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京空氣「有毒」,究竟誰是罪魁禍首?

[複製鏈接]

135

主題

555

帖子

46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兜兜冒煙 發表於 2018-12-12 14: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年來,「霧霾」成為了中國人的一塊心病,幾乎到了談「霾」色變的程度。這幾天,中國的空氣質量又頻頻告急,以北京為首的中國主要城市就頻遭「霧霾」侵襲,前段時間的藍天幾乎消失不見,北京的空氣檢測一度呈現「有毒」跡象。
相較於今年,去年北京的空氣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大約五分之一,這還是得益於中國政府將重工業遷出北京、減少煤炭依賴的意願對北京空氣質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所以才使得曾以籠罩著濃重的工業煙霧聞名的中國首都北京,在過去一段時間享受著更為頻繁的藍天。
然而,隨著今年北京冷冬的來臨,霧霾天又重新回來了。為何北京的天就不能一直藍?為何中國空氣質量頻頻告急?
歸根結底,就北京地區而言,空氣的污染水平總是隨著經濟規劃的變動而變化的。而今年霧霾重新返場,主要是因為中國政府的環保政策有變。
今年9月份中國生態環境部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時,就有部分媒體發現,文件中的表述與以往發生了變化,在2017年,要求PM2.5平均強度下降15%,而今年卻要求同比下降3%;去年對高污染和高能耗的行業要實施統一的停工限產比例,而今年的說法是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實行錯峰生產,並且對具體生產要求,不再做硬性規定。由此可見,中國的空氣污染總是隨著經濟規劃的變動而變化的。事實上,以往中國政府採取強有力經濟措施,確實能夠「空前快速地」改善中國的空氣質量。但是這些措施確實帶來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導致部分地區的工業生產由最初的冬季轉為夏季、從北京地區遷往中國其他地區。這樣看似解決了霧霾問題,實則是「飲鴆止渴」。
如果說,環保政策的轉變是逐漸的加劇了今年冷冬的霧霾狀況,那麼,去年為改善霧霾狀況而實行煤改氣(煤炭改為天然氣)工程所需大量天然氣與當前天然氣短缺狀況成為今年採暖季節后空氣質量急轉直下的重要推手。
去年,中國政府在中國華北地區推行了煤改氣工程。河北省、山西省等多個煤炭消耗大省都相繼超額完成了這項改造工程。似乎一夜之間,僅僅華北地區冬季採暖污染問題就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誠然,煤改氣工程帶來的空氣改善效果確實立竿見影,但是由於天然氣的供給價格飆升,供應緊張,引發了嚴重的「氣荒」,代替燃煤的天然氣供給出現了嚴重的滯后。加之,中國國內開採天然氣能力和開採的數量都無法滿足冬季供暖的需求,所以以市場價格為基準的進口天然氣成為冬季供暖的主要來源。但是進口天然氣的價格與中國政府把控的天然氣價格之間的落差,使其帶來了巨大的採暖成本。
所以,為避免成本的進一步增大,今年的中國政府取暖政策由最初的「煤改氣」變為「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煤則煤」。因此,就算是推行了「煤改氣」工程,也不會再實行全面禁止家庭取暖使用煤炭的規定了,採暖季的霧霾就毫無意外的重新加重了。
其實,中國政府曾為治理霧霾問題先後出台了多個行政命令,但是始終得不能徹底解決霧霾問題。這在外界看來無非是政府高壓政策下的"面子工程"。
但是長久的維護"面子",是需要付出一定的經濟代價,而這種代價是當前中國無法長期承受的。所以,在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當下的中國選擇了優先發展經濟。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政府就放棄治理霧霾問題。就如同發展經濟需要長久之策,治理霧霾更需要循序漸進,長久治理。
首先,從汽車入手。對機動車的工作狀態進行實時監測,這樣當有車輛超標時可以及時讓其停止污染並接受維修。進一步減輕因汽車尾氣排放增加的霧霾污染問題。
其次,中國各地方政府在治理霧霾上應都有自己的空氣達標計劃。根據中國中央政府制定的多項標準和政策,各地方政府可以定期提交空氣質量"達標"詳細實施計劃。若地方沒有達到計劃目標或者沒有有效的執行計劃,應有相應的懲戒機制,確保達到空氣質量標準。
最後,將真正的生態補償落實到實處,採取更為有效的治理之策取代強制的行政命令,轉換能源的補給類型,彌補清潔能源的短板,實現有效的能源使用,才是治本之策。
霧霾的暫時離開就如果黃粱一夢,終究是要「睡醒」,中國政府和民眾也不要長久沉浸在短暫的虛幻中,要想真正的實現長久的天藍,中國的治理霧霾任重而道遠!
北京空氣圖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