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國脫歐後在國際社會的角色和外交政策

[複製鏈接]

9

主題

9

帖子

9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蔚藍星空 發表於 2019-3-5 1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英國脫歐後在國際社會的角色和外交政策


       自三年前脫歐公投之後,英國和歐盟的關係變得一言難盡,展望未來則充滿變數,英國、歐盟和世界的神經無時無刻不被這件事牽動著,從各個角度被探討、剖析、辯論。

        BBC外交事務編輯蘭道爾指出,脫歐涉及內政和外交,而過去三年來英國政壇朝野和媒體談論脫歐時,落腳點基本上都是內政,關於英國退出歐盟之後的國際角色定位,以及建立和支持這種國際形像的外交政策,似乎很少認真思考。
        離3月29日大限還有不到一月的時候,這個議題無可避免地被更多提及,而論戰的「瘸足」缺陷也更明顯。
        外交大臣亨特(Jeremy Hunt)提出一個概念,聯結全世界民主國家的「無形鏈條」。
        保守黨議員希利(Bob Seely)希望看到英國敦促世界貿易組織真正跟保護主義作戰。
        工黨影子外相桑伯利(Emily Thornberry)提出需要增加「倫理道德維度」,更大力倡導人權和英國價值觀。

     自由世界衛士
      在野工黨為脫歐後的英國設計外交政策,前提是工黨執政。如果工黨上台,會設法糾正外交政策的不平衡,更多推廣英國的價值觀,更多關注人權,重審軍火出口體系,而不是過於側重商業利益。

        上一次工黨執政期間,外相庫克(Robin Cook)就曾倡導這個「倫理道德維度」。

         工黨影子外相桑伯利說,下一屆工黨政府的外交政策將秉承這個維度,但會揉入適當的「務實主義」元素。

脫歐後更"全球化的英國":願景和代價
英國脫歐 且看內政外交面臨新困境
保守黨下議院議員希利是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他為脫歐後英國的國際角色設定圍繞一個詞:自由。貿易的自由,免受迫害的人身自由,思想自由。

延伸出去,具體政策建議包括打擊現代奴役、推動WTO向貿易保護主義開戰、壯大英國廣播公司BBC國際部,以此挑戰威權、極權政府。

為了實現這些政策目標,就需要進行機構調整,國際發展部和國際貿易部要重新回歸外交部,英國海外援助撥款的限制需要放鬆。
根據外相亨特對脫歐後的世界圖景展望,英國的國際形像設計是「無形鏈條」,負責串聯世界各地的民主政體。

這個「民主鏈」面對來自威權政體日益加劇的威脅,將致力於捍衛自由、民主、法治、公民權益和政治權益。

「民主鏈」的敵人包括伊朗、緬甸,還有對新聞自由的壓制、某些地區對基督教信徒的迫害,等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4 16: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