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交網路上的好友越來越多,卻越來越孤獨

[複製鏈接]

86

主題

130

帖子

52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1994年的春天,張楚唱起了《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那時的空氣里還暗涌著一股蓄勢蓬勃的氣息,所有人都在期待著什麼,後來才意識到那是來自慾望的衝擊。
也是這一年,第一個網際網路BBS在中國大陸上線,中國社交網路的野蠻拓荒時代由此拉開序幕;四年之後,騰訊公司註冊成立,第二年,QQ的前身OICQ正式上線,9個月後註冊用戶已達100萬,社交網路亟待爆發。
很快,隨著網路論壇、博客、SNS社交網站的不斷興起,直至移動網際網路的全面普及,基於網路的社交方式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社交的常態。
智能設備和技術創造的極度便利,讓我們擁有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充實」的生活: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聯繫人——
生活輕易就能被填滿,與周圍世界的聯繫幾乎一刻不斷。
然而,我們很快發現,儘管物質生活早已不再匱乏,社交網路里的好友也越來越多,我們卻無可避免地感受到空虛,感受到孤獨。
可是,我們渴望交流與陪伴的同時,又不願意更多地參與面對面的社交。於是,我們進入了一種矛盾的現代社交心理困境:害怕孤獨,卻也害怕過度親密的聯繫。
01
社交時代的孤獨症
我們曾在微博上發起過一個關於孤獨的徵集——你有沒有過突然感覺到孤獨的時刻?
在收集來的答案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在看似熱鬧熟稔的社交空間里,突然孤獨的身影:
@愛畫畫的涼小晶:有開心的事了拿起手機準備和人分享,突然又放下了手機
@DreamerMitty:碰到些事情想吐槽,打字的時候就沒了分享的慾望,然後自己默默的發微博或者僅自己可見。再也沒有能打電話打好久的人了。
@-跨越九七:有一首歌我喜歡到一直一直單曲循環,覺得每一句歌詞都是寶貝,想找個人分享我的喜悅與感動,發現沒有那麼一個人。
@喬果果:周圍都是人,但覺得自己是透明的,沒有人看見自己,覺得自己是被一個透明空氣罩隔離起來的時候。
@VeronikaCHENWEN:下館子沒法點菜,自己做飯一頓又吃不完,一個人裝好了一張1米8的大實木桌子要扶起來又怕閃著腰的時候……
@不僅鍾情於黑夜:一個人在地鐵上站著,不聽歌,不玩手機的時候。
@Li_李某某:遇到一個想不通的問題但不知道該和誰交流的時候。
@Mccree_x:下午睡醒沒有燈,一片黑暗,餓著肚子,沒有未讀的消息,發覺這個世界好像與我無關。
TED上曾有一段很經典的演講,就叫做《社交時代的孤獨》。
演講人是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雪莉·特克爾(Sherry Turkle),她在演講中為我們描繪了現代社會和網路社交背後我們所面臨的相處模式。
如今我們的交流聯繫早已不取決於距離,而是取決於我們可以使用的交流技術。社交網路平台讓我們幾乎能夠跨越空間、時間進行交流,溝通也變得越來越簡單,但我們並沒有因此擺脫孤獨。
相反,我們越來越習慣一種可以稱為「一起獨處」的相處方式。
儘管在現實空間,每個人都待在一起,但同時你也會發現,每個人都時不時低下頭擺弄手機,因為跨越時空的網路連接,使得每個人都同時「在別處」。
這種便捷的連接和相處方式會給我們帶來三種令人興奮的錯覺:
一,我們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任何我們想關注的地方;
二,總會有人傾聽我們;
三,我們永遠都不用獨自一人。
正是緣於這三種錯覺,會讓我們獨處時的心態逐漸發生變化:一旦失去連接、失去聯繫,即使只有幾秒鐘,也會開始變得焦慮、恐慌,坐立不安,然後我們就轉向我們的手機,尋求網路上的連接。
但是,這種聯繫更像是一種癥狀,它表達著我們的焦慮,卻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
這種急迫的渴求連接的方式也在改變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和反省,一旦失去這些網路社交上的聯繫,我們就幾乎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了。
而這種技術也在改變我們自身,長久的躲在熒幕之後的社交,很容易讓我們隱藏自我,也缺乏一種觀照自身的反省。
由於習慣了虛擬技術為我們製造的保護殼,在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時,我們更希望通過社交網路的溝通,因為這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編輯、改正、糾錯一些措辭和溝通語言,所以經常聽到大家說:「比起說話我更願意發微信」。
我們開始習慣逃離真實的交談,逃向更少更淺的交流,以至於越來越希望躲開人。
