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人每周跨省輔導留守兒童 進村辦免費「小課桌」

[複製鏈接]

60

主題

97

帖子

65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76歲的嚴敏文家住望京,每周五一早,她像上班族一樣出門,卻要倒4趟公交車,花上將近六個小時才能到達目的地,河北淶水縣西官莊。除了一些水和食物,嚴敏文還拉著一個在菜市場常見的小車,但那裡面可不是菜,而是書本。原來,她此番「折騰」是要趁著周末到西官莊給村裡的小朋友們當家教。今年3月起,嚴敏文在西官莊一戶人家的閑置房裡辦起免費「小課桌」,輔導村裡的留守兒童解題、做作業,為他們帶去課外書,風雨無阻已經堅持了大半年,孩子們有了嚴老師更愛看書了,家長們也更加放心了,但嚴敏文倒覺得,這樣的生活也帶給她很大的收穫,甚至一度是她好好活下去的動力。「小課桌」的影響力擴大,鄰村的不少孩子也慕名而來,親切地叫她「北京奶奶」。
七旬老人進村辦免費「小課桌」
每個周五一大早,嚴敏文像其他退休的老年人一樣拉著小菜車出了門,不過她的目的地不是菜市場,而是公交站。家門口上車,中途換乘一次到廣安門內,然後乘坐跨省公交車到河北保定市淶水縣,到了淶水縣再等去西官莊村的公交車。一趟下來如果不堵車需要4個多小時的時間,但如果堵車,往往要花超過6個小時。
帶個水杯,飯盒裡裝點小餅,這就是嚴敏文的午餐,「我有老年證,市內坐車不花錢,通常也有年輕人給讓座,沒覺得太累。只是進村的公交車,一個小時一趟,我會帶個小墊子,路邊坐著等。」周日一早,嚴敏文再從西官莊出發,換乘四趟車后回到望京的家中。
這一大趟折騰是去幹啥?原來,嚴敏文在西官莊有一群放心不下的孩子,這些孩子非親非故,都喊她「嚴老師」,是嚴敏文「小課桌」的學生。
「小課桌」開設在西官莊村一戶人家閑置的空房裡,布置簡單但桌椅齊全,每周五午後她到了村裡把屋子打掃乾淨,這裡就準備迎接放學歸來的孩子們了。嚴敏文說,「都是上小學和初中的孩子,幾乎全部是留守兒童,平時多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親在縣城打工,一周回家一次,也有不少在保定、石家莊、北京打工的,可能幾個月才回家一次。這些孩子學習基本就是靠自己,沒人管,家裡老人也不會管,學習上的難題他們教不了孩子。」
正因此,「小課桌」開班后,村裡孩子蜂擁而至,不會的作業有嚴老師輔導,不懂的問題大家可以探討,「孩子們學習熱情高了,高年級的還帶動低年級的一起學習,作業做完了也不亂跑,坐下來安靜地看書。」
嚴敏文說,孩子們可愛學習了,最高興的是家長,「好多孩子父母回來看見這情形特別高興,他們其實很想操心,但沒有條件,這下能放心不少。」
老伴兒生前願望 共同辦「小課桌」
1965年,嚴敏文和愛人董玠禧從北京鋼鐵學院畢業,一同分配去重慶支援大三線建設。兩人先後在重慶西南鋁加工廠和秦皇島渤海鋁業公司任高級工程師。同事都知道,「老董兩口子愛學習。」當年,廠里要派人去德國、英國接設備,對方不允許帶翻譯。廠裏海選英語人才,32歲才開始自學英語的嚴敏文竟拔得頭籌。
「小課桌」的想法是2015年萌生的,當時退休多年的老兩口在電視上看到一則新聞,講的是一個退休的公務員回到農村辦了一個小學堂,教農村的孩子們寫書法。「我和老伴兒心想我們也有這個能力呀,他原本寫字畫畫就很在行,我的英語和理科都不錯,我們搭檔肯定能給孩子們帶好。」
有了這個打算后,嚴敏文和老伴首先就想到了自己家鄉淶水縣西官莊村,聯繫了一些還住在村裡的遠房親戚,從找地方開始一點點謀划。
然而,「小課桌」還沒辦起來,2016年嚴敏文的老伴兒病倒,2017年8月去世。這場變故對嚴敏文的打擊非常大,她告訴北京晨報記者,「我自己住在這麼大的房子里,心裡空落落的,可以說一點活著的興趣都沒有了,每天也就睡倆小時 ,就算是半夜,也覺得街上比家裡好。」
