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趙構等人自毀長城冤殺岳飛 金人為何不趁機南下滅宋

[複製鏈接]

38

主題

38

帖子

27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ao3 發表於 2018-11-6 1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那麼,面對南宋這樣「自毀長城」的行為,金軍為何不順勢南下,一舉滅掉南宋?其實,只要回到歷史現場,仔細分析當時的局勢,我們就能夠清楚的理解為何金人不趁勢南下這一決定。首先是金朝的內部原因。從軍事的角度講,自1114年起兵至1142年,金人一直處於長期的戰爭狀態,原有的精兵良將在戰爭中死傷慘重。金人在許多戰事中不得不依靠戰鬥力低下的漢人僕從軍,這使得金軍的作戰效能大為降低。



雖然金人在紹興十一年冬季擊敗宋軍,先後佔領了泗州、楚州、濠州等地,但由於長期作戰,金軍兵勢不振,後勤補給困難,再加上天氣等原因,因此厭戰氣氛濃厚。甚至金人出現了「宰殺騾驢,相兼為食」,「輜重俱盡,有食奴婢者」的極端現象。在金軍停止進攻,撤軍清點時,其發現輜重騾馬僅餘四成,奴婢則十無六七。面對這樣的情況,一向主張對宋用兵的金將宗弼(金兀朮zhu)在聽聞宋軍即將揮師北上時,竟然「大懼,乃遣(蕭)毅,與(魏)良臣等偕來(議和)」。




再加上雖然金軍佔領了中國北部大部地區,但是金人在這些地方的統治並不穩固,各地抗金勢力如春日野草般層出不窮。金人因此不得不分散部分兵力去平定義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軍的前線軍力。因此無論岳飛是否被殺害,在紹興十一年時,金人已然無力對宋軍發動全面進攻,只能與宋軍隔江對峙,保證自己已佔有的領土不被宋軍收復。




其次則是政治上的原因。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每一次戰役的發動都要受到政治這雙無形之手的操控,一旦操控這雙手的大腦出現問題,那麼戰爭的前景定然不會明朗。隨著宋金戰爭的進行,金朝內部的權力鬥爭也日趨激烈。掠奪來的土地與財富如何分配,越來越多的軍隊由誰控制,中樞權力由誰主導,都是金朝貴族們所關心的問題。圍繞著這些問題,金朝貴族內部的矛盾逐漸凸顯出來。僅在紹興八、九兩年時間內,就爆發了撻懶奪權與宋議和,金熙宗、宗弼殺撻懶與宋開戰這樣重大政治決策上的反覆。

在金熙宗上台後,著力推行中央集權,希望削弱貴族和軍閥權力,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然而在宗弼領兵南下時,金熙宗的支持者宗干病逝,這導致金朝內部皇權派的勢力被極大削弱,金熙宗加強皇權的舉措面對危局。在此情況下,宗弼不得不考慮班師回朝,輔佐金熙宗。總之,金朝內部亦非鐵板一塊,圍繞著權力和財富,皇帝、官僚、貴族、軍閥之間互相傾軋,削弱了金朝的自身實力,這也是金軍沒有在紹興十一年岳飛死後趁勢南下的重要原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7: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