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沒有沐浴露、洗髮水,古代人洗澡要怎樣才能洗乾淨?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4-14 09:29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每天洗澡的時候

  你是否曾有一瞬間想過

  

  古代沒有沐浴露、洗髮水

  古代人洗澡要怎樣才能洗乾淨?

  要是男人用水隨便沖沖也就算了

  畢竟臭男人嘛

  但美女……

  又該怎麼辦呢?

  

  提到洗澡

  那就不得不提古代

  最熱愛洗澡的人——

  古羅馬人

  ▼

  公元4世紀的時候

  羅馬城有11個大型豪華浴場

  800多個中小型浴室

  有錢人家裡更是有私人浴室

  有點像現在的私人泳池

  

  在那時候

  澡堂可能是整個古羅馬最快樂的地方了

  不僅有冷水池、熱水池

  還有蒸汽室

  大型浴場里

  其他的設施也應有盡有——

  

  吃喝玩樂一條龍

  這麼棒棒的澡堂

  不僅富人可以享受

  窮人只要花幾個硬幣

  同樣可以享受

  所以古羅馬人可能是這樣洗澡的

  

  1

  先去散步運動區域活動下

  等到出汗了

  就脫光衣服去蒸汽室蒸桑拿

  2

  蒸得滿身是汗了

  羅馬人就要開始給自己身上抹油

  按照常識來說

  接下來就要開始「搓」了

  

  羅馬人更狠

  他們用「刮」 的

  ▼

  洗澡者身上會被抹上橄欖油

  用來吸油吸汗

  然後用一把像鐮刀的刮身板

  把細沙和身上的「泥」一併刮掉

  

  3

  刮乾淨之後

  跑去熱水池里洗個熱水澡

  最後跳進冷水池里

  洗個冷水澡增強體質

  一套讓古羅馬人

  爽到不行的洗澡就完成了

  

  順便一提

  有錢人則是跟奴隸們一起進浴場

  有人幫忙抹油

  有人幫忙按摩

  快活賽過活神仙

  

  當然,在洗澡這方面

  中國也不會落後

  

  ▼

  早在2000年前

  《禮記》就曾規定了古人怎麼洗澡

  管人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

  ——《禮儀·聘禮》

  洗澡當時被稱為「沐浴」

  「沐」就是洗頭髮

  「浴」就是洗身子

  這裡說接待客人

  要讓對方三天一洗頭、五天一洗澡

  這樣才算款待周到

  古代官員還專門有「休沐」

  就是皇帝嫌官員太臟太臭

  專門給他們放個假讓他們去洗澡

  

  ▼

  為了洗香香洗白白

  古人會用皂角洗澡

  富人還會在水中加入香料

  甚至加入藥物

  這就是傳說中的葯浴了

  

  不過

  按照隔三天五天才洗一次澡

  的這種頻率來說——

  

  ▼

  最最重要的是

  不能忽略「搓」這個步驟

  周朝人非常講究

  出水後上下身要用不同的浴巾擦身子

  上身用細布、細膩清潔

  下身用粗布、方便用力

  洗完渴了還得喝飲料

  可以說非常講究了

  《禮記·玉藻》:浴用二巾,上絺下綌,出杅,

  履蒯席,連用湯,履蒲席,衣布曦身,乃屨進飲。

  

  ▼

  大概在宋朝的時候

  公眾澡堂出現了

  伴隨而來的是

  專業的搓背師傅

  洗澡這麼爽

  最會享受生活的蘇軾——

  自然也不會錯過

  

  他不僅喜歡洗澡

  而且還經常請搓背師傅給自己搓背

  

  蘇軾還寫了個《如夢令》

  給搓背師傅深情表白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

  寄語擦背人,盡日勞君揮肘。

  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翻譯過來是說——

  我跟搓背師傅說

  以後要麻煩你幫忙搓背了

  只是

  希望您下手能輕點、再輕點

  因為

  我本來身上也不臟

  

  順便一提

  蘇軾這首詞其實是話中有話

  

  除了說搓背師傅下了重手

  也借洗澡這事

  表達了自己是個潔身自愛的人

  暗示誣陷自己的人害自己被貶這麼遠

  下手有點重

  

  宋朝開始

  大家逐漸注重個人衛生

  人人都開始享受洗澡

  ▼

  到了明清

  城裡普遍出現「混堂」

  「混」的意思就是

  各色人物都能在這裡一起洗澡

  大家一邊享受著搓背師傅的搓背

  一邊講話交流

  儼然已經成了另一個小社會

  不過混堂里人多手雜

  被偷衣服錢財是常見的事情

  明代就有一個關於這個的笑話——

  

  

  中國不僅有公共澡堂

  也早早開發出了溫泉

  不過

  要把溫泉發揚光大

  那還得看中國的鄰居——

  日本

  

  ▼

  日本在7世紀的時候

  中國這邊大概隋朝

  日本開始逐漸引入佛教

  佛教里有提倡沐浴凈身

  所以

  寺院會開放澡堂讓施主沐浴

  一般洗完澡后施主會捐一點錢

  所以後世的澡堂又叫「錢湯」

  

  ▼

  17世紀的時候

  日本出現了公共澡堂「錢湯」

  出現了搓背師傅——

  準確來說是女師傅

  江湖人稱「湯女」

  她們穿著統一的服裝

  提供專業的正規服務

  包括洗澡搓背梳頭泡茶……

  

  大眾澡堂很受歡迎

  於是越來越多澡堂建起來了

  

  問題來了——

  

  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浴室

  別人憑啥去你那裡呢?

  

  澡堂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為了搶佔市場

  有的澡堂開始提供不正規的服務

  

  場面一下子就控制不住了

  

  一旦踩了油門

  車就停不下來了

  其他澡堂見狀也紛紛開闢新業務

  公共浴室搖身一變

  變成了風俗場所

  當時的男性如果說是要去「泡澡」、「洗澡」

  那十有八九是想去找妓女了

  

  從此

  「湯女」變成了妓女的代名詞

  鼎盛時期甚至讓

  幕府控制的高級妓院——

  吉原煙花市

  變得門可羅雀

  幕府屢屢發布禁令

  

  都沒啥用

  

  稍微扯遠了

  

  總之

  可以看到

  不管中外

  古代人洗澡離不開一個字——

  「搓」!

  這確實是最原始卻有效的方法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6: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