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狐大醫 | CSCO監事長馬軍教授:身體有這四種表現,很可能被淋巴瘤「盯上」了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6-12 20:27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吳施楠

  編輯 | 袁月

  說起血液腫瘤,人們更多時候想到的是白血病。實際上,在整個血液腫瘤中,淋巴瘤是發病率最高的類型,其發病率遠遠高於白血病。近年來,我國淋巴瘤的發病率正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

  與白血病不同,淋巴瘤是可以治癒性的疾病。因此,「早發現、早治療」這一黃金準則,顯得尤為重要。那麼,日常生活中,哪些癥狀表現值得引起注意?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 監事會監事長、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在接受搜狐健康採訪時指出,淋巴瘤和白血病的表現類似,有四大典型癥狀,包括發熱,消瘦,出血和貧血及臟器腫大。一旦出現這些癥狀,應儘早到有血液科或淋巴瘤亞專科的醫院進行檢查。

  表現1:發熱

  長期低熱或體溫持續在37度、38度,晚上經常不明原因盜汗。

  表現2:消瘦

  體重突然下降,且伴有長期低熱、發燒等癥狀。

  表現3:出血、貧血

  由於骨髓抑制,淋巴瘤患者會出現血小板和紅細胞減少,導致出血和貧血。如果在沒有磕碰的情況下,身上突然出現紅點或有淤斑,臉色灰黃,就要引起注意了,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

  表現4:臟器腫大

  主要是淋巴結和肝脾腫大,如頸部、腹股溝、腋下等有淋巴結區的部位,突然腫大,無痛、無炎症,且逐漸增長,伴有低熱,貧血、出血時,一定要自查。

  自查的方法並不難,可以在睡覺前摸一下頸部、腋下、腹股溝,看有沒有「疙瘩」。如果有「疙瘩」,儘快到醫院做超聲和血液檢查就可以了。

  還有些患者表現為腹脹,肚子很大,實際上這是出現了脾臟腫大的情況,也要引起重視。

  遠離淋巴瘤,別做這些事兒

  馬軍教授介紹,目前為止,淋巴瘤的確切致病原因並不明確,但可以從環境因素入手,做好預防。

  遠離射線。包括X光射線,物理射線及各種輻射等。14歲以下的兒童,在非必須情況下,禁止做X光檢查。成年人體檢一年做一次或兩次核磁CT沒有問題,但不要頻率過高。

  減少用藥。如氯黴素藥物,合黴素藥物和一些含有苯環的藥物、解熱止痛藥、消炎藥等。一般情況下,沒有併發症時,不需做特別的藥物治療。

  減少化肥農藥大量應用。農藥和化肥中含有氮、苯等化學物質,有導致人基因突變的風險。

  健康生活。以裝修為例,剛裝修好的房間內含醛和苯,這兩種物質和白血病、淋巴瘤的發生有很大相關性。因此,裝修時要用環保漆,老年人和小孩禁止進入剛裝修好的房間,最好在裝修結束后三個月到半年後再入住。

  在談到淋巴瘤的治療時,馬軍教授指出,近5年來,淋巴瘤在治療方面的進展非常快。過去都是靠化療,如今隨著藥物的不斷出新,慢性淋巴白血病、惰性淋巴瘤有機會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一樣,通過口服藥在家得到治療,減少住院時間,提高長期生存率。

  在上述背景下,近日,《2020CSCO淋巴瘤診療指南》正式發布,在2019版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新,加入了12個國內外上市的新葯,包括新一代BTK抑製劑澤布替尼、PD-1和PD-L1免疫抑製劑等,以期推動我國淋巴瘤診療的規範化,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與生活質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7: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