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美貿易戰對美國的影響(來自美國公民自述)

[複製鏈接]

6

主題

6

帖子

5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431806545 發表於 2019-5-29 13: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特朗普總統告訴人民是中國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機會,對中國開打貿易戰會讓製造業從中國迴流,讓美國人增加工作機會,有助於降低失業率是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真的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中國人搶走了美國人工作機會就是個假話。我們的製造業離開美國是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結果。抵制中國的製造業商品無助於美國製造業迴流。試問我們的人工標準水平生產的商品價格會比現在市場上商品貴很多,這樣的商品有市場嗎?這樣的企業有競爭力嗎?當低端製造業從中國移轉到越南/緬甸等許多國家我們的美國人民就能得到工作機會嗎?美國就再次偉大了嗎?答案是否定的。貿易戰對解決美國人問題毫無助益。
貿易戰無助經濟的成長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說,美國對鋼鋁和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和貿易戰,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對美國經濟造成宏觀影響。是真的嗎?貿易戰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在物價上。鋼鋁關稅的上漲會對美國的所剩無幾本來就生存困難的本土企業無疑是致命一擊,生產成本的上漲會讓我們的產品更難和歐洲同行競爭,我們的美國實業工人怎麼會從中獲益??美國201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2.2%遠底於預估的,整年2.9%低於預估4%.美國第一第二產業缺失經濟產業發展不均衡,我們是一個消費性國家,不是生產性國家,特朗普政府無法也無能立足於自身找到新經濟增長點,吹噓讓製造業的迴流是不可能達成的任務。讓民眾把視線轉移到中國身上是執政者操弄民意的策略而已。

美國之音採訪PNC金融服務集團副總裁葉文斌說目前的低失業率與美國老齡化加劇有關係,並不是美國政府的政策好,其二他反駁了人民幣貶值是中國操縱匯率的說法。認為從人民幣離岸匯率低於在岸匯率說明市場因素是主導並不是政府操縱。說明特朗普政府的許多說辭其實站不住腳。
貿易戰會由消費者買單
以洗衣機來說許多商品的價格都已經開始上漲。一般普通人生活中的日用品價格更會受到影響,為什麼我們的消費品大部分會在中國生產並不是任何人的安排,而是市場決定的,因為中國的生產鏈環境才能生產出目前價格最便宜而質量又優良的商品,是因為中國的商品在市場上打敗了其它對手,難道現在人為的讓原來在市場上被中國商品擊敗的商品進入美國,讓美國消費者花比以前更高的價格用品質更差的商品,美國消費者會獲益嗎?
美國之音報道在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始對中國徵收關稅後,中國有針對性的對美國的產品徵收關稅,其中包括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美國之音記者莉雅與寧路最近前往美國腹地,實地了解美中貿易戰對美國民眾究竟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印地安納州農場主比爾。科默說今年的高產量和關稅還是會實實在在的影響大豆的價格包括耐克(Nike)和阿迪達斯(Adidas)等173家公司在聯署信中表示,特朗普總統將美國進口中國商品關稅提高到25%,「將對美國工薪階層造成更大衝擊」。世界名牌鞋類製造商其樂(Clarks),馬丁靴(Dr Martens),以及總部在美國的品牌匡威(Converse)等等簽署聯名信上書政府呼籲結束貿易戰。他們稱,雖然美國對鞋襪類產品徵收的平均關稅為11.3%,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高達67.5%。聯署公司敦促,現在是結束貿易戰的時候了。他們警告說,提高關稅威脅到一些美國企業的未來。這些公司表示,在這些關稅之外再增加25%,將意味著一些美國工薪家庭可能要為他們穿的鞋子繳納近100%的關稅。美國鞋襪經銷商協會發言人波克(Andy Polk)接受BBC訪問時透露,美國國內的工廠不會製造一些可以從中國進口的鞋子,而即使它們會這樣做,美國造也會比從中國進口貴。那怕加征25%關稅。
美國芝加哥大學一個研究顯示,美國消費者在中美互相加征關稅後,洗衣機的平均售價上升了12%,烘乾機等相關產品的價格也上升。美國消費者在這輪中美糾紛要付出的代價,之後可能還會上升。有機構進行街訪有民眾認為「會導致我們要買的世界各地商品價格上漲,普通民眾生活預算有限,特朗普認為所有美國人都和他生活在一個階層,但這不是真的。我不知道誰會是贏家但肯定不會是消費者。我相信有些利益集團會從這樣的封鎖中獲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8: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