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烏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憶謝家

[複製鏈接]

11

主題

11

帖子

8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hite55 發表於 2020-2-20 1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香港這顆東方明珠,因為秉持著堅毅的獅子山精神,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內地學習的榜樣。03年非典時期,香港醫護人員的無私堅守、奮力抗疫,就是明證。但僅僅17年的時間,香港社會的變遷,卻恍若隔世。回過頭來大家都在疑惑,香港人的那種精神,去哪了?
2003年2月,一名26歲香港青年在酒店感染並成為威爾士親王醫院源頭病人,收治這名病人的威爾士親王醫院8A病房醫護人員及病人相繼出現發燒及肺炎癥狀,醫院一度將病房封鎖;其後證實多達50名醫護、17名醫學生、28名病人及42名訪客在8A病房感染SARS。香港SARS疫情正式爆發。
就在許多人談「SARS」而色變的當口,幾十名醫護人員卻令人肅然起敬地自願到威爾士親王醫院的SARS患者治療病房,支援前線的抗疫工作。白天,他們在病房裡,悉心照顧昔日的同事,和他們站在同一條生死線上;晚上,他們回到家裡,卻依然要戴著口罩,與家人保持距離,避免把病毒傳染給家人。他們不敢和家人對話,只能躲在一角,一個人默默地吃飯;不能抱一抱親愛的孩子,只能含淚深情凝望。承受著如此巨大的壓力,但是當太陽升起的時候,他們又重新出現在抗疫的火線上,從不言退。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持續中。本以為經過03年的SARS洗禮,香港這次能團結一心、渡過難關。可始料未及的是,一個以專業醫護人員為成員的「醫管局員工陣線「工會組織,卻在抗疫的關鍵時刻發起了罷工。這種驚掉下巴的操作,讓人無法理喻。曾經迎難而上的白衣天使,竟成了落荒而逃的自私自利之徒。
這些黑醫護打著「罷工救港」的旗號,行著政治訴求的齷齪行徑。2月3日至2月7日,在這五天的罷工行動中,他們跑到多家醫院及診所,呼籲醫護界加入罷工行列;在沙田威爾士親王醫院外設街站,高叫口號,但不知道他們在罷工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醫院裡還有在病魔折磨下痛苦掙扎的病人?
在非典期間,自告奮勇的李醫生曾如是說:「沒有人看到自己的父母兄弟病了會袖手旁觀。現在我的內科手足同事出了事,我願意上第一線,是正常不過的選擇。」再平常不過的話語,面對生與死的考驗,卻充滿著人間大愛,勝過多少豪言壯語。據統計,從SARS疫情爆發到結束,沒有一位醫護人員退縮,也沒收到一宗對醫務人員的投訴。香港威爾士親王醫院的溫煜培醫生和他的醫生妻子,在救治病人中不幸雙雙感染,但在身體康復之後,他們又重新回到第一線,還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大家鼓勁。
還有當年香港大埔醫院的鄭夏恩醫生、屯門醫院的謝婉雯醫生都是主動加入照顧SARS病人的高危一線,雖然最後殉職了,但幾萬個醫護人員,仍然投入到兇險的戰場中。
他們是香港的真心英雄,他們的職業精神和無畏勇氣,感動了當時很多的香港人。在病房門外的黑板上,貼滿了祝福的心意卡。報紙上,有整版的崇高致意。
而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罷工之前,就有一些醫護人員以極其自私的行為,刷新了人性的下限。香港醫管局針對新冠肺炎的蔓延、一線醫護人員面臨極大風險的情況,設立了抽籤制度,抽中者須加入一個主要工作為照顧確診或疑似病例的工作組,而這個工作組,卻被黑醫護們稱為「dirty team」。很多被抽中的黑醫護竟然直接選擇了辭職,還有的乾脆就「集體請假」了。
在伊麗莎白醫院深切治療部早前完成抽籤程序后,有至少4名護士和一名文員辭職。他們明確表示,拒絕被編入「dirty team」。在東區醫院、博愛醫院和瑪嘉烈醫院,至少有90名護士相繼集體「請病假」,在東區醫院手術室,1天中原本應有45名護士上班,但最終有多達26人請病假。幾間醫院都出現新生兒病房、深切治療部僅有一半護士當值的情況,有初生嬰兒病房的護士,一個人要照顧22個嬰兒。
黑醫護的罷工訴求,是要求特區政府全面封關。 在疫情肆虐時,不是想著如何救死扶傷,而是拿病人的生命當政治籌碼,不僅毫無醫者仁心,更映襯出他們自私、冷血、懦弱的醜惡人性。這樣的行為換來的不是愛心小卡片,而是香港市民的無助、無奈和憤怒,很多香港網友就調侃:「香港醫護人員:我們為了香港可以犧牲一切。香港病患:所以就要罷工送我們早日歸西嗎?」還有一位前往律敦治醫院求診的男病人,因罷工原因原本安排2月12日進行的手術被迫取消。他感到非常憤怒,因為若延誤治療,病灶處隨時都有機會演變成癌症,那可是一條人命。 3
而在威爾士親王醫院,內科資深醫生自願入組 「Dirty Team」, 盡顯醫者父母心。這種精神可以說是威爾士親王醫院的傳承,該院在2003年「非典」期間就是香港抗疫的「先頭部隊」。但這種精神絕非威爾士親王醫院所獨有,而是屬於更多的香港醫護人員,他們是香港醫護群體真正的模樣。2003年,香港正是有整個醫療系統、醫護人員這種上下齊心合力、不辭勞苦、英勇無懼的與SARS搏鬥,才取得了令人肅然起敬的勝利。
當時,在SARS疫情最艱難的時侯,有一首歌曾在香港廣泛傳唱:「這一刻需要斗心,果敢加勇敢,縱看見這裡滿途艱辛,這裡正要我共你,當獻盡熱能,香港心,顆顆都振奮……凝聚每份愛,去熱暖萬心。大眾肩並肩,心照心,盡發潛能。大眾多關心,發揮超級愛心,是香港心。We Shall Overcome,We Shall Overcome,We Shall Overcome someday!(我們一定會勝利,我們一定會勝利,那一天,我們一定會勝利!)」
這歌聲所表達的心聲、所倡導的精神,如今也在港大深圳醫院裡延續,有18名來自香港的醫護人員投入到內地抗疫工作。而在香港,一位退休前在屯門醫院護士學校任教,已有63歲的黃女士特意前去醫院交表,表示願意隨時上班,在任何崗位工作,入高危病房也不介意。以這位黃女士的年紀來推算,想必非典時期她也是奮戰在第一線的吧。擊敗病毒是早晚的事,對這一點沒有人懷疑。香港黑醫護貪生怕死、充當逃兵的懦夫行為,侮辱了這個高尚的職業,必將被死死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所幸,這些人只是極少數,他們代表不了香港醫護人員。絕大多數的醫護人員,不論病人性別、種族、貧富、地域,還在堅守崗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00: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