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高法高層有調整

[複製鏈接]

166

主題

223

帖子

30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99999 發表於 2019-1-9 17: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微信公號「政事兒News」(ID:zsenews)1月9日消息,據最高法官網「最高人民法院領導」欄目最新信息顯示,高憬宏已出任最高法黨組成員。


此前,高憬宏任職天津市高院院長。

2019年1月4日,天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決定:接受高憬宏提出的辭去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職務的請求。李靜為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代理院長。

「最高人民法院領導」信息顯示,包括剛剛履新的高憬宏,目前最高法領導班子共有16人: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周強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江必新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李少平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姜偉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張述元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陶凱元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二級大法官孫華璞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高憬宏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馬世忠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大法官羅東川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最高人民法院紀檢監察組組長、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劉海泉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楊萬明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胡云騰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劉貴祥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裴顯鼎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賀小榮

高憬宏出生於1959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為法學博士,二級大法官。


早年,高憬宏長期在最高法任職。1985年研究生畢業後進入最高法工作,歷任最高法研究室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刑事處副處長、審判員(1996年確定為副局級職級)、審判委員會秘書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審判員(2003年確定為正局級職級)、刑事審判第三庭庭長、最高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2010年任國家法官學院院長、黨委書記,2012年任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

從書記員成長為副部級,高憬宏在最高法工作28年後,2013年「空降」天津任市高院院長,至本次重回最高法,履新黨組成員。

2017年3月,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全市法院黨風廉政建設暨「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專項治理和「從嚴治院正風肅紀」集中整治視頻會議。

時任天津高院院長高憬宏要求,全市法院要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法院政治生態,要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以零容忍態度懲治司法腐敗,做到有腐必懲、有案必查,減少存量、遏制增量。要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強化對合議庭和獨任法官權力行使的監督,細化院庭長審判監督權和審判管理權的程序規則和權力邊界,針對司法改革后腐敗問題多發易發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預防司法腐敗、促進公正廉潔司法的制度體系。要嚴抓「兩個責任」落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2013年10月,時任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的高憬宏,曾撰文談媒體環境下的司法裁判。

高憬宏表示,公平正義是法官審理案件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是構建司法公信與司法權威的核心。公平正義在個案中的實現,要求法官所作出的裁判具有「三性」,即:合法性、正當性、可接受性。「合法性」要求法官嚴格依照法律規定作出裁判,不能突破法律底線;「正當性」要求法官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必須以正當、合理為價值追求;「可接受性」要求法官所作出的裁判能夠得到訴訟參與人乃至社會公眾的認同。要想實現公平正義,並且讓公眾能夠感受到公平正義得到了實現,裁判的這「三性」缺一不可。

高憬宏簡歷

高憬宏,男,漢族,1959年8月生,遼寧凌源人,1985年8月參加工作,198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吉林大學刑法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學位。

1985年後任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副處長、審判員、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秘書(副局級)。

2003年9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長(正局級)。

2005年7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長。

2006年6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刑三庭庭長。

2007年獲吉林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2010年1月任國家法官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2012年6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

2013年10月任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代院長。

2014年1月—2019年1月任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現任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4 03: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