見她這狀態,女兒也急在心裡,出門旅遊母親不樂意,但提起父親生前就一直念叨的「小課桌」,母親倒是來了興緻。於是,今年3月24日,西官莊的小課桌迎來了村裡的孩子們。
老人每周跨省輔導留守兒童 進村辦免費「小課桌」
老人每周跨省輔導留守兒童 進村辦免費「小課桌」
「小課桌」後面有很多人出力
「有記者來採訪我,我都不好意思了,別看每個禮拜是我自己去村裡給孩子們上課,但這小課桌可不是我一個人辦的。」嚴敏文告訴記者,小課桌籌備初期她和幾個高中同學念叨過,沒想到大家不僅很支持她,也都對此很感興趣,爭搶著要出一份力。
「我當初在北師大女附中讀書時的同學們,別看年紀都大了,但心不老,支持我將『小課桌』辦起來,還給我提供經濟和物質上的幫助。前陣子我遠在福建的同學,將兩大箱子書寄到我家了。收到快遞的時候我心想,他們老兩口是怎麼把這麼沉的東西送到郵局的呀,很心疼他們。」採訪中嚴敏文多次向記者提到,「我自己的力量真的不大,你看到的這事兒是我做的,但實際上我身後有一大群幫我的同學。」
年初的同學會上,有更多的老同學知道了嚴敏文的「小課桌」,她們有敬佩也有羨慕,「我身體尚好,經得住這麼來回跑,要把她們的愛也帶回村子里。」每周,嚴敏文拉著的小車裡,裝滿同學天南海北寄來的書本,她就像螞蟻搬家似的把東西運回村。
未來期望 「小課桌」遍地開花
「小課桌」辦了大半年,知道的人越來越多,也吸引來不少周邊村的孩子,多的時候,有20幾個孩子在一起共同學習。嚴敏文想著將「教室」擴大,裝置好檯燈、暖氣、風扇,「擺幾個大書架,弄成個小型圖書館。我自己也蓋個住處,能做飯,這樣我那些想來做志願者的同學也好有個落腳處。」
聊起未來,嚴敏文有說不盡的計劃。但眼下,她自談「心有餘力不足」,「本來老家有我自己的宅基地,可是蓋房這麼合理合法的事兒卻多方受阻。我一個人來做這個事兒,力不從心。」
另外,嚴敏文辦起「小課桌」后發現自己從苦悶的情緒中走了出來,身體和精神越來越好,「心裡有孩子們要惦記,能幫他們學知識,我覺得自己還是有用的人,不是只能社會和家庭來養的老年人。這事兒啊,比什麼養生保健葯都好。」
從自己身上看到了變化,嚴敏文也感受到周圍同學對於這種生活的渴望,「別看她們也都七十五六歲了,可身體很硬朗,也有才華,琴棋書畫、外語文學,都懂。退休老人來支教留守兒童,農村有不少閑置房屋,也可以盤活來用,這不是很好的社會資源再利用嗎?」嚴敏文說,她很希望有政府和社會組織注意到這一點,「我們服務孩子,孩子給我們帶來快樂。如果每個村子都有這樣的小課桌多好啊。」
省吃儉用特別捨得給孩子花錢
記者到訪嚴敏文家時,正是上周四下午,天色漸晚她開始為第二天一早出門做準備。因為之前一周降溫,嚴敏文從村裡回來就感冒了,「閨女說這周讓我別去了歇歇,但我喝了幾天感冒藥覺得恢復了,還是過去吧,孩子們都等著呢,我不去自己待在家更寂寞。」
接了個電話,是村裡打來的,告訴嚴敏文第二天中午正好有便車進村,她可以搭乘,不過要中午前趕到縣城。「那我就早點出發,坐地鐵去換公交車。」嚴敏文告訴記者,總坐公交車,是為了省下6塊錢地鐵票錢。因退休前在秦皇島工作,所以退休工資不高。每個月要給村裡租用的房屋支付500元,外加自己的路費花銷,總共600元固定開支。平時搬運書本、添置桌椅時不時也要有些開銷,「在孩子們身上花錢值得,這我捨得,但自己花錢還是要精打細算,能省一塊是一塊。」
「這些是我過去攢的《讀者》,有個剛上初中的小姑娘非常喜歡看,我每周都給她帶幾本。這本字典要帶給一個男孩兒,他上次說需要,但家裡沒有。」嚴敏文打量著手裡的舊字典,「這是我用過的,其實略微有點不捨得,但還是拿過去給需要的孩子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6: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