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秋季養生潤秋燥是重點 宜吃白色食物有助潤秋燥

[複製鏈接]

48

主題

49

帖子

49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劉愛玲 發表於 2018-11-11 22: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醫認為,正是進補的好時節。潤秋燥,適合吃白果、雪耳、馬蹄、冬菇、粉葛、燕麥、苡米、蕎麥、小米、雪梨、山藥等白色食物。是,對於胃腸的和吸收功能減退、抵抗力下降的人來說,入秋後的需要特別注意急性胃腸道的發生。虛的人要少吃粗纖維高澱粉食物,萎縮性胃炎患者宜喝酸奶,胃酸不足的患者每餐吃2~3個新鮮山楂。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退休中藥師林英元認為,潤秋燥,是的重點。正所謂「潤秋燥、食『清白』」,秋季適合吃白色的食物養生。比如白果、雪耳、馬蹄、冬菇、粉葛、燕麥、苡米、蕎麥、小米、雪梨、山藥等,都是適合的食物。

  「但是,秋季養生也需要因人而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中醫科中醫師梁健寧,中醫認為,秋天是對應肺臟的,而肺與大腸表裡。因,對於脾胃虛弱或濕熱蘊的人來說,更加容易出現胃腸道的疾病。因,對於胃腸的運動和吸收功能減退、抵抗力下降的人來說,秋季養生,需要特別注意預防急性胃腸道疾病的發生。而胃腸道疾病又是以通過來預防和調理的。

  梁健寧認為,進入秋季,人體的各項功能會和天地相應,逐漸下降,胃腸道的抗病能力也開始減弱,較容易出現噁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等的胃腸疾病。此外,秋季大量的瓜果上市,如果過多進食生冷的蔬果,也容易引起胃腸疾病。「胃腸疾病多認為是受暑濕之邪,或飲食不節,或暴飲暴食、宿食停滯,或寒溫失宜、寒積胃腑,或偏食辛辣、濕熱中阻,損傷脾胃。」他說。

  梁健寧指出,脾胃虛的人要預防胃腸疾病的發生,首,要注意飲食衛生,盡量不吃生冷食物,如涼拌菜、色拉等;其次,在飲食上要注意清淡,烹調方法以蒸、煮、燉、燴為主;第三,韭菜、洋蔥、芥菜等粗纖維食物容易產生胃酸分泌,要少吃;同時,番薯、芋頭、糯米、豆類、蛋類等食物的澱粉含量過高,難以消化,也要少吃;第四,秋季常有「貼秋膘」一說,意思是增加肉類,以儲備過冬所需要的能量和脂肪。養生建議

  第一,宜多吃高蛋白食物及高維生素食物,如瘦肉、鴨肉、泥鰍、雞、魚、海參、肝腎等內臟以及綠葉蔬菜、番茄、茄子、紅棗等。「這樣,既能保證機體內各種營養素的充足,防止貧血和營養不良,又能彌補盛夏未了、清熱解暑飲食過於清淡的損耗。」

  第二,飲食過於寒涼,盡量少吃西瓜等寒涼水果。因為吃太多寒涼水果可能傷及脾胃陽氣,不利於補虛。

  第三,適當吃一些酸味果蔬,如橘子、檸檬、獼猴桃和西紅柿等。對於胃酸不足的患者,每餐最好吃2~3個新鮮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當胃酸分泌過多時,可喝牛奶、豆漿,吃饅頭或面以中和胃酸。患有萎縮性胃炎的患者,宜飲酸奶。

  第四,避免各種刺激性食物,有慢性胃腸炎的朋友要避免如烈性酒、濃咖啡、生蔬、芥末等,同時避免吃過硬、過酸、過辣、過淡、過咸、過熱、過冷及過分粗糙的食物。

  原料:白果10個(去殼除心)用水浸一小時洗凈,雪耳3克洗凈浸軟,馬蹄半斤去皮洗凈、切粒,冰糖適量。煲水滾燙食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1: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