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迅:我也是第一次面對衰老,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複製鏈接]

64

主題

66

帖子

44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z123 發表於 2018-11-14 16: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這是一場無法以輸贏論的作戰,她迎戰的與其說是衰老的自己,不如說是被衰老突然嚇到的自己。
2她的44歲還沒有過完,關於年齡的問題仍被熱議。但周迅已經想好了,她的45歲,要更自由爛燦地過。
3周迅說,明年打算接個最不喜歡的劇本。「我一直都在接我喜歡的劇本,為什麼不能選一個我最不喜歡的?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貴圈(id:entguiquan)

文/葉彌衫 編輯/艾舒

戰鬥

講到過去兩三年裡持續不斷的自我格鬥,周迅雙拳相抵,做了個拮抗的動作——也許因為口頭表述無法展現戰鬥的力度。

這是一場無法以輸贏論的作戰,她迎戰的與其說是衰老的自己,不如說是被衰老突然嚇到的自己。唯一確鑿的是過程中的痛苦,她對陳可辛講過:「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開始哭,陽光再好也會哭。」

「是你成長過程中最痛苦的經歷嗎?」

「算是吧,畢竟我也是第一次面對衰老,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影院休息室里,周迅坐姿筆挺,神色平靜地告訴《貴圈》記者。

那場戰役如今暫告結束,她嘗試將當時的痛哭付諸笑談,「我總不能對著鏡子說,加油!加油!」周迅單手握拳,模仿小女生打氣的樣子,「雖然我心裡是說過的。以後如果我演一個喜劇角色,我可能會這麼演。」

但她其實知道,這場戰事可能要貫穿餘生。她意識到,在之後的時光里,老不老的問題,可能就不光是好不好看的問題,「可能越到老越恐慌」。


周迅《如懿傳》劇照
她選擇把那些思考與成長講出來,這是她對自己的誠實,也希望的能對別人起到一點正面意義——一個公眾人物的責任感。「也許能讓喜歡我的人、擔心我的人,或者是剛剛認識我的人,知道我原來是這麼想的,如果他們有同樣的煩惱,也可以互相啟發一下。」

衰老

什麼時候開始,女演員的年齡成為一個公共話題?

「從我做完《人民日報》直播,每次訪問都需要解釋。每次記者來都非常愉悅地說,『來說說關於衰老這件事吧』。」周迅回憶。

也許是因為人們對演員的打開方式發生了變化。「我小時候看比較年長的演員演戲,腦子裡從來沒有這種想法,也不會注意是不是有個皺紋什麼的。」周迅說,「我是被影響的。」

現在,她已經無可避免地在觀看其他演員演戲時,腦子裡飄過念頭,「這裡肉有點松」。」她無奈於視角上的變化,「這不會影響到我對演員演戲的判斷,但我小時候是不會去注意這些的。」

以前的經紀人曾送她一個綽號「阿勇」,用以彰顯她的情感投入態度。這樣一個以自由為最高指歸的人,仍然認為臉上的皺紋很重要,「現在誰不愛美、誰不愛帥?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

後者才是衰老真正打中她的地方。《明月幾時有》的時候,網上開始有「周迅老了」的議論。她看到會在意,但她堅持:「這只是引子,真正影響我的,是我身上實際發生的狀況,我作為一個人,也作為一個女演員,面對衰老帶給我的方方面面的變化,所有的情緒攪在一起了。」


周迅《明月幾時有》劇照
周迅分析自己的性格樂觀與悲觀並存,「一般是會比較悲觀」。理性上,她能理解衰老,但這些還是無可避免地更加重了她的悲觀。「如果我每天早上起來都愁眉苦臉的,給人傳達的能量是非常糟糕的,拍出來的照片也很喪,傳達給觀眾的也是不開心,我不喜歡做這樣的一個人。」

就像與悲觀共處多年一樣,她需要學和時間的相處之道。

從痛苦中自拔,是一個觸底反彈的過程,是一個再沒有什麼可失去,於是奮起的過程。但具體經歷的兩三年,畢竟是一個漫長而惶恐的下墜過程,坐在沙發上哭泣的日子,當時她並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是頭——在某個角度,過去的她在角色里體驗的人生,與40歲之後她需要在自己身上學習的內容,基於同一種方法論。

花了一點時間把自己的狀態「捋出來」之後,她有了一些經驗可以分享給身邊朋友,以及每個會遇到類似問題的人。哪怕因此,周迅的衰老成了一個大眾消費話題。

成長

周迅的變化不僅在臉上。

4年前採訪過周迅的記者回憶,採訪進行到第三次,他才覺得周迅「不緊張了」,「敢於一個人和我面對面」。那個時期,周迅曾可憐巴巴地對跟訪她的《人物》記者一再提議:「你的文章能不能像紀錄片一樣只靠觀察寫?能不能不要訪問我?」

「我就是話不多,我小時候訪問只會說:嗯嗯嗯、是的、沒有、我不知道。」周迅告訴《貴圈》。

一方面,她不愛總結自己,另一方面,她確實敏感怕生。她在《見字如面》念倖存者家書時感動落淚,現場觀眾為她集體起立鼓掌,周迅無所適從地蹲到了講台下面。


周迅在《見字如面》念倖存者家書時落淚
這幾年她的採訪數量極少。她的職業水準疊加性格,讓媒體給了她「被展覽」的豁免權:她可以只做她自己,而不必被許多規則囚禁,這是少部分頂級藝術家的待遇。

