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安石《梅花》:借梅花表明自己的志向情操

[複製鏈接]

258

主題

259

帖子

156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shsrose 發表於 2019-3-29 1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安石《梅花》:借梅花表明自己的志向情操
轉載 2019-03-28 23:36:53
標籤:文化
【古典詩詞,新鮮解讀】

王安石《梅花》:借梅花表明自己的志向情操

丁啟陣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這首詩作於第二次罷相后。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再掌相印才一年的王安石,又一次被罷去宰相之職。七八年坎坷曲折的改革經歷,使得五十餘歲的王安石心灰意冷,他退居鐘山(今江蘇南京),不再抱改革的幻想。

不難想象,這個時候王安石的處境是不妙的,環境是冷清的,心境是孤獨的。

自然,作為有理想、有情懷的詩人,王安石的內心世界並不荒蕪,仍有堅守,仍有品格。

王安石的內心的想法,大概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可以聯繫到屈原的「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感慨(《史記》屈原列傳)。

詩歌創作上,托物言志,通過眼前植物寄託自己的內心感受,表明自己的志向、情操,可能受到唐代張九齡《感遇》詩的影響,「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借詠梅花來表明自己志向、情操的藝術手法上,王安石這首詩具有繼往開來的作用和地位。首先是,或多或少受到了比他早生五十多年的著名隱士林逋(967—1028)《山園小梅》詩的影響。其次是,比王安石晚100多年出生的陸遊(1125—1210),他的詞作《卜運算元·詠梅》,有可能受到了他這首《梅花》詩的影響。林逋的詩和陸遊的詞照錄如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4: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