除此之外,在社交平台上所展示的雖然貌似是自己的真實身份,但實際上我們常常會把自己美化包裝成另外的「想象中的自己」,或者「我們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技術恰好迎合了我們每個人的某種脆弱和逃避現實的需求,於是社交時代的我們就變成了:害怕孤獨,卻又害怕過度親密的關係。
02
線上社交忽略了非語言的溝通
或許你會質疑,為什麼我們就不能適應這種技術帶來的溝通變革呢?虛擬世界的溝通和聯結,也不一定就是負面的,對不對?
不可否認,我們的生活和日常溝通都因為技術變得更為舒適和便利,也讓我們可以和周圍的人保持穩定的線上虛擬關係,還可以和在遙遠異國他鄉的朋友時常聯絡,維繫感情。
但是你是否發現一個問題,每天花這麼長時間進行深入的虛擬交流,我們是否已經忘了如何與人面對面地交流?
當這種線上虛擬關係一旦回到現實中,我們即使就坐在彼此身邊,相互之間卻難以進行真正的對話,不僅沒有辦法享受彼此的交流和陪伴,我們的注意力還總是被不時亮起的手機屏幕所吸引?
那麼,從這個角度看,平板電腦和手機到底是讓生活變得更好了,還是讓我們變得更加筋疲力盡、徒增壓力呢?
最重要的是,社交媒體讓我們很容易忽略一點,當我們要想與他人產生有意義的聯繫,就需要那些由情感驅動的非言語交流。但是,屏幕無法讓我們進行非言語溝通。
學會說話之前,我們都在使用非言語的情緒線索來進行溝通。我們會微笑、皺眉、揮動手臂,我們還會跺腳、聳肩、指指點點。我們不用言語也可以理解彼此,因為可以進行眼神、動作和其他非言語線索的交流。
試想,一個尚未學會說話、學會語言文字的嬰兒,該如何理表情符號、加粗字體、大寫字母和一連串驚嘆號寫成的帶有豐富情感和情緒的信息呢?
一條微信、一封電子郵件,哪怕措辭積極樂觀並且極富表現力,對嬰兒來說卻也什麼都不是。
但如果我們坐在一個嬰兒面前,用非言語的方式進行溝通,比如運用面部表情和聲音,嬰兒就會立刻做出反應。
實際上,成年人也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這種先天的反應來進行實質性的溝通。這種對面孔、身體、聲音和觸感的敏感性對於現在的我們和嬰兒時期的我們來說一樣重要。
當我們和他人在一起的時候,非言語溝通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只是我們很容易錯過或者忘記。那些不注意非言語溝通細節的人可能完全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發展心理學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繫歸功於非言語溝通。但是在虛擬對話中,大部分讓我們認識和理解彼此的複雜的非言語信息都丟失了。
03
線上對話無法複製複雜的面對面溝通
有數據顯示,至少有75%的溝通其實都是非言語式的。
我們的大腦天生會從他人那裡接收非言語信號,這些信號告訴我們對方是否友好或者對我們是否感興趣,這種敏感性往往很難通過隔著屏幕的溝通獲得。
這些信號以驚人的速度在腦中留下印象,我們發送面對面的信息時,同時在接收重要的信息。
當我們看著他人的眼睛去理解對方的表情時,或者看到對方嘴唇的動作、看到他們如何仰頭或者如何拉手的時候,這種信息比語言的交流更能夠透露出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更重要的是,當我們面對面交流時,如果接收到的一些非言語信號顯示出這次溝通並不會產生想要的效果,我們就會立刻做出調整,從而建立一種更強健、更成功的關係。
但是,如果我們僅僅是通過線上的虛擬溝通,這個發送和接受的過程往往就會出現明顯的斷裂。
這就是我們常常遇到的問題,僅從文字表達,沒有語調沒有表情,我們難以判斷對方真實的意圖是什麼,即使連使用同一款表情包,我們都可能存在溝通的誤差。
即便現在的通信即時性已經可以達到面對面交流的時間差程度,但是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大腦卻會因為信號不匹配而承受倍增的壓力。
人腦可以接收數十億單位的感覺信息,並把這些信息與其他數十億單位的信息聯結起來,這種能力使得面對面溝通無與倫比。
相較來看,線上溝通就無法完成這樣的處理,即使是使用視頻通話等能夠用視覺傳達的方式也很難和面對面溝通相比擬,其實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在進行視頻模擬面試的時候,發揮往往差強人意。
所以,當現代人逐步適應了僅存在於線上的溝通時,我們會發現,這催生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我們的聯繫越來越多,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把自己隔絕起來。
我們害怕現實的交流和社交,但我們又需要感覺到自己依然存在,證明自己依然活著,所以即使我們並不真正欣賞別人,也會不斷地尋求這類虛擬的線上的聯繫。
我們只是簡單地認為,通過這種「永不下線式」的保持聯繫,就能讓我們不那麼孤獨。
可惜,事實恰好相反。

120

主題

332

帖子

43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5
沙發
zishanluo17 發表於 2018-11-7 19:51 | 只看該作者
沉迷虛擬世界的後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13: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