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父母尚在苟且,你卻在炫耀詩和遠方

[複製鏈接]

4

主題

12

帖子

7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ena 發表於 2019-3-18 23: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天,他陪一個弟弟在日本北海道旅行。我問他玩得開不開心。

他告訴我,他和弟弟不是一路人,所以旅途並不是很愉快。

他細細跟我講道,弟弟纏著爸媽要去日本玩,他媽不放心,便邀請我朋友跟著弟弟過去。

他的弟弟,家境不算富裕,剛上大學也沒有能力自己賺錢,卻有著揮金如土的本事。



就拿一件小事來講吧,日本物價很貴,一片哈密瓜要30人民幣左右。

朋友問我:「你能夠認同自己還不能掙錢,家裡也不是很有錢,眼都不眨只是因為口渴了,不肯買水卻一口氣吃了三片哈密瓜的小孩嗎?」

這孩子,讓我想到一句印象很深刻的話:父母尚在苟且,你卻在炫耀詩和遠方。

身邊這樣的人,挺多的。



我另外一個朋友,家庭條件很一般,卻把日子過得很「高級」。

她嫌單位盒飯難吃,每天中午出去下館子,下午還必定訂一杯十幾塊錢的奶茶外送。

和她一起出去逛街,她總會拉著我吃人氣很高、價格也很昂貴的餐廳。

和她旅遊,她對景區里各式物價虛高的食物和紀念品,向來都是瀟灑地買買買,花錢如流水。

臭豆腐不算好吃,她嘗了一塊,吐出來,嫌惡地皺皺眉,扔了。

我都不敢勸她花錢別太大手大腳。

每次試圖奉勸她,她都不服氣地斜乜著眼,搬出她的兩句名言,理直氣壯地開腔。

第一句,「女孩子,要富養。」;第二句,「出來玩,就一定要開心,別太在乎錢。」似乎我要是勸她適當地節約,倒顯得我太摳門太小氣了。

我本以為她必定家境殷實,直到有一次去她家裡。

她住在城郊的民房裡,老舊潮濕,又窄又小,從一樓上二樓,要從一個很陡峭的樓梯爬上去。

她的奶奶穿著她高中時的校服外套,坐在家裡揀菜。

她問奶奶怎麼不去打牌,老人家說道:這兩天輸了幾十塊錢,今天不高興去了。

我借用他們家衛生間,奶奶不忘囑咐我,要用桶里盛的洗過拖把的水沖,別按按鈕,水一衝嘩啦啦的,浪費錢。

正是這樣節儉的老人,卻把自己靠賣菜一塊一塊攢來的積蓄,盡數交給孫女,任由孫女揮霍。

中午和她爸爸媽媽一起吃飯,她爸表態,不指望她賺錢養家,她賺的那點工資,給自己吃穿用度就好了。

後來,那位朋友約我假期一起去旅遊,向我提起冬天上下班很冷,她準備買車,家裡人也同意給她買。

聽到這些,我都只能笑笑,不知道該回應些什麼。



有句笑話這樣說,「我視金錢如糞土,爸媽視我如化糞池。」

我們這一代,不少人如此。

前段時間網上討論孩子究竟該窮養還是富養,提倡富養的人問:男孩要窮養?你孩子跟你多大仇啊?

我也想問問那些拿著父母的血汗錢揮霍無度的子女:孩子要富養?你爸媽欠你多少錢啊?



我認識一個男生,他從上大學後到工作前的所有花銷,都是向父母打了欠條的。

偶爾出行旅遊花的錢,也是靠自己兼職打工賺來的。

工作后,他就從每個月的工資里抽錢一筆筆地償還父母。

孩子成年後,父母已經沒有了撫養義務,壓根不必探討窮養、富養的話題。

可現實情況是,不少人結了婚,還讓爸媽背房貸。

如果你和我一樣,出身於平凡的家庭,那麼你應該很清楚,父母掙來的每一分錢,都很不容易。

當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滿頭大汗地從事體力勞作時,當父母在小小格子間里腰酸背痛地從事腦力勞動時,你一頓大餐就消費掉他們一天的薪水,真的不會有一絲絲愧疚嗎?

當父母被領導大呼小叫的時候,當父母被客戶呼來喝去的時候,你卻在呼朋引伴、瀟灑度日,真的不會於心不忍嗎?

當你穿著一身說得出名字的品牌,一雙鞋就要幾千塊的時候,父母卻在穿著被你淘汰的舊鞋,他們不懂你說的品牌,你還笑他們落伍;

當你覺得你的知識、素養、視野都遠超父母,因此嫌棄父母「沒見過世面」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其實,正是父母托舉著你到更高的地方,你才有機會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你活得青春無敵、你過得光鮮亮麗,卻看不見你身後,默默供養著你的父母,為了讓你過上更好的生活,還在向這個世界低聲下氣。

別在缺錢的時候才想起父母,他們不是取款機,他們胸膛上有溫度,他們心跳里有感情。

爸媽愛我們,愛得不容易。

在遠方的,給母親打個電話吧,跟媽媽說聲感謝不丟人;

在身邊的,記得回家吃飯,如果再能買個小禮物,相信媽媽會逢人念叨好久好久......

千萬別忘了,也問父親好。



許多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培養白眼狼 。

星期天的晚上,飯菜已經上桌,我呼喚女兒:「吃飯啦。」

「等一下!」 她答。

我先吃了。幾分鐘后,女兒走過來,看了一眼桌子,問:「我的飯呢?」

伴隨著的,是一副忿忿不滿的神情。

我心裡一驚。她的表情,她的詰問明明在告訴我:你應該為我盛好飯的,為什麼不給我盛飯呢?

7歲的她有一雙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飯,為什麼覺得我理所當然地替她盛飯呢?

我立刻找到了原因。

雖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但是我仍然和許多母親一樣,不知不覺替孩子做得多了點。

以前我一直替她盛飯,以至於她認為盛飯這件事是媽媽應該為她做的,所以她不但不感激我一直以來替她盛飯,反而因為今天沒給她盛飯而不滿起來。

是啊,既然是媽媽應該做的,她怎麼會感激呢?

我意識到這是在助長女兒的「受之無愧感」,「受之無愧」是指,某人覺得別人欠了他東西,或者認為別人必須給他特殊待遇。

有這種傾向的人認為別人(尤其是親近的人)應該給他想要的事物,別人給了,他覺得那是人家應該做的,他不知感恩;別人沒有給,他就認為別人太不應該,於是就心生不滿和怨恨。



受之無愧感強烈的人,可能變成一隻「白眼狼」。

我看到許多父母不知不覺中在培養著白眼狼。

他們替孩子做得太多,上學或放學路上,大多數孩子的書包都由父母背著,孩子心安理得空著手走;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用幹家務,只要搞好學習;

物質享受被過分滿足,許多小學生有了自己的手機和電腦......

這些都是在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今天他認為你應該為他背書包、買手機,明天他就會認為你應該為他找工作、買車子、買房子。

如果某天你給不了他想要的,他就要心生怨恨了。

教導孩子學會負責、懂得感恩,有多麼重要!

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會感激別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覺得擁有眼前的一切既快樂又幸福。

4

主題

12

帖子

7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8
沙發
 樓主| Lena 發表於 2019-3-18 23:06 | 只看該作者
做父母的要謹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2

帖子

7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8
3
 樓主| Lena 發表於 2019-3-18 23:06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你不想將孩子培養成白眼狼,那就千萬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要去教導孩子懂得感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2: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