影響。

協助販毒生意,受到司法機關彈壓就出賣客戶,滙豐付出的代價可不只是顏面掃地。

相形之下,除了換來了美國對其終止起訴之外,滙豐這樣做還值得嗎?

這家銀行的行為相當於是在告訴所有人,你的賬戶不再安全,時刻處於監控之中,不論有無嫌疑,銀行都會將你的賬戶信息提供給司法部門或者具體個人任其「調查」。

在全世界範圍內丟了人,滙豐的發聲還在繼續。

抱上了美國大腿,又不想得罪中國市場,滙豐呼籲中國理性、客觀對待滙豐在經濟發展上作出的貢獻。

本是互惠互利的合作,被滙豐說得有了一種「大恩大德」的怪味。

這家銀行從中國發家,在中國壯大,吃盡香港回歸前後的各種紅利。從殖民時期靠鴉片貿易起家到後來協助墨西哥毒梟販毒,光是洗黑錢的生意,滙豐就幹了一百多年。

中國正是理性、客觀看待滙豐在中國形成的歷史基礎,在建國后便特批滙豐繼續經營外匯業務。

換句話說,讓滙豐繼續參與到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並從中獲得合法回報。

而滙豐走到今天,兩面派的嘴臉暴露無遺。

一面站在美國搖搖欲墜的指控之上,又是構陷又是喊冤,一面又呼籲中國市場重視滙豐的地位和價值。

其心何其可誅,「貢獻」之說何其可笑。

滙豐配合美國構陷華為,其中隱藏著巨大的利益交換:滙豐充當受害人舉證孟晚舟,以此換取美國的赦免,逃脫美國司法部對滙豐洗錢重罪的刑事指控。

世界上只有一個滙豐,但是世界上的銀行不只滙豐一家。

正如香港前特首梁振英所說,「中國和香港都沒有欠滙豐,滙豐在中國的業務,中國和其它國家的銀行完全可以隔夜取代。」

真正該理性、客觀看待自己和中國的,是滙豐與美國。

如今,孟晚舟引渡案進入實質審理階段,全世界主持正義的人們都等待加拿大作出公正的判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1: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