連周迅自己都感激:「媒體對我是非常非常好的,非常體諒和包容我。」

她仍然保留著小女孩的一面,但她能更自如地處理她原先不喜歡、不擅長的工作了。見面時,她主動說:「我們就一個一個來解(問題)吧。你想知道什麼就問吧,我能回答你的我就回答,回答不了的我也不會硬拗。」

能回答的那些,用工作人員的話說,「對人掏心掏肺」。而不能回答的、屬於她自己的部分,她的邊界也非常明確。比如被問到上一次悲傷的瞬間,她直接選擇了關閉。「就不用說了,這是我太私人的東西了。」

這種變化通常被稱為成長。周迅17歲出道,早年相識的朋友多稱她小迅,哪怕陳坤年齡小她一歲,也一直管她叫妹妹。27年過去了,如今的演員基本一口一個迅姐——這不完全是年齡原因,也是因為她名副其實地,能給人指導與力量。

《如懿傳》中扮演凌雲徹的經超告訴《貴圈》,周迅曾對他有醍醐灌頂般的啟發:有次劇組吃飯,周迅問眾人:「想過自己為什麼當演員嗎?」她自己的答案是社會責任感,因為文藝作品影響的是世道人心。


但即使獲得了有口皆碑的成長和成熟,周迅仍然是悲觀的,她從不認為成長讓自己變得強大,「因為成長是一個衰敗的過程啊。體能越來越差,思考越來越慢。」

她第一次切身感受「成熟」,是因為熬不動夜了。

周迅以前喜歡熬夜,看電影也好,找人聊天也好,哪怕自己待著放空也好,就是不喜歡睡覺。無數長輩規勸,好好睡覺,保持體力,否則就是損害「作為演員最寶貴的軀殼」。

她每次深以為然,就做不到,直到某次熬夜后,她發現自己精力不濟——她向記者模仿了一個眼皮耷拉、昏昏沉沉的狀態,「從那次開始,第二天就開始早睡了,再也不熬夜了。」

」很多人說到成長變強大,我覺得是可能越來越知道怎麼去面對生活,但這並不是說掌控生活,你什麼都掌控不了,只是學會了面對。你感受到的強大,是這個衰敗過程的強大,每過一天,就相當於往終點走一步,這個力量太強大,你抵抗不了。」

她完整表述了她的觀點,但最後,強調還是要追加一句解釋:「成長是衰敗,衰敗不是負面,而是現實的過程。」

一個用在周迅身上,合情合理的解釋。

爛燦

衰老也好,被動也好,悲觀也好……這些概念能解釋周迅的44歲,但不夠用來解釋44歲的周迅。

她有自己最重要的核心,始終如一。對《你好,之華》的slogan「願你活出最好的樣子」,周迅的解釋是:最好的樣子就是自己的樣子,她描述為「自由爛燦」。

這是她人生多數選擇的出發與回歸,為此,她19歲為了愛情毅然北上;每次「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直到現在,身為頂級明星,面對陌生人的採訪她堅持要「面對面、眼睛對眼睛地說話」。

哪怕「成長即衰敗」,她也還是堅持,「自由和成熟不矛盾,自由可以成熟,成熟也可以自由。」

《你好,之華》里周迅飾演袁之華,雖然標題醒目,但電影中她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年婦女,有一份樸素的工作,一個小小的家庭,以及,一封年少時無法遞出的情書。


周迅《你好,之華》劇照
這部電影讓周迅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她的頭號粉絲史航欣慰於「她終於演了一個不是愛之焦點的角色」,但對於周迅來說,這只是一個特別自由爛燦的選擇。

行業里有一種「不知道哪來的很奇怪的說法」:如果一個中年女演員開始演母親,那麼今後可能找她的角色,可能就只有各種中老年女性了。

「就像電影里,之華的姐姐之南是抑鬱症自殺,但家人對外都說是病死的。為什麼不能說?因為避諱抑鬱症,但為什麼要避諱呢?沒人知道,但就是不能說。我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呢?」

身邊無數朋友勸過她,不能開這個口子,但周迅杠住了:「我(在)《如懿傳》演媽,《紅高粱》演媽,《女兒紅》演媽,《橘子紅了》我也生了,好多年前我就在演媽了。」

朋友勸她,年輕時反而沒問題,但年過四十,「你不能那麼快啊,真的會沒人找你演30歲的(角色)了。」

她不在乎:「反正我也不可能50歲回去演《像霧像雨又像風》,那不是沒有自知之明嗎?」事實是,「拍完《之華》,我後面的角色更加五花八門」。


周迅堅持接這部戲,因為喜歡導演也喜歡劇本。「這個故事講的是你心裡的美好,就像是,你第一個喜歡的男孩子,你再見到的時候不會想和他再在一起了,但你心裡的美好還在。從之華姐姐的死亡開始,這是每個人終將面對的事。然後引出了她和姐姐中學時的往事,是每個人對青春的懷念。那個時候是最美好的,不管你當時感受如何,但當你經歷多年之後回想,總會覺得那時候真開心。」周迅解釋。

她的44歲還沒有過完,關於年齡的問題仍被熱議,一如她的表演水平仍被讚美,但周迅已經想好了,她的45歲,要更自由爛燦地過。她是被劇組的老規矩培養起來的那代演員,「不是我留戀,是它們在我的血液里,構成了我。」

周迅笑著說,明年打算接個最不喜歡的劇本。

為什麼?

她站起身來:「我一直都在接我喜歡的劇本,我為什麼不能選一個我最不喜歡的?就看我怎麼演,對不對?」走過的時候,她拍一下記者的肩膀:「好了,結束了。」高跟鞋昂然,是自由爛燦的模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21: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