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火星上發現3500米高的地下城入口

[複製鏈接]

144

主題

156

帖子

776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S53872 發表於 2019-6-21 17: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的天文研究所研究員斯科特·威利利用谷歌的火星地圖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入口,這個入口大約8公里寬,3.5公里高。斯科特和他的同事們對此進行了研究,發現在三個不同時間的谷歌地圖中都有這個入口存在,並不是計算機合成錯誤。但是以這個入口的高度,進入地下城的恐怕不是勇士,而是巨人!


如上發現只是猜測,從目前我們對火星的了解,火星上有河床和河流沖刷過的痕迹,基本上可以斷定火星在很多年前是跟地球一樣充滿生機的,也不能排除會發展出智慧生物的可能,火星一定是經歷了什麼災難才變成如今這樣荒無人煙的,如果智慧生命存在過,在地面不能滿足生存條件的情況下,很可能選擇移居地下,或者他們本來就生存在地下,若發現的真是地下城入口,從入口的大小可以判斷火星人的個頭一定不小。


話說回來,巨型生物在地球上也存在過,決定體型的主要因素是富氧,恐龍存在的年代地球上氧氣含量較高,所以那個時代的生物體型都大。科學研究聲稱火星與地球誕生在同一時期,大約在39億年前火星遭到小行星撞擊,巨大的撞擊破壞了火星核心的運行環境,使得原子核停止工作,導致磁場消失,若真是這樣,火星早在30多億年前就不適合生命延續了,更不可能發展出人類文明,巨人文明當然也不會存在了。


眾所周知,地球之所以能演變出生命,一個是因為大氣層,一個是磁場,這兩個因素一方面形成了地球內部的氣候生態,一方面保護了地球免遭隕石、太陽風暴和宇宙輻射的侵襲,為生命發展撐起了保護傘,若39億年前小行星撞擊說屬實,就無法解釋火星表面的河床和河流沖刷的痕迹了,因為火星磁極一旦消失,來自太陽的太陽風暴就會很快帶走大氣層,使火星暴露在太陽風暴之下,不僅對對地表生命造成致命的傷害,還會引起沙塵暴,而沙塵暴在持續30多億年的作用下一定會改變火星的地理風貌,也就不太可能保留現在的河床和河流沖刷痕迹,可見小行星撞擊說可能存在但是不一定發生在39億年前,可能更近,至少要在火星表面生態形成之後,由於火星跟地球一樣處在宜居地帶,離太陽稍遠,基於火星和地球形成年代相仿,可以以地球的演化作參考,而5億年前地球正處在寒武紀,全球冰封,4億年前地球進入泥盆紀,出現兩棲生物和河流,依次類推,火星河流大概形成時間應該在3-4億年前,但是顯然這麼長的時間也足以磨平河床,所以我個人猜測導致火星磁極消失的小行星撞擊可能更近,估計也就是在幾百萬年前。


大膽假設火星在遭受小行星撞擊前保持著完整穩定的內部生態,演變出巨型生物的可能是存在的,也可能已經形成了火星巨人文明,雖然以他們的科技無法阻止小行星撞擊,但是可能有預測和逃生能力,建造地下城移居地下或許是最可能的一種選擇。


無論如何我們做的都是假設,真相到底是什麼需要人類自己去探索,或許我們再發射一個探測器,降落點就設在被發現的地下城的入口處,深入探測下,不斷的收集更多的信息和證據,我相信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的,大家覺得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0: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